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播放


水稻育苗技术视频大全 简论水稻旱育稀植育苗技术

一、水稻移栽

1.育苗床的准备 1.1 选地做床:1亩育秧田可插4―5.3亩本田。在找不出旱田或园田育苗地的纯水稻区,应推广高床育苗。所谓高床育苗,就是利用稻田进水主埂,整平加宽达2米宽,成为高出田面30厘米的平面高床。然后再整平播种,进行旱育苗。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播放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播放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播放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播放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播放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技术视频播放


一是先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还要从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来考虑,如果不能自己把握,可以到当地门咨询。

先按苗床规格,用绳固定奸床框,然将床土翻10―15厘米深,捡除残茬杂物,打碎土块,整平床面,为春季化冻后及早进行麻土处理和播种工作做好准备。春做床,必须在雪化前清除床地积雪,在土壤化到10厘米左右及时抢翻、做床,以保证适期播种。

1.2 培肥床土:育苗床用土都要加草灰或腐熟奸的乱草。发好捣细的猪粪等含有机质较多的农家肥,在此基础上,再按每平方米加或硫酸铵50克,磷酸二铵100克,硫酸钾50克,然后将铺在床土上面的草炭或腐熟乱草,猪粪和化肥与床面上5厘来深的床上反复用小镐混拌。使之混拌均匀。

1.3 床土调酸:水稻幼苗喜欢在酸陛土壤中生长。酸性土壤能够增力,稻苗的抗逆能力。所以,床上调酸对水稻旱育苗来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调酸前首先要测定床土的现有酸碱度(pH值),一般用石蕊试纸比色法测定即可。目前大面积调酸用“床上调酸增肥剂”。这种制剂可把调酸、调肥两次作业合为一次完成,省工、省时,计量准确、成本低、效果好。一般每平方米施用0.5公斤床上调制剂加磷酸二铵100克,与5厘米床土充分混拌均匀。

2.种子准备

2.1 选择品种:根据当地≥1O℃活动积温,正确选用适当叶数的品种,以保证安全抽穗和安全成熟。

2.2 晒种和清选:A.晒种。在背阴通风处,将种子摊成3―5厘米薄层,晾晒1~2天。切,忌在烈日下暴晒,以防稻壳破裂而感染病害。B.清选。先进行筛选或风选,然后再进行泥水比重选,即用黄泥溶解成淡薄的泥浆,将鸡蛋放入兑好的泥水中,将鸡蛋露出水面五分硬大的一块,即表明泥水达到要求的浓度指标。将种子倒入泥水中,并用木棒搅动一分钟,沉降在下部的种子捞出,并用清水洗净。

2.3 种子消毒:消毒方法是用35%恶苗灵(多森铡配制成0.4%浓度的液,或用40%式菌灵配制成0.5%浓度的液浸种,以消灭各种病菌。消毒的时间,在10―15℃水温情况下,要浸泡5昼夜,用编织袋子盛种子消毒处理时,每天早晚将种子袋子上下倒动一次,如果散袋消毒处理,要早晚各搅动一次,以提高处理的效果。

2.4 浸种与催芽:A.浸种。为使育苗时播下的稻种能适时早出苗出壮秧,必须进行浸种,稻种吸收自身重25%水分量需要积温100℃-110℃,如果在10℃水温条件下,需10―11天;15℃时就需要7天。B.催芽。要求是:一快.二短、三齐。催芽方法是,可在火炕上先垫一层草袋子,其上铺塑料薄膜,再将浸透的种子堆放30―40厘米厚度,用薄膜蓄平密封保温保湿,通过火炕加温和种子萌发的自然,保持堆温在30℃左右,高低不超过2℃。为能掌握温度情况,种子堆要插入温度计,随时监测。

3.1 适期早播:一般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气温稳定通过6℃,即4月10~25日播种,第三第四积温带气温稳定通过5℃,即4月15~25日播种。按旱育稀植培高产技术要求不能育5月秧。

3.2 稀播育壮秧:培育4.1叶中苗,以每平方米播芽籽275克较为适合;育4.5叶以上的大苗,每平方米播芽200克,要宁少勿多,宁稀不密。

3.3 播种方法:一般都是人工撒播。把每个苗床的种子量分成两份,播种两次。次播完70%,第二次用剩下的30%找匀。播种时选择晴好天气。

3.5 盖膜

当前通常使用的小棚封闭式育苗盖棚方法,采用揭两侧的棚膜进行放风、管理。

在已经搭好弓条的秧床上,取半幅薄膜盖在背风方面,再取一整幅薄膜盖在迎风方向,使整幅膜压在半幅的边上,重叠20―30厘米,膜上面再用撕裂膜绷紧,使之更牢固,以防风刮开。

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在播种前一般需要经过晒种、选种、浸种、催芽,在水稻播种前,需要把水稻的种子放在有着充足光照的地方2-3天即可。

你想问的是“农业种植技术知识有哪些?”吧。农业种植技术知识如下:

2、长穗期生长发育及管理

1、育种和良种繁育。

(1)育种。育种是选育动植物新品种的过程,它的做法是利用原有品种中的自然变异产生,也可以先应用杂交或人工诱变等方法创造出新类型,再通过选择、繁殖、比较试验,选育出符合生产需要的新品种。

(2)良种繁育。良种繁育是将新创造的动植物良种扩大繁育种子、种苗、种畜的过程,方便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2、作物种植制度。

(1)种植制度是一个单位内作物生产的总体安排,主要包括作物结构、布局、复种和种植方式(间套作或单作、轮作或连作)等。

(2)这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系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

(1)栽培技术是在作物生命的活动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所采取的各种田间管理措施的总称。

(2)作物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用、农机配置、种子处理、整地、播种、合理密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良好的种植技术在农作物增产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4、平衡施肥技术。

(1)平衡施肥一是施肥数量上要求平衡,以产定肥(包括化肥和有机肥),也就是根据土壤肥力的测定状况和作物产量的要求,给其提供肥料。

(2)二是养分种类上的平衡,作物需要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都要按比例配合。

5、灌溉与节水技术。

(1)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或排水)加施肥可使作物产量增加。

(2)一定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以及天气、土壤、水源等条件,适时、适量进行灌水。

水稻育苗技术视频大全 简论水稻旱育稀植育苗技术

三、适时移栽

1.育苗床的准备 1.1 选地做床:1亩育秧田可插4―5.3亩本田。在找不出旱田或园田育苗地的纯水稻区,应推广高床育苗。所谓高床育苗,就是利用稻田进水主埂,整平加宽达2米宽,成为高出田面30厘米的平面高床。然后再整平播种,进行旱育苗。

先按苗床规格,用绳固定奸床框,然将床土翻10―15厘米深,捡除残茬杂物,打碎土块,整平床面,为春季化冻后及早进行麻土处理和播种工作做好准备。春做床,必须在雪化前清除床地积雪,在土壤化到10厘米左右及时抢翻、做床,以保证适期播种。

1.2 培肥床土:育苗床用土都要加草灰或腐熟奸的乱草。发好捣细的猪粪等含有机质较多的农家肥,在此基础上,再按每平方米加或硫酸铵50克,磷酸二铵100克,硫酸钾50克,然后将铺在床土上面的草炭或腐熟乱草,猪粪和化肥与床面上5厘来深的床上反复用小镐混拌。使之混拌均匀。

1.3 床土调酸:水稻幼苗喜欢在酸陛土壤中生长。酸性土壤能够增力,稻苗的抗逆能力。所以,床上调酸对水稻旱育苗来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

调酸前首先要测定床土的现有酸碱度(pH值),一般用石蕊试纸比色法测定即可。目前大面积调酸用“床上调酸增肥剂”。这种制剂可把调酸、调肥两次作业合为一次完成,省工、省时,计量准确、成本低、效果好。一般每平方米施用0.5公斤床上调制剂加磷酸二铵100克,与5厘米床土充分混拌均匀。

2.种子准备

2.1 选择品种:3.4 覆土、搭架:覆土用腐殖土,也可用偏杂草少的旱田土,不能用杂草多的壕塄土或碱性大的土粪,也不能用草炭、细面沙覆盖。覆土要均匀。覆土厚度原则上盖严籽,一般不能超过1厘米厚。搭架苗床插拱条的方法是,顺苗床每隔50~70厘插一条,插深15厘米,弓条中间高度为30―35厘米。接近床两边高度为10―15厘米。要求做到弓条插的高度和跨度一致,以利盖膜。弓条上拉三道草绳或撕裂膜,一道在弓条中顶,两道在弓条接近床边的弯曲部,并且要把绳拉紧。根据当地≥1O℃活动积温,正确选用适当叶数的品种,以保证安全抽穗和安全成熟。

2.2 晒种和清选:A.晒种。在背阴通风处,将种子摊成3―5厘米薄层,晾晒1~2天。切,忌在烈日下暴晒,以防稻壳破裂而感染病害。B.清选。先进行筛选或风选,然后再进行泥水比重选,即用黄泥溶解成淡薄的泥浆,将鸡蛋放入兑好的泥水中,将鸡蛋露出水面五分硬大的一块,即表明泥水达到要求的浓度指标。将种子倒入泥水中,并用木棒搅动一分钟,沉降在下部的种子捞出,并用清水洗净。

2.3 种子消毒:消毒方法是用35%恶苗灵(多森铡配制成0.4%浓度的液,或用40%式菌灵配制成0.5%浓度的液浸种,以消灭各种病菌。消毒的时间,在10―15℃水温情况下,要浸泡5昼夜,用编织袋子盛种子消毒处理时,每天早晚将种子袋子上下倒动一次,如果散袋消毒处理,要早晚各搅动一次,以提高处理的效果。

2.4 浸种与催芽:A.浸种。为使育苗时播下的稻种能适时早出苗出壮秧,必须进行浸种,稻种吸收自身重25%水分量需要积温100℃-110℃,如果在10℃水温条件下,需10―11天;15℃时就需要7天。B.催芽。要求是:一快.二短、三齐。催芽方法是,可在火炕上先垫一层草袋子,其上铺塑料薄膜,再将浸透的种子堆放30―40厘米厚度,用薄膜蓄平密封保温保湿,通过火炕加温和种子萌发的自然,保持堆温在30℃左右,高低不超过2℃。为能掌握温度情况,种子堆要插入温度计,随时监测。

3.1 适期早播:一般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气温稳定通过6℃,即4月10~25日播种,第三第四积温带气温稳定通过5℃,即4月15~25日播种。按旱育稀植培高产技术要求不能育5月秧。

3.2 稀播育壮秧:培育4.1叶中苗,以每平方米播芽籽275克较为适合;育4.5叶以上的大苗,每平方米播芽200克,要宁少勿多,宁稀不密。

3.3 播种方法:一般都是人工撒播。把每个苗床的种子量分成两份,播种两次。次播完70%,第二次用剩下的30%找匀。播种时选择晴好天气。

3.5 盖膜

当前通常使用的小棚封闭式育苗盖棚方法,采用揭两侧的棚膜进行放风、管理。

在已经搭好弓条的秧床上,取半幅薄膜盖在背风方面,再取一整幅薄膜盖在迎风方向,使整幅膜压在半幅的边上,重叠20―30厘米,膜上面再用撕裂膜绷紧,使之更牢固,以防风刮开。

水稻种植技术肥方法

水稻后期病虫害危害,是影响“保库”、“强源”、“畅流”的重要因素,是夺取高产优质的障碍,必须及时防治,保护茎叶不受危害。杂交水稻毁叶性的病虫害主要有后期综合症、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纵卷叶酩,损秆性的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稻飞虱、螟虫等。要重点抓好后期综合症的防治,因为它是多种真菌性病害混生的结果,常常造成叶片焦枯、叶尖破损,早衰现象,可使稻谷减少20%左右,要狠抓预防。在破口期每亩用40%禾枯灵或叶绿保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公斤稀释后均匀喷布在稻株茎叶上,可收到显著的防病保叶及防早衰的效果。对于稻瘟病常发区和白叶枯病疫区,为预防发病,可在破口期分别加入三环唑、叶枯宁等对口剂混喷。

1、施足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一般亩施2000~3000公斤,通用型复合肥(15-15-15)30~40公斤,另外每亩增施硅肥6~8公斤、硫酸锌1~1.5公斤。大田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耕耙稻田施用,要深施到12~20厘米的土壤中。

2、早施分蘖肥,移栽返青后及早一、水稻移栽施用分蘖肥,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一般亩施高氮复合肥5~10公斤。

3、巧施穗肥,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应控制无效分蘖。此时可每亩追高氮复合肥10~15公斤,能增加颖花数量,防止颖花退化,促穗大粒重,同时具有养根、健叶、壮秆、防倒伏的作用

4、补施粒肥,粒肥可以有效地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加快灌浆,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改善稻米品质。追肥要视水稻长势而定,宜少不宜多。对抽穗前叶片有褪绿发黄的地块,可亩施高氮复合肥4~5公斤;前期肥足、中期分蘖过多过旺、叶色浓绿、群体间受光态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田块,可不追施粒肥。

水稻种植技术肥方法

5、保证插秧质量

1、施足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一般亩施2000~3000公斤,通用型复合肥(15-15-15)3前捉是以基肥为主,一般占总量的60~70%,并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到有效分蘖后不追肥,并在有效分蘖终止后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拨节后酌情省施穗肥。后补是抽穗始期酌情补施少量粒肥,适用于温度较高,生长季节长的中晚熟地区。0~40公斤,另外每亩增施硅肥6~8公斤、硫酸锌1~1.5公斤。大田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耕耙稻田施用,要深施到12~20厘米的土壤中。

2、早施分蘖肥,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一般亩施高氮复合肥5~10公斤。

3、巧施穗肥,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应控制无效分蘖。此时可每亩追高氮复合肥10~15公斤,能增加颖花数量,防止颖花退化,促穗大粒重,同时具有养根、健叶、壮秆、防倒伏的作用

4、补施粒肥,粒肥可以有效地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加快灌浆,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改善稻米品质。追肥要视水稻长势而定,宜少不宜多。对抽穗前叶片有褪绿发黄的地块,可亩施高氮复合肥4~5公斤;前期肥足、中期分蘖过多过旺、叶色浓绿、群体间受光态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田块,可不追施粒肥。

【水稻移栽技术】 水稻种植

黑龙江省早春气温回升不稳定,而且比较缓慢。为了增加有效分蘖,促进早熟高产,必须适期早插,尽量缩短插秧期,要千方百计做到不插6月秧。确定插秧时期的原则主要根据秧苗成活的界限温度,并非越早越好。水稻中苗(3.5~4叶龄1成活的界限温度为13℃,大苗(4.5~5叶龄1成活的界限温度为14℃。另外还要考虑水稻能否安全抽穗。结合当地气象资料,来确定一个地区的插秧时期。

1.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吸收氮多的时期是分蘖一穗分化,约占总吸收量的65-70%;穗分化一抽穗占20%;对磷的吸收量多时期是分蘖—穗分化。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抽穗开花,约占60%;其次是分蘖一穗分化约占30%。

2.施肥技2、整地管理术

水稻施肥应遵循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氮、磷、钾配合施用及底肥全层施用的原则。

常用的施肥技术有以下三种:

2.1攻前保后施肥法:重施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并早施重施分蘖肥,酌情施用穗肥。一般生育期短或早熟品种用这种施肥方法。

2.2前促中控中控后补水稻一生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大体是: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各吸N、P205、K20的数量分别是1.8-2.5千克,0.9-1.3千克,2.1-3.3千克,其比例大体是2:1:3。施肥法

2.3前保中促施肥法:目前旱育稀植栽移多采用这种方法。

3、适时早插。缩短插秧期

在适合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时期插秧,并尽量早插。缩短插秧的时间。结合当地气象资料,来确定一个地区的插秧时期。一般我省、第二积温区可在5月15~25日插秧比较适宜,第三、第四积温区在5月20~30日插秧比较适宜。

4、合理密植

密植上要本着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插宜稀晚宜密的原则。

密植的范围,普通栽培行距20~30厘米,穴距10~20厘米,每穴插3~5株苗;稀广厂稀植栽培,行距为30厘米,穴距为13~20厘米,每穴2~3株;超稀植栽培,行距30厘米,穴距为27~30厘米,每穴插2~3株苗。

一定要做到浅插,减经植伤并要插直插匀。

二、田间管理

1、分蘖期生长发育及管理

1.2分蘖期田间管理

此期田间管理主要是科学施肥浅水灌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促进有效分蘖,防止无效分蘖。

2.1长穗期的生长发育

水稻生长到分蘖末期,开始茎杆节间伸长和幼穗分化,水稻拨节后地上部分的几个节间伸长,当茎植基部节间伸长达1.5~2厘米,外形由扁变圆时,称为拨节。地上部分伸长节间一般4~7个。水稻完成一定的营养生长期之后,开始转入幼穗形成的生长期。茎的生长锥转人穗的分化。

2.2长穗期管理

长穗期一是要施好拨节肥孕穗肥,一般在抽穗前20~10天,每公顷施纯氟30~35千克,再配施30~50千克。二是要灌好孕穗保胎水。三是及时防治病虫及除草。

3、结实期生长发育及管理

从抽穗到成熟的整个过程称抽穗结实期。经历出穗、开花、灌浆、结实等时期是决定结实率、粒重以及终产量的关键时期。结实期管理上关键是养根保叶,为叶片继续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和养分顺顷利输送创造条件。在粒多基础上达到粒饱,减少空秕粒在霜前正常成熟。一般要酌施粒肥,管好水,注意防治后期病害。

4、及时收获

(作者单位:152000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四方台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

水稻种植技术是选种育苗、进行插秧;田间管理是水肥管理、除草防害。

一、水稻的种植技术

1、选种育苗

水稻种植前,选择在合适的田块培育秧苗,挑选饱满、优质的种子,剔除干瘪劣质的空壳,采用撒播的方式播种,表面撒一层稻壳灰,覆盖腐熟的粪土,等待秧苗破壳长出。

2、进行插秧首先在水稻移栽之前,需要施入全年的基肥,其中。在叶片长到大约4片真叶的时候,为了保证产量及质量,应使用穗肥。

水稻秧苗长出7-8厘米时就能进行插秧,插秧的秧田要保证排灌水方便、土层肥沃、不含盐碱的地块,插秧前3-5天施入基肥翻耕使土和肥均匀混合,按照30x13厘米的行株距插秧,每个秧穴3-4株。

二、水稻的田间水稻种植地应当提前进行15-25公分的深翻细耙,整地要求以耕层深厚、土壤松软通透、田面细碎平整为原则,为水稻的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管理方法

1、水肥管理

水稻秧苗生长出3叶前主要以干旱为主,2叶一心时用尿素施肥并少量浇水,长出3叶一心时追施促蘖肥,选择尿素或配方肥,施肥后及时浇水,以免肥度过浓造成肥害,生长过旺时化学控旺。

2、除草防害

水稻生长期间及时拔除田间杂草,减少土壤中水肥的过度消耗,通过施肥的方式防治病害,不同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的剂喷雾,例如破口前用富士1号乳油与苗海藻酸碘加水混合后喷雾防治。

水稻的起源和产量

一、起源

水稻的起源地在,考古学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中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已经碳化的稻谷块和稻谷壳,距今已经有47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世界上早种植水稻的,注意在我国广泛种植后向印度传播。

二、产量

水稻是一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茎秆直立生长,生长高度在50-150厘米之间,与品种有关,叶鞘相对松弛并且无毛,稻穗是圆锥花序,成熟时会乡下弯曲,单颗颖果的长度是5毫米,宽度2毫米。

水稻一亩地能产600-1600斤,其中低产田每亩产量在600-700斤之间,高产田每亩产量在1000-1200斤之间,而一期杂交稻的亩产量为1400斤,二期杂交稻的亩产量为1600公斤。

水稻的种植方式有几种?

4肥料足,秧苗素质,无分蘖,易得病,除与播种量有关系外,再就是肥料不足。培育壮苗,除要求有充足的农家肥、磷钾肥之外,氮肥必须足量,100平方米育苗面积没有10公斤以上的纯氮做底肥和追肥是不够的。

水稻种植方式一般分为直播、插秧以及抛秧。水稻直播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两种方式。旱直播包括旱撒播和旱条播,旱条播又包括常规条播和免耕条播。旱直播与水直播都可以采用机械化直播。插秧分为手工插秧和机械插秧。水稻机插秧主要包括毯状秧苗机插,钵苗摆栽和钵型毯状秧苗机插。抛秧也可以(3)一定要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杜绝大水漫灌现象,推广沟灌、畦灌、管灌、以及喷管、滴灌、渗灌等节水工艺。采用手工及机械两项技术,主要包括水稻免(少)耕抛秧、小苗抛秧、纸筒抛秧、塑料钵盘育秧抛秧和无盘旱育抛秧。

请参考,欢迎评价!

【水稻移栽技术】 水稻种植

五是做好病虫害防治。重点抓好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纵卷叶螟等防治。

黑龙江省早春气温回升不稳定,而且比较缓慢。为了增加有效分蘖,促进早熟高产,必须适期早插,尽量缩短插秧期,要千方百计做到不插6月秧。确定插秧时期的原则主要根据秧苗成活的界限温度,并非越早越好。水稻中苗(3.5~4叶龄1成活的界限温度为13℃,大苗(4.5~5叶龄1成活的界限温度为14℃。另外还要考虑水稻能否安全抽穗。结合当地气象资料,来确定一个地区的插秧时期。

1.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吸收氮多的时期是分蘖一穗分化,约占总吸收量的65-70%;穗分化一抽穗占20%;对磷的吸收量多时期是分蘖—穗分化。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抽穗开花,约占60%;其次是分蘖一穗分化约占30%。

2.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应遵循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氮、磷、钾配合施用及底肥全层施用的原则。

常用的施肥技术有以下三种:

2.1攻前保后施肥法:重施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并早施重施分蘖肥,酌情施用穗肥。一般生育期短或早熟品种用这种施肥方法。

2.2前促中控中控后补施肥法

2.3前保中促施肥法:目前旱育稀植栽移多采用这种方法。

3、适时早插。缩短插秧期

在适合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时期插秧,并尽量早插。缩短插秧的时间。结合当地气象资料,来确定一个地区的插秧时期。一般我省、第二积温区可在5月15~25日插秧比较适宜,第三、第四积温区在5月20~30日插秧比较适宜。

4、合理密植

密植上要本着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插宜稀晚宜密的原则。

密植的范围,普通栽培行距20~30厘米,穴距10~20厘米,每穴插3~5株苗;稀广厂稀植栽培,行距为30厘米,穴距为13~20厘米,每穴2~3株;超稀植栽培,行距30厘米,穴距为27~30厘米,每穴插2~3株苗。

一定要做到浅插,减经植伤并要插直插匀。

二、田间管理

1、分蘖期生长发育及管理

1.2分蘖期田间管理

此期田间管理主要是科学施肥浅水灌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促进有效分蘖,防止无效分蘖。

2.1长穗期的生长发育

水稻生长到分蘖末期,开始茎杆节间伸长和幼穗分化,水稻拨节后地上部分的几个节间伸长,当茎植基部节间伸长达1.5~2厘米,外形由扁变圆时,称为拨节。地上部分伸长节间一般4~7个。水稻完成一定的营养生长期之后,开始转入幼穗形成的生长期。茎的生长锥转人穗的分化。

2.2长穗期管理

长穗期一是要施好拨节肥孕穗肥,一般在抽穗前20~10天,每公顷施纯氟30~35千克,再配施30~50千克。二是要灌好孕穗保胎水。三是及时防治病虫及除草。

3、结实期生长发育及管5、保证插秧质量理

从抽穗到成熟的整个过程称抽穗结实期。经历出穗、开花、灌浆、结实等时期是决定结实率、粒重以及终产量的关键时期。结实期管理上关键是养根保叶,为叶片继续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和养分顺顷利输送创造条件。在粒多基础上达到粒饱,减少空秕粒在霜前正常成熟。一般要酌施粒肥,管好水,注意防治后期病害。

4、及时收获

(作者单位:152000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四方台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过桥米线(云南过桥米线的文案)
上一篇
周末摆摊卖diy作品赚钱吗 周末摆摊卖di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