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带的种植和设计应该怎样选择?
2、育苗基质花带主要由观花的一、二年生花卉和球根花卉组成,开花繁茂的多年生花卉也可以使用。要求株丛紧密,整齐;开花繁茂,花色鲜明艳丽,花序呈平面开展,开花时见花不见叶,高矮一致;花期长而一致。如一、二年生花卉中的三色堇、、百日草、万寿菊、金盏菊、翠菊、金鱼草、紫罗兰、一串红、鸡冠花等(4)三角形配置,多年生花卉中的小菊类、荷兰菊、鸢尾类等,球根花卉中的郁金香、风信子及宿根花卉的美人蕉、大丽花的小花品种等都可以用作花带的布置。
植物种植方式设计说明 植物种植方式设计说明怎么写
植物种植方式设计说明 植物种植方式设计说明怎么写
植物种植方式设计说明 植物种植方式设计说明怎么写
植物种植方式设计说明 植物种植方式设计说明怎么写
2.色彩设计(9)多角形配置
花带的色彩主要由植物的花色来体现,同时植物的叶色,尤其是少量观叶植物叶色的运用也很重要。花带设计中,要求线条简洁流畅,因此在色彩设计上要求鲜明、艳丽。
无土栽培
1.植物选择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 不用土壤,用溶液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和沙培。19世纪中,W.克诺普等发展了这种方法。到20世纪30年代开始把这种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上。
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见表)。表中列出了几种常用的营养液配方。为使植株得以竖立,可用石英砂、蛭石、泥炭、锯屑、塑料等作为支持介质,并可保持根系的通气。多年的实践证明,大豆、菜豆、豌豆、小麦、水稻、燕麦、甜菜、马铃薯、甘蓝、叶莴苣、番茄、黄瓜等作物,无土栽培的产量都比土壤栽培的高。
由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因种类和生长发育的阶段而异,所以配方也要相应地改变,例如叶菜类需要较多的氮素(N),N可以促进叶片的生长;番茄、黄瓜要开花结果,比叶菜类需要较多的P,K,Ca,需要的N则比叶菜类少些。生长发育时期不同,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也不一样。对苗期的番茄培滨水绿地其中目的之一就是供人们观赏。滨水游憩绿地规划设计时为了减少车辆对绿地的干扰,靠近车行道的一侧应种植一两行乔木或绿篱,形成绿化屏障。但为了使水面上的游人和对岸的行人看到沿街的建筑,应适当留出线,不要完全郁闭。道路靠水一侧原则上不种植成排乔木。其原因是影响景观视线,同时树木的根系生长会对驳岸造成损坏。道路内侧绿化宜疏朗散植,树冠线要有起伏变化,植物配置应注重色彩、季节变化和水中倒影,要使岸上的游人看到水面的优美景色。同时水上的游人也能看到滨水绿带的景色和沿街的建筑,使水面景观与活动空间景观相互渗透,浑然一体。养液里的N,P,K等元素可以少些;长大以后,就要增加其供应量。夏季日照长,光强、温度都高,番茄需要的N比秋季、初冬时多。在秋季、初冬生长的番茄要求较多的K,以改善其果实的质量。培养同一种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断地修改培养液的配方。
无土栽培所用的培养液可以循环使用。配好的培养液经过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某些离子的浓度降低得比另一些离子快,各元素间比例和pH值都发生变化,逐渐不适合植物需要。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用NaOH或HCI调节培养液的pH,并补充浓度降低较多的元素。由于pH和某些离子的浓度可用选择性电极连续测定,所以可以自动控制所加酸、碱或补充元素的量。但这种循环使用不能无限制地继续下去。用固体惰性介质加培养液培养时,也要定期排出营养液,或用点灌培养液的方法,供给植物根部足够的氧。当植物蒸腾旺盛的时候,培养液的浓度增加,这时需补充些水。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好所用的培养液,使之符合营养状态的需要。
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而且可以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应,便可进行。大都市的近郊和家庭也可用无土栽培法种蔬菜花卉。
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的区别,就是不用土壤,直接用营养液来栽培植(2)使用0.2%溶液处理:金鱼草、凤仙花、金盏菊、波斯菊、千日红、醉蝶花、三色堇、矮牵牛、虞美人、火苞草等。物。为了固定植物,增加空气含量,大多数采用砾、沙、泥炭、蛭石、珍珠岩、岩棉、锯木屑等作为固定基质。其优点可以有效地控制花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光照、养分和空气的要求。由于无土栽培花卉不用土壤,可扩大种植范围,加速花卉生长,提高花卉质量,节省肥水,节省人工作,节省劳力和费用。缺点是,一次性投资较大,需要增添设备,如果营养源受到污染,容易蔓延,营养液配制需要技术知识。
1.水培是指花卉根系连续或不连续浸入营养液中栽培的方法。为了提高营养液中的含氧量,一般需要通气设施。主要适用于球根花卉如风信子、朱顶红、郁金香、黄水仙等。
2.砂砾培是采用直径大于3毫米和小于1厘米的小石子作固定基质的无土栽培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常用于木本观赏植物月季、山茶、杜鹃、茉莉等。
3.珍珠岩+泥炭培用珍珠岩与泥炭混合基质作盆栽花卉固定基质的较为普遍,常用于仙客来、大岩桐、非洲紫罗兰、球根秋海棠等开花盆栽花卉。
4.锯末培采用中等粗度的锯末加适当谷壳混合作为固定基质的无土栽培方法,常配用滴灌系统提供水肥,这在瓜叶菊、多花报春、天竺葵、矮牵牛、蒲包花中常应用。
(二)无土栽培的装置无土栽培所需装置主要包括栽培容器、贮液容器、营养液输排管道和循环系统。
1.栽培容器主要指栽培花卉的容器,常见有塑料钵、瓷钵、玻璃瓶、金属钵和瓦钵等。主要以容器壁不渗水为好。
2.贮液容器包括营养液的配制和贮存用容器,常用塑料桶、木桶、搪瓷桶和混凝土池。容器的大小要根据栽培规模而定。
3.营养液输排管道一般采用塑料管和镀锌水管。
4.循环系统主要由水泵来控制,将配制好的营养液从贮液容器抽入,经过营养液输排管道,进入栽培容器。
其中,荷格伦特(Hoagland)营养液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营养液。
荷格伦特营养液的配方如下:
1.大量元素 每升培养液中加入的毫升数
KH2PO4 1 mol 1
KNO3 1 mol 5
Ca(NO3)2 1 mol 5
MgSO4 1 mol 2
2.微量元素 每升培养液中加入的克数
MnCl2·4H2O 1.81
ZnSO4·7H2O 0.22
CuSO4·5H2O 0.08
H2MoO4·H2O 0.02
无土栽培:不用土壤,用含有植物所需营养的培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
常用培养基:石英砂(粗砂和细沙)、蛭石、泥炭、锯屑、珍珠岩
无土栽培方式一:北方应用比较广泛的是 砂砾培。是采用直径大于3毫米和小于1厘米的粗沙作固定基质的无土栽培方法。,常用于木本观赏植物月季、山茶、杜鹃、茉莉等。
管理:由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因种类和生长发育的阶段而异,所以配方也要相应地改变。在植物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其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也不一样。对苗期的植物的培养液里的N,P,K等元素可以少些;长大以后,就要增加其供应量。夏季日照长,光强、温度都高,植物生长旺盛,需要的培养液比秋季、初冬时多。因此培养同一种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断地修改培养液的配方。
1、水中栽植:水草;
2、无支撑栽培;豆芽;
3、沙粒栽培:某些扦插植株;
4、保水培养固定基:插花所用固定基;
园林绿地设计说明书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概况,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构思3)根据场地的气候耐寒区、主要环境限制因子、和植物类型及要求工作表来与植物库数据配对搜寻,确定粗选的植物品种。,总体设计等。
工程概况:包括工程的位置、现状、历史形成的特点、面积、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有题名则说明花园命名的原由等等。
设计指导思想:提出本设计的具体指导思想,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抓住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各类条件,提6)确定各植物类型的次要品种出具有审美性、用性、前瞻性及可作性循设计方案。
设计构思:具体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思想综述。
总体设计:主要包括分区设计说明功能分区的原因、目的及其依据。地形设计说明在竖向上(一)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设计的原因、目的及其依据。园林建筑设计包括说明园林建筑的布局、外观、功能等。水体设计包括说明水体的总体布局、水体之间的关联及其寓。道路系统与铺装场地设计,包括说明道路系统等级的划分布局,功能的导向性等。植物种植设计说明植物造景的手法、含义及形成的景观效果。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和选种的原则
其中丛植包括有:总的原则是表现时序变化,疏密有致,适地适树,配合地形造型!
H3BO3 2.86可分为:
2、美学原则(色彩间对比/渐变色彩的搭配)
3、艺术原则(衬托与对比/节奏与韵律)
4、生态学原理(适地适树原则、多样性原则)
5、选取的植物需具备观赏性,适合植物景观造景 赞同1|评论
2、美学原则(色彩间对比/渐变色彩的搭配)
3、艺术原则(衬托与对比/节奏与韵律)
4、生态学原理(适地适树原则、多样性原则)
5、选5、硅胶培养基:目前流行的办公室里养花的新型栽培方式,有各种颜色,颗粒大小和硬度也略有不同。取的植物需具备观赏性,适合植物景观造景
规则式、自然式植物配置方式分别有哪些?
用细喷头浇透底水,水滴的大小以不冲击土表、保持土表平整为好。浇水后再用杀真菌的剂浇灌一遍,常用的剂是百菌清。3.1、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再次源于景观美化设计上的需要,比如说整体上布局安排景观线,景观点,某个视角需要软化,某些地方需要增加色彩或层次的变化等等。式。 3.1.1、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常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 3.1.2、丛植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3.1.3、群植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具有“成林”。 3.1.4、带植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3.2、规则式配植 3.2.1、行植: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叫作行植。 3.2.2、正方形栽植: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 3.2.3、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 3.2.4、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大于株距。 3.2.5、环植: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 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 3.2.6、带状种植:用多行树木种植或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除个别品种像仙客来在萌发时需要黑暗之外,大多数种子在光照条件下有利于萌发。种子萌发后必须接受光照,否则会使幼苗徒长。移到大盆里以后要注意定期转换花盆的方向。园林绿化如何选择种植植物
木本华有:杜鹃、茶花、含笑、梅花、杏花、桂花、大红花、龙吐珠、金苞、银苞花,这些花适合北方的环境、美观大方,高端大气,不失内涵,还孕育着丰富历史文化。1、树木种植
1、植物品种的选择,雪松,针叶树,四季青,小白杨。此树适用于北方,北方的冬天也可以保持一年四季都是绿色。
播种的深度是由种子的大小和种子发芽的需光性决定的。一般种子的播种深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有的品种如矮牵牛、夏堇、繁星花、四季海棠,发芽需光,不需覆盖基质,直接播在土表;有的品种需轻微覆盖,如一串红、金鱼草、萼距花;有的种子覆盖应该稍厚些,播得较深,例如观赏谷子。的覆盖材料为粗蛭石,它保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好。2、种植木本华
3、种植草本花
绿化中常用的草本花卉有红绿草,颜色鲜艳,常用于种植图案,迎春宜用于立体绿化,还有紫萝兰、一串红、芍、美人蕉、百合、菊花、海棠、纸爆花、满天星草、百年好合等。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结合人工艺术造型而成,花是园中耀眼的点缀,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4、紫藤、金银花、爬山虎
此花是墙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它可以从墙根顺墙体爬到墙头。
既美观大方却不失观赏价值。
5、草地
草地是一个园林绿化中不可缺少的。南方绿化重视草地,一般种植草种有草、大叶草、连地针叶草等。草地植被,水土保持效果好,不至于黄土,绿油油的草地使人心旷神怡。
植物花卉种子怎么种
种子发芽后,要及时揭区覆盖物。有60%-70%的种子在子叶展开后应将膜揭去,以免幼苗徒长。同时仍然要保持基质的湿度,从而使未发芽的部分种子的子叶从种壳中成功伸出。摘要:对于普通花友来说通用种子播种方法往往更实用,虽然发芽率可能会稍有折扣,因为不同花卉的种子情况不同,因为喜光性不同,有的细小种子的播种不用覆土,有的大一点的种子则需要覆土,所以植物花卉种子的种植有很大讲究。下面小编就来讲解花种子怎么种和种子育苗方法步骤。植物花卉种子怎么种花卉种子育苗方法步骤
植物品种选择的一般程序如下:六种常见的花卉种子发芽促进方法
1、剂处理各种草花种子经剂处理后,冲洗干净,催芽至露白即可播种
(1)使用0.2%硫脲溶液处理:叶牡丹、松叶牡丹等。
(3)使用25×10(的负6次方)ga溶液处理:一串红、矮牵牛、荷苞花等。
(4)使用100×10(的负6次方)ga溶液处理:百日草、仙客来、秋海棠、大岩桐、樱草、一串红等。
2、温度处理:
(1)低温处理:古代稀、福禄寿、花菱草等,在5℃温度下放置3天,可以顺利发芽。
(2)变温处理:实施24小时周期的变温处理,矮牵牛在20℃18小时、30℃6小时或20℃16小时、30℃18小时周期变温条件下处理,黑种昔和雁来红在20℃8小时的周期变温条件下处理。
3、温水处理仙客来、秋海棠等种子在45℃温水中浸泡10小时,滤干催芽,可顺利发芽。
4、开水处理椰子类的植物种子,用开水烫种处理后,可顺利发芽。
5、层积法蔷薇科植物种子放置于5℃湿润土壤中培养90—100天,即可顺利发芽。
6、光处理:
(1)好光性对于好光性种子,如:霍香蓟、香雪球、四季秋海棠、丽格海棠、球根海棠、非洲凤仙、金鱼草、一串红、夏薹等,采用透光性良好的质材作为播种介质,如:蛭石、珍珠盐。
(2)嫌光性对于嫌光性种子,播种后,放置于黑暗处(出芽后应及时移到光亮的地方)或充分覆土,如:雁来红、蝴蝶花、福禄考、日日春、黑种草、金盏花、万寿菊、孔雀草、美女樱、三色重等。
花卉种子怎么种花种子怎么种
一、播种前的准备
1、准备育苗盆/盒
用育苗盘育苗的好处有:苗齐、苗壮、节省种子、根系发达、易移植等。育苗使用穴盆或育苗盆育苗,不要直接播在地里。直接播在地里,土壤传播的病虫害较多,地温较低,水分和湿度不易控制,影响发芽率。穴盆育苗还便于统计发芽率。
育苗基质要求土壤疏松、透气性好、保水保肥、干净无病害,肥力较好。常用的基质有泥炭土、椰糠、珍珠岩、蛭石,一般混合使用。例如泥炭土85%+珍珠岩10%+蛭石5%。泥炭不要太细,珍珠岩颗粒直径3-4毫米,蛭石颗粒直径3-5毫米比较理想。基质中可适当添加一些肥料。大部分种子在pH值为5.5-5.8的基质上都发芽良好,但一串红、天竺葵、万寿菊和孔雀草,pH值需要6.2-6.5。
3、装盆
基质拌匀后装盆,基质在装盆过程中不需压实,轻轻整平即可,否则会改变基质的物理性质,使基质的透气性降低。
4、浇水
5、浸种
适当的浸种可以促进发芽,提高发芽率。种皮软薄的可用冷水浸种,种皮较厚的可用温水或热水浸种,很细小的种子可以不浸种。例如香豌豆、黑眼苏珊预先浸种一夜可以提高发芽率,使发芽更快。
二、播种
1、播种密度
穴盆播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穴播1粒或多粒。育苗盆播种,一般的品种每平方米可播1-2千粒种子。先根据播种育苗盆的面积把种子均匀分成若干份,每盆一份。
2、播种
3、播种的深度和覆土
4、喷水
播种后或者覆盖后,再用细雾喷头喷一次水,浇透,让种子与基质和覆盖材料充分接触。
5、覆盖
在播种盆上盖上玻璃、地膜或塑料膜,可以保持空气湿度,冬季还可以保温增温。夏季可不盖膜,盖膜也不能密封,两侧必须通风。
6、遮荫
若夏季播种,一定要遮荫,否则光照太强,水分蒸发旺盛,会影响种子萌发。
注2、植物初植大小的确定意事项
通常来说,细小种子一般都是喜光的,不用覆土,大粒种子嫌光,种子上要覆土、盖住种子,而且发芽前放在阴凉、暗的地方。(比如矮牛嫌光,所以覆盖的塑料膜可以用黑色的膜)。
了解了不同种子是否喜光后,下面来说一下播种都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季节,不同的花草有不同的播种季节,一般都是春秋两季,还有的只能是秋季或者春季,我见过有的花友,看到别人的花好看,赶紧买种子播种,这样的做法是糊涂的,有的花怕热,如果在夏天播种注定失败。
三、播种后的管理
1、温度
根据具体的品种的要求给以适当的温度,大多数种子的发芽温度在20-25℃之间。温度太高和太低都会直接影响种子的发芽率。桃花零零妖
2、湿度
播种后水分的管理是很关键的。冬季育苗夜间土温低时,水分散失少,因此在苗期不需要补水或者少补水;如果土温较高,在苗期应根据实际需要喷雾补水。夏季育苗时,水分蒸发特别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补充水分。如果种子很细,为避免水的冲刷,可以采用浸盆的方法补水。
3、光照
4、揭去覆盖物
5、移植
种苗生长到适合移植的时候,要及时植或定植,否则容易造成种苗徒长和生产延误。各种种苗移植的时间各不相同,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植物景观设计配置基本流程
一般来说,主要品种品种数量要少(比如说20%),相似程度高,但植株数量多(比如说80%)。植物景观配置设计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术。
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更多的是一个技术性问题,除了在结构中的位置过程中需要较多收藏美学设计知识外,其它更多的是趋向解决生态技术问题。植物景观配置,无论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发展上比较滞后的领域:从艺术角度来说,它缺乏完整系统的设计理论指导;从技术角度来说,它缺乏明确的设计标准和结果评判标准。
1-4涉及到以植物个体为元素来选择与布局的问题;5则涉及以植物配置后的群体为元素来选择与布局的问题。再加上植物景观配置特有的生态问题和时空变化等特性。
它们无疑都将增加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会增加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存在一些基本的设计流程乃至设计程序,它们可以用来减少植物景观配置设计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增加设计结果的可判定性。
同时还可一定程度地增加设计工作的系统性,有序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系统质量保障能力。
植物景观配置的终结果是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选什么样的植物?
2、选多大植物?
3、选多少的植物?
4、如何搭配并布置到地面上?
5、构成什么样的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配置作的基本流程就是如何有序地有规范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步骤过程。
从结果来说,是按照上面1-5的顺序进行;但从设计的实施过程来说,确是倒着来,先解决第5个问题,然后解决1-4个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植物景观配置在设计阶段的基本流程大致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
2、各植物景观类型中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
3、系统地检查审评,即质量保证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三个步骤的顺序并非一成不变的,在设计过程中,三个环节会互有穿插,有时还互为前提。
简单说,植物景观类型就是植物群体配置在一起显现出来的外在表象类型。
比如说:密林,线状的行道林,孤立的大树,灌木丛林,绿篱,地被,草坪,花镜等等。
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首先是源于整体景观结构的布局,即通常上所说的结构性景观布局。
结构性景观布局主要确定设计区域的总体景观框架。
它主要基于顾客的总体景观意向需要和整体美学原则的需要来构筑景观框架。
结构性景观布局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景观框架区划。
其次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源于功能的需要,即通常上所说的功能性景观布局。
功能的需要,比如说某个地方需要遮荫,某个地方需要用密林阻挡外部视线或隔离噪音,林荫道路,广场遮荫等等,是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的基本考究。
有时也会源于其他特殊的或景观布局过渡需要。
作为设计元素,植物景观类型同样具有诸如颜色、大小、质地、形状、空间尺度等要素特征,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工作即是基于植物景观类型的这些要素特征而不是构成植物景观类型的植物个体的要素特征,并遵循植物配置理论所述的设计原则与创作手法来设计创作的。
植物景观类型是由多种植物组成的,他们的要素特征虽与个体的要素特征高度相关,但绝不等同于某个个体植物的要素特征或多个个体植物要素特征的简单叠加。
有时会表现出与个体植物的要素特征完全不同的要素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景观类型的要素特征不仅与植物景观类型内部的植物构成有关,而且与内部植物个体的结构排列方式有很大关系。
另外,同一植物景观类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植物结构组合。
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是总体景观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带有美学创作的因素,相对来说,是一项习惯性,发挥性多于程序性的工作。
该流程工作完成后一般会产生如下图表资料:
1、植物景观类型规划布局图(包括一些立面图)
2、植物景观类型统计表
3、植物景观类型构成分析表
植物配置好比文章写作,植物景观类型的选择与布局问题类似文章写作中的文章构思和文章纲要草拟阶段。
文章写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写什么样的内容,什么风格,段落结构如何编排布局,中心主题如何展开表达等等问题,而不是首先考虑用什么字、词或语句等问题。
同样在植物景观配置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而不是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
(二)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
整体植物景观类型布局选择完成后,就要开始进行各个植物景观类型的构成设计,即解决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
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主要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2、植物大小的确定,
3、植物数量的确定,
4、植物个体在结构中的位置等。
因而解决植物个体的选择与布局问题往往是一种程序化地工作。
1、植物品种选择
1)根据植物景观类型布局图、植物景观类型统计表和植物景观类型构成分析表等资料,综合分析各景观类型的结构,确定植物类型及要求,制定植物类型及要求工作表。
2)分析确定配置场地的气候耐寒区,和主要环境限制因子。
4)据景观功能和美学的要求,进一步筛选植物品种。
5)确定各植物类型的主要品种
主要品种是用于保持统一性的品种,是一种植物景观类型的主体构架品种。
主要植物品种的耐寒级别一定要比场地的气候耐寒区级别高一个级别,同时能够对场地主要限制因子有足够的耐性。
主要品种分各景观类型的主要品种和设计区域的主要品种,设计区域的主要品种是指设计区域内占主导地位(面积或空间)景观类型的主要品种。
次要品种是用于增加变化性的品种,品种数量要多(80%),但植株数量要少(20%)。
如特别需要,次要的植物品种的耐寒级别可以不高于场地的气候耐寒区级别。
主次要品种的比率按各景观类型分别计算分配。
7)确定植物品种的数量
原则上提倡多植物群落原则,但并非植物品种越多越好,杜绝拼凑。
一般的小区来说,15-20个乔木品种,15-20灌木品种,15-20宿根或禾草花卉品种已足够满足生态方面的要求。
当然,有特别规定的,按相关规定办理。
在国内,对种植植物的初植大小规格没有具体的标准规定。
更多地是根据客户喜好和设计者的习惯来确定。
有经验的设计者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美学的生态的手法来综合确定。
以乔木为例,国外比较通行的乔木层尺寸一般也就在径阶6-8公分的完整植株。
考虑到国内的习惯,建议乔木层尺寸径阶以10-12公分左右的完整植株较为适宜,一般不要超过14-15公分。
为了满足及时效果的需要,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性的方法,如增加大灌木的数量(高度100厘米-厘米),增加覆盖对比等等。
在树体比例尺度的处理方面,尽量缩短规格和小规格植物的大小距。
3、植物数量的确定
准确地说植物数量确定问题是一个跟栽植间距高度相关的问题。
在实际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植物生长速度的快慢适当调整,但决不能随意加大栽植密度。
任何时候,采用加大栽植密度来获取及时效果的方法都是愚蠢的方法。
关于植物的初植大小规格和栽植间距,国外有一些习惯性的数据可供参考。
4、在植物景观类型结构中的位置
根据各景观类型的构成和各构成植物本身的特性将他们布置到适宜的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会较多涉及到基于植物个体的美学设计问题。
从个体到构建植物景观类型的群体组合,其实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借用一些景观类型构成模块,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模块可以通过模拟自然、调查分析以前的设计或设计建模等方法获得。
模块在入库使用前必须是经过美学或生态检验论证过的。
模块如同工业品中经过系统检验有质量保障的部件或半成品。
(三)植物景观配置结果审评
由于交织着生态、美学乃至经济和其他等多种因素,植物景观配置工作是十分复杂和繁琐的,在设计过程中出现遗漏和纰漏是难免的。
一般来说,审评主要进行两大方面的审评:美学原则审评和生态原则审评。
审评程序主要由审评内容,审评方法和结果评定标准三个方面组成。
比如说平衡原则的审评程序大致如下:
1、审评内容
设计是否符合平衡原则
2、审评方法
1)找出设计区域或分区的中心点
2)以中心点为交点绘出两条正交轴线
3)比较两条轴线两侧的配置的植物景观类型,植物个体类型,规格大小,分布和数量等
3、评定标准
两条轴线两侧的植物景观类型,植物个体类型,规格大小,分布,数量基本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植物景观配置结果审评即可作为是设计者自检之用也可作为甲方和第三方对设计结果评审之用。
并且不仅需要在整个设计完全结束后进行植物景观配置结果审评而且需要在植物景观类型选择与布局工作完成后就要进行阶段性审评。
园林植物配置形式有哪些
较大的种子可均匀撒播在基质上,或者条播,较小的种子如矮牵牛、金鱼草,可先用干净的细沙拌匀后再播。特别大的种多用于陪衬主景或障围花坛或开阔平地,按一定的株行距将植株种植成圆环。子如香豌豆、仙客来,可点播。园林植物的种植类型通常有以下几种:
(1)孤植、
(2)对植、
(3)丛一般说来,植物种植间距由植株成熟大小确定。植、
(4)群植、
(5)列植。
(1)两株配合;
(2)三株树丛的配植;
(3)四株树丛的配植;
(4)五株树丛的配植;
(5)六株树丛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