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辣椒生长株距是多少
应该选择适宜的品种,而且又要适应当地的市场销售,符合销售目的地消费者的习惯,要保证有足够的苗龄期 ,苗龄期在90天左右,同时应达到10~12片真叶左右。
大棚辣椒种植的密度(辣椒种植密度大怎么办)
大棚辣椒种植的密度(辣椒种植密度大怎么办)
大棚辣椒种植的密度(辣椒种植密度大怎么办)
辣椒是茄果类蔬菜中耐旱的一种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水分相对较少,且各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水量也不相同,一般小果型品种较大果型品种耐旱。
种子只有吸水充足后才能正常发芽,一般催芽前种子需浸水6~8小时,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种子发芽。
幼苗需水较少,此时土壤过湿,通气性,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纤弱,抗逆性,易感病。
定植后,辣椒的生长量加大,需水量增多,要适当浇水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仍然要控制水分,以利于地下根系生长,控制植株徒长。初花期,需水量增加,要增大供水量,满足开花、分枝的需要。
果实膨大期,需要的水分更多,若供水不足,果实膨大速度缓慢,果表皱缩、弯曲,色泽暗淡,形成畸形果,降低种子的千粒重而影响产量和种子质量。但水分过多,又易导致落花、落果、烂果、苗。
空气湿度对辣椒生长发育亦有影响,一般空气湿度在60~80%时生长良好,坐果率高,湿度过高有碍授粉。土壤水分多,空气湿度高,易发生沤根,叶片、花蕾、果实黄化脱落;若遭水淹没数小时,将导致成片亡。
辣椒对氮、磷、钾肥料均有较高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吸收钙、镁、铁、硼、钼、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在整个生育阶段,辣椒对氮的需求多,占60%;钾次之,占25%;磷占15%。足够的氮肥是辣椒生长结果所必要的,氮肥不足则植株矮,叶片小,分枝少,果实小。但偏施氮肥,缺乏磷肥和钾肥则植株易徒长,并易感染病害。施用磷肥能促进辣椒根系发育,钾肥能促进辣椒茎秆健壮和果实的膨大。
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辣椒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不同。幼苗期需肥量较少,但养分要全面,否则会妨碍花芽分化,推迟开花和减少花数;初花期多施氮素肥料,会引起徒长而导致落花落果,枝叶嫩弱,诱发病害;结果以后则需供给充足的氮、磷、钾养分,增加种子的千粒重。
辣椒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各类土壤都可以种植。
辣椒对土壤的酸碱性反应比较敏感,在中性或微酸性(ph在6.2~7.2之间)的土壤上生长良好。制种辣椒授粉结实后,对肥水要求较高,选择保水保肥、肥力水平较高的壤土。一般砂性土壤容易发苗,前期苗生长较快,坐果好,但容易衰老,后期果小,如肥水供应不上,制种产量低。黏性土壤则前期发苗较慢,但生长比较稳定,后期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植株生长旺盛,有利于制种高产;缺点是不利于前期精耕细作,比较费时费工。
春季在大棚里种植辣椒时都需要注意什么?
应该选择适宜的品种,而且又要适应当地的市场销售,符合销售目的地消费者的习惯,要保证有足够的苗龄期 ,苗龄期在90天左右,同时应达到10~12片真叶左右。
大棚种植辣椒
应该选择适宜的品种,而且又要适应当地的市场销售,符合销售目的地消费者的习惯,要保证有足够的苗龄期 ,苗龄期在90天左右,同时应达到10~12片真叶左右。
辣椒是茄果类蔬菜中耐旱的一种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水分相对较少,且各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水量也不相同,一般小果型品种较大果型品种耐旱。
种子只有吸水充足后才能正常发芽,一般催芽前种子需浸水6~8小时,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种子发芽。
幼苗需水较少,此时土壤过湿,通气性,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纤弱,抗逆性,易感病。
定植后,辣椒的生长量加大,需水量增多,要适当浇水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仍然要控制水分,以利于地下根系生长,控制植株徒长。初花期,需水量增加,要增大供水量,满足开花、分枝的需要。
果实膨大期,需要的水分更多,若供水不足,果实膨大速度缓慢,果表皱缩、弯曲,色泽暗淡,形成畸形果,降低种子的千粒重而影响产量和种子质量。但水分过多,又易导致落花、落果、烂果、苗。
空气湿度对辣椒生长发育亦有影响,一般空气湿度在60~80%时生长良好,坐果率高,湿度过高有碍授粉。土壤水分多,空气湿度高,易发生沤根,叶片、花蕾、果实黄化脱落;若遭水淹没数小时,将导致成片亡。
辣椒对氮、磷、钾肥料均有较高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吸收钙、镁、铁、硼、钼、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在整个生育阶段,辣椒对氮的需求多,占60%;钾次之,占25%;磷占15%。足够的氮肥是辣椒生长结果所必要的,氮肥不足则植株矮,叶片小,分枝少,果实小。但偏施氮肥,缺乏磷肥和钾肥则植株易徒长,并易感染病害。施用磷肥能促进辣椒根系发育,钾肥能促进辣椒茎秆健壮和果实的膨大。
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辣椒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不同。幼苗期需肥量较少,但养分要全面,否则会妨碍花芽分化,推迟开花和减少花数;初花期多施氮素肥料,会引起徒长而导致落花落果,枝叶嫩弱,诱发病害;结果以后则需供给充足的氮、磷、钾养分,增加种子的千粒重。
辣椒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各类土壤都可以种植。
辣椒对土壤的酸碱性反应比较敏感,在中性或微酸性(ph在6.2~7.2之间)的土壤上生长良好。制种辣椒授粉结实后,对肥水要求较高,选择保水保肥、肥力水平较高的壤土。一般砂性土壤容易发苗,前期苗生长较快,坐果好,但容易衰老,后期果小,如肥水供应不上,制种产量低。黏性土壤则前期发苗较慢,但生长比较稳定,后期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植株生长旺盛,有利于制种高产;缺点是不利于前期精耕细作,比较费时费工。
一、降温保湿。在秋季干旱且温度较高的时期,要适时引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灌水时要掌握“一浅、二急、三凉”的原则,即浅灌不漫畦;急灌急排,田水不久留;土凉水凉天气凉时进行灌水,一般在夜里零时至清晨前灌水,并喷施新高脂膜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另外,利用稻草、麦秸等作物秸秆覆盖畦面,既能降低地温,又能减少水分蒸发,可起到保水保湿和延长植株生育期的作用。如遇多雨天气,要及时清沟排渍,做到雨停田干。
二、追肥促长。在高温季节,结合灌水每亩追施稀薄人畜粪水,可在灌水后土壤稍干时泼浇。天气转凉后,辣椒进入旺盛结果期,植株需肥量增加,要喷施辣椒壮蒂灵增强辣椒植株营养匹配功能,果蒂增粗,防止落叶、落花、落果,发育快、着色早、果肉厚、色泽鲜艳、辣味香浓。10月底前应追肥促使植株旺盛生长,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
三、护根保叶。后期管理要特别注意保护辣椒的根和叶,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施用高效低毒且残留期短的农配合新高脂膜防治,不使叶片受损。中耕除草时宜采用浅刨和人工拔除等方法,以防损伤根系,影响植株的吸收能力。
大棚蔬菜栽培是在寒冷时节利用大棚的保温性能在棚内栽培喜温蔬菜以达到早熟、高产和高效的栽培形式。
一、合理密植
在前作收后及时翻犁晒垡,每亩施2—3吨腐熟农家肥,复合肥一包,普钙一包作底肥。辣椒合理的种植密度为行距5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采用单行定植,每亩种植3000株左右。
二、田间管理工作
1、温度的管理:定植后一周内不通风,以保温为主,辣椒(甜椒、皱壳辣)的生长适温为20--25℃;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0℃,气温上升,苗期揭膜通风换气时间在9时-10时下午15时-16时后要关门盖膜。及早的喷施新高脂膜缩短缓苗期。
2、水分的管理:辣椒较耐旱不耐涝,要获得高产,必需加强水分管理,开花结果期如遇干旱,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追肥:(1)轻施苗肥:定植成活后,每亩用人粪尿1000公斤,或尿素5—6公斤并结合中耕灌水。(2)稳施花蕾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多分枝结果,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普钙10千克加10公斤硫酸钾 。(3)重施花果肥:氮、磷、钾肥配合,每亩施人粪尿2000公斤 、普钙15—20公斤 、硫酸钾15公斤 、饼肥20—25公斤或30公斤复合肥加2公斤硫酸锌,打塘施,施后盖土浇水,配合喷施辣椒壮蒂灵可增强各种辣椒植株营养匹配功能,果蒂增粗。注意距植株根脚8—10厘米,以免烧根,或肥料直接接触根茎造成腐烂。
三、 病虫害防治
大棚大部分时间种植蔬菜,特别是冬季,给病虫害的越冬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会使蔬菜病虫害日趋。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大棚栽培蔬菜成功的关键。应喷施针对性剂+新高脂膜进行防治。
辣椒定植密度多少合适呢?辣椒一亩地栽多少株合适呢?
应该选择适宜的品种,而且又要适应当地的市场销售,符合销售目的地消费者的习惯,要保证有足够的苗龄期 ,苗龄期在90天左右,同时应达到10~12片真叶左右。
辣椒是茄果类蔬菜中耐旱的一种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水分相对较少,且各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水量也不相同,一般小果型品种较大果型品种耐旱。
种子只有吸水充足后才能正常发芽,一般催芽前种子需浸水6~8小时,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种子发芽。
幼苗需水较少,此时土壤过湿,通气性,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纤弱,抗逆性,易感病。
定植后,辣椒的生长量加大,需水量增多,要适当浇水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仍然要控制水分,以利于地下根系生长,控制植株徒长。初花期,需水量增加,要增大供水量,满足开花、分枝的需要。
果实膨大期,需要的水分更多,若供水不足,果实膨大速度缓慢,果表皱缩、弯曲,色泽暗淡,形成畸形果,降低种子的千粒重而影响产量和种子质量。但水分过多,又易导致落花、落果、烂果、苗。
空气湿度对辣椒生长发育亦有影响,一般空气湿度在60~80%时生长良好,坐果率高,湿度过高有碍授粉。土壤水分多,空气湿度高,易发生沤根,叶片、花蕾、果实黄化脱落;若遭水淹没数小时,将导致成片亡。
辣椒对氮、磷、钾肥料均有较高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吸收钙、镁、铁、硼、钼、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在整个生育阶段,辣椒对氮的需求多,占60%;钾次之,占25%;磷占15%。足够的氮肥是辣椒生长结果所必要的,氮肥不足则植株矮,叶片小,分枝少,果实小。但偏施氮肥,缺乏磷肥和钾肥则植株易徒长,并易感染病害。施用磷肥能促进辣椒根系发育,钾肥能促进辣椒茎秆健壮和果实的膨大。
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辣椒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不同。幼苗期需肥量较少,但养分要全面,否则会妨碍花芽分化,推迟开花和减少花数;初花期多施氮素肥料,会引起徒长而导致落花落果,枝叶嫩弱,诱发病害;结果以后则需供给充足的氮、磷、钾养分,增加种子的千粒重。
辣椒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各类土壤都可以种植。
辣椒对土壤的酸碱性反应比较敏感,在中性或微酸性(ph在6.2~7.2之间)的土壤上生长良好。制种辣椒授粉结实后,对肥水要求较高,选择保水保肥、肥力水平较高的壤土。一般砂性土壤容易发苗,前期苗生长较快,坐果好,但容易衰老,后期果小,如肥水供应不上,制种产量低。黏性土壤则前期发苗较慢,但生长比较稳定,后期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植株生长旺盛,有利于制种高产;缺点是不利于前期精耕细作,比较费时费工。
一、降温保湿。在秋季干旱且温度较高的时期,要适时引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灌水时要掌握“一浅、二急、三凉”的原则,即浅灌不漫畦;急灌急排,田水不久留;土凉水凉天气凉时进行灌水,一般在夜里零时至清晨前灌水,并喷施新高脂膜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另外,利用稻草、麦秸等作物秸秆覆盖畦面,既能降低地温,又能减少水分蒸发,可起到保水保湿和延长植株生育期的作用。如遇多雨天气,要及时清沟排渍,做到雨停田干。
二、追肥促长。在高温季节,结合灌水每亩追施稀薄人畜粪水,可在灌水后土壤稍干时泼浇。天气转凉后,辣椒进入旺盛结果期,植株需肥量增加,要喷施辣椒壮蒂灵增强辣椒植株营养匹配功能,果蒂增粗,防止落叶、落花、落果,发育快、着色早、果肉厚、色泽鲜艳、辣味香浓。10月底前应追肥促使植株旺盛生长,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
三、护根保叶。后期管理要特别注意保护辣椒的根和叶,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施用高效低毒且残留期短的农配合新高脂膜防治,不使叶片受损。中耕除草时宜采用浅刨和人工拔除等方法,以防损伤根系,影响植株的吸收能力。
大棚蔬菜栽培是在寒冷时节利用大棚的保温性能在棚内栽培喜温蔬菜以达到早熟、高产和高效的栽培形式。
一、合理密植
在前作收后及时翻犁晒垡,每亩施2—3吨腐熟农家肥,复合肥一包,普钙一包作底肥。辣椒合理的种植密度为行距5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采用单行定植,每亩种植3000株左右。
二、田间管理工作
1、温度的管理:定植后一周内不通风,以保温为主,辣椒(甜椒、皱壳辣)的生长适温为20--25℃;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0℃,气温上升,苗期揭膜通风换气时间在9时-10时下午15时-16时后要关门盖膜。及早的喷施新高脂膜缩短缓苗期。
2、水分的管理:辣椒较耐旱不耐涝,要获得高产,必需加强水分管理,开花结果期如遇干旱,要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追肥:(1)轻施苗肥:定植成活后,每亩用人粪尿1000公斤,或尿素5—6公斤并结合中耕灌水。(2)稳施花蕾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多分枝结果,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普钙10千克加10公斤硫酸钾 。(3)重施花果肥:氮、磷、钾肥配合,每亩施人粪尿2000公斤 、普钙15—20公斤 、硫酸钾15公斤 、饼肥20—25公斤或30公斤复合肥加2公斤硫酸锌,打塘施,施后盖土浇水,配合喷施辣椒壮蒂灵可增强各种辣椒植株营养匹配功能,果蒂增粗。注意距植株根脚8—10厘米,以免烧根,或肥料直接接触根茎造成腐烂。
三、 病虫害防治
大棚大部分时间种植蔬菜,特别是冬季,给病虫害的越冬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会使蔬菜病虫害日趋。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大棚栽培蔬菜成功的关键。应喷施针对性剂+新高脂膜进行防治。
辣椒亩种植3500-5000株,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有所不同,定植一般每畦栽2行,行距33-45厘米,株距30-45厘米,早、中熟品种其株型、株幅小,定植密度可适当加大,晚熟品种株型、株幅较大,定植密度应适当缩小。辣椒每亩种植5000株至10000枺之间。根据不同品种种植在4000一一5000株。辣椒的产量靠密度来提高,所以适当密植能有效提高产量。辣椒种植密度,根据不同品种、土质、水源每亩在4000~5000株。种植辣椒品种不同,土壤条件不同,种植密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说一亩地在3500-5000棵。
辣椒的种植技术
应该选择适宜的品种,而且又要适应当地的市场销售,符合销售目的地消费者的习惯,要保证有足够的苗龄期 ,苗龄期在90天左右,同时应达到10~12片真叶左右。
辣椒是茄果类蔬菜中耐旱的一种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水分相对较少,且各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水量也不相同,一般小果型品种较大果型品种耐旱。
种子只有吸水充足后才能正常发芽,一般催芽前种子需浸水6~8小时,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种子发芽。
幼苗需水较少,此时土壤过湿,通气性,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纤弱,抗逆性,易感病。
定植后,辣椒的生长量加大,需水量增多,要适当浇水以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仍然要控制水分,以利于地下根系生长,控制植株徒长。初花期,需水量增加,要增大供水量,满足开花、分枝的需要。
果实膨大期,需要的水分更多,若供水不足,果实膨大速度缓慢,果表皱缩、弯曲,色泽暗淡,形成畸形果,降低种子的千粒重而影响产量和种子质量。但水分过多,又易导致落花、落果、烂果、苗。
空气湿度对辣椒生长发育亦有影响,一般空气湿度在60~80%时生长良好,坐果率高,湿度过高有碍授粉。土壤水分多,空气湿度高,易发生沤根,叶片、花蕾、果实黄化脱落;若遭水淹没数小时,将导致成片亡。
辣椒对氮、磷、钾肥料均有较高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吸收钙、镁、铁、硼、钼、锰等多种微量元素。
在整个生育阶段,辣椒对氮的需求多,占60%;钾次之,占25%;磷占15%。足够的氮肥是辣椒生长结果所必要的,氮肥不足则植株矮,叶片小,分枝少,果实小。但偏施氮肥,缺乏磷肥和钾肥则植株易徒长,并易感染病害。施用磷肥能促进辣椒根系发育,钾肥能促进辣椒茎秆健壮和果实的膨大。
在不同的生长时期辣椒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不同。幼苗期需肥量较少,但养分要全面,否则会妨碍花芽分化,推迟开花和减少花数;初花期多施氮素肥料,会引起徒长而导致落花落果,枝叶嫩弱,诱发病害;结果以后则需供给充足的氮、磷、钾养分,增加种子的千粒重。
辣椒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各类土壤都可以种植。
辣椒对土壤的酸碱性反应比较敏感,在中性或微酸性(ph在6.2~7.2之间)的土壤上生长良好。制种辣椒授粉结实后,对肥水要求较高,选择保水保肥、肥力水平较高的壤土。一般砂性土壤容易发苗,前期苗生长较快,坐果好,但容易衰老,后期果小,如肥水供应不上,制种产量低。黏性土壤则前期发苗较慢,但生长比较稳定,后期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植株生长旺盛,有利于制种高产;缺点是不利于前期精耕细作,比较费时费工。
一、降温保湿。在秋季干旱且温度较高的时期,要适时引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灌水时要掌握“一浅、二急、三凉”的原则,即浅灌不漫畦;急灌急排,田水不久留;土凉水凉天气凉时进行灌水,一般在夜里零时至清晨前灌水,并喷施新高脂膜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另外,利用稻草、麦秸等作物秸秆覆盖畦面,既能降低地温,又能减少水分蒸发,可起到保水保湿和延长植株生育期的作用。如遇多雨天气,要及时清沟排渍,做到雨停田干。
二、追肥促长。在高温季节,结合灌水每亩追施稀薄人畜粪水,可在灌水后土壤稍干时泼浇。天气转凉后,辣椒进入旺盛结果期,植株需肥量增加,要喷施辣椒壮蒂灵增强辣椒植株营养匹配功能,果蒂增粗,防止落叶、落花、落果,发育快、着色早、果肉厚、色泽鲜艳、辣味香浓。10月底前应追肥促使植株旺盛生长,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
三、护根保叶。后期管理要特别注意保护辣椒的根和叶,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施用高效低毒且残留期短的农配合新高脂膜防治,不使叶片受损。中耕除草时宜采用浅刨和人工拔除等方法,以防损伤根系,影响植株的吸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