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财经:阿里巴巴涉垄断被查,到底什么是“二选一”?
“二选一”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指的是阿里巴巴平台利用自身行业地位优势,采取不正当手段经营者在平台间“二选一”。
电商2选1是什么意思啊 电商平台二选一
电商2选1是什么意思啊 电商平台二选一
举个例子,我们常用的电商购物平台除了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还有京东、苏宁、拼多多等。在平台运营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叫做商家运营,就是聚集更多更高质量的商家,如苹果这样的知名品牌商家。
就目前的电商平台情况而言,阿里巴巴的入驻商家显然是多数量、质量的,京东、苏宁、拼多多等只能居于其后。
“二选一”的一种情况就是指比如商家在淘宝开了店,他就不能在拼多多开店,如果去拼多多开店,他在阿里巴巴的淘宝店得到的支持就可能会减少,可能会面临限流等情况,势必影响店铺业绩。
还有一种“二选一”情况是活动优惠,比如要么商家想要参加天猫双十一活动,那么他给出的价格或者活动方案,只能供天猫使用。
对于一些知名品牌,这样的“二选一”可能问题不大,因为的话语权相对较强,他们可能会给两边平台提供不同的赠品或有一些促销力度的别。但是对于那些店铺依赖阿里巴巴销售的小品牌而言,“二选一”的影响将非常大,只能够按照大平台的意思去办。
资源集中会产生头部效应,新兴公司将很难从中脱颖而出,老牌企业手握行业命脉,也会怠于创新,造成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局面,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整体经济活力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放眼全球,反垄断在国外一直是非常严格的,并且已经执行了很多年,那是因为国外已经经历了初期的发展阶段,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良性的市场竞争才更有利于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创新,维护消费者权益,也更加有利于提升整个 的经济活力。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也推动了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也十分支持,因此,为了让互联网企业更好地发展,对众巨头监管也十分宽松。
但是商业发展往往是柄双刃剑,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能推动经济、消费等多方面发展,但到一定阶段后,若没有正确和规范,行业的野蛮生长,也将给经济带来巨大风险。
花生 财经 认为 ,对阿里巴巴实施立案调查,并不代表对互联网经济的态度发生变化,展示了行业 健康 发展的态度和决心。相信未来通过加强反垄断监管,互联网经济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环境。
阿里涉嫌“二选一”,这“二选一”到底是什么意思?看完别再问了
作者 | UJ大叔
编辑 | UJ大叔
先前阿里还回应 “ 被调查 ” 是谣言,现在这么快被打脸,不知道疼不疼。
引起瞩目的是《阿里巴巴“二选一”涉嫌垄断行为,被立案调查》,大家只知道阿里被调查,但是很多人还是不明白究竟因为什么原因被调查,只有 “ 二选一 ” 三个字引发联想。
作为消费者,我们广泛的认为是两家的商品,只能买一家,但是从消费者角度这是不合逻辑的。作为电商平台,拒客于千里之外,你买了A的产品就不登录B的软件?不可能!
又或者是小黄与小蓝,我们的确是在二选一。但此 “ 二选一 ” 非彼 “ 二选一 ” 。
阿里涉嫌的 “ 二选一 ” 是针对入驻平台的品牌商家,而不是消费者,让品牌商家只能 “ 二选一 ” 入驻,甚至存在 “ 三选一 ” 、 “ 四选一 ”。
“ 二选一 ” 早已存在,作为电商龙头的杭州马跟刘东东已经经过多次博弈。刘东东十分不满杭州马不断以 “ 签订D家协议 ” 、 “ D家合作 ” 等方式,要求在杭州马开设店铺的服饰、家居等众多品牌商家不得在刘东东这边参加促销活动、不得开设店铺进行经营。
有什么影响?
1、 不公平竞争
“ 二选一 ” 表面上是一种合理商业手段,但是本质目的很明确,不是为了 “ 薅羊毛 ” ,也不是保证上下游的竞争关系,而是为了排挤对手,以更高的姿态占据市场。
电子商务法对平台强制 “ 二选一 ” 的罚款上限是200万元,这对大电商平台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
2、 双方地位对换
是否入驻以及D家入驻的授权,在传统观念上是由商家决定的。而 “ 二选一 ” 让双方位置对调,明里顺理成章,私下暗度陈仓。
名义上属于入驻商家,实际属于电商,来实行进一步的掌控。
3、 流量独自
“ 二选一 ” 利用技术、流量等手段。举例来说:当店铺遭遇平台技术规避后,消费者搜索商品时会搜索不到。
此外,消费者浏览商品,系统进行个性化时,网站会规避遭遇 “ 二选一 ” 商家的商品,使得店铺凭空消失在消费者面前,变成 “ 自私域流量 ” 。
此后带来的影响以及用户、商户的权益可想而已。
看似合情合理的商业作,实质是 “ 寡头主义 ” 的小火苗。
马云自从上海外滩金融峰会发表不恰当演讲之后,一直下跌,并宣布蚂蚁将要上市。
先前 “ 淘宝的传奇 ” 带富了一批人,蚂蚁上市的消息,更是让员工、投资者有点坐不住了。
马云宣布 “ 蚂蚁上市 ” 恰恰也表明了,他想再制造一个 “ 神话 ” 。其实大家想想,造成阿里现今局面的并不是马云峰会的发言,而是近期频频出格的举动。
大家知道的也都知道了,不知道的有兴趣可以查一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由于阿里的不节制,这下马脚公布于众。互联网金融的存在,是时代的更替。也是身为一个辅助者的角色而存在。
没有所谓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
反垄断!民心之所向!大势之所趋!
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反垄断二选一是什么意思
“二选一”是不正当竞争的其中一种负面典型,具体指的是“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和商家对其的依赖性,采取不正当手段经营者在平台间‘二选一’”。通俗意义上面来讲就是利用平台的优势和商家的依赖性,商家进行销售,如发现商家在其他平台销售,平台会进行处罚,甚至直接下架所有产品。
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依法对阿里巴巴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开展立案调查。据浙江省市场负责人介绍:12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调查组执法人员进驻阿里巴巴控股有限公司开展调查。
扩展资料:
“二选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捷,也为的经济发展提供较大的支持,但同样产生了很多问题。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二选一”垄断模式对于商户的制约,大大的限制了市场经济活力,衍生除了一系列的问题。
在各平台争抢市场的时候,各种优惠力度十分巨大,对于商家的帮扶也很多。但是“二选一”已经慢慢开始萌芽,各种优惠,减免等吸引商户,而随着商家的聚集,平台的组建扩张。垄断趋势已成,便会加大经营成本,压榨商户。
参考资料来源:
二选一垄断是什么意思
“二选一”是指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和经营者对其的依赖性,采取不正当手段经营者在平台间进行选择。例如某电商平台为了垄断市场,要求商家只能在本平台经营,否则不再合作或对其进行打击。“二选一”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降低了效益,损害消费者权益。
“二选一垄断”意思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构成限定交易行为,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和商家对其的依赖性,采取不正当手段经营者在平台间“二选一”。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依法对阿里巴巴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扩展资料:
2020年12月23日,常委会今年检查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情况,形成的执法检查报告列举出了新形势下的一些不正当竞争“负面典型”。其中包括,有的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和商家对其的依赖性,采取不正当手段经营者在平台间“二选一”。
报告说,当前,购物、外卖、社交、酒店旅游、音乐等商品和服务网络平台发展迅速,市场集中度日益提高,有的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和商家对其的依赖性,采取不正当手段中小商家在平台间“二选一”,如果发现商家在其他平台继续销售即对商家进行惩处甚至直接下线其所有在售商品。
部分商家被迫“二选一”而压减产能、裁减员工,导致线上不正当竞争影响向线下传导。对此,报告给出相关对策建议,提出认真研究解决互联网平台强制经营者“二选一”问题。建议认真研究平台的特性,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
依法对互联网平台公司,特别是业内具有优势支配地位的平台在日常运营、制度规范方面依法加强监管,对违规经营者进行教育、适时约谈,对强制“二选一”等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严惩,形成有力震慑。
同时,建议司法机关加快发布一批遏制互联网平台恶性竞争的典型案例,为打击平台强制“二选一”等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指引。
阿里巴巴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是什么意思?
阿里巴巴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的意思就是说,比如你在淘宝上买东西,只能选择支付宝,而不能选择微信支付,如果你在,如果选择了在美团上开店,就不能选择在饿了上开店,实际上就是垄断
阿里巴巴“二选一”就是从两个之间只能选一个。意思指的是想要开店的商家只能在阿里体系的电商平台或者竞品平台之间选一个。
用比较通俗的话讲,就是“如果有用户想在天猫入驻,那该用户便不可在京东或其他平台上同时存在。”。导致阿里巴巴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的“二选一”大致就是这样的意思。针对阿里巴巴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的消息,阿里巴巴未给出具体回应。
在我看来阿里巴巴“二选一”中,这个“二”一方指阿里巴巴内部公司,另一方指除阿里巴巴外的其他公司,所谓的“二选一”实则就是选择其中一个的意思。阿里巴巴市场份额占比有50%以上,相关市场高度集中等等,具备垄断条件,而其“二选一”行为的实施已经构成垄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