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丨详解阿里2022裁员:多个业务有缩减,核心电商仍将扩充人手-
文 彭倩、董洁、苏建勋
哪些电商公司裁人 哪些电商公司裁人多
哪些电商公司裁人 哪些电商公司裁人多
编辑 杨轩、乔芊
36氪从多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处获悉,从去年底至今,阿里的部分事业群在持续进行人员缩减。
人员规模变动的是生活服务板块,包括饿了么和等本地生活业务以及飞猪事业部。其次,盒马、淘菜菜(社区团购业务)也有一定比例的人员优化。高德也在年前年后进行了部分人员优化,但比例不高。
不过,淘系电商并未波及,其运营、研发等岗位还在中;此外,阿里云、菜鸟物流不在此次裁员范围内,但阿里云主要部门的HC已冻结。
此前在脉脉等多个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说法是,此轮阿里整体裁员比例高达30%。但多位接近阿里的人士表示,这个数字太过夸张。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阿里员工总数已经超过25万人,若裁去30%,则接近8万人。
“从阿里如今内外面临的挑战来看,不可能在短期内冒如此大风险裁掉这么多人。”一位接近阿里的消息人士向36氪表示。
阿里组织架构图
阿里裁员之所以在这个时间发生,因为其财季从每年4月开始计算,通常2月、3月都会集中进行绩效考核和人才盘点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阿里冻结HC的动作就十分明显。一位接近阿里的猎头人士告诉36氪,往年Q2和Q3都是高峰,但从去年Q3开始,阿里的需求就明显减少,Q4和年后基本没有了,“有些部门表示HC要5、6月再说,比如盒马”。
不过,目前市面上仍存在对于阿里裁员消息反应过度的情况。经济大环境整体下行、金融市场动荡、 科技 股市值大幅缩水,都加剧市场对大厂裁员消息的恐慌和悲观情绪。
36氪就各业务线裁员情况向阿里方面求证,截至发稿,对方无回应。
生活服务板块成为了此次阿里裁员的重,尤其是本地生活业务下的饿了么和。
从1月份开始,饿了么此轮裁员一直持续至今,春节之后更有加速趋势。 多位饿了么内部员工都向36氪证实,此次裁员的比例在15-20%之间,而非此前盛传的30%上下,原因之一是自去年9月以来,从阿里各BU转岗至本地生活的人员也在增加。
具体到裁员分配,到家到店的一线BD、区域市场和运营、本地零售大商超等前端业务线是重 ,职能线以及研发岗位裁员比例则相对较少。
目前饿了么有四大业务资产:饿了么App、即时商流计算平台、即时物流网络(主要指蜂鸟)以及即时物流计算平台,以上裁员名额主要集中在饿了么主平台业务,商流、物流计算和蜂鸟涉及较少。
据内部员工透露,蜂鸟也是饿了么今年主抓业务之一。新上任的本地生活公司CEO俞永福对蜂鸟相当重视,在中他也提到“未来本地生活竞争的壁垒在于即时物流,蜂鸟未来要做成一个即时配送平台,争取成为一家的公司。”
多项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美团与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占比已经来到7:3,从2019年开始,饿了么内部已经不再把市场份额作为作为衡量业绩的标准。有饿了么员工告诉36氪,过去两年,内部提到更多的是“守住优势区域,做好防守,稳扎稳打”。
除蜂鸟配送网络之外,上述员工还表示, 今年饿了么将集中力量在主app的拉新、促活以及“圈测运营”上 ,后者是指在地区范围内,选择部分商家做精细化运营服务,帮助商家增长订单。
去年,“圈测运营”已经被饿了么内部视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如今伴随“外卖平台降低费率”的呼声,这一考核今年将延续。
财报数据显示,以饿了么为主的“到家”和以高德为主的“到目的地”业务在四季度营收达到121.4亿,同比增长27%,但2021年Q2-Q4,阿里本地生活的经营亏损逼近240亿,单季度的亏损就接近80亿。
的裁员则早于饿了么。据晚点Latet,目前的餐饮业务从过去直营的 40 座城市收缩至 11 城,聚焦一二线城市,其余城市也将由直营转为服务商模式。
伴随业务规模的缩减,裁员也随之而来,“绝大部分直营城市只保留了1/3的员工,除少数可以转岗去饿了么外,近一半的员工被优化”,一位前员工告诉36氪。
而据36氪了解, 年中的业务可能会进一步收缩,并且不排除将剩余业务并入其他业务线的可能。 这从之前的调整中可以看出端倪。去年10月,“”从支付宝的底部Tab标签页被搬移至首页“九宫格”,随后底部 Tab 正中间的 “” 图标变为 “生活”。
此外,飞猪的裁人员优化也从1月开始,“总部的技术、运营以及用户增长部门也均有涉及”,有飞猪员工告诉36氪,“主要原因是反复让平台难以开展业务,商户太少、运营成本太高。”
曾经重金投入,但因相关政策出台扩张受限的淘菜菜、迟迟未能盈利的盒马事业部等创新部门,也成了人员缩减的重,这些部门精简人员主要目的是为节省开支。
据几位盒马员工透露, 盒马此轮裁员比例整体将达到20%,其中市场运营等是裁撤的主要岗位,裁员评分将于3月底完成。除了裁员,36氪还了解到,盒马P8以上员工降薪高达30%。不过,据一位接近盒消息人士表示,下降的30%薪资有可能换成盒马期权。
几位接近盒人士表示,盒马此轮裁员主要是完成给出的裁员KPI。事实上,在紧张时期,为了保证供应,盒马还陆续增加了一些共享员工。一方面因为故态复萌订单需求暴涨,盒马人手不足,而导致线下餐饮员工大量闲置,可转为共享员工,充当盒配送员、分拣员和包装加工员。
数位接近盒消息人士告诉36氪,曾被盒马视为重要增长点的社区电商项目“盒马邻里”也于去年底开始进行人员优化,并缩减门店规模,例如珠三角区域盒马邻里门店目前已全部关闭。近期,盒马邻里还宣布新增外卖业务。目前,每单收取3元运费,达一定门槛可免配送费。
阿里在去年宣布要实行“经营制”,意在将各项业务进行拆分运作,这意味着包括盒马在内的曾依靠输血的业务(还有本地生活公司、Lazada、Trendyol)如今都将自负盈亏。
在新的制度推行后,盒马CEO侯毅也从多次表示盒目标就是盈利。而近几个月,盒马、Lazada欲寻求融资的消息已经被广泛。
社区团购业务淘菜菜的人员优化则从年前就已经开始,比例在20%上下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线BD,网格仓侧等是裁员的重点,研发人员也在近期被集中约谈”,这与此前美团优选的裁员如出一辙。
据36氪了解,在经历多次业务整合后,目前淘菜菜的增长势头不错,去年Q4其日单量已经突破了1200万单,GMV超130亿,逼近兴盛优选,今年其GMV目标则是突破1000亿。不过由于运营管理成本较高,目前淘菜菜的整体亏损率约为15-18%,相比下多多买菜已经可以控制在10%上下。
伴随数字商业板块成立,淘菜菜正加速融入淘系。据内部员工透露, 如今淘菜菜的中台已经与大淘宝合并,在淘系中更多承担提高用户粘性以及拉新的作用。
大文娱版块的优酷视频本次也有一定比例的人员裁减,包括解雇一个负责制作儿童节目的团队。而该版块中的阿里影业等,去年就有较大的人员缩减。
不过,淘系电商并未波及,其运营、研发等岗位还在中;此外,阿里云、菜鸟物流不在此次裁员范围内,但阿里云主要部门的HC已冻结。
从裁员的比例分配来看,阿里该轮调整的整体逻辑是稳住电商大盘、收缩部分变现表现不佳的业务。事实上,在消费整体疲软、电商领域竞争空前激烈的大环境下,阿里近两年来的战略重点重新回到强加核心业务增长上,阿里也对组织架构进行多番调整。
2021年底,阿里曾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试图对多年来组织稳定的电商业务进行变革,阿里CEO张勇在内部信中宣布公司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任命戴珊和蒋凡分别负责新设立的“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其中,戴珊作为总裁,将代表阿里巴巴分管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天猫超市和进出口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业务。
目前,阿里确实处在艰难时期,无论财务还是业务上正处在一个不稳定周期,面临的环境和竞争挑战巨大。据2022财年Q3财报显示,阿里的国内业务营收增长降至个位数,为7%。为了维持营收增长,对抗持续恶化的宏观环境,今年阿里将重点发展自营和海外业务。
36氪获悉,除了B2C 零售事业群将设立品牌自营旗舰店,自去年底至今,阿里一直在酝酿孵化新的自营业务,并将对目前散落在各事业部的自营业务进行进一步整合,以提升该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比重 。2022财年Q3财报显示,阿里自营(高鑫零售、盒马、天猫超市)占营收的比重已经达到28%。
叮咚买菜再传裁员信息
叮咚买菜再传裁员信息
叮咚买菜再传裁员信息,近日有传言称“叮咚买菜已经开启大裁员”,近期,新零售或生鲜电商行业正在面临新一轮洗牌,行业内裁员的消息也屡见报端。叮咚买菜再传裁员信息。
叮咚买菜再传裁员信息1
1 月 13 日,有媒体称,叮咚买菜近日进行了大幅裁员,有员工表示,采购、算法、技术等核心部门裁员比例为 20%-50%。
叮咚买菜随后向媒体回应称,公司各项业务均是正常运转状态,个别变动属小范围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但经员工证实,与时刻相比,目前员工人数已经少了上万人。
其实,叮咚买菜实际运营不如预期从股价和财报数据中即可窥见一二。
首先,从股价来看,自去年 11 月以来,叮咚买菜便一直持续跌势,收盘价较上市之初的值跌去逾七成,仅为发行价的二分之一。
而从经营层面来看,财报数据显示,因持续扩大前置仓覆盖范围,叮咚买菜去年三季度营收翻倍,达到 62 亿元,但蒙眼狂奔的代价是运营成本的不断走高,其销售成本同比增长了 109%,其中,履约成本(包括仓储租金、工人工资、外包骑手等费用)的涨幅更是达到了 120%。
因此,虽然营收翻倍,叮咚买菜的净亏损亦大幅增长,盈利遥遥无期。
如此无奈的情节并没有只是在叮咚身上上演,其 " 难兄难弟 " 每日优鲜亦处于类似的困境之中。
与叮咚的野蛮扩张相比,每日优鲜正有意为自己 " 减负 ",主动缩减前置仓的数量,但尴尬的是,其财务状况并没有因此有明显好转,依旧出现大幅亏损,股价亦长期处于低位。
曾,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据悉去年年底正寻求进行 IPO 后的首次融资,前者虽进行了否认,但财务数据透露出来的经营状况已经十分明显,二者之后再进行融资 " 回血 " 并不是毫无可能。
除了融资开源,叮咚和每日优鲜也在积极为自己 " 节流 ",例如,二者均加大了自有品牌的建设,且正不断提高源头直采比例,以增加盈利的空间,此次叮咚被传出裁员的消息,亦是节流的举措之一。
在三季度的财报及会议中,叮咚已经将战略打法调整为 " 效率优先,兼顾规模 ",彼时有分析称,这预示着叮咚扩张的速度将放缓。
但裁员是否意味着叮咚将跟随每日优鲜的脚步,直接大幅缩减前置仓数量还不得而知,这需要的财报数据给出。
在生鲜电商赛道,各类线下市场、实体店以及互联网巨头们布局的社区团购选手都是有力的竞争对手,提供购买功能的外卖平台也会抢走部分蛋糕,因此这个赛道的玩家很难复刻滴滴出行在网约车赛道的剧本,基本上无法抢走 80-90% 的市场份额、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
" 流血上市 " 的叮咚和每日优鲜,都需要给出更清晰的盈利逻辑,不然可能很难打赢这场持久战。
叮咚买菜再传裁员信息2
近日有传言称“叮咚买菜已经开启大裁员”、“核心部门裁50%”、“采购50%,算法30%,运营30%,10%-20%”、“强制给前置仓服务站员工排休”等,对此,蓝鲸财经联系了叮咚买菜公关部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裁员相关的消息不实,是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的恶意猜测。”
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个别岗位变动属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部分岗位的需求也在正常释放,目前业务都在正常运转。同时一线岗位不存在强制员工进行无薪排休的情况,平时会根据站点的工作情况,尤其是员工的意愿与工作强度进行合理地调整。叮咚买菜是一家专注生鲜供应链的零售公司,在具备稳健的民生保供应能力的基础上,还在不断开发新商品,为用户提供更多美好的食材。对所有不实传言,公司保留追责的权利。”
近期,新零售或生鲜电商行业正在面临新一轮洗牌,行业内裁员的消息也屡见报端。据《财经天下》周刊,社区拼团企业十荟团正面临供应商们陆续上门“讨债”的情况,并且还有一批员工已被公司“裁员”,公司由初上万人规模的员工团队,目前已缩减至不足1000人。
叮咚买菜再传裁员信息3
2021年11月,叮咚买菜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为61.9亿元,同比增长111%;但净亏损高达20.1亿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8.29亿元。
随后的'12月,叮咚买菜就传出了裁员的消息。有员工表示,采购、算法、技术等核心部门裁员比例从20%到50%不等。叮咚买菜方面向新浪科技回应称,目前公司各项业务均是正常运转状态,个别变动属小范围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不过,裁员一事并非空穴来风。有员工表示,相比公司时期员工总数已经少了上万人。
传开启大裁员,称正常调整
一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叮咚买菜已经开启大裁员,采购50%,算法30%,运营30%,10%-20%。
而在裁员的赔偿方面,大多数员工表示,只有N,没有N+1。一位员工称,“已经裁员了,部门一天走了三个同事,电脑都收走了,公司N+1不给,赔偿N,没谈拢。同事准备仲裁了”。
值得注意的是,试用期员工成了重。有员工质疑,叮咚买菜在裁员过程中挑了不少试用期员工下手,还威逼利诱想不给或少给补偿金。“试用期6个月,在一个月下手裁员,还想尽量不给赔偿。吓唬不懂法的小白说试用期公司没有给补偿金一说,如果你坚持要补偿金,他们就表示如果走仲裁,要经历3个月至半年以上,很耗费精力,还会让背调、职业履历都变得不好。反正我有同事就这么被劝,然后乖乖自离。”
实际上,叮咚买菜此前就被曝出了强制给前置仓服务站员工排休的消息。
据媒体,叮咚买菜部分履约站点强制配送员排休,甚至出现一个月内强制排休将近半个月的情况。有配送员反映,叮咚买菜对前置仓下达了人效指标,由于部分站点总单量不足,每个配送员又背负了一定绩效工作量,因此叮咚买菜选择将部分配送员强制无薪排休,而休息期间没有底薪。
一位深圳区域的服务站员工反馈称,刚刚加入时,所在站点有分拣6人、夜班4人、仓管4人、水产4人、配送27人,而现在只剩下分拣2人、夜班1人、水产1人、仓管1人、配送8人。而为了控制人效,提高配送小哥的人均单量,完不成就要强制安排休息。
“就是为了怕大规模裁员赔钱,强行排休,为了让员工自己离职”,他质疑道。
在多个岗位裁员之下,有内部员工表示,时期公司员工数量(包含配送员)高达6万多人,而现在只剩下6万人左右。“看下人数,少了上万人…..”。
另有消息称,此次裁员之后,2022年季度结束还有一批。
针对裁员一事,叮咚买菜方面向新浪科技回应称,脉脉上的信息不实,我们之前已经辟谣。目前我们公司各项业务均是正常运转状态,个别变动属小范围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此前,针对脉脉上有叮咚买菜员工曝光的裁员消息,叮咚买菜曾在脉脉上回复称,公司运营正常,无裁员和指标。部分岗位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正常有序调整。
三年累计亏损超百亿,能否扭转困局?
裁员背后,与叮咚买菜的财务状况密切相关。
叮咚买菜创立于2017年5月,通过产地直采、前置仓配货和快29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生鲜消费服务;2021年6月登陆纽交所上市。
前置仓模式保证了履约时间,但却极大地增加了履约成本。
财报显示,叮咚买菜的总GMV从2018年的7.4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30.3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19.2%;总营收从2019年的38.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3.3亿元。
虽然GMV和营收保持快速增长,但叮咚买菜一直处于大幅亏损的状态。2019年叮咚买菜的净亏损为18.7亿元,而2020年的净亏损为31.8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叮咚买菜的净亏损分别为13.8亿元、19.4亿元和20.1亿元。
如此算下来,2021年第三季度的单季亏损已经超出了2019年全年的亏损。2021年前三季度叮咚买菜已累计亏损超53亿元,从2019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叮咚买菜累计亏损已超百亿。
财报还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叮咚买菜持有、等价物及短期投资为68.17亿元。这也意味着,不解决盈利问题,叮咚买菜的流很难支撑下去。
巨亏之下,叮咚买菜股价也一直萎靡不振。
周二美股收盘其股价报收11.90美元,市值28.09亿美元;股价与六个月前上市时的23.5美元发行价相比,已经腰斩。
实际上,除了裁员控制成本之外,2021年12月,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也分享了的发展思路。他表示,叮咚买菜原来讲性价比,而现在要强调品质或商品更好。言下之意是,提升高单值商品的经营和提高客单价,是叮咚买菜的未来方向。
近期,各地不少用户就发现,叮咚买菜大幅提高了免配送费的门槛。
种种措施之下,叮咚买菜又能否扭转当前的困局?
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
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
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据媒体爆料近日,多位脉脉用户爆料称,电商平台蘑菇街裁员,蘑菇街技术部门调整后只留下三十余人,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
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1
互联网的寒冬还在继续。
在爱奇艺、快手相继裁员之后,电商平台蘑菇街也被曝裁掉80%的技术部门人员。据悉,去年4月蘑菇街就曾裁员14%,人数高达140人。
技术裁掉80%
近日,多位脉脉用户爆料称,电商平台蘑菇街裁员,其中技术部门将裁掉80%,整体大概裁员30%。
爆料消息称,蘑菇街技术部门调整后只留下三十余人(含前端、后端、客户端、算法等所有技术相关人员),运维部门仅剩3人,产品岗则仅剩2人。有评论表示,在没有大规模业务来分摊技术成本的情况下,技术自然是公司裁员的优先选择。
据了解,去年4月,蘑菇街就曾裁员14%,根据蘑菇街创始人陈琪发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显示,该轮裁员主要对部分业务进行优化调整,裁撤部分因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业务,尤其是与核心业务电商直播偏离的部门。
而在此之前的三月底,蘑菇街直播负责人金婷婷(花名洛伊)离职,据悉一个月内蘑菇街至少有3名高管离职。
连年亏损,股价跌超80%
蘑菇街是一个专注于时尚女性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网站,2016年,蘑菇街与腾讯投资的美丽说合并成立美丽联合。2018年12月,蘑菇街在纽交所成功上市,证券代码为“MOGU”。
不过上市以来的业绩不佳。根据财报数据,2019年至今,蘑菇街处于连年亏损的状态,其中2019财年总营收为10.74亿元,亏损额为5亿元;到2020财年的总营收降至8.35亿元,同比下降了22.24%,亏损额则进一步扩大到22.38亿元;
2021财年的总营收再次下跌,为4.82亿元,同比下降了42.25%,亏损额收窄至3.28亿元。
今年八月,根据2022财年季度,蘑菇街总营收降至96.8万,同比下降了30.57%。亏损额收窄至9549.7万元。
股价方面,截至12月20日,蘑菇街每股报0.42美元,今年以来股价跌超80%,振幅超144%。同时,市值为4560万美元,和2018年上市之初接近15亿元的市值相比,市值蒸发超过14亿,降幅超97%。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腾讯依旧是公司股东,持股比例为18.4%。创始人陈琪持股比例为12.1%。而作为蘑菇街的大股东,据悉腾讯在蘑菇街和美丽说合并后又追加了投资,当时对新公司总估值约为30亿美元,但和如今的4560万美元市值相比,不仅缩水,还成为腾讯系上市电商中市值的'。而按蘑菇街12月20日收盘价计算,腾讯持股市值只有839万美元,可以说是继唯品会之后,腾讯又一个投资电商失败案例。
转型直播电商
虽然一直亏损,但蘑菇街也在不断尝试新领域。但是因为不善于“坚持”,好几次都与风口完美错过。
个风口是海淘电商。据了解,蘑菇街起初是以社交起家,主打内容分享,不久后开始做淘宝客,并通过非常高的导购转化率,获得了丰厚的淘宝客佣金。但很快因被淘宝“封杀”而开始转型做电商。
2014年,蘑菇街曾试水海淘,但因一直未能打通链条而放弃了,没想到2015年海淘突然盛行,不仅淘宝、亚马逊、京东等电商平台专门开辟了海购频道,考拉、洋码头等也相继入局。
第二个风口是品牌特卖。蘑菇街管理层曾考虑帮处理尾货,内部也曾讨论过,但是终没有做,随后唯品会入局,品牌特卖又大火。
第三个风口是社区分享,这是蘑菇街起家时就开始做的业务,但是由于后来转型做电商,这项业务又被边缘化了,直到另一个社交分享平台小红书的崛起,电商社区的风口又火了。
第四个风口是社交电商,蘑菇街被腾讯投资后,曾是微信小程序批内测合作的公司,为此公司还成立了专门的团队研究业务,可惜并没有做成,同一期另一家叫拼多多的公司做成了,并带火了社交电商。
从2011年成立至今,在接连错过好几个风口之后,蘑菇街终选择转战直播电商。
2019年,蘑菇街提出“双百”、“候鸟”、“百加”等,着重发展直播业务,面向全网招募有穿搭、美妆经验的主播,并鼓励拥有优质主播资源的机构或供应链入驻,期望以直播电商为突破口,打破公司发展瓶颈。
努力总算有了收获,虽然公司营收连年下降,但是直播业务却开始持续成长。
根据2020财年四季度数据,蘑菇街平台总GMV为24.2亿元,同比下降33.8%,其中直播业务GMV同比增长54.1%至15.81亿元。
到2022财年季度数据,蘑菇街平台总GMV为28.64亿元,其中直播GMV达26.00亿元,同比增长14.7%,环比增长15.8%。蘑菇街直播GMV在平台总GMV中的占比已增至90.8%。
不过,可能蘑菇街自己也没想到,在自己终于转型成为一家直播电商公司之时,直播电商领域遇到了大震荡。薇娅、雪梨、林珊珊等头部大主播相继因税务问题,而随着税务监管部门对于直播带货行业的税务情况监管的持续进行,以及仍未披露的部分信息,公众对于主播的信任也在不断降低,业内也开始反思直播电商的弊端……
在此背景下,蘑菇街是否还能靠直播电商打个漂亮的“翻身仗”成了未知。毕竟谁也不知道,在震荡过后,直播电商的风口还能持续多久。
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2
据媒体爆料近日,多位脉脉用户爆料称,电商平台蘑菇街裁员,其中技术部门将裁掉80%,整体大概裁员30%。
爆料消息称,蘑菇街技术部门调整后只留下三十余人(含前端、后端、客户端、算法等所有技术相关人员),运维部门仅剩3人,产品岗则仅剩2人。据了解,去年4月蘑菇街就曾裁员14%,人数高达140人。
对此,有接近蘑菇街的知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确认,裁员是属实的,主要为技术团队,具体比例不确定。
财报显示,2022财年季度,蘑菇街平台总GMV为28.64亿元,其中直播GMV达26.00亿元,同比增长14.7%,环比增长15.8%。蘑菇街直播GMV在平台总GMV中的占比已增至90.8%。
数据显示,2021年618直播购物节,蘑菇街平台上六成以上成交金额都由“95后”贡献。年轻用户加持下,蘑菇街6促期间直播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近40%,且多个新增品类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220%。作为年轻人心头好的奶茶等食品饮料成交金额更是同比增长了672%,医美单品“超皮秒祛斑”的成交金额更是超过158万。
蘑菇街是一个专注时尚女性消费者电子商务网站,隶属于杭州卷瓜网络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法定代表人为陈琪,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演出经纪;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网络文化经营;品互联网信息服务等。
又一互联网大厂被曝裁员30%3
继爱奇艺、快手年底大裁员之后,另一互联网大厂蘑菇街也传出裁员消息。相较于爱奇艺20%到40%、快手30%的裁员比例,蘑菇街直接放了个大招―——技术部门裁员80%。
今日,有多位脉脉用户爆料称,电商平台蘑菇街裁员,技术部门裁员比例高达80%,整体大概裁员30%。
根据爆料信息,蘑菇街技术部门调整后只留下三十余人,运维部门仅剩三人。有评论表示,在没有大规模业务来分摊技术成本的情况下,技术自然是公司裁员的优先选择。
不过此次裁员,有N+1.5补偿。
截至发稿,蘑菇街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今日晚间,蘑菇街股价盘前2.38%,后走高,截至发稿跌0.48%,报0.418美元/股,市值为4181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与2018年登陆纽交所15亿元时相比,目前市值蒸发超过14亿美元,跌幅高达97%。
需提及的是,蘑菇街裁员的同时,直播一姐薇娅因为偷税被罚13.41亿,遭到全网封杀。
如果说雪梨、林珊珊被处罚只是给行业敲响了警钟,那么薇娅这次被罚,则是及时给直播带货行业浇了盆冷水。
而蘑菇街正全力电商直播。2016年起,蘑菇街发力直播业务,通过直播对电商供应链的改造来应对各方面问题。财报显示,2022财年季度,蘑菇街直播业务GMV(成交总额)对平台总GMV的贡献已超9成,截至2021年6月份,过去12个月直播GMV达112.13亿元,同比增长27%。
但是依靠直播也没能挽救业绩颓势,2022财年季度财报显示,蘑菇街GMV为28.64亿元(约合4.436亿美元),同比下滑8.2%。总营收为9200万元(约合1420万美元),同比下滑30.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9550万元(约合148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8890万元。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亏损为2430万元(约合38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调整后的净亏损为1440万元。
公告显示,蘑菇街将于12月23日美股盘前公布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不过已经取消原定于时间2021年12月23日19:30(美东时间6:30)举行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业绩电话会议和网络直播。
阿里腾讯被传将大规模裁员
阿里腾讯被传将大规模裁员
阿里腾讯被传将大规模裁员,2021年以来,互联网大厂开始裁员潮。春节过后这波“裁员潮”也变得更加猛烈。有消息称腾讯阿里等会在未来几周内裁员。阿里腾讯被传将大规模裁员。
阿里腾讯被传将大规模裁员1
3月13日,“阿里裁员”“腾讯裁员”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社交平台信息,阿里巴巴(09988.HK;BABA.NYSE)裁员包括MMC(社区电商)、飞猪等业务,腾讯控股(00700.HK)裁员则涉及PCG(平台及内容业务事业群)、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
同日,时代周报记者分别就裁员传闻联系腾讯、阿里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获正面回应。
在“阿里裁员”登上微博热搜前,已有阿里员工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透露“阿里即将开始新一轮裁员,旗下MMC事业群裁员20%,其他部门也有指标”。
2021年3月,戴珊宣布MMC事业群成立,聚焦社区业务,并整合零售通和盒马集市。2021年9月,MMC事业部宣布整合“盒马集市”与“淘宝买菜”,将其统一升级为新品牌“淘菜菜”。
有网友在脉脉回复有关淘菜菜的消息称“部分城市已经关仓”“估计331之后还有地方要关仓”,也有阿里员工表示“已接到裁员通知”。
同时有媒体爆料,阿里飞猪也有裁员情况,已有多名运营、技术表示自己突然被约谈,涵盖用户增长等部门。消息称裁员有N+1赔偿,HR会询问员工选择内部转岗还是N+1,如果选择内部转岗则没有补偿。被裁人员将没有2021-2022年的年终奖。
“我通过阿里的4-5个同学和前辈去打听,他们没有听说裁员这件事,后来有阿里内部人士证实,那个流传甚广的30%比例其实是部门比例,不是全员。”3月14日,一名阿里员工分析称,头部大厂年流动10%都属正常,如果遇到低潮期20%~40%也算合理,“留下骨干,启用大量外包,把基本业务保留下来,后面恢复元气再开HC(headcount,也就是名额)”。
同日,一名熟悉阿里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就其了解的阿里互动娱乐事业部来看,裁员消息不多,但内部竞争的确激烈,其他部门的内部项目也多,“能者上庸者下在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是常态,而‘下’在很多时候意味着你要直接离开”。
3月13日,一名互联网行业猎头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接触的阿里员工来看,整体跳槽还是比较谨慎。
与阿里一同陷入裁员传闻的还有腾讯。
网络流传的一份聊天记录显示,腾讯此次裁员6000人,其中PCG裁员4000人,CSIG裁员2000人。被裁员工抽自多个项目组,也有项目组被整个裁掉。
3月13日,时代周报记者从一名接近腾讯的知情人士处获知,腾讯PCG确实存在裁员状况。近期,PCG的小鹅拼拼项目组被解散,应用宝项目组也裁掉部分人员,来自这两个项目组被精简的人员,有的被裁员,有的自行投递腾讯内部岗位完成“内部跳槽”,也有部分人员由公司安排至其他有名额的岗位。安排裁员时,公司对应届生相对网开一面。
知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小娥拼拼项目解散后,相关人员变为内部“活水”。
一名腾讯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内部“活水”,意思是员工自行投递内部其他岗位,但若岗位不合适或面试不通过,还是有可能面临离职风险。
阿里腾讯被传将大规模裁员2
今日,有消息称腾讯阿里等会在未来几周内裁员。据内部员工猜测腾讯预计裁员10%~30%,阿里裁员30%。
本周,阿里旗下MMC事业群正裁员,本次裁员数量约20%,目前多个业务线已经初步敲定裁员名单。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于2021年3月宣布成立MMC事业群,聚焦社区业务,并整合了零售通和盒马集市。
据有关媒体,截至4月中旬,阿里MMC事业群公开发布近1500个岗位。不仅如此,据网经社表示,阿里巴巴在2021年将在社区团购上或投入至少200亿元。
在此情形下,MMC事业群获得快速发展。数据显示,4月份时,盒马集市全国日单量约200万单,发展至6月份时,订单量升至约600万单。而且,在6月下旬,MMC事业群定下的2021年冲击目标为:开通20个省以上,日均件数达4000万单,日均GMV为3.5亿元。
但MMC事业群一直在调整。6月份,有媒体,原MMC事业群渠道负责人邹志俊已被调离,其职务由原B2B事业群运营财务总监李博接任。同时,在MMC事业群负责运营的汪庭祥,还承担了类似美团商业分析部门负责人的.角色。此外,9月份,MMC事业部宣布,整合“盒马集市”与“淘宝买菜”,将其统一升级为新品牌“淘菜菜”。
2021年以来,互联网大厂开始裁员潮。
9月,腾讯启动小业务部门的裁员工作;12月,爱奇艺被曝裁员且比例高达20%以上。同时,快手也传出边缘业务线被优化的消息……春节过后这波“裁员潮”也变得更加猛烈。短短两个月,包括微博、小米、滴滴、知乎、拼多多等在内的一大批互联网头部企业,相继传出人员“优化”、业务线调整的消息。
阿里腾讯被传将大规模裁员3
去年到今年开始,各个大厂都在裁员。但是让人没想的是金三银四阿里腾讯也要裁员了?近日,阿里裁员、腾讯裁员的消息集体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大量的关注,目前话题阅读量分别为 1.3 亿和 1.2 亿。其实按照往年的经验每到三月、四月都是企业旺季,应届生跑校招、往届生换工作被冠以 " 金三银四 " 的名号,然而今年却出现了意外 ...
据了解,有爆料称腾讯阿里等会在未来几周内裁员,据员工内部猜测阿里、腾讯预计裁员 10%~30%。而阿里旗下 MMC 事业群正裁员,本次裁员数量约 20%,目前多个业务线已经初步敲定裁员名单。
对于此消息有网友爆料称,这两个热搜其实是阿里、腾讯的苦肉计!故意放出消息说要裁员,目的是为了给年终奖打折投石问路!同时,让在职员工感到压力,老老实实 996!这一招一箭双雕,正是西方资本家过去惯用的伎俩,阿里腾讯不过是拾人牙慧。
不过该消息均为网络传言,未得到媒体证实。到目前为止,阿里、腾讯方面暂未回应裁员有关传闻。
对此,有网友表示 " 问了一下,朋友是阿里的,没有裁员,问他回我的原话是:" 阿里相对有节不主动裁人,今年政策是不招人 靠人员自然流动 降成本。我们今年年终奖比去年还多了一个月,就是股票跌得太厉害 "、" 我也觉得很奇怪,比如某企业是出名的 996 福报,哪怕真的困难了,大部分人降薪 955 也可以的渡过的,就是故意的。" 那么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