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电商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真正的电子商务,其本质是缩短中间环节,做电子商务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看。
做电商需要什么格局 做电商需要什么格局和技能
做电商需要什么格局 做电商需要什么格局和技能
1.“开源”:拥有自有品牌。自己掌握品牌核心,可以有效避免价格战,如果只是做,从整个行业角度来看,只是成为一个渠道商。电商的中间环节利润分配是4:5:1,其中5是分配给品牌的owner,如果中间环节比传统生意更长的话,做电商的利润空间就非常小。融资和京东、凡客、淘宝商城打吧,因为这是个微利市场,必须烧钱建立基础设施,对海量SKU进行管理,当然,重要的是烧钱圈地抢客户。
2.“节流”:要懂互联网运营。对电商理解越细节的时候会发现,如果自己不能有触及用户的互联网能力或人才,将会是举步维艰,只会买关键字和广告位,那么成功的将是百度和分众广告屏,或者通过淘宝京东、V+等推广,只是拉长了利益分配链条,即不但没缩短传统生意链反而做了加法,很难改变格局。
电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它涉及到外部竞争环境,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团队的竞争力等方方面面,只有弄清楚这些事情,我们才能争取到的胜算,所谓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也,开始之前有没有做过精密的调查;实施的制定有没有做到科学严谨,合不合理,有没有按照去切实执行;对于执行的结果有没有检查到位,有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这些将决定我们能否取得成功。首先谈谈“调查”,常言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详尽细致的调查必不可少!调查的内容包括:市场规模、行业趋势、同类品牌的市占率、销售情况、竞品分析、消费人群分析、推广分析等等。
无论做什么工作,我认为重要的能力都是思维思考能力。
我是做电商运营的,今天老板说一个产品的销售格局,这个销售格局是指什么东西啊,要从哪里开始分析
如果你读过,《销售局》你就知道,销售本身就是一场能量高低的格局游戏,只有你把你的能量提高起来,才能占据主动地位。
二类电商具体的定义是泛指在今日、广点通、快手等移动信息流平台上,依托优质广告流量做单品销售的商家,交易形式以包邮和为主。
二类电商的关键,一是选品,二是投放,三是物流。所以对于个人或者小企业要了解清楚加纬心,894中间984后622。
他在讲大道理客套话,就是你怎么用电商更好的卖出产品,首先在网上搜怎么做好电商,然后搜你的产品信息,再综合一下分析给他听,这老板是喜欢作报告型的人
做电商运营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电商运营核心的3样能力,视觉优化、数据分析、团队管理。只要精通其中一样都可以成为运营高手。而在这些能力的背后,是有一定的逻辑依据的。也许公司规模小,也就只有一个运营,没有什么美工、推广,甚至都是自己做的,这种情况下去谈团队管理,真的有点天方夜谭。所以,团队管理不是开始要会,而是积累到一定程度,不得不去学的。
个需要具备而且必须具备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其实说白了,就是你做事要明白因果关系;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会有因果对照关系的。比如说,你安排美工修改一张主图,你必须非常清楚的知道,为什么要修改,修改之后要达到什么效果,从哪些方面哪些数据来判断你的修改是对是错,而不是你心血来潮觉得我认为这样好,所以要修改。
营销能力。之所以这个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是因为电商从业人员,其实不管你是在什么部门,什么职位,在做着什么事情,你其实本质都是在做一个事情:销售!,所以,我们所有做的事情,都必须围绕销售产品这个目的展开。那你的店铺定位,价格定位,活动策划,老客户维护。都是在为这个核心服务,所以,你不懂营销,怎么做运营?
如果你准备做运营尤其是一个的运营要做好以下心里准备,持续的学习,是的持之以恒的学习,运营需要懂很多技术和设计上的东西,不需要你精但是要懂,比如ps ai AE ,DW;需要精的,平台的规则,平台的规则,平台的规则,消费者权益保,电商法。想做到,以上都是基础,想做到,除了具备以上,就像在武侠中想成为高手一样,剩下的就需要自己总结,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靠别人传授,你只能是运营,无法成为的运营。运营你可以把它当做电商领域的工来理解。做运营一定要逻辑思维清晰,简单地说就是数学好,如果听数学就像听天书,上数学课就想睡觉的,我建议还是算了,不是做不了,是做起来会很痛苦。
思维能力,我们做运营的其核心能力,是思维,是眼界,是格局。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如果没有一个思维的支撑就去高技术,我相信,你很快就会走火入魔。我们捋清自己的思路还是很重要的。
对于产品来说,现在的电商平台涵盖的类目比较广,基本覆盖所有消费者能想到的产品,在大量同类竞品面前如何脱颖而出,除了靠宣传推广策略还要靠自身产品的卖点。对于一个即将推出的产品,文案策划一定是会先梳理卖点,确定在竞品中自身的优势。而运营作为接近用户的人,自然也需要对产品卖点熟记于心,要想长久经营,好的产品是关键。
简单来说,电商运营提升自我能力的方法当中,看书的确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但远远不够实战,的办法是直接去电商公司做个几年。可以从运营助理入手,当个学徒,在不断提升自己,直到成为真正的运营。
电商平台始终需要依托于互联网和新媒体,所以新媒体的理解运营能力也是电商员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电商运营作为热门的新兴岗位之一,其发展的前景与方向都是让人值得期待的。
电商运营是个复杂的工作,电商也是一个变化多的行业,不管是电商的后台还是前台还是各种电商规则及流量方法都是在不断的调整的。所以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跟进才有可能成功。
电商运营需要哪些能力?
做电商运营,都需要了解什么?这个问题我入行的时候也迷茫过,现在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你什么都要懂,推广,策划,活动,市场服务,以下:
以下是:运营,是通过一系列穿针引线的方式。把产品链接到顾客的人。也是离顾客近的人
电商运营
而运营,又分很多种:
1、电商运营
:作淘宝店铺的,终导向KPI:成交(常见于淘宝店铺,京东店铺)
2、用户运营
:版主,核心用户群。终导向KPI:所在群的活跃度,转化率,流失率等指标(常见于:各类APP,及互联网公司。我们的对接小二,也就是这类运营)
3、内容运营
:负责整个网站,栏目,或者APP的内容编排,产出。选择合适的地方展现给合适的人。维系产品或公司调性(常见于知乎,豆瓣。这类以用户粘性的APP及网站)
4、新媒体运营
:负责微博,微信。几其它自媒体平台的维护及运营(常见于拥有自媒体的公司,其代表有,杜蕾斯微博)
5、产品运营
:负责产品的新功能的开发,用户跟进。BUG收集。顾客意向收集。(常见于BAT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
6、活动运营
:负责活动策划的运营(通常存在于BAT或者大型实体企业,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活动策划与审核、报名聚划算,就是这样的小二审核的)
7渠道运营
渠道运营,顾名思义。主要是开拓各种渠道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打通各类渠道。负责招商,及流量渠道的打通。如百度收入之类的,百度百科编辑啊。之类的工作(主要存在于各种大型品牌,或者互联网交易平台)
不一一列举,而运营的终工作职责根据产品和工作内容的不同,其导向性也不同。别的不说,咋们电商运营,就是高度以成交为导向的运营种类。也是所有运营种,传说多,实际苦逼的运营总类之一
所以,我认为,运营其实核心能力,是思维,是眼界。是格局
为啥这样说,如果没有思维的支撑,就去搞技术。你很快就会走火入魔的。
在的技术之前,你需要看的是,你的产品,是不是市场需求量大,你的产品,和同类产品的别在哪。用户为啥要买你的产品?你的产品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
社交重构零售格局,移动电商如何巧妙借势“吃货IP”?
继“双11”之后,电商造节的风潮也越来越普遍, 物质丰腴的时代,如何吃的更好撩拨着每个吃货的心:“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我这一辈子,放不下的,就是筷子了,我不是饿,我只是嘴巴。”
“吃货节”也便由此应运而生。毕竟吃货作为热门IP,自带话题性,话题性便意味着【流量洼地】,有流量的地方,自然就会有电商的身影,十年前淘宝正是借助流量优势,逐渐成长为电商霸主。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达9成的用户对社交App产生依赖,随之而生的社交电商也成为香饽饽。
日前,移动社交电商平台萌店启动“5·17吃货节”,通过“营销赋能”、“用户运营赋能”和“流量赋能”等三方面,为传统零售业赋能“社交零售”,助力传统商户向移动互联网端转型升级。社交重构零售格局的新时代,萌店为何选择“吃货”这一IP做营销?其背后又折射出了哪些商业逻辑?
水融:商业娱乐化,娱乐商业化
本次的“萌店5·17吃货节”全面升级社交拼团,匹配不同的用户场景和消费驱动,整合了秒杀团、超级团、免单团、进口团等不同的促销匹配用户需求驱动传播,在给予消费者低价的同时,更带来趣味性的购物享受,既延续了以往的传统营销,又玩出了新意。
比如在具体上,萌店首次挑战10万人拼团,推出时令水果荔枝,共享超低折扣还有“百团大战、争分夺秒”,即快成团既可全员拿高额红包等趣味营销活动,让购物像组团打怪一样,省的不单单是钱,更多的是分享的乐趣。
在一个互联网喧嚣的时代,任何行业的成长都已经离不开娱乐营销的要素,甚至在很多时候娱乐化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和流行的重要的因素和方向。购物作为一种大家经常会遇到的生活场景,在传统购物中很难找到乐趣,只是一种单纯的购买行为,如今产品同质化,购物平台也多样,竞争激烈。要想从【存量市场】进入新一轮的【增量市场】,娱乐化营销手段是撬动增量市场的很不错的支点。
传统的营销方式越来越难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娱乐化、好玩被证明是这个时代里更高效的传播驱动元素。消费升级时代,升级的不单单是产品本身,在营销上、购物过程中也应具备趣味属性,给用户打造一个全新的消费理念,唯有此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升级。
在江湖老刘看来,消费形式的变更和娱乐营销代入的需求,是这一轮消费升级的内在驱动力。鉴于此,“萌店5·17吃货节”赋予用户更多的娱乐感知,而不单单是一个消费行为,借此也能提升平台的品牌基调,进而重构渠道价值。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体验手机移动购物和社交分享的乐趣,萌店赋能商家度场景入口,用户可通过登录萌店APP、萌店公众号、萌店优选小程序或通过社交分享等购物入口进入“吃货节”页面下单购买,大大增强了促销活动的效果。
在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社交电商迎来了拐点,谁能够在这个完成独角兽的蜕变,谁能用趣味营销方式撩拨住用户的心,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购物体验,将成为社交电商行业的领军者。
知己知彼: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巧妙借势“吃货IP”
品牌要找目标人群,并不是想一个简单的名词,例如“年轻的”,“中高收入的”,这是不精准的细分方法。
如 ,某个品牌的人群使用的以上两个标签,会造成两个后果。传播成本会非常高,因为符合条件的人群很多,不“精准”,电商便失去了大产出的意义。不精准的细分,导致品牌和产品的异化优势必然削弱,而没有明显的异化,就不可能产生溢价力。对于中小品牌来讲,没有异化在电商等于没有产品力。
在江湖老刘看来,数字时代的营销,无一不是建立在对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深入分析和体察上。社交电商本质的需求就是理解客户,通过从网上收集社交信息,更深入的理解某类商品的营销模式,通过交易数据与交互数据的完美结合,为业务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目前,萌店已经拥有超过3500万用户,平台上的大部分用户都是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追求、对生鲜食品和进口零食具有高频消费意愿的中等收入群体,生鲜和食品是萌店平台消费者主要购买品类,占比达50%以上。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萌店5·17吃货节”不是跟风造节,而是在洞悉平台用户的基础上,巧妙借势“吃货IP”。
无社交,不电商:社群时代,发挥圈子效应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太多了,我们决策时必须进行筛选,筛选的方法就是通过社交关系。回想一下我们所有的决策,小到买什么书、看什么电影,大到买什么房、怎么进行儿童教育,影响决策的因素,50%以上可能是来自社交关系的反馈。用户的消费习惯无疑在倒逼着电商行业的转型。鉴于用户消费习惯的转变,萌店不断尝试找寻用户所在的场景,和用户沟通、互动。
据萌店方面透露,此次启动“吃货节”旨在赋能商家转型“社交零售”,用户需求并聚集相同或类似需求。通过身边朋友的,一方面快速获取商品信息,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商品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正如我们所知,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基于熟人做信任背书,营销转化成实际销售的概率也更大。通过商品把品牌融入到社交网络中去,融入到用户的社交关系中去,和用户互动起来。
基于3500万+用户,以碎片化的社交场景为切入点,再结合10万人超级团、团免、“百团大战”拼手速等营销,更能用户的购物欲望。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的个别人物法则中,描述了三种人导致了流行的发生: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在社群中以这三类人群居多,品牌首先在这一圈层引爆,随后通过社交网络不断传播。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后,可以通过朋友圈分享优质商品的拼团信息,以一种传播的方式在朋友圈形成裂变传播,形成一个社交+电商的生态闭环,这种营销方式将有助商家向“社交零售”转型。
事实上,无论是电商社交化,还是于社交流量中拓展商机,都表明了社交关系在今后电商布局中的重要性。萌店注重社交电商化不仅是一个新零售渠道,更是一个战略布局,还是一个传统企业学习和消费者从交流到交易的试水。从某种意义来说,如今的萌店以“朋友圈的品质生活”为载体,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全渠道流量入口。
在品牌营销甚嚣尘上的5月,有趣创意和互动才能引发消费者的关注。“萌店5·17吃货节”通过娱乐化的购物形式,引发吃货们的共鸣。随着吃货节落下帷幕,萌店作为“社交电商”的佳诠释者也将深入人心,特别是在吃货们的日常中留下深深足迹。
江湖老刘,创新图强的精神气质、文节俱高的价值观念、封闭内敛的行为模式、犀利独特的TMT观察,立志成为全面的、专业的、深入的、有观点的TMT行业观察者。文章转载与商务合作加个人微信号:lll957669664。
大数据时代的电商市场格局
大数据时代的电商市场格局_数据分析师考试
电子商务在的快速发展正改变着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线上线下的碰撞和融合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还有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无处不在的大数据,企业面临的问题不是是否利用平台,而是如何借力平台,即便是传统实体零售商,也需要充分利用线上资源,进一步了解消费者需求;线上线下并非竞争关系,有效整合电商与线下双渠道才是正确的决策。结合2015尼尔森美国消费者新资讯,以及《全球电商和新零售报告》,森森为您深度解读大数据时代,电商市场格局。
“新环境下的电商时代,企业需要了解如何利用数字平台更好地了解消费者,业务思路由B2C向C2B转型。”阿里巴巴CEO张勇提出。
在2015美国消费者上,张勇与尼尔森全球CEO马祺展开深度对话;张提出,企业需要善用数字平台,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改变传统的企业内部自主研发—上市营销的流程,借用电商平台大数据,精准预测消费需求,做到更高效的供应,这也是阿里巴巴所做的C2B(customer-to-business)业务,而非B2C(business-to-customer)。
即便是传统的线下实体店,也不应当局限于进店购买的人群,而是展开线上线下交互,互补优势,完成销售、营销、供应、售后等一系列过程,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和返店率。电子商务应该是电子与商务两部分的完美结合。在,50%人口在低线城市或农村地区,电商平台能够帮助品牌完成渠道下沉,并通过数据精准定位,释放消费需求。
根据尼尔森《全球新零售和电商报告》,1/4的被访者表示他们会在电商平台购买日用品,55%表示未来将会如此;15-34岁年轻人是网上购物的主要驱动力,、非洲以及中东、拉丁美洲等发展家和区域是电商消费意愿的区域。对于线下实体店而言,借用线上或移动端优惠券,是实现数字化互动的常用形式。
“Who谁在线上购物?”
从全球范围来看,80/90后以及00后的年轻人是主力军;同样如此。根据尼尔森报告,被普遍使用的六种线上购物形式,即网络购物、网络订购店内自取、开车经过取货、指定站点取货、虚拟超市和自动定制,受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他们也是未来希望完全使用网上购物的一代人。调查显示,9%的老年人(65岁以上)、17%的中老年(50-64岁)、22%的中青年(35-49岁)、30%的青年群体(21-34岁)、28%的青少年(15-20岁)已经使用了网络购物的服务形式。其中,年轻受访者表示他们未来愿意使用各种线上购物方式。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
电商运营模式
互联网是一道催化剂,催出O2O,带来又一个风口。汽车电商,便是风口里的特有风景。它让汽车销售渠道高效,成本降低,终让利于消费者。
在2013年(汽车电商元年)之前,4S店是绝多数消费者购车场地,占据着新车销售渠道主流地位。随着互联网车市的逐步发展,4S店经营弊病日渐显露,猛涨的租金、豪华的装修费、日常维护费和人力成本等,其整体利润被日益压缩,导致大量4S店被迫关门。据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约有90%的经销商处于亏损中,未来全国倒闭的汽车4S店将达到6000家。
而今,电商是新车销售渠道的一种趋势。汽车媒体、传统电商平台,甚至汽车经销商、汽车厂商都在着力打造汽车电商。纵观其运营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以追求UV和PV流量值为主的媒体类型平台
这类平台的主要竞争力,体现在推广渠道上,更加接近消费者,如汽车之家、新浪汽车等。其表现特征分为公园模式和卖场模式。公园模式是指平台上的用户庞杂,如同逛公园一样,各色人群都有,需求也迥然不同,属于典型的纯粹流量模式;卖场模式是指平台是一个在线商城,以售卖汽车核心,来的人群也多为精准的购车用户,属于垂直类的流量模式。
2、以集客、撮合为目标的导购平台
这是一个发挥交易中介效应的平台,包括低价承诺的导购形式,或是以车展为形式,进行线下品牌推广的团购活动。如团车、小马、惠买车等。
3、以追求GMV(商品交易总额)为主的电商平台
此平台可以直接产生交易行为,其表现特征分为O2O合作模式和O2O自营模式。线上形成交易信息,线下委托商家交付,以及终的交易完成,称为O2O合作模式,如易车、车商城等;线上线下一体化,则叫做O2O自营模式,如一猫汽车。
面对多点开花的汽车电商格局,电商企业该如何突围?周_认为需要具备两个因素:一是能激发消费者主动接受,换句话说就是一定要给予消费者利好;二是能很好地分配参与方的利益,处理好资源整合问题。
作为主打“导流自营”的一猫汽车,在互联网汽车销售的阵营里,另辟蹊径,突破常规,即打造资讯、导购、商城一体化的业务形态。
三大场景真正实现让利消费者
一猫于2014年11月正式上线,专注于汽车媒体资讯业务,一年后,新车商城、新车导购陆续推出,形成一猫资讯、导购、商城一体化电商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一猫创始人兼CEO王辉宇,此前从事多年4S店等汽车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汽车流通领域的从业经验,带领一猫团队成功转型电商,并发觉到用户买车需要经历三个场景:信息搜集与咨询、试车体验、成单提车。
首先一猫从资讯平台切入,完成汽车信息与资讯对用户的传输,产生购车意向者,再进入一猫商城进行询价、体验,终完成成单提车。一猫将效率集成化,以此和4S店形成异化竞争。不过,这可能会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那么怎样优化用户购车体验,强化与用户互动,终促进成交呢?
基于这一问题,一猫推出了导购产品“960买车帮”,以达成对用户的培育和转化的场景。至此,资讯、导购、商城三大场景填补完成,一猫整个面向C端的产品架构全部成型。
周_从王辉宇的采访中了解到,三大场景是一猫的战略布局。先以资讯板块为基础,梳理用户的购车需求。时机成熟,上线大型综合性汽车商城,通过导购服务,连接自营城市店,打造线上订车,线下提车的O2O闭环。目前一猫首批已有8家城市店正式营业,未来将布局全国1000家店。
王辉宇还表示,把这三大场景串在一起,使它们形成纵向一体的关系。其核心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购买流量的费用减少,支付导购环节的佣金减少,终节省下来的成本,转化为终端价格的优惠,完成对用户的真正让利。
供应商资源整合,化解利益冲突
生产厂商和经销商是一猫的主要供应商,怎样处理其间的关系,才能规避利益冲突?如何整合这些资源,达到共赢效应?周_根据王辉宇的陈述,总结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方面,一猫是补充生产厂商销售渠道的新锐军。生产厂商发给一猫的车型,是4S店没有的,这样区别开,形成销售的增量。对于4S店或经销商,承担着销售指标的重压,一猫的出现,恰好可以通过批发的渠道,帮助他们舒缓库存量。
另一方面,一猫前期做的分众广告,带来了很多流量,在用户认知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力。因此经销商或4S店,抛开了长期处于散小乱的二级网点,拥抱高大上的一猫。
后,三大场景构成了一猫独特的产品生态链,这对于供应商而言,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一猫通过媒体属性的资讯平台,具有潜在购车需求的用户,参与一猫线下组织的导购活动,如之前的江门车展、武汉车展,聚集不同汽车品牌,并提供专业汽车顾问,指导用户,完善用户购车体验。
参展的汽车品牌,多由生产厂商或经销商提供。对于生产厂商来说,车展便是一个大型的借势营销活动;对于经销商而言,就算现场无法直接交易成单,但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获取一批户,摆脱了传统的佣金模式。
面对互联网汽车销售这个风口,一猫虽然在百家争鸣中打造了一套新模式,但对于下一步具体的运营与把控程度,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毕竟,想要达到一个令人向往的成熟型企业,需要打通电商闭环带来的海量数据,并具备完成数据的工业化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