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公历如何换算?
公历年换算成农历年
新历和农历换算_新历农历换算查询
新历和农历换算_新历农历换算查询
农历年由天干地支两个序列组成,我们姑且称天干为A序列,地支为B序列。A:甲1 乙2 丙3 丁4 戊5 己6 庚7 辛8 壬9 癸10(0)B:子1 丑2 寅3 卯4 辰5 巳6 午7 未8 申9 酉10 戌11 亥12(0)
A系列由公历年份+7的个位数求得,B系列由年份+57÷12的余数求得。
例一,求11年农历:11+7=18,由8求得A系列为辛;11+57=1968,1968÷12=164…0,由0求得B系列为亥,11年为农历辛亥年。
例二,求0001年农历:
1+7=8,1+57=58,58÷12=4…10,0001年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是公元前的年份,由于没有公元0年,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方法是公元前年份+1,再加上60的整倍数,转换成公元后年份,再行计算。
例一,求公元前一年农历:
-1+1+60=60,结论是庚申年。
例二,求-11年农历:
-11+1+32×60=10,结论公元前11年为农历庚午年。
新历和旧历怎么换算
旧历又称之为阴历、农历(平日里我们过生日就是按这个)
新历又称之为阳历、公历(平时说的说几月几号就是这个)
如果你真要转换的话,可以百度“新历旧历转换器”
嘿嘿,希望能帮到你~!
公历农历怎么换算
我有一法:
先认识一下“天干序数”和“地支序数”:
天 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天干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地 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地支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由甲子年推算公历年
公式:(天干序数 - 地支序数)÷2×10 + 3 + 天干序数
上述得数再加任意一个60的倍数即可
例1:求丁丑年为公历何年。
解:天干“丁”的序数是4,地支“丑”的序数是2,代入上述公式:
(4-2)÷2×10 + 3 + 4 = 17
答:公元后个丁丑年为公元17年,17加60的倍数的年份均为丁丑年(……公元77年、 137年、……1817年、1877年、1937年、1997年、2057年……)。
注:如果天干序数比地支序数小,则公式中的两个天干序数要先加10。
例2:求甲午年的公历年份。
解:天干“甲”序数为1,地支“午”序数为7。天干“甲”的序数小于地支“午”的序 数,故天干序数1要先加10:
(1+10-7)÷2×10 + 3 +(1+10)= 34
答:公元后个甲午年为公元34年,34加60的倍数的年份均为甲午年(……公元94年、 154年、……1834年、1894年、1954年、2014年、2074年)。
二、由公历年推算干支年
公式:
取(公历年数-3)的个位数作天干的序数(个位数是0时看作10)
取(公历年数-3)÷12 的余数作地支的序数(余数是0时看作12)
用两个序数所对应的天干和地支相配
例1:求2005年的甲子
2005-3 = 2002 ,取个位数2作天干序数,即“乙”
(2005-3)÷ 12 = 166 余10,取余数10作地支序数,即“酉”
天干与地支配合为“乙酉”
答:2005年是乙酉年。
例2:求1983年的甲子
1983-3 = 1980 ,个位数是 0 ,看作10 ,10是天干“癸”的序数。
(1983-3)÷ 12 = 165 余数是 0 ,看作12 ,12是地支“亥”的序数。
天干与地支配合为“癸亥”
答:1983年为癸亥年。
农历和新历怎么算
新历:即公历,也称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零5小时。平年只算365天,那多出的5小时,平均约每隔4年加一天至2月份,所以有时公历的2月即有29天。农历:即阴历,也称夏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每月29天半。一年约为355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由于农历一年的天数与地球年公历相约11日左右,所以约每3年要置一闰月,每19年要置7个闰月,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与地球年公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
农历即阴历,以太阴圆缺一周为一月,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太阴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日8小时48分33.6秒。每一年的12个月中,6个单数月份(即1、3、5、7、9、11月)为“大建”,每月为30天;公历也就是阳历,它是通用的。我国自元年起采用阳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阳历又称“新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妙。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
农历和阳历怎么转换
阳历和阴历之间是不能换算的,二者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同,没有特殊关系可以查询,只能分别计算。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农历中每月的天数是根据月亮运动周期确立的,平均每月29.5306日。一年12个月只有354.3672天。而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间确定的公(阳)历,一年有365.2422天。这样,按农历计算,一年的天数比公历就少了10.875天,不多是11天;19年就少了209天。按农历每月30天计,209天除以30是6.9666。也就是说,在19年中,农历时间比公历不多少了7个月。为了补上7个月,农历采取了设置闰月的方法——19年七闰。即在农历的19年中,有12个每年12个月的平年,和7个每年13个月的闰年。闰年分别为第3、5、8、11、14、17、19年。这样一来,19个公历年的日数和19个农历年的日数就不多相等了
这样一算,公历所对应的农历日子,每19年轮回一次。因此,人们每逢19的倍数生辰的时候,生日当天有可能既是农历生日又是公历生日。但因为农历与公历的准确天数都不是整数,农历和公历在19年中的天数也有细微的别。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当小数变成了整数时,两种历法生日才会完全重合;更多的时候是相一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月29日出生的人,在76岁那年,两种历法生日才有可能重合.我就是没有重合的那一个。
公历和农历是如何换算的?
公历和农历之间是不能换算的,二者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同,可以在万年历中查询。
公历年换算成农历年
农历年由天干地支两个序列组成,我们姑且称天干为A序列,地支为B序列。A:甲1 乙2 丙3 丁4 戊5 己6 庚7 辛8 壬9 癸10(0)B:子1 丑2 寅3 卯4 辰5 巳6 午7 未8 申9 酉10 戌11 亥12(0)
A系列由公历年份+7的个位数求得,B系列由年份+57÷12的余数求得。
例一,求11年农历:11+7=18,由8求得A系列为辛;11+57=1968,1968÷12=164…0,由0求得B系列为亥,11年为农历辛亥年。
例二,求0001年农历:
1+7=8,1+57=58,58÷12=4…10,0001年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是公元前的年份,由于没有公元0年,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方法是公元前年份+1,再加上60的整倍数,转换成公元后年份,再行计算。
例一,求公元前一年农历:
-1+1+60=60,结论是庚申年。
例二,求-11年农历:
-11+1+32×60=10,结论公元前11年为农历庚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