天干地支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年份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来推算。
天干是怎么算出来的_天干怎么算地支怎么算
天干是怎么算出来的_天干怎么算地支怎么算
天干是怎么算出来的_天干怎么算地支怎么算
天干是怎么算出来的_天干怎么算地支怎么算
公元前: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公元后: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地支的推算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奇数组:偶数组:123456123456子寅辰午申戌丑卯巳未酉亥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9)。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
扩展资料: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以此往复,60年为一个轮回。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年为“甲子”(如黄巾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60是10、12的小公倍数,所以每60年为一周期)。
如1644年大概为甲申年,60年后的1704年同为甲申年,300年后的1944年仍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对应,因公历和干支历是不同的历法,年份起点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
天干地支快速计算方法
一、天干(10个)、地支(12个):
12
34
56
78
0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12
34
56
78
0
11
12
子丑
寅卯
辰巳
午未
申酉
戌亥
鼠牛
虎兔
龙蛇
马羊
猴鸡
狗猪
已知年号推算出天干地支有两种算法:
种算法:
天干算法:年号减4除以10(算地支要除以12),余数+1,即为天干(或地支)的序号。
例1984年
天干:(1984-4)÷10=198余数是0,0+1=1即天干是“甲”
地支:(1984-4)÷12=165余数是0,0+1=1即地支是“子”,属相鼠。
第二种算法:
天干算法:年号除以10(算地支要除以12),余数-3,即为天干(或地支)的序号。
余数-3,有三种情况:
1、是正数时,结果为序号;
2、是0时,序号为后的,天干取癸(地支取亥);
3、是负数时,算天干要加上10(算地支要加12),其结果为天干(或地支)序号。
例2009年
天干:2009÷10余数是9,9-3=6即天干6是“己”;
地支:2009÷12余数是5,5-3=2即地支2是“丑”,属相“牛”。
又如2012年
天干:2012÷10余数是2,2-3=-1-1+10=9是“壬”;
地支:2012÷12余数是8,8-3=5,即地支5是“辰”,属相“龙”。
天干怎么算
天干的算法如下:
一、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以立春进入下一年。
二、十二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一)对应月份: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月、腊月。
(二)代表的时间:
1、【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个时辰。(时间23时至01时)。
2、【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01时至03时)。
3、【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时间03时至05时)。
4、【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时间05时至07时)。
5、【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时间07时至09时)。
6、【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时间09 时至11时)。
7、【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时间11时至13时)。
8、【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时间13时至15时)。
9、【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时间15时至17时)。
10、【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17时至19时)。
11、【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时间19时至21时)。
12、【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时间21时至23时)。
天干地支是如何计算的?
天干地支
1、地支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因猫沉思无谓神游四海。
2、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无计更新人亏。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1、年干支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
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2、月干支月的地支
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月干=年干数乘2+月份例:2010年(庚寅)三月(辰月)的天干=72+3=17,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得7,天干第7位为庚,则此月干支为庚辰。
天干地支计算公式是什么?
天干=(年份-3)/10……余数 余数为几就数几个
地支=(年份-3)/12……余数 同上
比如今年
(2013-3)/10……余数为0 数十个就是癸
(2013-3)/12……余数为6 数六个是巳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扩展资料
来源浅考
相传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
一些学者从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郑文光在所著《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
陈遵妫在《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