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辣椒栽培技术要点
在祁连山北麓,在酒泉市肃州区东北50公里处312国道以北,总面积29平方公里。辖皇城村、紫金村、楼庄村、五坝村四个行政村和东滩林场、教学林场两个乡办林场,总人口6320人。是肃州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乡有各类企业115户,其中乡办企业5户,村办企业4户,个体私营企业106户,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2户。2002年,全乡工农总产值达到7740万元,经济总收入达到711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054万元,企业收入达到3554万元,企业利润达到165万元,乡财政收入达到131万元,村级集体积累达到6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61元。
关于酒泉温室辣椒种植面积多大的信息
关于酒泉温室辣椒种植面积多大的信息
关于酒泉温室辣椒种植面积多大的信息
下河清乡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也是肃州区早发展制种产业的乡镇之一。全乡6287人拥有近3万亩耕地,依托人少地多的优势,农民通过发展制种、西瓜、棉花三大产业开辟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是肃州区农民比较富裕的地方。该乡结合市场行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寻找农民增收新亮点。乡村干部积极和先锋种业联系,将下河清乡列为先锋公司制种基地,落实玉米制种1万亩,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付款,保证了传统产业上规模;围绕发展“五千元田”,着力做强优势产业,种植无公害西瓜5230亩;依托国营下河清农场“下河清牌酒花”品牌优势,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引进种植啤酒花1500亩。
乡委下设9个基层支部,其中村支部4个,共有50个小组,员352名,全乡共有乡村干部47人,其中:乡干部29人(职数6人),村干部18人。
大尖椒、柿椒产量一般为3000-4000kg/亩,干鲜两用的金塔类辣椒产量一般为2000-3000kg/亩,大青辣椒产量一般为7500kg/亩。1、温度:发芽期温度以25-30℃为宜,苗期白天温度以25-30℃为宜,晚上温度以20-25℃为宜,结果期白天温度以25-30℃为宜,晚上温度以16-20℃为宜。2、光照条件:辣椒耐弱光,对光照要求较低,但光照不足时,会导致叶色变淡,节间伸长,产量下降。
一、大棚辣椒亩产量一般能达到多少
1、大棚辣椒亩产量
大棚辣椒亩产量与辣椒品种有关,如果是大尖椒、柿椒,亩产量一般为3000-4000kg,如果是干鲜两用的金塔类辣椒,亩产量一般为2000-3000kg,如果是大青辣椒,亩产量一般为7500kg左右。
2、辣椒生长条件
(1)温度条件
①辣椒发芽期时,适宜温度为25-30℃。
②辣椒苗期时,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晚上适宜温度为20-25℃。
③辣椒结果期时,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晚上适宜温度为16-20℃,并且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容易出现落花现象。
④辣椒果实发育及转色期时,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晚上适宜温度为18-20℃。
(2)光照条件
①辣椒属于耐弱光的蔬菜,对于光照的要求较低。
②辣椒生长期间,光照强度不足时,会导致植株叶色变淡,节间伸长,产量下降。
③辣椒生长期间,光照过于强烈时,会导致叶系不茂盛,果实暴露在叶片外,导致日灼病发生。
(3)水分条件
①辣椒对于水分的要求较为严格,耐旱能力以及耐涝能力均比较弱,当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时,均会对辣椒产量产生一定影响。通常以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左右为宜。
②辣椒幼苗期时,如果空气湿度较大,容易导致各种病害发生。辣椒初花期时,如果空气湿度过大,会导致植株落花。辣椒盛花期时,如果空气过于干燥,会导致植株落花落果。
(4)土壤条件
种植辣椒一般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酸碱度为6.2-8.5之间的壤土或沙壤土。
二、大棚辣椒种植方法
1、大棚处理
(1)熏蒸消毒:将大棚密闭3-4天左右,然后在晴天的时候,于地面铺放一层锯末,撒上粉,并倒上酒精,点燃熏蒸24小时后,通风排烟。
(2)烟熏剂消毒:每隔7-10天左右,使用百菌清消毒一次(每立方米空间使用0.2-0.3g),一共消毒3次。
2、辣椒品种选择
(1)不同的种植环境,需要选择不同品种的辣椒进行种植。
(2)如果是夏季播种,一般选择耐热、耐旱能力较强,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如果是冬季播种,一般选择耐弱光、耐寒能力强,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3、大棚基本布设
(1)将大棚苗床整平,然后进行灌溉。苗床面积控制在0.6-01.35亩。
(2)大棚中铺设地膜,地膜颜色以深色为宜,吸收太阳照射带来的热量,从而保证大棚室内的温度合适。
(3)大棚辣椒种植地修建蓄水池,配备水泵,方便及时对苗床进行灌溉。
4、育苗
(1)在播种前,将辣椒种子晾晒1-2天左右,然后将种子放置在1000倍液中消毒,时间大约为30分钟。
(2)消毒结束后,使用清水将种子清洗干净,然后将种子放置在清水中浸种8小时左右,捞出晾干播种。
(3)播种后,苗床上覆盖0.5cm厚的营养土。
(4)在育苗期间,浇水浇至表土发白、底土潮湿,对干燥的苗床及时补水。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晚上温度控制在18-20℃。
(5)当出苗率达到50%时,撤掉地膜,并保证白天温度在25℃以上,晚上温度在15℃以上。
(6)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一次分苗。
(7)在3叶炼苗阶段时,白天温度不得高于25℃,晚上温度不得低于15℃。
5、移栽定植
(1)选择晴天进行移栽定植,每亩地共4000定植穴,穴间距离为30cm左右,每个穴内移栽2株。
(2)移栽定植结束后,每个穴内进行浇水,水温以30-40℃为宜,等到水下渗至土壤后,进行封穴。
(3)定植后5天以内,尽量避免通风,保证棚内温度处于高温高湿状态,起到缓苗的作用。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当温度超过30℃时,进行通风。
(4)定苗后,每隔7天浇水一次,并减少浇水量。
(5)定苗后7-15天左右,清除大棚杂草。
6、管理
(1)施肥管理
①定植后,每亩地施加4kg尿素。
②在辣椒开花期以及结果后,每亩地施加20kg混合肥料。
③后续根据辣椒生长情况进行追肥,每隔15天左右追肥一次,肥料选择硫酸钾肥和尿素。
④在辣椒盛果期以及辣椒采收后,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天喷洒一次。
(2)水分管理
①在前期减少灌溉用水,降低灌溉频率,通常每隔5-7天浇水一次。
②在中期生长阶段,增加灌溉用水,提高灌溉频率,通常每隔7天浇水一次。
③在中后期阶段,每隔5天浇水一次。
④在后期成熟阶段,每隔7-10天浇水一次。
(3)植株修剪
①如果辣椒枝叶过于茂盛,可以适当修剪掉多余的枝叶,增强植株间的透光性。
②当辣椒苗进入生长旺盛期后,将植株下部的病叶减去,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③如果辣椒产果数量较多,可以在长至60cm时搭架,防止植株折断。
④在进入盛果期后,及时进行采收,避免出现坠秧现象。
辣椒秋播栽培技术,技术要点你知道多少?学会并不难
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秋播辣椒可延迟到元旦、春节上市,增加市场蔬菜的花色品种,也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好,尤其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能吃到自己生产的鲜辣椒,更是高兴得很。但是这次辣椒栽培的难度很大,因为是进行反季节栽培,育苗期间光照强、气温高、暴风雨多;栽到大田后,气温由高到低,适宜开花结果时间不多,寒冬腊月还要保护果实不冻坏,管理措施跟不上,就会生产失败。
1、播期选择
长江中、下流地区,甚至华北地区都可在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播种过早,病、产量低;播种过迟,开花结果晚,结果少,并且果实难长大。
2、品种选择
秋播辣椒必须具备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生长势强、分枝性好,结果集中、果实质优高产的综合优点。当前比较理想的品种有:早杂2号,湘研1号、湘研3号、湘研4号、湘研9号、湘研10号、洛椒4号、苏椒5号、中椒6号、皖椒1号,可早杂2号、湘研3号、皖椒1号、洛椒4号等中晚熟品种。
3、培育壮苗
采用塑膜小拱棚遮阴育苗。育苗地选择;苗床设置;床土配制,园土应选用保水力较强、稍微粘重的肥士,同茄子。
(1)种子处理。栽1亩大田需要50~80克种子用于育苗,每平方米苗床播8~10克。播前,在弱光下晒种1~2天后,先把种子放在10%的磷酸三钠液中浸泡20分钟、用清水洗净液,再把种子放在55~60C的热水中浸泡10分钟,并不断搅拌。水温降到30C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5~5小时,然后捞出种子,沥去多余水分,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C处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30C的温水冲洗种子1次。4~5天后,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床土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70%粉剂与50%可湿性粉剂各4~5克和5%粉剂10克,拌半干细土15~20千克,均匀撒在床面上,与土混匀,然后播种,预防猝倒病和地下害虫。
(3)播种方法。播前,杷细整平床土,浇足底水,稍干后,把种子掺10%的细沙均匀撒播,盖细土厚0.8~1厘米,再盖稻草降温、保湿。在床上搭盖小拱棚,盖草苫或银灰色遮阳网,遮阴、降温、避蚜。7~9天可出全苗。
(4)苗期管理。出苗后,傍晚揭除稻草。苗期白天要尽量降低床内气温和土温,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气温高于30℃时,上午10时盖草苫(遮阳网),下午4时揭;气温高于35C时,整天盖,阴天和夜间不盖,以利通风排湿。遮盖范围应大于苗床,草苫(遮阳网)的四周要离地面25~35厘米高、以利通风降温。一般可降低光照70%,降低温度2~3C.雨前要加盖塑膜,雨后立即揭去,以免造成倒苗和徒长。出芭后,浇施浓度为10%的腐熟人畜粪尿1~2次。
苗龄10~15天、2~3片真叶时,选阴天或晴天傍晚,把幼苗移栽到直径8~9厘米营养钵中。移栽前1~2小时,苗床浇足水,以便带土起苗。栽1亩大田约需要准备1分移栽田。每钵栽1株,边裁边浇透水,同时小拱棚上盖草苫或遮阳网,遮阴、降温、保湿,夜间揭去苫,通风排湿。移栽成活后,施1次浓度10%的腐熟人畜粪尿提苗;以后每隔3~4天施1次,又肥苗又保持营养钵湿润。定植前7天,揭去苫进行炼苗,重施1次出嫁肥,并喷防病,但浇施2份与磷酸二氢钾份混匀、加水500倍的液肥,更对培育壮苗有利。
4、定植
(1)整地、作畦、施底肥。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3年以上未种茄科和瓜类作物、保水保肥的壤土做栽培畦。畦南北向,宽1米、长7米。栽苗后,在畦两侧搭盖塑膜小拱棚,棚顶高55厘米。
定植前60天,前作物出地,立即深耕30厘米左右,进行3耕3耙。第1次翻耕时,每亩撤施腐熟猪圈肥3000~1 000千克;第2次翻耕时,每亩撒施腐熟人畜粪尿1 500~2 000千克;第3次翻耕(在定植前7天)时,每亩撒施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作底肥。
(2)土壤消毒。整地作畦后,每平方米用40%甲醛水剂2.5~3.75毫升,加水0.35~0.5升泼浇畦面;立即盖地膜闷5~7天,进行土壤消毒。消毒后,揭去地膜,等无味后才能栽苗。
(3)定植方法。8月底~9月初,选阴天或晴天下午3时以后,栽植壮苗。壮苗标准是:苗龄35天左右,株高17~20厘米,茎秆粗壮,8~10片真叶,刚现蕾和分枝,叶呈深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淘汰劣苗一弱苗、病苗、杂苗。
定植前,对幼苗喷洒1次诱导剂N8350倍液,预防病。每畦栽2行,株距30~35厘米。先盖地膜后栽苗,边栽边浇足底水,促早发棵。定植孔不封闭,以便以后追肥、浇水,12月下旬封闭防寒。地膜上盖1层稻草,降低土温。
5、定植后管理
秋播辣椒要求在9月中、下旬开花结果,10月下旬~11月保温促果实长大长够,寒冬腊月保鲜果到元旦、春节上市;针对这个要求,切实做好中、小棚的温度,光照,湿度,肥料的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
(1)温度、光照管理。辣椒植株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白天是25C、夜间10~12C;长期5~8C,生长受阻,并且容易生病;不能忍受0C以下的低温。因此,白天气温高于30'C时,小棚架上要盖遮阳网降温;28C左右时,揭去遮阳网。10月下旬,夜间气温低于13C时,小棚架上盖塑膜保温;每天上午7~8时揭去塑膜,下午6~7时盖上塑膜,夜间东西两端敞开通风。10月下旬~11月上旬,上午9~10时揭膜,下午5~6时盖膜。11月中旬,夜间气温4~7C时,在小棚两侧搭建中棚,并在棚架上盖塑膜;下旬,气温降到3'C以下时,傍晚在中棚膜.上加盖草苫防霜冻,第2天上午8时揭去草苫。
12月中、下旬,夜间气温降到0'C以下时,用砖头严密;压实栽培畦四周的中、小棚塑膜;晴天上午9时揭苦,10 时中、小棚东西两端塑膜开口通风,下午5时关闭通风口并盖苫;阴雨天,上午11~12时揭苫,下午3~4时盖苫。第2年1月,天气冷,小棚膜上加盖草苦。1月上旬~2月下旬,晴天上午9时揭中棚膜上的草苫,下午5时盖;中午12时~下午2时,在栽培畦南面塑膜开小口通风。连日雨雪天,整天中、小棚盖膜又盖苫,但应抢晴揭苫受光增温。
(2)水、肥管理。秋播辣椒不能过多施用氮肥,以免引起.植株疯长、落花落果、抗性降低,容易遭受霜冻和病虫危害。追肥应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把复合肥溶化在100~500倍清水里,从定植孔浇灌植株根部。定植后7天内,追施浓度为10%的腐熟人畜粪尿2次提苗;10~15天和结果初期,各亩施复合肥5~8千克1次。盛果期要加大施肥量,可亩施复合肥10~15千克,并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液2次;以后,每采收1次便追肥1次。如植株受冻,可在浓度为20%的腐熟人畜粪尿中,每25千克粪尿加人克硫酸铵浇施,促使恢复生长。
定植后已浇足底水,还苗期可不浇水。第2层果坐住后,适当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不能大水浸灌,也要严防土壤忽干忽湿。以后天气渐冷,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土壤宜偏干,空气湿度宜稍低,防止受冻、生病,减少烂果和植株亡。但土壤发白变硬,膜内壁无水珠时,应及时浇水。
(3)防止徒长、保花保果。9月中、下旬,植株有疯长苗头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毫克/千克液(1克粉剂加清水3~2.5千克)喷洒植株,防止疯长。也可结合摘除强旺枝条顶梢,促进结果;或用5%2,4-D乙醇溶液15~25毫克/升液(1毫升溶液加清水3.3~2升)点涂花柄,促进结果。
(4)植株调整。抹掉植株第1分枝以下的全部腋芽,及时摘除生长势弱植株第1.2分枝的花蕾,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多结果、增加产量。坐果15~20个,10月下旬以后,摘除植.
株枝条顶梢,以利先期所结的果实长大。初霜后,摘除空枝和无效花、果(10月下旬以后开花结果,果实难长大,是无效花、果),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果实长大、长够。
6、防治病虫
秋播辣椒的主要害虫有:蝼蛄、蚜虫、烟青虫、茶黄螨等;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病、早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等。
(1)防治蝼蛄。蝼蛄是秋播辣椒播种育苗时的毁灭性地,
下害虫。可在播种后的当天夜晚在苗床边沿撒毒饵诱杀。毒饵由80%晶体150克加清水50倍,拌煮成半熟的谷秕或菜饼5千克制成;每亩撒1.5~2.5千克。
(2)防治蚜虫。喷洒夹竹桃液(把夹竹桃枝、叶0.5千克切碎,加水5千克煮半小时,摊冷,过滤取液);或尿液合剂(配制法参见《番茄早春播栽培》),每亩喷30~40千克、防效98%以上。也可喷洒2.5%乳油3 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
(3)防治烟青虫。交替喷洒2.5%敌杀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2 500倍液,50%乳油8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防治茶黄螨。高温干旱时发生多。应特别注意早期防治。定植前喷防治1~2次,田间卷叶株达2%~5%时,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4次。可选喷5%卡克液剂1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 200~1 500倍液,35%杀螨特乳油5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20%杀螨净乳油4000倍液。着重喷洒植株.上部,特别是嫩茎、嫩叶背面、花和幼果。螨类已对三氯杀螨醇产生抗性,不宜用。
(5)防治猝倒病。发病后,及时拔除病苗,深松土散湿,并在床面撒干细土或草木灰吸湿,3~5天便可控制病情。必要时,可选喷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00倍液,40%达科灵悬浮剂500倍液。
(6)防治病。病是秋播辣椒的大敌,防治好坏决定生产成败。首先要进行种子消毒和移植期、定植后、花期各喷1次0.1%~0.2%硫酸锌液并早期灭蚜防病,再在发病初期选喷20%A可湿性粉剂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共喷3次;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抗剂1号5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共喷3~4次。如果在液中加人细胞分裂素600倍液,防效更好。
(7)防治早疫病、炭疽病。高温、高湿易发早疫病和炭疽病。二病同时发生时,选喷75%增效百菌清或70%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效果很好。
(8)防治疮痂病。发病前,喷洒1:1:200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喷洒95%CT杀菌剂2000倍液,辣椒植.宝素700倍液,或15%~2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毫克/千克液(1 克粉剂加清水0.75~1千克)。
7、采收
长江中、下流地区10月下旬即可采收,11月下旬可开始采收红辣椒。应以元旦、春节采收红辣椒为主,提高经济效益。亩产1200~2 200千克。红辣椒的采收标准是:果实长足,颜色红亮并均匀,手感稍硬。采收前,喷洒1次40%乙烯利水剂20毫克/千克液(1克水剂加清水20千克),加速辣椒整体红熟
赤焰朝天椒在甘肃酒泉能种吗?
在祁连山北麓,在酒泉市肃州区东北50公里处312国道以北,总面积29平方公里。辖皇城村、紫金村、楼庄村、五坝村四个行政村和东滩林场、教学林场两个乡办林场,总人口6320人。是肃州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乡有各类企业115户,其中乡办企业5户,村办企业4户,个体私营企业106户,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2户。2002年,全乡工农总产值达到7740万元,经济总收入达到711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054万元,企业收入达到3554万元,企业利润达到165万元,乡财政收入达到131万元,村级集体积累达到6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61元。
下河清乡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也是肃州区早发展制种产业的乡镇之一。全乡6287人拥有近3万亩耕地,依托人少地多的优势,农民通过发展制种、西瓜、棉花三大产业开辟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是肃州区农民比较富裕的地方。该乡结合市场行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寻找农民增收新亮点。乡村干部积极和先锋种业联系,将下河清乡列为先锋公司制种基地,落实玉米制种1万亩,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付款,保证了传统产业上规模;围绕发展“五千元田”,着力做强优势产业,种植无公害西瓜5230亩;依托国营下河清农场“下河清牌酒花”品牌优势,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引进种植啤酒花1500亩。
乡委下设9个基层支部,其中村支部4个,共有50个小组,员352名,全乡共有乡村干部47人,其中:乡干部29人(职数6人),村干部18人。
大尖椒、柿椒产量一般为3000-4000kg/亩,干鲜两用的金塔类辣椒产量一般为2000-3000kg/亩,大青辣椒产量一般为7500kg/亩。1、温度:发芽期温度以25-30℃为宜,苗期白天温度以25-30℃为宜,晚上温度以20-25℃为宜,结果期白天温度以25-30℃为宜,晚上温度以16-20℃为宜。2、光照条件:辣椒耐弱光,对光照要求较低,但光照不足时,会导致叶色变淡,节间伸长,产量下降。
一、大棚辣椒亩产量一般能达到多少
1、大棚辣椒亩产量
大棚辣椒亩产量与辣椒品种有关,如果是大尖椒、柿椒,亩产量一般为3000-4000kg,如果是干鲜两用的金塔类辣椒,亩产量一般为2000-3000kg,如果是大青辣椒,亩产量一般为7500kg左右。
2、辣椒生长条件
(1)温度条件
①辣椒发芽期时,适宜温度为25-30℃。
②辣椒苗期时,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晚上适宜温度为20-25℃。
③辣椒结果期时,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晚上适宜温度为16-20℃,并且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容易出现落花现象。
④辣椒果实发育及转色期时,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晚上适宜温度为18-20℃。
(2)光照条件
①辣椒属于耐弱光的蔬菜,对于光照的要求较低。
②辣椒生长期间,光照强度不足时,会导致植株叶色变淡,节间伸长,产量下降。
③辣椒生长期间,光照过于强烈时,会导致叶系不茂盛,果实暴露在叶片外,导致日灼病发生。
(3)水分条件
①辣椒对于水分的要求较为严格,耐旱能力以及耐涝能力均比较弱,当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时,均会对辣椒产量产生一定影响。通常以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左右为宜。
②辣椒幼苗期时,如果空气湿度较大,容易导致各种病害发生。辣椒初花期时,如果空气湿度过大,会导致植株落花。辣椒盛花期时,如果空气过于干燥,会导致植株落花落果。
(4)土壤条件
种植辣椒一般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酸碱度为6.2-8.5之间的壤土或沙壤土。
二、大棚辣椒种植方法
1、大棚处理
(1)熏蒸消毒:将大棚密闭3-4天左右,然后在晴天的时候,于地面铺放一层锯末,撒上粉,并倒上酒精,点燃熏蒸24小时后,通风排烟。
(2)烟熏剂消毒:每隔7-10天左右,使用百菌清消毒一次(每立方米空间使用0.2-0.3g),一共消毒3次。
2、辣椒品种选择
(1)不同的种植环境,需要选择不同品种的辣椒进行种植。
(2)如果是夏季播种,一般选择耐热、耐旱能力较强,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如果是冬季播种,一般选择耐弱光、耐寒能力强,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3、大棚基本布设
(1)将大棚苗床整平,然后进行灌溉。苗床面积控制在0.6-01.35亩。
(2)大棚中铺设地膜,地膜颜色以深色为宜,吸收太阳照射带来的热量,从而保证大棚室内的温度合适。
(3)大棚辣椒种植地修建蓄水池,配备水泵,方便及时对苗床进行灌溉。
4、育苗
(1)在播种前,将辣椒种子晾晒1-2天左右,然后将种子放置在1000倍液中消毒,时间大约为30分钟。
(2)消毒结束后,使用清水将种子清洗干净,然后将种子放置在清水中浸种8小时左右,捞出晾干播种。
(3)播种后,苗床上覆盖0.5cm厚的营养土。
(4)在育苗期间,浇水浇至表土发白、底土潮湿,对干燥的苗床及时补水。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晚上温度控制在18-20℃。
(5)当出苗率达到50%时,撤掉地膜,并保证白天温度在25℃以上,晚上温度在15℃以上。
(6)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一次分苗。
(7)在3叶炼苗阶段时,白天温度不得高于25℃,晚上温度不得低于15℃。
5、移栽定植
(1)选择晴天进行移栽定植,每亩地共4000定植穴,穴间距离为30cm左右,每个穴内移栽2株。
(2)移栽定植结束后,每个穴内进行浇水,水温以30-40℃为宜,等到水下渗至土壤后,进行封穴。
(3)定植后5天以内,尽量避免通风,保证棚内温度处于高温高湿状态,起到缓苗的作用。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当温度超过30℃时,进行通风。
(4)定苗后,每隔7天浇水一次,并减少浇水量。
(5)定苗后7-15天左右,清除大棚杂草。
6、管理
(1)施肥管理
①定植后,每亩地施加4kg尿素。
②在辣椒开花期以及结果后,每亩地施加20kg混合肥料。
③后续根据辣椒生长情况进行追肥,每隔15天左右追肥一次,肥料选择硫酸钾肥和尿素。
④在辣椒盛果期以及辣椒采收后,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天喷洒一次。
(2)水分管理
①在前期减少灌溉用水,降低灌溉频率,通常每隔5-7天浇水一次。
②在中期生长阶段,增加灌溉用水,提高灌溉频率,通常每隔7天浇水一次。
③在中后期阶段,每隔5天浇水一次。
④在后期成熟阶段,每隔7-10天浇水一次。
(3)植株修剪
①如果辣椒枝叶过于茂盛,可以适当修剪掉多余的枝叶,增强植株间的透光性。
②当辣椒苗进入生长旺盛期后,将植株下部的病叶减去,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③如果辣椒产果数量较多,可以在长至60cm时搭架,防止植株折断。
④在进入盛果期后,及时进行采收,避免出现坠秧现象。
辣椒秋播栽培技术,技术要点你知道多少?学会并不难
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秋播辣椒可延迟到元旦、春节上市,增加市场蔬菜的花色品种,也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非常好,尤其长江中、下游地区这时能吃到自己生产的鲜辣椒,更是高兴得很。但是这次辣椒栽培的难度很大,因为是进行反季节栽培,育苗期间光照强、气温高、暴风雨多;栽到大田后,气温由高到低,适宜开花结果时间不多,寒冬腊月还要保护果实不冻坏,管理措施跟不上,就会生产失败。
1、播期选择
长江中、下流地区,甚至华北地区都可在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播种过早,病、产量低;播种过迟,开花结果晚,结果少,并且果实难长大。
2、品种选择
秋播辣椒必须具备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生长势强、分枝性好,结果集中、果实质优高产的综合优点。当前比较理想的品种有:早杂2号,湘研1号、湘研3号、湘研4号、湘研9号、湘研10号、洛椒4号、苏椒5号、中椒6号、皖椒1号,可早杂2号、湘研3号、皖椒1号、洛椒4号等中晚熟品种。
3、培育壮苗
采用塑膜小拱棚遮阴育苗。育苗地选择;苗床设置;床土配制,园土应选用保水力较强、稍微粘重的肥士,同茄子。
(1)种子处理。栽1亩大田需要50~80克种子用于育苗,每平方米苗床播8~10克。播前,在弱光下晒种1~2天后,先把种子放在10%的磷酸三钠液中浸泡20分钟、用清水洗净液,再把种子放在55~60C的热水中浸泡10分钟,并不断搅拌。水温降到30C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5~5小时,然后捞出种子,沥去多余水分,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30C处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30C的温水冲洗种子1次。4~5天后,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床土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70%粉剂与50%可湿性粉剂各4~5克和5%粉剂10克,拌半干细土15~20千克,均匀撒在床面上,与土混匀,然后播种,预防猝倒病和地下害虫。
(3)播种方法。播前,杷细整平床土,浇足底水,稍干后,把种子掺10%的细沙均匀撒播,盖细土厚0.8~1厘米,再盖稻草降温、保湿。在床上搭盖小拱棚,盖草苫或银灰色遮阳网,遮阴、降温、避蚜。7~9天可出全苗。
(4)苗期管理。出苗后,傍晚揭除稻草。苗期白天要尽量降低床内气温和土温,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气温高于30℃时,上午10时盖草苫(遮阳网),下午4时揭;气温高于35C时,整天盖,阴天和夜间不盖,以利通风排湿。遮盖范围应大于苗床,草苫(遮阳网)的四周要离地面25~35厘米高、以利通风降温。一般可降低光照70%,降低温度2~3C.雨前要加盖塑膜,雨后立即揭去,以免造成倒苗和徒长。出芭后,浇施浓度为10%的腐熟人畜粪尿1~2次。
苗龄10~15天、2~3片真叶时,选阴天或晴天傍晚,把幼苗移栽到直径8~9厘米营养钵中。移栽前1~2小时,苗床浇足水,以便带土起苗。栽1亩大田约需要准备1分移栽田。每钵栽1株,边裁边浇透水,同时小拱棚上盖草苫或遮阳网,遮阴、降温、保湿,夜间揭去苫,通风排湿。移栽成活后,施1次浓度10%的腐熟人畜粪尿提苗;以后每隔3~4天施1次,又肥苗又保持营养钵湿润。定植前7天,揭去苫进行炼苗,重施1次出嫁肥,并喷防病,但浇施2份与磷酸二氢钾份混匀、加水500倍的液肥,更对培育壮苗有利。
4、定植
(1)整地、作畦、施底肥。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3年以上未种茄科和瓜类作物、保水保肥的壤土做栽培畦。畦南北向,宽1米、长7米。栽苗后,在畦两侧搭盖塑膜小拱棚,棚顶高55厘米。
定植前60天,前作物出地,立即深耕30厘米左右,进行3耕3耙。第1次翻耕时,每亩撤施腐熟猪圈肥3000~1 000千克;第2次翻耕时,每亩撒施腐熟人畜粪尿1 500~2 000千克;第3次翻耕(在定植前7天)时,每亩撒施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作底肥。
(2)土壤消毒。整地作畦后,每平方米用40%甲醛水剂2.5~3.75毫升,加水0.35~0.5升泼浇畦面;立即盖地膜闷5~7天,进行土壤消毒。消毒后,揭去地膜,等无味后才能栽苗。
(3)定植方法。8月底~9月初,选阴天或晴天下午3时以后,栽植壮苗。壮苗标准是:苗龄35天左右,株高17~20厘米,茎秆粗壮,8~10片真叶,刚现蕾和分枝,叶呈深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淘汰劣苗一弱苗、病苗、杂苗。
定植前,对幼苗喷洒1次诱导剂N8350倍液,预防病。每畦栽2行,株距30~35厘米。先盖地膜后栽苗,边栽边浇足底水,促早发棵。定植孔不封闭,以便以后追肥、浇水,12月下旬封闭防寒。地膜上盖1层稻草,降低土温。
5、定植后管理
秋播辣椒要求在9月中、下旬开花结果,10月下旬~11月保温促果实长大长够,寒冬腊月保鲜果到元旦、春节上市;针对这个要求,切实做好中、小棚的温度,光照,湿度,肥料的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
(1)温度、光照管理。辣椒植株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白天是25C、夜间10~12C;长期5~8C,生长受阻,并且容易生病;不能忍受0C以下的低温。因此,白天气温高于30'C时,小棚架上要盖遮阳网降温;28C左右时,揭去遮阳网。10月下旬,夜间气温低于13C时,小棚架上盖塑膜保温;每天上午7~8时揭去塑膜,下午6~7时盖上塑膜,夜间东西两端敞开通风。10月下旬~11月上旬,上午9~10时揭膜,下午5~6时盖膜。11月中旬,夜间气温4~7C时,在小棚两侧搭建中棚,并在棚架上盖塑膜;下旬,气温降到3'C以下时,傍晚在中棚膜.上加盖草苫防霜冻,第2天上午8时揭去草苫。
12月中、下旬,夜间气温降到0'C以下时,用砖头严密;压实栽培畦四周的中、小棚塑膜;晴天上午9时揭苦,10 时中、小棚东西两端塑膜开口通风,下午5时关闭通风口并盖苫;阴雨天,上午11~12时揭苫,下午3~4时盖苫。第2年1月,天气冷,小棚膜上加盖草苦。1月上旬~2月下旬,晴天上午9时揭中棚膜上的草苫,下午5时盖;中午12时~下午2时,在栽培畦南面塑膜开小口通风。连日雨雪天,整天中、小棚盖膜又盖苫,但应抢晴揭苫受光增温。
(2)水、肥管理。秋播辣椒不能过多施用氮肥,以免引起.植株疯长、落花落果、抗性降低,容易遭受霜冻和病虫危害。追肥应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把复合肥溶化在100~500倍清水里,从定植孔浇灌植株根部。定植后7天内,追施浓度为10%的腐熟人畜粪尿2次提苗;10~15天和结果初期,各亩施复合肥5~8千克1次。盛果期要加大施肥量,可亩施复合肥10~15千克,并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液2次;以后,每采收1次便追肥1次。如植株受冻,可在浓度为20%的腐熟人畜粪尿中,每25千克粪尿加人克硫酸铵浇施,促使恢复生长。
定植后已浇足底水,还苗期可不浇水。第2层果坐住后,适当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不能大水浸灌,也要严防土壤忽干忽湿。以后天气渐冷,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土壤宜偏干,空气湿度宜稍低,防止受冻、生病,减少烂果和植株亡。但土壤发白变硬,膜内壁无水珠时,应及时浇水。
(3)防止徒长、保花保果。9月中、下旬,植株有疯长苗头时,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60毫克/千克液(1克粉剂加清水3~2.5千克)喷洒植株,防止疯长。也可结合摘除强旺枝条顶梢,促进结果;或用5%2,4-D乙醇溶液15~25毫克/升液(1毫升溶液加清水3.3~2升)点涂花柄,促进结果。
(4)植株调整。抹掉植株第1分枝以下的全部腋芽,及时摘除生长势弱植株第1.2分枝的花蕾,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多结果、增加产量。坐果15~20个,10月下旬以后,摘除植.
株枝条顶梢,以利先期所结的果实长大。初霜后,摘除空枝和无效花、果(10月下旬以后开花结果,果实难长大,是无效花、果),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果实长大、长够。
6、防治病虫
秋播辣椒的主要害虫有:蝼蛄、蚜虫、烟青虫、茶黄螨等;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病、早疫病、炭疽病、疮痂病等。
(1)防治蝼蛄。蝼蛄是秋播辣椒播种育苗时的毁灭性地,
下害虫。可在播种后的当天夜晚在苗床边沿撒毒饵诱杀。毒饵由80%晶体150克加清水50倍,拌煮成半熟的谷秕或菜饼5千克制成;每亩撒1.5~2.5千克。
(2)防治蚜虫。喷洒夹竹桃液(把夹竹桃枝、叶0.5千克切碎,加水5千克煮半小时,摊冷,过滤取液);或尿液合剂(配制法参见《番茄早春播栽培》),每亩喷30~40千克、防效98%以上。也可喷洒2.5%乳油3 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
(3)防治烟青虫。交替喷洒2.5%敌杀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2 500倍液,50%乳油8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防治茶黄螨。高温干旱时发生多。应特别注意早期防治。定植前喷防治1~2次,田间卷叶株达2%~5%时,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4次。可选喷5%卡克液剂1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 200~1 500倍液,35%杀螨特乳油5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20%杀螨净乳油4000倍液。着重喷洒植株.上部,特别是嫩茎、嫩叶背面、花和幼果。螨类已对三氯杀螨醇产生抗性,不宜用。
(5)防治猝倒病。发病后,及时拔除病苗,深松土散湿,并在床面撒干细土或草木灰吸湿,3~5天便可控制病情。必要时,可选喷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00倍液,40%达科灵悬浮剂500倍液。
(6)防治病。病是秋播辣椒的大敌,防治好坏决定生产成败。首先要进行种子消毒和移植期、定植后、花期各喷1次0.1%~0.2%硫酸锌液并早期灭蚜防病,再在发病初期选喷20%A可湿性粉剂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共喷3次;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抗剂1号5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共喷3~4次。如果在液中加人细胞分裂素600倍液,防效更好。
(7)防治早疫病、炭疽病。高温、高湿易发早疫病和炭疽病。二病同时发生时,选喷75%增效百菌清或70%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效果很好。
(8)防治疮痂病。发病前,喷洒1:1:200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喷洒95%CT杀菌剂2000倍液,辣椒植.宝素700倍液,或15%~20%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毫克/千克液(1 克粉剂加清水0.75~1千克)。
7、采收
长江中、下流地区10月下旬即可采收,11月下旬可开始采收红辣椒。应以元旦、春节采收红辣椒为主,提高经济效益。亩产1200~2 200千克。红辣椒的采收标准是:果实长足,颜色红亮并均匀,手感稍硬。采收前,喷洒1次40%乙烯利水剂20毫克/千克液(1克水剂加清水20千克),加速辣椒整体红熟
赤焰朝天椒是一种辣椒品种,甘肃酒泉地理气候条件复杂,同时甘肃酒泉气候干燥少雨,土地或许不太适宜赤焰朝天椒的种植。但是因为赤焰朝天椒的适应能力较强,它能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并且甘肃酒泉地区有一定数量的辣椒种植基地,所以仍有可能在甘肃酒泉种植赤焰朝天椒。但是否适宜种植还需要实地考察和专业人士的意见。
酒泉市肃州区下河清乡基本情况,急求
在祁连山北麓,在酒泉市肃州区东北50公里处312国道以北,总面积29平方公里。辖皇城村、紫金村、楼庄村、五坝村四个行政村和东滩林场、教学林场两个乡办林场,总人口6320人。是肃州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乡有各类企业115户,其中乡办企业5户,村办企业4户,个体私营企业106户,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2户。2002年,全乡工农总产值达到7740万元,经济总收入达到711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054万元,企业收入达到3554万元,企业利润达到165万元,乡财政收入达到131万元,村级集体积累达到6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61元。
下河清乡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也是肃州区早发展制种产业的乡镇之一。全乡6287人拥有近3万亩耕地,依托人少地多的优势,农民通过发展制种、西瓜、棉花三大产业开辟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是肃州区农民比较富裕的地方。该乡结合市场行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寻找农民增收新亮点。乡村干部积极和先锋种业联系,将下河清乡列为先锋公司制种基地,落实玉米制种1万亩,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付款,保证了传统产业上规模;围绕发展“五千元田”,着力做强优势产业,种植无公害西瓜5230亩;依托国营下河清农场“下河清牌酒花”品牌优势,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引进种植啤酒花1500亩。
乡委下设9个基层支部,其中村支部4个,共有50个小组,员352名,全乡共有乡村干部47人,其中:乡干部29人(职数6人),村干部18人。
大棚辣椒亩产量一般能达到多少,附种植方法
在祁连山北麓,在酒泉市肃州区东北50公里处312国道以北,总面积29平方公里。辖皇城村、紫金村、楼庄村、五坝村四个行政村和东滩林场、教学林场两个乡办林场,总人口6320人。是肃州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乡有各类企业115户,其中乡办企业5户,村办企业4户,个体私营企业106户,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2户。2002年,全乡工农总产值达到7740万元,经济总收入达到7119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4054万元,企业收入达到3554万元,企业利润达到165万元,乡财政收入达到131万元,村级集体积累达到6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61元。
下河清乡是远近闻名的“西瓜之乡”,也是肃州区早发展制种产业的乡镇之一。全乡6287人拥有近3万亩耕地,依托人少地多的优势,农民通过发展制种、西瓜、棉花三大产业开辟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是肃州区农民比较富裕的地方。该乡结合市场行情,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寻找农民增收新亮点。乡村干部积极和先锋种业联系,将下河清乡列为先锋公司制种基地,落实玉米制种1万亩,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付款,保证了传统产业上规模;围绕发展“五千元田”,着力做强优势产业,种植无公害西瓜5230亩;依托国营下河清农场“下河清牌酒花”品牌优势,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引进种植啤酒花1500亩。
乡委下设9个基层支部,其中村支部4个,共有50个小组,员352名,全乡共有乡村干部47人,其中:乡干部29人(职数6人),村干部18人。
大尖椒、柿椒产量一般为3000-4000kg/亩,干鲜两用的金塔类辣椒产量一般为2000-3000kg/亩,大青辣椒产量一般为7500kg/亩。1、温度:发芽期温度以25-30℃为宜,苗期白天温度以25-30℃为宜,晚上温度以20-25℃为宜,结果期白天温度以25-30℃为宜,晚上温度以16-20℃为宜。2、光照条件:辣椒耐弱光,对光照要求较低,但光照不足时,会导致叶色变淡,节间伸长,产量下降。
一、大棚辣椒亩产量一般能达到多少
1、大棚辣椒亩产量
大棚辣椒亩产量与辣椒品种有关,如果是大尖椒、柿椒,亩产量一般为3000-4000kg,如果是干鲜两用的金塔类辣椒,亩产量一般为2000-3000kg,如果是大青辣椒,亩产量一般为7500kg左右。
2、辣椒生长条件
(1)温度条件
①辣椒发芽期时,适宜温度为25-30℃。
②辣椒苗期时,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晚上适宜温度为20-25℃。
③辣椒结果期时,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晚上适宜温度为16-20℃,并且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5℃,容易出现落花现象。
④辣椒果实发育及转色期时,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晚上适宜温度为18-20℃。
(2)光照条件
①辣椒属于耐弱光的蔬菜,对于光照的要求较低。
②辣椒生长期间,光照强度不足时,会导致植株叶色变淡,节间伸长,产量下降。
③辣椒生长期间,光照过于强烈时,会导致叶系不茂盛,果实暴露在叶片外,导致日灼病发生。
(3)水分条件
①辣椒对于水分的要求较为严格,耐旱能力以及耐涝能力均比较弱,当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时,均会对辣椒产量产生一定影响。通常以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左右为宜。
②辣椒幼苗期时,如果空气湿度较大,容易导致各种病害发生。辣椒初花期时,如果空气湿度过大,会导致植株落花。辣椒盛花期时,如果空气过于干燥,会导致植株落花落果。
(4)土壤条件
种植辣椒一般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酸碱度为6.2-8.5之间的壤土或沙壤土。
二、大棚辣椒种植方法
1、大棚处理
(1)熏蒸消毒:将大棚密闭3-4天左右,然后在晴天的时候,于地面铺放一层锯末,撒上粉,并倒上酒精,点燃熏蒸24小时后,通风排烟。
(2)烟熏剂消毒:每隔7-10天左右,使用百菌清消毒一次(每立方米空间使用0.2-0.3g),一共消毒3次。
2、辣椒品种选择
(1)不同的种植环境,需要选择不同品种的辣椒进行种植。
(2)如果是夏季播种,一般选择耐热、耐旱能力较强,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如果是冬季播种,一般选择耐弱光、耐寒能力强,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3、大棚基本布设
(1)将大棚苗床整平,然后进行灌溉。苗床面积控制在0.6-01.35亩。
(2)大棚中铺设地膜,地膜颜色以深色为宜,吸收太阳照射带来的热量,从而保证大棚室内的温度合适。
(3)大棚辣椒种植地修建蓄水池,配备水泵,方便及时对苗床进行灌溉。
4、育苗
(1)在播种前,将辣椒种子晾晒1-2天左右,然后将种子放置在1000倍液中消毒,时间大约为30分钟。
(2)消毒结束后,使用清水将种子清洗干净,然后将种子放置在清水中浸种8小时左右,捞出晾干播种。
(3)播种后,苗床上覆盖0.5cm厚的营养土。
(4)在育苗期间,浇水浇至表土发白、底土潮湿,对干燥的苗床及时补水。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晚上温度控制在18-20℃。
(5)当出苗率达到50%时,撤掉地膜,并保证白天温度在25℃以上,晚上温度在15℃以上。
(6)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进行一次分苗。
(7)在3叶炼苗阶段时,白天温度不得高于25℃,晚上温度不得低于15℃。
5、移栽定植
(1)选择晴天进行移栽定植,每亩地共4000定植穴,穴间距离为30cm左右,每个穴内移栽2株。
(2)移栽定植结束后,每个穴内进行浇水,水温以30-40℃为宜,等到水下渗至土壤后,进行封穴。
(3)定植后5天以内,尽量避免通风,保证棚内温度处于高温高湿状态,起到缓苗的作用。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当温度超过30℃时,进行通风。
(4)定苗后,每隔7天浇水一次,并减少浇水量。
(5)定苗后7-15天左右,清除大棚杂草。
6、管理
(1)施肥管理
①定植后,每亩地施加4kg尿素。
②在辣椒开花期以及结果后,每亩地施加20kg混合肥料。
③后续根据辣椒生长情况进行追肥,每隔15天左右追肥一次,肥料选择硫酸钾肥和尿素。
④在辣椒盛果期以及辣椒采收后,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天喷洒一次。
(2)水分管理
①在前期减少灌溉用水,降低灌溉频率,通常每隔5-7天浇水一次。
②在中期生长阶段,增加灌溉用水,提高灌溉频率,通常每隔7天浇水一次。
③在中后期阶段,每隔5天浇水一次。
④在后期成熟阶段,每隔7-10天浇水一次。
(3)植株修剪
①如果辣椒枝叶过于茂盛,可以适当修剪掉多余的枝叶,增强植株间的透光性。
②当辣椒苗进入生长旺盛期后,将植株下部的病叶减去,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③如果辣椒产果数量较多,可以在长至60cm时搭架,防止植株折断。
④在进入盛果期后,及时进行采收,避免出现坠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