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二建需要什么条件
考试二建需要的条件:靠全科、免试1个科目、免试2个科目。
考二建需要什么条件?二建含金量如何?
考二建需要什么条件?二建含金量如何?
各地报名条件的规定,略有不同,体现出不同的宽紧政策,考生应以当地当年的考试报名通知为准。以下以为例:
一、考全科
凡遵纪守法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报名参加二级建造师全部科目考试。
1、具备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等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工作满两年。
2、具备其他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5年。
3、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与管理工作满15年。
二、免试1个科目
符合有关报名条件,取得颁发的《建筑业企业二级项目证书》,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
1、已取得工程或工程经济类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
三、免试2个科目
符合有关报名条件,取得颁发的《建筑业企业一级项目证书》,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取得一级项目,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科目。
二建的含金量如何如以下几点:
1、二级建造师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主要目前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就业市场前景好,另外二级建造师是担任项目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建工人在职场上升职加薪的利器,所以整体来说尤其是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其含金量是不可小觑的。
2、二级建造师的就业面宽广,就业竞争力强。取得二建证书,可以转向建设工程相关管理工作,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3、二建证书是升职加薪的必备利器,规定,一个二级建造师只能接受一个单位的聘请。虽然建造师人数现已达到数十万人,但还是供不应求,需求缺口巨大,考到建造师证意味着收入的大幅上涨。
考二建要什么条件
考2建需要的条件:
1、学历:中专以上学历即可报考二建。学历要求是认可的全日制非全日制学历。
2、专业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专业。各类工程专业,比如冶金,生物,机械工程,还有计算机和专业。
3、年限:
(1)毕业2年经验才能报考。
(2)截止是报名当年的12月31日。即1月份报名,也可以按照当年的12月31日计算年限。
(3)同时非全日制学历是毕业前和毕业后累加计算的。
二建考试科目
1、《建设工程施工管理》:题型是单选和多选题目,单选一个1分,多选一个2分;
2、《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题型也是选择题,主要考相关的工程法律法规;
3、《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主要是专业类知识,考生在报考的时候选择其中一个专业即可。
各地区的二建考试报考条件可能会因地方政策而略有不同,每年也可能有微小的变动,部分地区还需要缴纳社保证明等条件。
二级建造师考试注意事项
1、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分3个半天,以纸笔作答方式进行。其中,《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含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余2科均为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考生应考时,应携带黑色墨水笔、2B铅笔、橡皮、无声无文本编辑功能的计算器。
2、考生答题时要认真阅读作答须知(答题卡首页),严格按照要求,在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作答无效。
3、考生在拿到试卷后,先用钢笔(签字笔)在答题纸、试卷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在答题纸上作答。考试过程中一定注意试题的用意,不要过于武断,对于简单的试题也不要太暗自得意,事将试题的题目多读几遍,然后再下手。
二建证考试需要什么条件
二建证考试需要什么条件如下:
1、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中专(含职高、技校)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2年。
2、取得非本专业中专(含职高、技校)及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3年。
3、工程类或工程经济类大专及以上学历,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年。
其中,部分科目免试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免试相应科目:
1、具有建设工程中级技术职称或取得《中华二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陕西省发)》,并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且年龄满35周岁,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
2、已取得《中华一级建造师临时执业证书》并具有建设工程中级技术职称,且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满15年、年龄满35周岁,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2个科目。
3、具有工程或工程经济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可免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和《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2个科目。
二建备考建议:
1、做好总结和错题本。
考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应总结解题过程运用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解题思路有什么特点、技巧和规律。然后联想到其他可能的出题方式有哪些,这样由点及面地训练,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2、抓住重要知识点。
二级建造师考试的知识点多而杂,书本上系统的知识点有很多,这就需要考生抓住考点进行复习,学会“以点带面”。
另外,考生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不光要总结错题,还要知道错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把做错的题目深刻地理解,做到这些,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考生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可以举一反三了。
3、联系教材和大纲。
考生在做题的过程要紧密联系考试用书,哪里不明白的,一定要在书上找出明确的,要及时总结容易疏忽的知识点,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
4、学习过程中把握“提升”的阶段。
当考生学习到一定阶段后,会发现对于大部分知识已经掌握得十分熟练,而有些知识点仍然模棱两可,这个时候,就需要考生提升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通常的做法是,把已经掌握好的部分暂时放弃,留在考试前看一遍即可,把难于掌握的知识点着重复习,这样对于个人学习的提升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