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平台用户粘性_生鲜电商用户群体


2015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什么阶段

Slogan: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我在网上给你找的,可以借鉴一下。

生鲜电商平台用户粘性_生鲜电商用户群体生鲜电商平台用户粘性_生鲜电商用户群体


生鲜电商平台用户粘性_生鲜电商用户群体


1、电商下沉战略势在必行

在一线城市,各种形式的电商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加之物流以及网络的发达,“”俨然已成为一线城市的居民最为热衷的生活方式,而相对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再到乡镇农村还有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待挖掘,而且在二三线城市从事电商行业的公司比较紧缺,其中还有货泛滥、产品监管有漏洞等不健全的发展因素制约着二三线城市电商业务的发展。但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跟进,二三线城市居民消费观的转变,电商下沉也“水到渠成”。阿里、京东争相下乡刷墙推广其电商业务,京东帮服务站和淘宝村的模式出现,各大物流公司逐渐扩大派送范围,这些也都为电商下沉铺好了路。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农村电商必然走向本地化,如何调用第三方厂商服务资源和化维修、销售资源,会是2015年电商的角力点。

2、电商格局的双寡头加剧

从体量上看,阿里与京东分别平台和B2C自营领域,当当、1号店、苏宁等被甩开的距离较远。品类上,京东在3C家电领域依然占据优势,但在服装、百货等方面尚处于破冰期,2015年能否突破是一个看点,相比,天猫、淘宝等生态改善会是明年重点,消费者需求变化会加速阿里的自我变革。但有一点是确认的,京东与天猫的双驾马车局面会进一步巩固,双寡头很难撼动,苏宁、1号店等的距离会继续拉大。

3、基础服务再成行业竞争焦点

在经历了价格战、电商“造节”等等发展阶段之后,国内电商通过早期粗放式的抢夺用户开始到如今修炼内功,逐渐转变为精细化的发展模式。精细化后,例如物流、售后这些直接决定品牌美誉度以及用户黏性的环节,变得尤其重要。而且目前国内电商品牌林立,各类综合性百货电商以及垂直电商都是八仙过海,各有各招,不过在价格这方面可做的文章并不多,同时在基础服务方面,遭到消费者最多的诟病,虽然自电商诞生起,服务便是主打牌,但是消费者不满意,这就意味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于是新的竞争点就出现了。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其实本质上消费者要求的就是一个快速响应的服务机制,这在物流以及售后换修等方面体现尤其明显。

4、产业群互联网化催生更多垂直电商

互联化帮助各产业链缩减了其中一部分环节,甚至是促进了上游和终端的直接连接,削减了中间成本。生鲜电商就是非常不错的例子并颇具潜力,种植商可通过电商平台直接面对用户,用户可以通过电商平台了解生鲜产品的生长过程,买到更为放心的食品。民以食为天,这是人类的需求,但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产销不平衡造成经济损失的例子,某地的农副产品因交通、天气等因素导致滞销,但同时另外一个地方却因为产量降低导致价格上涨。此时如果电商平台将生鲜产业链串联起来,促进这种不平衡的改善,十分有意义。或许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某电商开始圈地种菜了。

5、电商碎片化模式让物联网成为电商流量新入口

2015年移动电商将更加成熟,支付更便利,尤其是随着O2O模式的落地,以及移动端交互体验的增强,移动电商版图将进一步扩张,并有望超越PC端占到60%以上的份额。另外,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涌现,电商将从除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外更多平台获取新的流量,碎片化购物模式的形成更推动了物联网成为电商流量新入口的大趋势。

6、物流价值不只是快慢

物流对电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2014年围绕着物流上的竞争大幕拉开,京东自建物流延伸出了极速达、3小时达、移动自提车等个性化物流服务,苏宁、当当等也纷纷加码物流建设,开启了新一轮的对抗战。2015年物流军备竞赛的优劣势将充分暴露出来,并影响到用户的选择决策,“无物流,不电商”会成为铁律。而且在明年,物流价值不仅是快、慢,以物流为杠杆延伸出来的供应链、服务、营销等增值服务和价值也会凸显,尤其是在四六线县乡级市场,物流会成为桥头堡,缺失的玩家会丧失机会。

7、电但拼多多、美团、滴滴等入局社区团购,对生鲜电商玩家形成度的竞争与挤压,生鲜电商玩家们由于体量与规模较小,流量成本与获客难题愈加凸显,它们亟待应对市场分散与竞争加剧的问题。商向上游侵袭会成为常态

电商行业一直以“出货”为主,但随着综合性电商平台在用户、流量上的优势,以及对行为、偏好、购买、支付等大数据的应用,2015年,电商向上游侵袭会成为新常态,C2B的按用户需求定制和众筹等模式将形成规模,进而传递到柔性制造、设计、供应链等环节,这也会带来一个2015年电商市场上的突出现象,电商与上游厂商的联盟与合作会越来越频繁,合作深度将涉及到品牌、大数据、物流、供应链、互联网金融、智能设备等各个层面,电商的角色和重要性都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8、O2O线上线下对垒,多方合作平台化趋势明显

在谈到电商未来趋势的时候,很难不提O2O,但O2O真正的落地模式还不多。2015年O2O将出现新的变化,一是电商网站将加快向线下进军,例如阿里入股银泰与京东联手全国百家便利店;二是线下零售业态O2O升级进入深水区,会疯狂改造线下零售模式和体验,万达收购快钱补齐支付短板,2015年线下店面的优势和地位会大幅抬升;三是O2O模式将整体走向成熟,创新的交互购物体验会涌现,并带来业务模式、用户体验上的新突破。另外,电商O2O必须依托线上交易的互联网产物只有与线下建立联系,才能说是建立了完整的生态链。但目前电商建立的线下实体店,大多数属于一个脸面工程,很难在优化用户体验,增加服务品类上有所建树。

9、流量成本加大,追求更精准的营销

所谓精准化营销,就是花钱就要花在刀刃上,这是成本考量的要诀,对于电商来说,如何将产品定向给需要的用户,这在近几年以及未来几年都将会是不变的趋势。随着阿里上市、京东一号物流中心投入使用,目前电商圈由阿里系、京东主导的格局已定,尽管京东还未盈利,但越来越具备实现“千亿”愿景的实力。同时国美、苏宁、聚美等一批颇具实力的电商也逐渐完善各自的生态圈。

10、互联网金融开疆拓土,政策是关键

金融是电商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宝们”的出生,为增添了更多可投资的渠道,在初期较高的回报更吸引了大批用户,使得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短期内积累了大量的资金,由此开启了电商深入拓展金融类产品的大幕。尤其是拥有自己的支付平台的电商,无论是技术、安全还是资金,都给电商提供金融服务打好了基础。2015年,由电商延伸出来的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会向纵深发展,成为推动电商进一步扩张和增强用户粘性、消费力的重要工具。例如:京东推出了包含京东白条、京宝贝、项目众筹等功能的京东金融平台;阿里支付宝也针对淘宝卖家推出了余额宝信用支付手段……越来越多P2P平台涌现,让电商兼具了越来越多的银行功能,但尚未形成标配效应。

11、去中心化,微商生力军将进一步扩大

在支付平台日益完善,社交平台越来越优质的用户体验下,我们会发现你身边的朋友、家人都开启了,做起了生意,这一类借助自身的效益逐渐积累了不少忠实用户的微商群体在逐渐扩大,可以说我们目前进入到了人人皆电商的时代,与此同时,成熟的电商平台也在“微”平台开放入口,通过降低佣金等等举措来网罗更多的卖家,在今后一年内,这种趋势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12、电商购物体验被重新定义,时尚路开启

2015年,电商购物体验也会被重新定义,体验不再是一个购买便利性、界面友好性的单一话题,而是涵盖品质、价格、个性化、物流、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全流程体验,单纯的价格战将越来越远去,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2015年的消费群会更追求个性、社群专属及品味主张,用户年轻化、个性化的体现越来越明显,如何网罗新用户,并保持老用户的新鲜感,打时尚牌显然是顺应潮流之举。品质、时尚、服务体验会是电商大佬们2015年比拼的新指标。例如:京东提出的新消费主义,宣布将与《时尚芭莎》展开深度合作改变京东用户男女比例失调的局面;天猫不再追求成交额、发布时尚战略,提供一系列时尚化解决方案;当当更换品牌logo强调当当的时尚属性……

13、节的狂欢会逐步远去,专属消费模式崛起

从阿里的双十一到京东的6.18,电商造节声势巨大,更影响和带动了线下零售企业的跟风,但2015年,随着消费群的升级,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增强,大众化的靠5折、低价等手段驱动的节日将日渐消退,节日的主旋律会发生转移,也会出现个性化、全球化等新标签,族们对狂欢节也逐步丧失效应,不再感冒,节日效应相应减弱。相比,一些定制化、专属人群的节日可能会兴起。

14、走向,扩大发展版图

国内电商是一个大市场,随着一级市场趋于饱和,以及高品质、中产阶级消费群的崛起,2015年跨境电商、全球化会出现一波争相涌入的行情。越来越多的在物流、支付各方面都比较有经验和能力的电商开始将自己的业务线向外延伸,例如淘宝全球购、天猫、聚美优品开放海淘专区、苏宁成立跨境电商项目组等等。这不仅让消费者享受更多海外购物的便利以及资金保障,还让电商在开拓海外市场以及引进外国品牌进驻上都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实现多方共赢。未来一年,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外贸政策的影响,跨境电商将出现大的增长,但不会大规模爆发,在这一领域,综合性电商的平台优势更有竞争力。

至此,2015年电商发展的14个趋势已初步确定,并且随着市场瞬息万变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挑战也是商场的魅力所在。

生鲜电商平台订单量激增,能否满足市民的需求?

当品牌推出在品质、功能、工艺、文化等方面具有较高异化的商品时,可利用这些场景将异化价值充分传达给目标受众,从而放大商品力优势,让用户更乐于为商品价值买单。

有深圳市民反映 不少生鲜电商平台出现买不到菜、配送慢的情况,进而对深圳物资保供情况提出质疑。记者对此展开调查发现,市场物资供应基本充足、整体价格稳定, 个别生鲜电商平台出现运力、货源不足问题是暂时现象,各平台正在调整解决。受反复影响,不仅线下商超排起了结账长龙,居民在线上购买生鲜物资的需求也大幅增加,“抢菜”则是其中的之一。

而对于生鲜电商来说,“买得到”、“送得快”则是相较线下商超,拥有更炫技术和更大流量的它们,在这场保卫菜篮子战役中的两个关键考题。这背后,更是生鲜电商们供应链的拼。

不仅如此,物美、盒马、京东七鲜等企业备货量均已提高到日常2至3倍,甚至3倍以上。其中,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40家门店供应充足,已经锁定山东、河北等多个直采基地提高供应量,民生商品的整体备货量已经提高到日常的2-3倍。蔬菜比平日增加了近3倍的备货量。

针对肉禽蛋奶以及新鲜果蔬等市民采购量比较大的商品,美团买菜时间加大了相关商品库存,抗疫01 产品概况保供期间,将按日常消费的3到5倍左右进行备货,确保相关商品的库存充足,价格稳定。同时,实时追加人员全力保供,目前一线分拣人员增加70%,配送人员增加50%,以确保用户及时收品。

美团闪购方面表示,其协同物美、京客隆等多家商超,提升备货量5倍以上。此外,它还对商超订单配送增加六成以上骑手。“虽然近日来线上订单持续增长,部分商家也出现了爆单情况,但整体而言米面粮油、蔬果食材等物资较为充足,商家也在持续补充备货。”美团闪购负责人这样表示。

可以满足市民的需求,平台上的各种货物准备的是特别充足的,派送的也很及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我觉得是能满足的,毕竟现在电商的平台有很多商家的入驻,而且的居民其实也不多。

针对地区订单量激增的情况,多家生鲜电商平台已提高整体备货量,同时追加人员全力保供,确保及时配送。 目前整体备货量已加大到平时的3倍以上,对于米面粮油、果蔬生鲜、方便速食等民生商品保持实时数据监测,并已制定多套预案,保障供应链通畅,订单量较大门店将采取每日多配方式保证平稳供应,价格稳定。

电商这个行业前景咋样?

如果说2020年是私域的爆发元年,那么2021年,无疑是私域进阶的关键之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加速私域运营策略升级。依据前人经验不断总结、复盘、提炼出可行方,才能在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

生鲜电商行业主要品牌:每日优鲜(MF)、叮咚买菜(DDL)、华英农业(002321)、金字火腿(002515)、光明地产(600708)、苏宁以后(002024)

本文核心数据:叮咚买菜履约费率、业内代表企业营收、净利润数据

生鲜前置仓重资产模式导致企业资金链持续紧张

生鲜前置仓模式主要是“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的二级分布式仓储体系。每个前置仓,都是一个中小型的仓储配送中心,总部大仓只需对前置仓供货。消费者下单后,商品从附近的前置仓里发货,可以实现0.5-1小时内送达。线上下单、线下即时配送的生鲜前置仓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配送效率,降低了生鲜货损,并改善了消费体验,满足消费者快速即时的生鲜购买需求。

生鲜前置仓模式与其他生鲜电商模式的不同,就是其在居民小区1.5km左右设立一个面积约100㎡左右的前置仓。前置仓转运、租金(仓)、打包(仓管)、配送(骑手)等运营和环节组成了高履约费用支出,造成生鲜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平台资金链持续紧张。以叮咚买菜为例,2018年-2021年三年间,叮咚买菜的履约费用率分别为49.92%、35.68%、36.14%。叮咚买菜在上市后的履约费用稍有上升,但整体还算平稳。但这也侧面证实,生鲜前置仓的业务增长并不能带来履约费用的降低。

业内代表企业面临持续亏损

生鲜行业货值普遍偏低,毛利率也较低,而前置仓履约成本又过高,最终导致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仍持续亏损。从财报数据上来看,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每年的营收都是不断增长的,但净亏损也是不断增长的。平台业务的不断增长,并没有产生规模化效应,没有停止亏损情况,反而越大越亏。

生鲜前置仓还有机会因此,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私域KPI考核和激励措施,尤其是要让私域业绩与基层员工个人利益相关联。吗?

——靠近目标客户 回归正常盈利模式

生鲜是非标准化的,同时本地化、个性化特征明显,很难形成全国性网络效应。所以,生鲜市场的流量获取相对较慢,无法快速形成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如何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流量,是每个生鲜电商玩家都要深思的问题。而目前纯粹依靠资本的力量砸市场,靠补贴吸引消费者,都带不来牢靠的用户粘性。不管是每日优鲜布局智慧菜场和零售云业务,还是叮咚买菜撤离珠海、滁州、唐山三城,其实都是想更加靠近目标客户(一、二线城市的都市白领消费人群),减少无序扩张造成的长期亏损,以回归到盈利的正常商业模式中。

——代表企业转舵提利

业内玩家诸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通过其他方式提升利润以减轻企业亏损压力。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方案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

从流量思维到开放生态:美团向左、饿了么向右

而当前“阳光果切”对商品名称、产地、价格、加工流程、消毒流程、原料储存、废料处理等均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在加工西瓜果切时,要求去皮后的果肉不得留有白色、绿色的部分,切割为长宽均为2厘米左右的方块,称重时必须去除打包盒重量等。

从启动生鲜电商合作、发力下午茶,再到联合百果园等率先提出果切行业标准,饿了么“新服务伙伴”在持续推进,这凸显了其在外卖市场的新思路。从当前它的成果与风向看,外卖行业正迎来新变局,生鲜电商也正在迎来标准化与平台化的拐点。

从生鲜电商到下午茶,饿了么朋友圈又多了

早在6月29日,饿了么就启动了“新服务伙伴”并展开了同生鲜企业的深度合作,包括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盒马鲜生、钱大妈、清美等全国头部生鲜电商均已入驻饿了么平台。

所谓“新服务伙伴” 是饿了么以开放平台模式,与行业玩家在品牌提升、人才培训、行业标准建设、流量扶持等层面建立深度合作。这是一种服务于本地第三方商家的开放平台新模式。数据显示,当前饿了么的买菜频道全国头部生鲜商家覆盖率已超过90%。

日前,饿了么的“新服务伙伴”在进一步深入到果切领域。

自2020年12月联合发布“阳光果切”标准后,近期饿了么再次联合百果园、鲜丰水果、切果NOW等数十家国内头部水果连锁品牌开启夏季行动。此次联合行动从7月一直延续至9月。

“阳光果切”提供“鲜果先切,坏果包赔“的承诺,让水果品牌化,当前阳光果切覆盖商家已超9成,既有百果园这样的大型水果连锁品牌,也包括经营的中小商家。

该标准也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果切行业的行业标准,它给水果生鲜带来了新变局。

从过去来看,传统水果连锁行业一直存在高度分散、标准化低的问题,长期以来也存在加工流程不规范、水果选材不新鲜、包装规格不统一、产地信息不透明等痛点。消费者对果切原料的新鲜度、价格等均没有建立信任感。

此外,也规定了进行果切作的人员必须持有有效 健康 证方可进行作。进入作间前需穿作服,佩戴作帽,口罩,手套等防护措施,易氧化的水果必须经过抗氧化处理等。

果切标准的制定,给行业带来了许多好处,一方面,和没有标准的果切商品相比,有规范标准的果切商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好感与信任。

另一方面,它直击过往的果切消费的痛点,比如说过去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果切时,有过诸多吐槽,比如果切质量与加工流程不过关,切割形状、大小不规范,有时候甚至能吃出来酒味,要么买到手之后发现生产日期是昨天的等等。

“阳光果切”的标准在行业的普及,将果切等非标品实现标准化经营,也将果切的品质与质量提升了。

对于商家来说,过去缺乏规范与门槛的果切市场,没有标准运营思维也难以提升消费者的信任与复购。阳光果切标准则有望快速从消费者复购率与信任度两个方面的提升,打开市场空间。

而在指定标准之外,饿了么还负责线上频道运营、线下配送履约等工作,既解决了商家端配送高损耗问题,也通过流量扶持带来了复购与商家的服务能力,推动市场走向成熟。

也因为如此,饿了么联合企业一起推出的阳光果切标准,目前得到广大商家的拥护,根据其披露数据,目前该标准已经吸引超万家水果商家合作,而且从消费端来看,平台果切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1倍。

这意味着无论在消费端,还是在商家端,都在纷纷拥抱“阳光果切”标准,市场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而随着果切市场行业标准的建立,饿了么也正在快速占领果切市场的用户心智,在这种利好的趋势下,奈雪的茶、乐乐茶、7分甜、丫等多家头部品牌加入饿了么“新服务伙伴”之后,数据显示,整个5月和6月期间,饿了么下午茶订单多次突破 历史 峰值,连续两月增长接近翻番。

从目前来看,不管是生鲜电商、下午茶,还是万亿规模的水果市场,饿了么都正在获得大量商家与合作伙伴的青睐,饿了么朋友圈在持续扩大,众多行业头部给饿了么站台的背后,是外卖行业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标准化让行业起飞,年轻群体热情拥抱

从目前来看,外卖行业正在走向新的竞争格局,呈现出了新的趋势与风向:

一方面,在当下后时代,众多行业走向数字化,越来越多的中小商户在寻求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饿了么新服务伙伴”的本质其实就是把用户身边的、人与人之间的服务数字化,通过“开放”平台推动本地生活行业数字化。

而本地生活行业正在越来越多的纳入到饿了么外卖平台的服务体系之下,众多非标品均有望建立新行业标准,走入到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或将进一步带动年轻人群体的消费潮流。

从果切行业来看,果切在的消费潜力非常大,小份量盒装切果在国外市场已盛行多年,在各大商超几乎可以随处可买。果切在市场也逐步成为一种年轻人偏爱的消费潮流。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2020年我国一年消费水果已达万亿规模,根据艾媒数据显示,2020年57.78%消费者线上购买水果,比重。而线上年轻群体水果消费更注重鲜度和方便性。

此外,数据显示,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果切订单的增长速度已远超整果,果切线上订单的增长速度也已是整果的2倍。

这一方面是源于当前愈渐加快的生活节奏让人们更倾向于即买即食,尤其是像菠萝蜜、榴莲、菠萝这类不易剥皮的水果。

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越来越崇尚 健康 消费,尤其是“水果自由”也逐步成为新生代的一大谈资与爱好,过去有“荔枝自由”与“车厘子自由”,再到如今的 “果切自由”,果切与果茶一样,正在演变成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消费潮流。

果切市场的消费需求虽然庞大,但痛点也非常明显,一方面是传统的线下果切消费市场很难满足消费者的这些需求,因为切果保质期较短,鲜切水果对运输和配送要求很高。传统水果连锁商家很难做到快速的配送,它与外卖平台的结合几乎是一个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切果看似简单,却有着很高的技术含量。如何确保工厂生产环境,如何确保切果的作流程干净卫生,对水果成熟度的鉴定、杀菌技术、清洗技术是否过关,行业过去一直缺乏一套有效的行业标准来确保规范作,导致消费者对果切的新鲜度、质量等都没有建立信任。

因此,饿了么在果切市场标准的建立,对于打开整个果切消费市场增量与推动整个行业的成熟、带动行业破局意义重大。

一方面是水果已从非标品演化为标品,方便、新鲜、快速配送的果切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一方面及时配送给商家端解决了高损耗与服务能力的问题,迎合了当下年轻用户消费习惯与偏好。

而2.还原用户体验场景,完善功能设置从年轻人的消费场景来看,他们在下午茶、夜宵等场景往往都会点上果切,根据数据显示,果切是夜间零售订单的品类。它很可能会成为当下日常流行消费的一部分,这也将给外卖市场带新变化。

一方面,果切作为生鲜电商的一个分支,生鲜电商与外卖平台捆绑将因此形成新的消费场景。

从艾瑞报告来看,线上生鲜消费人群倾向于年轻化,80、90后生鲜电商用户占比达到55.7%,他们对生鲜品质的要求较高,对配送速度也有“更快”的要求。

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地生活品牌加入饿了么新服务伙伴,这也在推动外卖市场实现从品类到时段的运营逻辑切换,外卖消费向全时段扩展已成趋势。

这将推动外卖市场规模与增量的进一步扩大,甚至很可能改变整个外卖市场格局。

美团VS饿了么:流量思维PK生态服务思维

因为从整个外卖市场来看,随着外卖市场走向成熟,美团饿了么两大巨头在基本盘以外,都在发展买菜、生鲜电商,下午茶、共享充电宝等多元化新业务。

但我们若对比美团与饿了么的业务模式布局,会发现两者的模式异化越来越明显——

先看美团——当前美团在团购与外卖的基本盘之外,无论是买菜业务、生鲜电商、新茶饮、共享充电宝业务等,美团更倾向于下场自己做,或者投资头部品牌。当然美团并非完全杜绝第三方生鲜、买菜品牌。

美团的自营模式打法是典型的流量思维。

从过去的团购、外卖,电影票、酒旅到店、门票等一系列业务的扩张来看,美团一直在用他的地推团队去改造线下服务的流程,将其互联网化后,再集成到美团这个统一入口,将用户流量圈在自己的平台内,通过流量互灌,形成高频的入口。

如今到美团买菜、生鲜电商等本地生活,依然是同样的路子,只要是本地生活服务的流量,能拿的,都拿。

在共享单车业务甚至此后开展的共享充电宝业务中,美团也是下场掌控经营自的重资本模式,通过做大交易规模形成流量入口。

纵观美团创业史,一直是美团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类目不断攻城略地过程。

这种流量模式的本质就是利润化,对众多行业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性竞争、挤压商家利润的乱象。

而饿了么的““新服务”战略用平台生态模式横向切入各个垂直行业,从果切到奶茶,包括共享充电宝、买菜等业务中,饿了么都是通过接入合作伙伴的服务,从入驻商家的增长中获益,两者模式的分野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局。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超过90%的生鲜电商玩家、近9成的果切商家、大量主流下午茶品牌商都在涌入饿了么平台。

这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

首先,我们知道,2020年,影响下“宅经济”带动了生鲜电商的增长,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平台崛起,生鲜电商成为资本宠儿。根据艾瑞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生鲜电商规模超4000亿元。

美团、拼多多等发力社区团购虽然也有品牌玩家入驻,但它的核心还是平台自营模式,与生鲜电商玩家形成了高强度的竞争关系,平台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让不少品牌商家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正如易观流通行业中心高级分析师何懿轩所说,当下由于美团大力发展其自营的买菜、生鲜业务,使得饿了么逐渐成为其他第三方生鲜玩家们可供选择的平台。

因为美团这种平台灌流量+资源整合自营的路子本身是涉足各种行业与商家争利,在这种模式下,它更倾向于让其自营品牌或者投资的品牌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而不是制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从果切市场来看,饿了么这种开放平台模带来的好处是商家通过平台统一的入口与标准以及统一的配送服务,获得了更好的用户,建立整个市场的信任,也为商家带来源源不断的复购。

从果切以及茶饮商家都在入驻饿了么,背后是因为,这种平台模式生命力的根基在于平台上商家的欣欣向荣,只有这些商家活下来并能获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能力,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因此饿了么平台模式的核心也是帮助平台上的商家更好地经营,只有平台商家成功了,平台自己才能获得成功。

因此,我们看到在果切市场,饿了么不遗余地推出了对商家的系列流量扶持、数字化门店支持、配送服务、标准打造等系列新服务,带动了商家的新红利。

而美团流量思维背后是利润化思维,核心是靠流量和规模的交易挣钱,因此流量越大越好。它更多是通过竞争圈地自萌而并不是考虑生态的 健康 发展,从做大自营体量中形成议价权,继而有能力对消费者与上下游产业链双向挤压,获取利润。

从饿了么果切市场的平台模式,平台模式无疑考虑的更长远,它通过行业标准的建立到新场景的开拓,平台的业务板块与商家形成有机互补的整体,能够给生态参与者赋能,提升服务质量。

不过这种模式前期要从规则与标准层面打好基础,吸引商家入驻,跑得比较慢,但是待平台 健康 生态形成,粘性、发展速度、客户与消费者的认可度可能更高。服务质量与平台一旦形成,平台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有可能进一步放大。

美团的自营模式由于它本身的重资产投入,在化利润的追逐下,需要压缩各方面的成本,服务质量与标准很难提升,单个公司也很难与整个行业更高的服务标准与质量来竞争。

从未来本地生活的发展趋势来看,饿了么与美团的竞争已不仅仅是流量的竞争,而演变成了平台生态系统的竞争,谁的生态系统能更更好的赋能行业商家,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先机。而决定行业格局转向的无疑是背后千万中小商家。

从此前的生鲜电商、奶茶等头部品牌再到果切行业都加入饿了么新服务伙伴,越来越多的商家正在与饿了么形成联盟,这意味着平台模式正在获得更多商家的认可, 外卖市场的竞争风向与势头也正在转向。

结语

从趋势来看, 本地生活的未来就是要把非标准化的供应商品,变成标准化的商品和服务。 未来谁能协同品牌一共进行行业 探索 ,打造行业标准,为行业找到新的消费场景和市场增量,谁就能在未来的赛道竞争中占据更好的位置。

种种迹象来看,饿了么的平台模式正在对美团的流量模式形成了降维竞争之势,外卖市场正在变天,行业当前也正在迎来破局的拐点时刻。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盒马鲜生已实现盈利,其新零售模式新在哪儿

因此,饿了么在果切市场打开一道口子,有望在本地生活领域带动更多商家参与到饿了么平台模式之中来,这很可能对美团平台上的部分原有的第三方本地生活商家形成分流与抢夺之势。

盒马鲜生开始“转正”了。

从阿里的财报数据中,可窥新零售推进近三年来的效果。

“12个月以上门店Adjusted EBITDA已经全部转正。”近日,盒马鲜生创始人兼CEO侯毅站在阿里投资者大会上做分享,这是今年6月份盒马事业群以来,侯毅最为隆重的一次亮相。在700多位投资者面前,侯毅还抛出了不少关键性的数据。

截至今年8月底,盒马鲜生已在全国22个城市开出171家门店,初步完成全国布局,同时全国化活鲜冷链基本建成。在过去一年时间里(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盒马鲜生活跃买家数达2000万,年度留存率60%;线上GMV占比从51%攀升至61%;同店GMV增长13%,店均运营成本下降30%.....

一系列亮眼的数据,无不传递盒马模式的成长性和价值性。

网红“转正”意味着盒马模式的初步跑通,而随着盒马门店全国网络初步搭建完成,是否意味着盒马新零售“打印机”时代如期而至?

为数据而生

在高德地图的一间办公室,有个代号为“五道口”的项目在这里创立并孵化,那时依然是移动互联网红利期的2015年,“五道口”寓意“五餐到口”,它是一个从餐饮突破的项目。

据一位当事人回忆,当初面试的会议室地毯兮兮,桌子摇摇晃晃,空调也不给力,但是,这一群创业者却眉飞色舞,每个人眼里放着光。因为,“五道口”有一个宏大的梦——改造传统线下商业。

“场景+APP”是它改造线下的秘笈,通过APP来创造平台和用户的连接,从而让人可以数字化、货可以数字化、支付可以数字化。

如今,“五道口”项目已经覆盖到全国22个城市,开出171家门店,服务了超过1000万个客户,它就是网红新物种——盒马鲜生的前身。

走进盒马鲜生店,头顶上的传送带会吸引人前往驻足围观。在小作台前,订单响铃提醒之后,等候在前的店员,迅速打出订单,之后由其他店员接力,进行捡货、打包等一系列作,完成之后,打包好的订单经过头顶的悬链系统送到后仓(盒马是前店后仓)。为能在三公里半径内实现30分钟送达,骑手们早就等候在仓边,待命。

盒马模式针对80、90后的白领人群,主打“餐饮+超市”,在营销上,线下堂食用平价海鲜来引爆,线上订单则依赖30分钟到家的即时配送服来单点爆破。在盒马鲜生“爆款”模式的顶层设计中,要实现的是从产品生产的源头到消费者的全数字化链路。

因而,它对效率有更高的要求。

在流通上,很明显地看到盒马在物流上的突破,一是内部分拣效率;二是对外即时配送的速度。

正是因为效率,盒马鲜生需要通过开店的密度来覆盖三公里的生活圈,也就是后来被“包装”为“盒区生活”场景。盒马创始人侯毅此次投资者大会介绍说,盒马上海已覆盖所有主城区,核心城市在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一叶知秋,盒马上海的线上线下链路跑通。继而,上海盒马模式迅速进行扩张。

据了解,盒马鲜生的线上订单高达60%。基于此,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告诉地歌网,盒马模式是创新的,它放弃传统客单价的理念,提了“日活”“十日三活”“30分钟到家”的概念。

可见,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盒马鲜生肩负导流以及零售数据化的任务。

根据电商平台累计的用户、快递地址等线上数据来提供大数据选址、选品;根据热力感应等黑科技等来抓取用户到店的信息;根据算法来调度以提高仓储、物流效率;通过第三方支付方,在购买环节实现用户上云......用阿里的话说,通过数据来实现对“人货场”的改造。

盒马鲜生不仅仅是“超市和餐饮”的线下零售载体,还承担了物流、用户运营、输出体验等功能,从本质来看,盒马鲜生是阿里触达线下的一个入口,也是用户转化、数据化的中心。

实际上,阿里的目的很明确,用技术、互联网来改变线下零售业,尤其是在效率和客户体验上做文章,待到模式跑通之后,其将迎来时光,那时也将是阿里新零售对线下零售的“大反攻”之时。

如今,盒马鲜生神话般崛起,作为零售数字化的样板工程,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新零售,其在阿里体系内的地位也不断地得到提升。

盒马鲜生的地位,也折射了阿里新零售的战略地位。

换轨道

随着盒马鲜生的成绩不断披露,其战略路线,可窥。

盒马鲜生的策略是,前期打造IP的概念,从更大的服务半径内筛选和吸引需要自己服务的中高端消费者,继而缩小开店的半径,离筛选出来的消费者更近。简言之,盒马鲜生先打造IP,做大覆盖,再增加密度。

首先,它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用户体验,不管是到店还是到家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其次,针对目标客群提供一系列的产品,如波士顿龙虾、帝王蟹、法国生蚝等,进行标准化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第三是提供一整套增值服务,开辟海鲜加工区域、提供线下堂食、体验厨房,3D互动区等;第四,通过APP建立一个高粘性的用户圈层,特别是年轻白领阶层。

盒马鲜生这一新物种开始普遍被业界看好,称其“重构生鲜电商格局”“场景杀手”“超市变革者”......

盒马鲜生走上神坛,也开始全国撒网。

显然,重模式的盒马,不是你想做就能做,模式跑通离不开阿里巴巴的钱袋子。

2018年上半年是盒马鲜生狂飙突进的高峰时期,彼时它以每“4天开1店”的速度跑马圈地,伴随盒马鲜生的扩张步伐,阿里在“购买商品和设备”一项的费用也随着剧增,财报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此项花费从56.16亿元骤然攀升至97.59亿元,环比增长高达73.77%。可见,盒马门店对阿里流的消耗。

根据连锁协会百强数据显示,盒马鲜生2018年销售业绩为140亿元,考虑盒马开店量、开店时间和门店面积等综合因素,经过测算,盒马2018年平均坪效在2万至3万元。作为对比,根据华泰证券研究报告,2017年标准超市坪效为1.4万元,大卖场为1.3万元,便利店为2万元。

两组数据对照,整体来看,在坪效这一核心数据上,盒马鲜生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无几。换言之,阿里重金打造的盒马鲜生,泯然众人矣。不难预测,随着新店的增加,盒马鲜生的坪效数据将会持续下滑。

即使侯毅也在强调盒马鲜生的四大指标:坪效-单位面积产出不断提高;人效-怎么配置人力;时效-所有商品最短时间内打包完成;流效-供应链怎么流动。

但,不挣钱的商业总归是耍流氓。

事实上,盒马鲜生也在进行调整,一方面,盒马鲜生门店扩张降速,同时今年4月还关闭了盒马昆山店;另一方面在扩张的道路上,盒马为不同场景的线下场景“量身定制”不同的盒马业态。

此番调整也投射到财报上,根据阿里2019年二季报数据显示,在“购买商品与设备花费”项上,反映出新零售投入水平的指标数据为58.56亿元,略高于上一季度的56.88亿元,远低于2019三财季的100.11亿元。

显然,烧钱不可维续,转轨盈利才是正解,盈利也是盒马模式能够的前提条件。

经过三年多的攻城掠地,如今,盒马鲜生已转变高举高打的势头,转向盈利的实质性落地。不过,摆在盒马眼前有两大挑战。

其一,盒马要保持阿里核心电商新业务中C位增长的势头,持续成为阿里抓取线下流量的入口;其二,盒马鲜生要去掉烧钱的网红体质,进一步压缩成本,以期待更大范围的,比如,进一步扩散到菜市、前置仓、生鲜超市等多个零售业态。

“盒马模式在‘(下有)紧绷的成本警戒线’与‘(上有)确定的流量极限’之间的狭窄地带艰难盈利。”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毋庸置疑,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挣钱,阿里并不需要用数据化的标准来孵化盒马鲜生。熟悉阿里的人,无不清楚阿里的投资逻辑。通常来说,阿里巴巴战略投资都以控制为目的。阿里注资高德、UC、银泰、饿了么等都经历了先少数股权投资,后整体控制的命运,当然也有“不听话者”,像美团、ofo等。

显然,盒孵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战略。

新零售之新在于数据化,然而,新零售再新也逃脱不了零售的本质。但是,在流量抓取这个指标上,门店越多触角才能越广泛,现在看来,四年时间盒马跑出171家全国门店已经在资本助力下,和时间赛跑的状态可见。不过,如今盒马鲜生保有的2000万的活跃买家数量,依然不足以支撑这一模式的神话。

数据阳谋

近日,在云栖大会上,阿里的号角也从“五新”阶跃到“百新”,似乎新零售之风已过时。但是,“数字化”这一光鲜的外衣并没有褪去。

阿里巴巴CEO张勇曾经在接受地歌网采访时,谈到阿里新零售投资的三个标准:①能否获得新的增量用户;②能否提升用户体验;③变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显然,“增量用户”是关键字眼。

贝恩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韩微认为,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的原因是在电商行业增速放缓的趋势下,阿里需要尽可能地抢占线下市场份额,从而做出一种探索性尝试。

零售线上化其背后隐藏的是规模和用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殆尽之时,传统零售又到了不得不变之时,加上移动支付、技术等零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线上零售)对(线下零售)的打击即具备了充分条件,也具备了必要条件。

“用户和规模”是新零售背后两大核心诉求

其实,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整个电商行业每年的增长速度是一个下降的趋势,据相关分析,到了2019-2020年,行业增速可能会跌到百分之二十几。一边是降速,一边是高估值,阿里业绩承压,需要找到稳住增速的办法。因而,新零售战略呼之欲出,也成为阿里的“五新”之首,率先落地。

根据阿里的财报,2019财年,阿里Q4营收达到了934.98亿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也达到了200.56亿元。阿里的增速大概是同期中京东的2.5倍,唯品会的6倍。即使和全球的互联网巨头相比,亚马逊(17%)和Facebook(26%),阿里在全球互联网的增速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用户增长情况也明显,2019财年,阿里系电商的活跃用户达6.54亿,比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12个月增加1800万,值得注意的是,其在移动端的月活跃用户达到7.21亿,比2018年12月增加2200万。

有如此体量,还能保持如此增速,新零售“流量”战略的效果看得见。

反过来,阿里财报数据的增长,也侧面印证了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的解读。

叶国富分析道,马云为什么要去收购大润发,收购实体?要的是数据。在A股和港股,所有上市零售企业加起来是2000亿港,但是,蚂蚁金服的估值是1万亿。如果我是马云,超市我全收了,赚不赚钱不重要,重点是数据,在金融行业赚的钱比做零售赚钱要容易一千倍,一万倍。

数据、数据、数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显然,阿里、京东、腾讯、苏宁等互联网企业入局新零售,它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短期的盈利上,大量的真金白银砸向线下,就是要抢了线下用户的触点,并以此为依托来推进数据化。数据就是增长,就是长线的利润价值。

从本质看来,新零售是一场数据阳谋,而盒马鲜生是支持这场阳谋的“一号工程”。

“打印机”模式

才是盒马模式的使命。

唯有才能打通阿里一路“收编”的诸如银泰、新华都、大润发等线下商超、百货等零售业态场景,也唯有才能让阿里数字经济体在“活跃用户”这个指标上得到更多的源头活水。

一路走来,盒马鲜生摸着石头过河。自从2017第二季度,盒马鲜生和阿里核心电商业务并表之后,盒马模式的实验显然提速。

去年12月,盒马接管易果生鲜,在生鲜供应链上,盒马鲜生有了更多的支撑;今年6月,阿里调整组织架构,将盒马升级为阿里体系内部群,侯毅先生继续担任盒马总裁;不久前(9月12日),盒马鲜生和饿了么进行单向度的战略打通。

盒马线上和饿了么数据的打通,其意义无外乎在于,盒马鲜生得到了饿了么这量入口的扶持。至此,盒马生鲜在线上至少拥有了五个渠道入口,即盒马APP、手淘首页的淘鲜达、天猫超市中的鲜美菜场、饿了么APP、支付宝APP中的饿了么频道。

一系列的动作折射了两个问题:首先,盒马鲜生作为“导流”入口仍需阿里生态的助力,远未达到张勇所给出的盒马流量的标准;其次,阿里生态体内各组织之间的协同将成为盒马模式的掣肘。

拿易果生鲜并入盒马生鲜来说,经过8年的探索之后,易果生鲜接受了阿里这一战略伙伴,次开始融资。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随着2013年的A轮融资之后,阿里及天猫已经先后参与过易果的四轮融资。对易果生鲜而言,资本是救命稻草,而对阿里来说,显然,投资易果的战略卡位价值已经出现,随着盒马鲜生的节奏加快,易果生鲜“阿里化”宿命也到来了。

显然,这是“奉命行事”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务层面上,两大组织之间的配合不仅是在团队、管理、文化等维度的不同,更在于二者在数据化要实现一盘货,二者之间的线上对接能力,接口的承压能力等都是棘手的问题。

盒马在不断沉淀新零售改造和的基础设施能力。然而,线上线下的零售数字化,并非一蹴而就。盒马模式的仍然困难重重。

不难发现,盒马鲜生在内外部都在调整,以追求阿里数字经济体生态之间的协同。

对内,盒马在标准门店之外,战略部署了盒马F2、盒马迷你店、盒马小站、盒马菜市、盒小马等多种业态,辐射范围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再到广大乡镇。

“今天的盒马,我们不单单是一个盒马鲜生,我们是一个全系列的,我们进驻各个城市,各种不同的商圈,不同的业态,符合不同的消费群体。”侯毅表示。

比如,由大润发运营的盒小马定位于三四线城市的生鲜超市,已经在江苏、安徽开出17家门店;不久前在上海亮相的快闪店,相当于把主力店的鲜食档口剥离出来放在更旺的地铁口运作,相比主打off办公人群的盒马F2,可以看做盒马在便利店领域的升级版。

对外,盒马鲜生在尝试进行协同,。

今年 6 月,大润发借鉴盒马模式及经验,将遍布一、二、三、四线城市的 100 间大润发门店升级改造;改造后的门店,出售来自盒马日日鲜等自营食品之外,也为门店周边 3 公里范围的用户提供 1 小时送达的服务,试图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提升经营效益。

此外,在盒门店之中,宁波甬江店及杭州拱墅区运河上街店都是与三江购物合作的,而贵阳荔星店就是与星力合作的。

可见,盒马鲜生是阿里重金孵化出来的零售数据化星星之火,并试图走向大卖场、便利店、百货公司等横向的可能。

那么新零售燎原之势何时出现?

不难推测,待到大润发、盒马鲜生以及银泰百货等零售数字化的链路成熟之后,阿里新零售底层能力锤炼出来之时,其燎原之势自然会出现。

待到那时,伴随而来的是,阿里新零售增量用户的到来,活跃用户的增长,带来的必是新零售的红利释放。

新零售时代已经来临,未来新零售将逐步取代传统零售业成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迈出的重要一环。摇篮亲子共享社区,打破传统早教模式,面向0-6岁亲子家庭做社区教育定制,提供共享空间、共享优质教玩具、绘本、课程,共享三公里优质资源。打造母婴新零售模式,开辟母婴行业新格局,在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源:IT老友记)

简述为什么生鲜电商的智能化冷链技术研发投入是各大生鲜电商平台的重中之重?

生鲜电商行业的生鲜产品的特殊性使得它们的物流需求特别复杂且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冷链物流系统来管理这些产品,它们很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受损,降低了商品质量和用然而,速度并不能掩盖问题。盒马前端问题迭出,其中有管理问题,也有产品问题,因而也引起了盒马模式成功与否的讨论。户体验。因此,各大生鲜电商平台越来越重视冷链物流系统的智能化研发,以期能够更好地管理生鲜产品的运输过程,保证它们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新鲜。智能化冷链技术的研发投入是各大生鲜电商平台的重用户的粘度不算高,买菜时经常货比三家,而且硬成本摆在那里,是你烧钱也降不下来的。中之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了商品的质量和用户的体验,进而影响着平台的整体业务。

价值百万血泪总结,私域运营“四驱”增长模型

有了数据,就有了巨头们所设计的图景,未来的零售是线上线下一盘货,从产到销实现零库存,用户所见即所得的高效......

Webpower旗下的数字营销服务事业部iDigitalForce引入一套私域运营“四驱”增长模型,分别从组织力、商品力、运营力、体验力出发,打造可、可实的私域运营增长模板。

在电商巨头的冲击下,如何维持“市集”频道对自身平台的收益,是下厨房APP接下来要考虑的。

01

组织力:私域运营的基本架构

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20%是技术问题,80%是管理问题,这句话在私域体系构件上同样适用。组织力要解决的,是从顶层设计到组织架构,团队协作到资源整合的统筹性问题。

这就对入局私域运营的企业提出了两个要求:

①“私域是CEO工程”,需要企业首脑和管理层全局视角,整体调度

②私域需要跨部门协同作战,共同参与

我们可以参考下面几个组织力提升方式:

1.CEO直管小程序私域团队,建立私域重要性和协调机制

在过往实践中,由CEO领衔私域团队的品牌,通常能让私域更快步入增长轨道。

一方面,CEO层面介入私域,可从更高视角进行跨部门资源协调与利益分配,尽快解决协同机制和利益分歧;

另一方面可从战略高度上为私域提供更强的战略优先级。

2.跨部门、跨渠道协作,打通全渠道私域资产沉淀和转化

私域运营涉及企业内多个职能部门和渠道部门的功能,是否能得到跨部门、跨渠道的有力支持,将直接影响私域组织力表现。其中,对组织力影响较大的协作通常包括:

IT、电商部门对私域基础设施搭建和业务运营的支持;

与线下渠道部门进行高度紧密的联动与合作,并实行原有线下渠道与小程序渠道业绩双计;

各渠道部门协同进行跨渠道会员导流,共同支持私域资产沉淀;

商品团队、经销商团队对私域的认同与支持。

例如,某童装品牌成立了的新零售部门,负责小程序私域运营中的线下运营管理和经销商协同,以确保门店执行质量。

当用户经过统一入口进入品牌小程序电商时,后台会根据用户地址,将其分配到就近门店的云店,所产生的收入归为该云店对应的经销商所有。

这一举措使经销商更有动力为小程序引流。

3.组织力直达基层,推动销售终端参与私域运营

私域运营如同血液循环体系,不仅需要企业高层和总部团队牵头,也需要各主干、枝干、乃至毛细血管共同发挥作用。

尤其对于涉及区域分销、线下分店和一线导购的企业,势必要将组织力渗透至业务基层,让一线销售和导购积极参与私域用户拉新和会员运营。

同时,还要做好一线员工的私域技能培训,并提供私域运营工具支持,使一线员工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到私域业务之中。

例如,某服装企业由总部牵头,在每个分公司都设置了经过统一培训的“数字化协调人”,使总部层面提供的新工具、新政策实现上通下达,顺畅渗透至一线。

分布于全国的约1.2万名导购全部以ID加入品牌企业微信,运营超1200万顾客。

企业针对员工添加顾客好友、促成老客带新客、小程序销售变现等导购在私域内获得的成果,分别制定详细的激励措施,激发导购积极性。

02

商品力:私域运营的基础物料

私域“商品力”,即是指通过私域商品的SKU和定价,凸显私域对于消费者的价值,一方面从商品维度提升私域交易转化,另一方面通过异化的商品策略形成用户对私域的心智认知。

商品力包括两个维度:

SKU宽度,相比其它渠道,私域应该拥有更宽的SKU,甚至是专属商品,以此来发挥私域在触达和沟通上的优势,乃至衍生出创新运营。

定价策略,企业应对私域商品定价做出一定区隔,或是与其它渠道形成互补。

无论企业对于以上两个维度如何布局,最终都要归于“有利于转化”和“打造异化”,使私域成为用户的长期选择。

商品力提升方式及创新:

1.将私域作为尖货首发阵地,释放品牌价值驱动销量增长

沉淀至私域的用户不仅对品牌的认同和偏好更强,对私域渠道的信赖感也较高。利用这一特性,企业可将私域作为品牌尖货或款的首发渠道,将品牌价值在私域内实现一站式变现。

对于品牌驱动型的运动、服装、美妆类品牌,这一方式尤为有效。

2.利用私域触达优势充分展现商品独特价值,发挥私域优于其它渠道的带货能力

私域不仅让品牌能够重复、低成本触达目标受众,同时也提供了社群、直播等可与用户开展高频次、沉浸式沟通的场景。

例如,某珠宝品牌把握“国潮”热点,在小程序的直播带货中,推出既符合潮流趋势,有蕴含东方文化设计感的新品系列,带来销量和品牌美誉度的同步提升。

直播场景下的深度沟通还带动了品牌高端产品销售,万元级产品销量甚至超过了千元产品。最终单场直播为品牌收获超过6000万的GMV。

3.借助私域数据洞察能力,优化选品搭配带动转化

借助SCRM提供的数据工具,可对私域用户需求和偏好进行深入洞察,从中发掘潜在的、尚未满足的需求痛点,并通过私域选品、商品组合、导购等方式,实现“人货匹配”,带动用户的转化意愿。

4.打造异化的折扣和促销权益,与其它渠道形成互补

私域的自营属性,使企业可不受限于平台电商政策或特定时间,可以更加自主地制定促销节奏及促销。

企业可根据业务需求和品牌调性,制定促销频率、折扣力度,并且在促销方式上,可采用降价打折以外的其他方式,例如可采用好友注册、小程序拼单等更具私域特色的。

例如,某生鲜电商企业在去年圣诞节营销推出“集拼图领免费平安果”活动,带动“平安果”产品销量。

活动期间,用户在小程序/APP上参与分享集齐9张拼图,即可免费获得售价为7.9元的平安果一个。

游戏裂变配合与相契合的,显著提升了平安果的热度,使产品销售同比增长近10%,周同期环比上升近80%。

03

运营力:私域运营的核心动能

在“四驱”增长模型中,“运营力”即代表如何通过合理的触点和渠道分布,不断增强私域的流量获取和渠道转化能力。

通过有效沉淀私域资产,以及更具效率的重复触达和重复转化,最终带来私域GMV的真实增长,成为“有效私域”。

1.正确理解运营力的异化特质

运营力是“四驱”增长模型中“定制化”特征的能力。

这一方面源于企业原有商业模式异,导致有效触点和流量渠道各不相同;

另一方面来自用户对于不同行业、品类的偏好也有所不同。

因此,提升运营力不能依赖直接效仿或借鉴,而是必须基于自身触点、流量渠道的全局洞察,找到最适合提升运营效率的发力点。

把握两大运营力核心环节,设计合理的运营链路“私域资产沉淀”和“运营转化”是提升运营力的两大核心,缺一不可。

因此在规划私域运营链路时,不能将单次购买转化作为引流的终点或目标。这需要品牌跳出“引流到交易的链路越短越好”这一思维定式,将私域沉淀和交易转化视作私域闭环中的两个关键中间环节来看待。

例如,某美妆品牌在投放爆品朋友圈广告时,并未让广告直连小程序电商,而是采用“广告——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链路,以公众号和社群来沉淀产品兴趣人群,在极短时间里就有超过2万已购用户进入社群。

2.精细化运营提升LTV

相比公域生意GMV更多来自“走量”,私域GMV的增量则更注重提升单客价值,实现LTV(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化。因此,企业经营者须对私域用户进行更为精细化运营,基于用户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用户分层,采取有针对性的触点组合及运营方式。

3.应用私域运营及数据工具,提升运营透明度

企业应积极运用数据工具,掌握私域运营全链路各个的流量获取能力和转化效率表现,找到转化率的优势和短板,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运营升级措施。

同时需要根据自身重点运营的私域触点,运用相应的运营提效工具,以更少人力和资源投入获得更高转化效率。

企业可采用与其它电商平台、线下渠道不同的推广和运营策略,让用户在私域中感受到新鲜感和异化,从而提升私域的用户粘性与活跃度。

企业可将私域作为爆品首发渠道,并利用微信生态社交能力进行低成本的用户裂变。在促销手段上,也可选择与其它渠道不同的时间和用户。

例如,某潮流服装企业在小程序发售款时,推出会员提前选购、好友提升中签几率、低频高折扣促销等活动,显著提升了老用户复购率,还为品牌带来低成本用户裂变。

04

体验力:私域运营催化剂

“体验力”是用户最可感知的环节,直接影响着用户在私域内的浏览和消费体验,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用户是否乐于再次光临,或是自发进行社交裂变。

体验力水平代表了店内设施是否完备,动线设计是否合理,用户逛店和购物体验是否舒适且符合习惯或心智预期。

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便提升体验力:

1.充分预估需求,做好基础性能测试

B2C企业,在大促、爆品促销、直播带货等业务高并发场景,提前进行压力测试,避免在流量峰值时出现延迟、宕机类,影响客户体验与。

消费者会受到多年来在其它电商平台积累的习惯影响,产生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功能预期和习惯性使用逻辑。

商家应充分考虑这一用户共性特征,基于用户在电商场景中普遍存在的需求和偏好,提供完整的电商体验和与之相适配的作逻辑。

3.加入品牌特色功能模块,打造异化消费体验

不同行业、不同品牌,在私域运营中的主要触点和转化链路往往各具特色。因此商家可在基础功能之上,加入对特定触点、特定链路的承接能力,或是加入具有品牌个性特色的专属服务功能,打造异化优势。

例如,某关妆品牌把握节日赠礼需求,在小程序商城首页加入“定制礼盒”服务入口,并配合公众号赠礼引流,在去年12月圣诞期间公众号引流销售增长达53%。

4.千人千面、千店千面的个性化呈现

借助底层数据洞察,商家可进行动态化人货匹配,使电商页面在用户一侧呈现“千人千面”,提升销售转化几率。

对于倚重渠道分销的品牌,可在统一入口的前提下,为不同门店/网点搭建专属小程序等线上平台,并根据用户所处位置,就近分配相应的门店/货品/促销活动/导购,从而提升经销商与私域的关联及参与积极性。

结语:

从公域场到私域场,从吸引流量到盘活流量,从私域搭建到私域运营,我们为商家提供了全链路的多样化触点及工具,这是私域蓬勃发展,并且呈现百花齐放之势的重要基石。

在这个广阔舞台上,不断完善私域基建、持续有效运营,才能创造更多的增长可能。iDigitalForce坚信每个企业都能找到适合自身业务的私域运营模式,成就自己的案例。

如何做好一个生鲜电商

在日常运营中,保障功能运转良好。包括:加载时长、页面打开时长显著低于用户可接受的上限;浏览与购买功能运转良好,跳转流畅,整个使用流程符合设计预期。

对于生鲜平台来说,最重要的是打造冷链物流,这是一项不得不做的高成本投入,而且回报时间也特别长。为了保证新鲜度、减少货损,生鲜电商对设备和冷链物流要求很高,如何控制硬件和物流成本成了它一个很大的瓶颈。当前生鲜电商的冷链物流配送主要有自建物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从某种角度上看,自建物流模式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它对生鲜电商的冷链配送更有保障,用户的服务体验会更好,更容易形成行业的竞争壁垒。显然对于生鲜电商来说,断链不仅会造成高损耗,还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自建物流模式的配送就会显得更有保障。比如京东就是自营物流的拥趸,尽管前期的投入成本之巨大,但如今已经证明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及可行性。

不过,这样的模式并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无论是后台储藏仓库的制冷还是全程配送的冷链,生鲜商品要比非生鲜商品的保存成本高很多。数据显示,生鲜冷链物流的成本较普通商品高出1~2倍,冷链成本占销售额25%~40%,这也是为什么生鲜电商这么烧钱的重要原因之一。仓库管理、运输管理、温控监管、定位管理等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帮助生鲜电商实现安全追溯、质量、订单跟踪的一系列环节。随着消费者对生鲜配送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冷链物流将会越来越精细化、智能化,市场对于冷链物流的需求,是否会造就冷链物流配送行业的独角兽呢?

另外一大困难则是O2O的线上线下打通,像盒马鲜生这样,并非完全做纯电商,也有自己的展示门店,增加客户体验感,与实体店争夺客源。而且现场可以加工,是超市餐饮物流App的复合功能体。在盒马鲜生刚刚开出的时候,不少人去线下尝鲜,为了吃一只新鲜龙虾,排队长达3个小时。消费者还是喜欢这种模式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到线下能看到实物。就像小女生们最喜欢做的是,在网上看到品牌服饰,先去线下实体店试一下,再到线上旗舰店以低于实体店的价格购买。

在电商流量越来越枯竭的情况下,线下实体门店是非常好的来源,新零售的价值,就是将线下流量转到线上。不过,线上4.为私域定制爆品和促销手段,创造异化用户体验线下的打通,需要强大的后台体系,比如实时更新的库存情况、出货情况和配送记录等,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影响用户感知。不要小看“打通后台”这简单的几个字,其背后的系统建设、数据掌握等都非常困难和复杂,尽管有“马云爸爸”站台,但盒马鲜生开发这样一套体系所耗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下厨房在哪看

在线上线下业务结合的赛道,已经有拜耳这样的企业通过客户体验管理大幅提升了营收。拜耳在推出To C上门消杀业务“虫虫拜拜”的初期,就和CEM公司卓思合作,基于全栈的客户体验管理来优化产品类别、服务模式以及优化营销投放策略,提升了600%的ROI, 110%的平均客单价。

下厨房是一款适合年轻行的美食食谱软件,主要功能是提供各种美食做法以及烹饪技巧。本文通过市场分析、用户分析和产品结构分析对下厨房APP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方案。

下厨房App一直占据美食社区TOP1的宝座,随着产品的迭代,下厨房已经从单一的美食菜谱分享社区扩大至社区+电商+内容付费的综合平台,于其他美食App,笔者通过对这款产品分析,来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02 产品定位

2.1 产品发展历程

下厨房的初始定位为美食菜谱分享社区,给美食爱好者们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以UGC内容为核心,用户作为内容的创建者,可以通过平台学习内容,进行分享交流。

2015年,下厨房平台上线了“市集”频道,在作为美食社区的垂直领域上开拓电商市场,原来的内容分享社区转型为“内容社区+电商”综合平台。随着接下来获得的融资,下厨房在电商市场上也是成绩斐然。

随后,下厨房还推出了“课堂”频道,增加内容付费频道,继续强化UGC和PGC的内容核心,并开拓直播,录播,短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付费课程,更好的融入社交属性,强化平台的社区性质。

03 市场分析 3.1 市场发展前景

根据易观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5月,下厨房App在美食社区行业,月活跃用户数量,行业占有率,用户活跃度都处于领先定位。美食社区行业活跃人数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是下厨房的行业占有率一直维持在53%左右,无人可以撼动其地位。同时下厨房在月活跃人数,使用市场方面,都拥有很大的领先优势。

2019年5月下厨房行业独占率情况

2019年5月下厨房用户活跃情况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下厨房能从单一的美食交流社区发展到如今内容+电商+内容付费的综合平台,其以PGC和UGC为运营核心,发展培养自身的KOL吸引更多的用户的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平台内部培养的KOL和外部引进优质的KOL相结合,既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增加用户粘性,保证留存率,还可以促进平台内的竞争,提高平台内容,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

电商入口的出现使得下厨房可以作为一个兼有生鲜电商属性的美食社区平台,用户对社区内容的满意度高就可以增加用户购买商品的转化率,增加用户引流,保证平台的运营发展。

3.2 与竞品数据分析

3.2.1 活跃人数

根据易观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从2015年年底开始,下厨房APP的活跃人数就开始领先于同领域其他APP的活跃人数,随后距被进一步拉开,下厨房活跃人数一直处于美食社区行业的领先定位。

同时根据下厨房产品迭代经历来看,2015年年底至2016年年初几个月之间,平台对社区内容进行进一步强化,加强内容的社交属性,界面的优化升级,使得下厨房新一更多用户,提高了用户粘性。

2014年至2019年美食行业活跃人数趋势图

3.2.2 次月留存率,人均使用时长

虽然下厨房App在美食社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从次月留存率和人均使用时长来看,下厨房并没有做到领先于其他美食社区APP。

以好豆菜谱为例,好豆菜谱的首页面采用了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形式进行菜谱和美食分享交流,短视频也是其社交社区的核心内容,而下厨房仍然是以图文作为内容展示和分享的主要形式。

从人类的感官角度出发,相比于文字,视频和动画的形式更能引起人们的吸引力和视觉记忆力,这也是为什么好豆菜谱的次月留存率可以做到美食社区行业的领先位置。

2014年至2019年美食行业APP次月留存率趋势图

此外,在人均使用时长方面,虽然下厨房表现的一直处于靠前位置,但是并不稳定,从用户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长的对比来看,下厨房在用户粘性方面做的并不够好,还需要提高。

2014年至2019年美食行业APP人均使用时长

3.2.3 与生鲜电商APP的对比

2015年,“市集”频道的上线也标志着下厨房在美食社区的垂直领域上拓展出的电商入口,通过向用户出售食材,生鲜,厨房电器具来赚取更多利益,增加用户粘性,“内容社区+电商”的综合运营模式也让下厨房在接下来几年里发展迅速。

但是近一年多以来,根据易观数据显示,从2017年10月份开始,美食社区的活跃人数渐渐降低,生鲜电商市场的活跃度呈稳定提高的趋势,很多传统电商巨头都参与到生鲜市场中,更多的资本注入也让生鲜市场竞争加剧,生鲜和美食社区两个行业由于垂直领域上的部分重叠也让两个行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成熟的运营模式和营销手段使传统电商巨头可以很快的获得用户流量,而对于美食社区APP来说,对用户从内容社区引流至电商入口,收益比并没有传统电商好。

2016年至2019年美食和生鲜行业活跃人数趋势图

3.2.4 下厨房的另一方面,饿了么的平台模式其实就是将外卖与生鲜、下午茶等业务实现整合,压缩了末端物流成本,提升了配送时效,并通过数字化服务,建立了更高的行业标准与服务质量,进一步满足生鲜用户对全时段、品质化消费的需求。未来发展方向

2016年至2019年下厨房用户活跃度对比图

然而,从数据来看,下厨房在用户活跃度和次月留存率上仍然有提升空间,美食社区APP的核心是解决用户做菜菜谱问题和提供分享美食的平台,用户使用APP的频率集中在三餐前后,其余时间很零散。而且,由于菜谱这个内容的特殊性和用户使用APP的目的性,一般用户都是查看完菜谱后直接关掉APP,其他频道并不容易接收到社区内容频道的引流,在这一问题上,仍需要考虑如何去改变产品的特性去提高用户粘性。

04 用户分析

下厨房的Slogan是“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定位的用户目标为那些生活中热爱美食,乐于学习分享美食的一类人。

社区内容模块既为用户提供了菜谱内容,也可以让用户内容进行分享交流,强化社区性质。课程模块作为内容付费频道,也是拓展平台收益的一种方式。市集模块作为电商平台,通过用户购买的美食和厨器具来获取盈利。

4.1 用户画像

根据艾瑞数据显示,下厨房的用户群体以女性为主,女性群体不多是是男性使用群体的3倍。美食行业的这样的性别分布也是“她”经济所表现出得具体现象。对于大部分用户,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更愿意去做美食菜谱的创作和分享,因此便有了上述的数据体现

生鲜电商行业客户满意度越来越低,要怎么做客户体验管理,才能减少投诉?

从购买成本与食用方便性上看,很多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小份量的水果,果切的优势还在于可以按需定量,混合搭配多种鲜果。无论是在商场、电影院、办公休闲场所等,一份洗净、切好、新鲜的鲜果切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近两年,生鲜电商市场可谓是喜忧参半,既有赛道选手“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上市的喜讯,又有后端协同不足,出现订单混乱、配送不及时、缺货以及商品质量等问题,所以,“投诉”就成为了生鲜电商的“热门”词汇,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发货时间、配送超时、售后等客户体验问题。在黑猫投诉上,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盒马均有几千条消费者投诉,涉及客户体验的多个环节。

比如说其旗下依然钱大妈、每日优鲜等头部生鲜电商入驻,但美团在生鲜领域更为侧重于依靠旗下的美团优选和美团买菜来快速扩张市场,例如在其财报中它不惜以亏损换市场,一直在强调对社区团购的投入,这背后是美团更倾向于大力发展其自营的买菜、生鲜业务。

在此背景下,客户体验管理被各大生鲜品牌迅速提上了日程,但在执行上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客户调研手段,基于企业主观设计的问卷来调查抽样数据,调研覆盖的数据量低、覆盖面窄,结论相对滞后,无法根本解决客户投诉的问题。

生鲜电商行业需要做的客户体验管理,一定指的是全渠道、全部客户的全部体验。无论是外部舆情数据,企业主动发起的客户调研数据(满意度调研、NPS调研等),还是线上的400电话、电商、用户社区,以及线下门店的服务都是客户的体验触点,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了解每个客户的每次全旅程的体验,对客户痛点做到,并基于此有针对性地对产品、服务进行优化。

在线上下单、线下收货的非模式里,客户对于未经本人检验的商品天然有担心和怀疑,尤其在生鲜电商行业,企业更需要基于数字化的客户体验管理平台对体验改善工作进行“透明管理”,才能用更高的效率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和更好的体验,从而提高客户忠诚度,减少流失。自己也可以去百度。

今日分享赚钱是真的吗(今日分享是哪个app)
上一篇
小白做电商怎么发快递呢 新手电商怎么寄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