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养殖鲫鱼要在什么环境?主要吃什么饲料?
- 2、怎么养鲫鱼 鲫鱼如何饲养
- 3、鲫鱼在哪养殖比较适合,养殖条件有哪些?
- 4、鲫鱼苗余姚那里有
- 5、洪湖经济发达吗?生活水平如何(在线等,请客观回答)
- 6、鲫鱼是怎么繁殖的?鲫鱼的发育过程
养殖鲫鱼要在什么环境?主要吃什么饲料?
可以在湖泊里面养殖,可以在池塘里面养殖,可以在河流里面养殖,也可以在一些水坑里面养殖,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工作,然后进行养殖,选择合适的鱼苗,放入养殖环境当中,注意喂食,注意饮食的质量。
涪陵马鞍鲫鱼养殖基地的简单介绍
涪陵马鞍鲫鱼养殖基地的简单介绍
涪陵马鞍鲫鱼养殖基地的简单介绍
鲫鱼是怎么繁殖的?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在各大水系,也是可以人工养殖的鱼类之一。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鲫鱼的发育过程,供养殖鲫鱼的朋友们参考。
一、鲫鱼是怎么繁殖的
鲫鱼一般在每年的3-7月份左右进行产卵,具体时间与鲫鱼品种以及具体所处地区有关。
鲫鱼在繁殖季节时,雌性鲫鱼会在水草繁茂处或者是石头较多处产卵,多将产于水草、石块、枯枝等附着物上。
产卵结束后,雄鱼会在上排出,二者结合形成受精卵,孵化出小鱼。
二、鲫鱼的发育过程
(1)卵期:鱼类在鱼卵膜内进行发育的时期。
(2)仔鱼:鱼苗脱膜孵化而出,口尚未开启,主要以卵黄为营养,属于内源性营养性质。
(3)仔鱼后期:鱼苗开始依靠外源性营养进行发育与生活,并且此时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4)稚鱼期:体型迅速趋近于成鱼,消化器官也开始往成鱼方向发育,结束的基本标志为鳞被发育完全及完全。
(5)幼鱼期:体形与成鱼相同,但是性尚未成熟的当年生幼鱼,并且斑纹和色泽也仍在发生变化。
(6)未成熟鱼期:形态和成鱼完全一样,但是性腺尚未成熟,一般是从当年生幼鱼向性成熟转变的时期。
(7)成鱼期:第二性征发达,已经具备能力,并且在每年的繁殖季节中进行繁殖。
(8)衰老期:机能开始衰退,生长速度缓慢。
三、鲫鱼的养殖方法
1、处理池塘 (1)要求水深超过1.5米,适宜水深为2-3米,池底的淤泥厚度为10-15厘米。
(2)放苗前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200-毫克/升)或漂(20毫克/升),消毒2-3天后注入新水。
(3)放苗前1-2天,全池泼洒2.5%粉剂。
2、投放鱼苗 (1)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放苗。
(2)若规格为40-60克/尾,放养密度为1500-2000尾/亩;若规格超过60克/尾,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若是要培育鱼种,放养密度为0.8-1.2万尾/亩。
(3)训食成功后,每亩池塘放养150-200尾规格为20-60克的鲢鳙。
3、合理喂食 (1)喂食前敲击固定器皿,让鲫鱼记住声音,形成条件反射。成功训食后,根据水温决定当日的喂食量。
(2)若水温低于18℃,每天投喂2次,每天的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1-3%。若水温超过18℃,每天投喂3-5次,每天的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3-5%。每次喂食30-40分钟左右。
4、保持水质 (1)将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ph值保持在7.5-8.3。
(2)根据季节和水温的变化来调节水位,以及加注新水,正常情况下每隔半个月调节1次,高温季节每周调节1次,注水量为15-30厘米/次。
(3)每天中午将增氧机打开2小时,以便让池水的溶解氧含量超过3毫克/升。
(4)每隔20天左右泼洒1次生石灰溶液,每次的用量为60公斤/亩;每隔15天使用1次过磷酸钙,每次的用量为15-20公斤/亩。需注意,泼洒生石灰溶液3-5天后才能使用过磷酸钙,避免水体的碱性过高,导致磷肥的使用效果下降。
(5)根据池塘内的水质变化情况定时、定量补充有机生物肥料,必要时可以配合使用小球藻藻种。
(6)定期在下风口、食台上投放微生态制剂菌种。
洪湖经济水平:
2007年GDP 59亿元 其中农业产值达到了40%,工业和服务业都不怎么样,是标准的农业大县(市),物产比较丰富,交通便利!
生活水平不贵的!
1、养殖环境对鲫鱼优质高产养殖极为重要。为提高养殖鲫鱼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注意养殖池塘的环境选择。一般养鱼池面积以5~1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池内水深2.5米左右为宜。注水前应对池塘进行适当修整,确保池形整齐。经修整后的池塘应具有不渗水,遇洪水而不淹的特点。
2、放苗前,应清洁鱼塘,以物消毒,去除鱼塘内的有害生物及各种病原体,为鱼苗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条件。清塘1周后,方可放入鱼苗养殖。
3、鲫鱼的优质高产养殖技术
4、鱼种放养和驯化,一般以8∶2搭配放养鲫鱼和花鲢鱼种最为适宜。根据鱼种规格调节放养密度。如鲫鱼种苗规格在尾重50克左右,可每亩放养1500~1800尾;如鲢鱼种苗尾重20~60克,其放养密度为150~170尾/亩。另外,为提高鱼种,鱼种入水前必须用3%食盐水浸洗消毒15分钟;如果使用浓度为15毫克/千克溶液则须浸洗消毒25分钟。
5、鲫鱼一般生活在水体中下层,所以需通过驯化才能让鲫鱼学会上浮抢食,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一般可将适量诱食剂添加于鱼食中,以缩短驯化时间和提高驯化成效,放养密度越大,则越容易被驯化。应注意的是,养殖人员应保证鱼种驯化期间池塘水质清澈,应在驯化完成后再放养花鲢于养殖池中。
6、养殖人员应根据鲫鱼生长速度、养殖密度科学调配饲料,定时定量投喂。鲫鱼的摄食强度可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养殖人员必须测算好投喂的饲料数量,以免出现过量投喂,鲫鱼因过食而引发疾病。
7、据生产实践,一般幼鱼阶段的鲫鱼每天投喂量应为其体重的10%左右;成鱼阶段应为体重的3%左右,保持8成饱即可。养殖人员也可根据水质溶氧量计算日常投喂量,如池塘水质溶氧量为3.5毫克/升,则投喂量应比日常投喂量减少15%;如果水质溶氧量降至2.5毫克/升时,投喂量应比日常投喂减少40%;如果水质溶氧量低于2毫克/升,则应停止投喂。另外,投喂时还应根据鲫鱼规格来选择饲料粒径,根据“从小不从大”原则配制饲料。无论采用人工投喂还是机械投喂,单次投喂时间应维持在15~30分钟之内;幼鱼阶段可日喂3~5次,成鱼阶段可日喂2~3次。
1 池塘条件及放养前的准备1.1 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要适中,不宜过大,池塘面积以0.33~1公顷为宜,面积小的池塘有利于水体更换和生产管理。水深一般1.8~2.5m,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池底平整,塘底淤泥不得超过30cm,不渗漏,水源充足无污染,以深井地下水为宜,电力有保障。
每6~8亩池塘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并有注排水设备。
1.2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2.1 鱼种进池前做好池塘的清整消毒工作,老塘要挖除过多的淤泥,并经干池曝晒。清塘物主要是生石灰或氯制剂,要求全池泼洒,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
1.2.2 放养前15~20d,成鱼池注水1~1.2m。2 鱼种的放养2.1 放养时间
4月中旬,平均水温达到6~8℃时开始放养。鱼种入池前应用孔雀石绿或等物浸浴消毒。
2.2 选择一种良种鲫鱼,苗种的纯度要有保障
放养鱼种要品种纯正(鲫鱼选彭泽鲫为宜)、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纯种鲫鱼能够充分发挥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优点,品种的引进要通过当地的水产部门,有条件的也可直接与场家签订合同。
2.3 制定合理的放养模式,做好品种搭配
良种鲫鱼养殖一般有精养和套养两种形式,精养鲫鱼的池塘面积在1公顷左右,可放养70g/尾的鲫鱼3万尾,另外搭配125g/尾的鲢鱼3000尾。精养鲫鱼池塘不宜搭配其它吃食性鱼类,以免争食而影响鲫鱼的生长。套养鲫鱼的池塘依主养品种的数量和面积大小决定放养数量。面积在2公顷的池塘套养50g/尾的鲫鱼180000尾。这样既不影响主养品种的生长速度,又可合理利用水面,提高效益。3 做好池塘水质的调控和管理工作3.1 春季池塘施用沸石粉或麦饭石一次,使用量为万分之一,隔7d使用优良改良剂,一次用量为百万分之五,如果池塘水质透明度低于20cm,则用量为百万分之十到十五。
3.2 鱼类生长旺季每月向池塘注排水二次,注排水后要身池塘中泼洒三合剂和钠,达到净水杀菌的目的。
3.3 及时检测水质,定期施用光合细菌,给水中的浮游生物提供营养元素,使水质处于良好状态。在整个养殖周期内,每10d左右换1次水,每次换水15cm深,同时不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的pH值,使之保持在7.0~7.5之间,并配合使用增氧机,使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增氧机从7月起使用,使用原则为“三开两不开”,即晴天中午开,阴雨开清晨开,浮头早开,晴天傍晚不开,阴雨开中午不开。
3.4 选择一种质量稳定可靠的全价配合饲料
饲料要选择一些信誉好、质量稳定的大型企业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养殖池塘的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2%,并依生长时期逐渐调节其含量,饲料的蛋白含量不低于28%,不要高开35%,过高的蛋白含量会造成饲料营养浪费。
3.5 提前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做到防大于治
放苗前用生石灰清塘,鱼种入塘前用食盐或液浸泡,杀灭鱼体上的病菌。在养殖过程中每隔20d左右用氯杀灵、鱼虾安等物,进行全池泼洒,预防鱼病发生。危害良种鲫鱼的疾病主要有“暴发性细菌败血症”、“鳃霉病”、“腑腔积水病”、“表皮毛细血管出血症”等。其中以“暴发性细菌败血症”和“表皮毛细血管出血症”危害最为,这几种病必须提前预防。采用“外消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每月必须坚持投防治两次,在鱼上市的前20天做两次消毒处理。这样可大大减少鱼病的发生。
怎么养鲫鱼 鲫鱼如何饲养
可以在湖泊里面养殖,可以在池塘里面养殖,可以在河流里面养殖,也可以在一些水坑里面养殖,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工作,然后进行养殖,选择合适的鱼苗,放入养殖环境当中,注意喂食,注意饮食的质量。
鲫鱼是怎么繁殖的?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在各大水系,也是可以人工养殖的鱼类之一。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鲫鱼的发育过程,供养殖鲫鱼的朋友们参考。
一、鲫鱼是怎么繁殖的
鲫鱼一般在每年的3-7月份左右进行产卵,具体时间与鲫鱼品种以及具体所处地区有关。
鲫鱼在繁殖季节时,雌性鲫鱼会在水草繁茂处或者是石头较多处产卵,多将产于水草、石块、枯枝等附着物上。
产卵结束后,雄鱼会在上排出,二者结合形成受精卵,孵化出小鱼。
二、鲫鱼的发育过程
(1)卵期:鱼类在鱼卵膜内进行发育的时期。
(2)仔鱼:鱼苗脱膜孵化而出,口尚未开启,主要以卵黄为营养,属于内源性营养性质。
(3)仔鱼后期:鱼苗开始依靠外源性营养进行发育与生活,并且此时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4)稚鱼期:体型迅速趋近于成鱼,消化器官也开始往成鱼方向发育,结束的基本标志为鳞被发育完全及完全。
(5)幼鱼期:体形与成鱼相同,但是性尚未成熟的当年生幼鱼,并且斑纹和色泽也仍在发生变化。
(6)未成熟鱼期:形态和成鱼完全一样,但是性腺尚未成熟,一般是从当年生幼鱼向性成熟转变的时期。
(7)成鱼期:第二性征发达,已经具备能力,并且在每年的繁殖季节中进行繁殖。
(8)衰老期:机能开始衰退,生长速度缓慢。
三、鲫鱼的养殖方法
1、处理池塘 (1)要求水深超过1.5米,适宜水深为2-3米,池底的淤泥厚度为10-15厘米。
(2)放苗前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200-毫克/升)或漂(20毫克/升),消毒2-3天后注入新水。
(3)放苗前1-2天,全池泼洒2.5%粉剂。
2、投放鱼苗 (1)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放苗。
(2)若规格为40-60克/尾,放养密度为1500-2000尾/亩;若规格超过60克/尾,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若是要培育鱼种,放养密度为0.8-1.2万尾/亩。
(3)训食成功后,每亩池塘放养150-200尾规格为20-60克的鲢鳙。
3、合理喂食 (1)喂食前敲击固定器皿,让鲫鱼记住声音,形成条件反射。成功训食后,根据水温决定当日的喂食量。
(2)若水温低于18℃,每天投喂2次,每天的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1-3%。若水温超过18℃,每天投喂3-5次,每天的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3-5%。每次喂食30-40分钟左右。
4、保持水质 (1)将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ph值保持在7.5-8.3。
(2)根据季节和水温的变化来调节水位,以及加注新水,正常情况下每隔半个月调节1次,高温季节每周调节1次,注水量为15-30厘米/次。
(3)每天中午将增氧机打开2小时,以便让池水的溶解氧含量超过3毫克/升。
(4)每隔20天左右泼洒1次生石灰溶液,每次的用量为60公斤/亩;每隔15天使用1次过磷酸钙,每次的用量为15-20公斤/亩。需注意,泼洒生石灰溶液3-5天后才能使用过磷酸钙,避免水体的碱性过高,导致磷肥的使用效果下降。
(5)根据池塘内的水质变化情况定时、定量补充有机生物肥料,必要时可以配合使用小球藻藻种。
(6)定期在下风口、食台上投放微生态制剂菌种。
洪湖经济水平:
2007年GDP 59亿元 其中农业产值达到了40%,工业和服务业都不怎么样,是标准的农业大县(市),物产比较丰富,交通便利!
生活水平不贵的!
1、养殖环境对鲫鱼优质高产养殖极为重要。为提高养殖鲫鱼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注意养殖池塘的环境选择。一般养鱼池面积以5~1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池内水深2.5米左右为宜。注水前应对池塘进行适当修整,确保池形整齐。经修整后的池塘应具有不渗水,遇洪水而不淹的特点。
2、放苗前,应清洁鱼塘,以物消毒,去除鱼塘内的有害生物及各种病原体,为鱼苗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条件。清塘1周后,方可放入鱼苗养殖。
3、鲫鱼的优质高产养殖技术
4、鱼种放养和驯化,一般以8∶2搭配放养鲫鱼和花鲢鱼种最为适宜。根据鱼种规格调节放养密度。如鲫鱼种苗规格在尾重50克左右,可每亩放养1500~1800尾;如鲢鱼种苗尾重20~60克,其放养密度为150~170尾/亩。另外,为提高鱼种,鱼种入水前必须用3%食盐水浸洗消毒15分钟;如果使用浓度为15毫克/千克溶液则须浸洗消毒25分钟。
5、鲫鱼一般生活在水体中下层,所以需通过驯化才能让鲫鱼学会上浮抢食,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一般可将适量诱食剂添加于鱼食中,以缩短驯化时间和提高驯化成效,放养密度越大,则越容易被驯化。应注意的是,养殖人员应保证鱼种驯化期间池塘水质清澈,应在驯化完成后再放养花鲢于养殖池中。
6、养殖人员应根据鲫鱼生长速度、养殖密度科学调配饲料,定时定量投喂。鲫鱼的摄食强度可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养殖人员必须测算好投喂的饲料数量,以免出现过量投喂,鲫鱼因过食而引发疾病。
7、据生产实践,一般幼鱼阶段的鲫鱼每天投喂量应为其体重的10%左右;成鱼阶段应为体重的3%左右,保持8成饱即可。养殖人员也可根据水质溶氧量计算日常投喂量,如池塘水质溶氧量为3.5毫克/升,则投喂量应比日常投喂量减少15%;如果水质溶氧量降至2.5毫克/升时,投喂量应比日常投喂减少40%;如果水质溶氧量低于2毫克/升,则应停止投喂。另外,投喂时还应根据鲫鱼规格来选择饲料粒径,根据“从小不从大”原则配制饲料。无论采用人工投喂还是机械投喂,单次投喂时间应维持在15~30分钟之内;幼鱼阶段可日喂3~5次,成鱼阶段可日喂2~3次。
鲫鱼在哪养殖比较适合,养殖条件有哪些?
可以在湖泊里面养殖,可以在池塘里面养殖,可以在河流里面养殖,也可以在一些水坑里面养殖,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工作,然后进行养殖,选择合适的鱼苗,放入养殖环境当中,注意喂食,注意饮食的质量。
鲫鱼苗余姚那里有
可以在湖泊里面养殖,可以在池塘里面养殖,可以在河流里面养殖,也可以在一些水坑里面养殖,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工作,然后进行养殖,选择合适的鱼苗,放入养殖环境当中,注意喂食,注意饮食的质量。
鲫鱼是怎么繁殖的?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在各大水系,也是可以人工养殖的鱼类之一。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鲫鱼的发育过程,供养殖鲫鱼的朋友们参考。
一、鲫鱼是怎么繁殖的
鲫鱼一般在每年的3-7月份左右进行产卵,具体时间与鲫鱼品种以及具体所处地区有关。
鲫鱼在繁殖季节时,雌性鲫鱼会在水草繁茂处或者是石头较多处产卵,多将产于水草、石块、枯枝等附着物上。
产卵结束后,雄鱼会在上排出,二者结合形成受精卵,孵化出小鱼。
二、鲫鱼的发育过程
(1)卵期:鱼类在鱼卵膜内进行发育的时期。
(2)仔鱼:鱼苗脱膜孵化而出,口尚未开启,主要以卵黄为营养,属于内源性营养性质。
(3)仔鱼后期:鱼苗开始依靠外源性营养进行发育与生活,并且此时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4)稚鱼期:体型迅速趋近于成鱼,消化器官也开始往成鱼方向发育,结束的基本标志为鳞被发育完全及完全。
(5)幼鱼期:体形与成鱼相同,但是性尚未成熟的当年生幼鱼,并且斑纹和色泽也仍在发生变化。
(6)未成熟鱼期:形态和成鱼完全一样,但是性腺尚未成熟,一般是从当年生幼鱼向性成熟转变的时期。
(7)成鱼期:第二性征发达,已经具备能力,并且在每年的繁殖季节中进行繁殖。
(8)衰老期:机能开始衰退,生长速度缓慢。
三、鲫鱼的养殖方法
1、处理池塘 (1)要求水深超过1.5米,适宜水深为2-3米,池底的淤泥厚度为10-15厘米。
(2)放苗前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200-毫克/升)或漂(20毫克/升),消毒2-3天后注入新水。
(3)放苗前1-2天,全池泼洒2.5%粉剂。
2、投放鱼苗 (1)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放苗。
(2)若规格为40-60克/尾,放养密度为1500-2000尾/亩;若规格超过60克/尾,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若是要培育鱼种,放养密度为0.8-1.2万尾/亩。
(3)训食成功后,每亩池塘放养150-200尾规格为20-60克的鲢鳙。
3、合理喂食 (1)喂食前敲击固定器皿,让鲫鱼记住声音,形成条件反射。成功训食后,根据水温决定当日的喂食量。
(2)若水温低于18℃,每天投喂2次,每天的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1-3%。若水温超过18℃,每天投喂3-5次,每天的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3-5%。每次喂食30-40分钟左右。
4、保持水质 (1)将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ph值保持在7.5-8.3。
(2)根据季节和水温的变化来调节水位,以及加注新水,正常情况下每隔半个月调节1次,高温季节每周调节1次,注水量为15-30厘米/次。
(3)每天中午将增氧机打开2小时,以便让池水的溶解氧含量超过3毫克/升。
(4)每隔20天左右泼洒1次生石灰溶液,每次的用量为60公斤/亩;每隔15天使用1次过磷酸钙,每次的用量为15-20公斤/亩。需注意,泼洒生石灰溶液3-5天后才能使用过磷酸钙,避免水体的碱性过高,导致磷肥的使用效果下降。
(5)根据池塘内的水质变化情况定时、定量补充有机生物肥料,必要时可以配合使用小球藻藻种。
(6)定期在下风口、食台上投放微生态制剂菌种。
洪湖经济水平:
2007年GDP 59亿元 其中农业产值达到了40%,工业和服务业都不怎么样,是标准的农业大县(市),物产比较丰富,交通便利!
生活水平不贵的!
1、养殖环境对鲫鱼优质高产养殖极为重要。为提高养殖鲫鱼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注意养殖池塘的环境选择。一般养鱼池面积以5~1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池内水深2.5米左右为宜。注水前应对池塘进行适当修整,确保池形整齐。经修整后的池塘应具有不渗水,遇洪水而不淹的特点。
2、放苗前,应清洁鱼塘,以物消毒,去除鱼塘内的有害生物及各种病原体,为鱼苗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条件。清塘1周后,方可放入鱼苗养殖。
3、鲫鱼的优质高产养殖技术
4、鱼种放养和驯化,一般以8∶2搭配放养鲫鱼和花鲢鱼种最为适宜。根据鱼种规格调节放养密度。如鲫鱼种苗规格在尾重50克左右,可每亩放养1500~1800尾;如鲢鱼种苗尾重20~60克,其放养密度为150~170尾/亩。另外,为提高鱼种,鱼种入水前必须用3%食盐水浸洗消毒15分钟;如果使用浓度为15毫克/千克溶液则须浸洗消毒25分钟。
5、鲫鱼一般生活在水体中下层,所以需通过驯化才能让鲫鱼学会上浮抢食,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一般可将适量诱食剂添加于鱼食中,以缩短驯化时间和提高驯化成效,放养密度越大,则越容易被驯化。应注意的是,养殖人员应保证鱼种驯化期间池塘水质清澈,应在驯化完成后再放养花鲢于养殖池中。
6、养殖人员应根据鲫鱼生长速度、养殖密度科学调配饲料,定时定量投喂。鲫鱼的摄食强度可随水温变化而变化,养殖人员必须测算好投喂的饲料数量,以免出现过量投喂,鲫鱼因过食而引发疾病。
7、据生产实践,一般幼鱼阶段的鲫鱼每天投喂量应为其体重的10%左右;成鱼阶段应为体重的3%左右,保持8成饱即可。养殖人员也可根据水质溶氧量计算日常投喂量,如池塘水质溶氧量为3.5毫克/升,则投喂量应比日常投喂量减少15%;如果水质溶氧量降至2.5毫克/升时,投喂量应比日常投喂减少40%;如果水质溶氧量低于2毫克/升,则应停止投喂。另外,投喂时还应根据鲫鱼规格来选择饲料粒径,根据“从小不从大”原则配制饲料。无论采用人工投喂还是机械投喂,单次投喂时间应维持在15~30分钟之内;幼鱼阶段可日喂3~5次,成鱼阶段可日喂2~3次。
1 池塘条件及放养前的准备1.1 池塘选择
池塘面积要适中,不宜过大,池塘面积以0.33~1公顷为宜,面积小的池塘有利于水体更换和生产管理。水深一般1.8~2.5m,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池底平整,塘底淤泥不得超过30cm,不渗漏,水源充足无污染,以深井地下水为宜,电力有保障。
每6~8亩池塘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并有注排水设备。
1.2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2.1 鱼种进池前做好池塘的清整消毒工作,老塘要挖除过多的淤泥,并经干池曝晒。清塘物主要是生石灰或氯制剂,要求全池泼洒,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
1.2.2 放养前15~20d,成鱼池注水1~1.2m。2 鱼种的放养2.1 放养时间
4月中旬,平均水温达到6~8℃时开始放养。鱼种入池前应用孔雀石绿或等物浸浴消毒。
2.2 选择一种良种鲫鱼,苗种的纯度要有保障
放养鱼种要品种纯正(鲫鱼选彭泽鲫为宜)、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病。纯种鲫鱼能够充分发挥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优点,品种的引进要通过当地的水产部门,有条件的也可直接与场家签订合同。
2.3 制定合理的放养模式,做好品种搭配
良种鲫鱼养殖一般有精养和套养两种形式,精养鲫鱼的池塘面积在1公顷左右,可放养70g/尾的鲫鱼3万尾,另外搭配125g/尾的鲢鱼3000尾。精养鲫鱼池塘不宜搭配其它吃食性鱼类,以免争食而影响鲫鱼的生长。套养鲫鱼的池塘依主养品种的数量和面积大小决定放养数量。面积在2公顷的池塘套养50g/尾的鲫鱼180000尾。这样既不影响主养品种的生长速度,又可合理利用水面,提高效益。3 做好池塘水质的调控和管理工作3.1 春季池塘施用沸石粉或麦饭石一次,使用量为万分之一,隔7d使用优良改良剂,一次用量为百万分之五,如果池塘水质透明度低于20cm,则用量为百万分之十到十五。
3.2 鱼类生长旺季每月向池塘注排水二次,注排水后要身池塘中泼洒三合剂和钠,达到净水杀菌的目的。
3.3 及时检测水质,定期施用光合细菌,给水中的浮游生物提供营养元素,使水质处于良好状态。在整个养殖周期内,每10d左右换1次水,每次换水15cm深,同时不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的pH值,使之保持在7.0~7.5之间,并配合使用增氧机,使池塘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增氧机从7月起使用,使用原则为“三开两不开”,即晴天中午开,阴雨开清晨开,浮头早开,晴天傍晚不开,阴雨开中午不开。
3.4 选择一种质量稳定可靠的全价配合饲料
饲料要选择一些信誉好、质量稳定的大型企业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养殖池塘的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2%,并依生长时期逐渐调节其含量,饲料的蛋白含量不低于28%,不要高开35%,过高的蛋白含量会造成饲料营养浪费。
3.5 提前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做到防大于治
放苗前用生石灰清塘,鱼种入塘前用食盐或液浸泡,杀灭鱼体上的病菌。在养殖过程中每隔20d左右用氯杀灵、鱼虾安等物,进行全池泼洒,预防鱼病发生。危害良种鲫鱼的疾病主要有“暴发性细菌败血症”、“鳃霉病”、“腑腔积水病”、“表皮毛细血管出血症”等。其中以“暴发性细菌败血症”和“表皮毛细血管出血症”危害最为,这几种病必须提前预防。采用“外消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每月必须坚持投防治两次,在鱼上市的前20天做两次消毒处理。这样可大大减少鱼病的发生。
余姚市是浙江省宁波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东经120°55′至121°17′,北纬30°02′至30°17′之间。该市地处宁波市中心城区和杭州市中心城区之间,交通便利,农业发达,是一个以渔业、农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因此,在余姚市购买鱼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您需要购买鱼苗,您可以前往余姚市的东钱湖、梁弄、赵家浜等地区的渔业公司或鱼苗养殖场购买。这些地区的鱼类资源丰富,鱼苗价格相对较低。您可以通过当地渔民或农村合作社等渠道了解具体的销售信息和价格。
当您在购买鱼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适合自己养殖条件的鱼苗品种,不同品种的鱼苗对养殖环境的要求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其次,购买健康的鱼苗,避免购买有病菌和的鱼苗,以免造成养殖损失。,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购买具有完整手续和证件的鱼苗,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如果您需要购买鱼苗,余姚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购买健康的鱼苗,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养殖鱼类。
洪湖经济发达吗?生活水平如何(在线等,请客观回答)
可以在湖泊里面养殖,可以在池塘里面养殖,可以在河流里面养殖,也可以在一些水坑里面养殖,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工作,然后进行养殖,选择合适的鱼苗,放入养殖环境当中,注意喂食,注意饮食的质量。
鲫鱼是怎么繁殖的?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在各大水系,也是可以人工养殖的鱼类之一。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鲫鱼的发育过程,供养殖鲫鱼的朋友们参考。
一、鲫鱼是怎么繁殖的
鲫鱼一般在每年的3-7月份左右进行产卵,具体时间与鲫鱼品种以及具体所处地区有关。
鲫鱼在繁殖季节时,雌性鲫鱼会在水草繁茂处或者是石头较多处产卵,多将产于水草、石块、枯枝等附着物上。
产卵结束后,雄鱼会在上排出,二者结合形成受精卵,孵化出小鱼。
二、鲫鱼的发育过程
(1)卵期:鱼类在鱼卵膜内进行发育的时期。
(2)仔鱼:鱼苗脱膜孵化而出,口尚未开启,主要以卵黄为营养,属于内源性营养性质。
(3)仔鱼后期:鱼苗开始依靠外源性营养进行发育与生活,并且此时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4)稚鱼期:体型迅速趋近于成鱼,消化器官也开始往成鱼方向发育,结束的基本标志为鳞被发育完全及完全。
(5)幼鱼期:体形与成鱼相同,但是性尚未成熟的当年生幼鱼,并且斑纹和色泽也仍在发生变化。
(6)未成熟鱼期:形态和成鱼完全一样,但是性腺尚未成熟,一般是从当年生幼鱼向性成熟转变的时期。
(7)成鱼期:第二性征发达,已经具备能力,并且在每年的繁殖季节中进行繁殖。
(8)衰老期:机能开始衰退,生长速度缓慢。
三、鲫鱼的养殖方法
1、处理池塘 (1)要求水深超过1.5米,适宜水深为2-3米,池底的淤泥厚度为10-15厘米。
(2)放苗前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200-毫克/升)或漂(20毫克/升),消毒2-3天后注入新水。
(3)放苗前1-2天,全池泼洒2.5%粉剂。
2、投放鱼苗 (1)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放苗。
(2)若规格为40-60克/尾,放养密度为1500-2000尾/亩;若规格超过60克/尾,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若是要培育鱼种,放养密度为0.8-1.2万尾/亩。
(3)训食成功后,每亩池塘放养150-200尾规格为20-60克的鲢鳙。
3、合理喂食 (1)喂食前敲击固定器皿,让鲫鱼记住声音,形成条件反射。成功训食后,根据水温决定当日的喂食量。
(2)若水温低于18℃,每天投喂2次,每天的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1-3%。若水温超过18℃,每天投喂3-5次,每天的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3-5%。每次喂食30-40分钟左右。
4、保持水质 (1)将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ph值保持在7.5-8.3。
(2)根据季节和水温的变化来调节水位,以及加注新水,正常情况下每隔半个月调节1次,高温季节每周调节1次,注水量为15-30厘米/次。
(3)每天中午将增氧机打开2小时,以便让池水的溶解氧含量超过3毫克/升。
(4)每隔20天左右泼洒1次生石灰溶液,每次的用量为60公斤/亩;每隔15天使用1次过磷酸钙,每次的用量为15-20公斤/亩。需注意,泼洒生石灰溶液3-5天后才能使用过磷酸钙,避免水体的碱性过高,导致磷肥的使用效果下降。
(5)根据池塘内的水质变化情况定时、定量补充有机生物肥料,必要时可以配合使用小球藻藻种。
(6)定期在下风口、食台上投放微生态制剂菌种。
洪湖经济水平:
2007年GDP 59亿元 其中农业产值达到了40%,工业和服务业都不怎么样,是标准的农业大县(市),物产比较丰富,交通便利!
生活水平不贵的!
鲫鱼是怎么繁殖的?鲫鱼的发育过程
可以在湖泊里面养殖,可以在池塘里面养殖,可以在河流里面养殖,也可以在一些水坑里面养殖,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工作,然后进行养殖,选择合适的鱼苗,放入养殖环境当中,注意喂食,注意饮食的质量。
鲫鱼是怎么繁殖的?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在各大水系,也是可以人工养殖的鱼类之一。下面我们介绍一下鲫鱼的发育过程,供养殖鲫鱼的朋友们参考。
一、鲫鱼是怎么繁殖的
鲫鱼一般在每年的3-7月份左右进行产卵,具体时间与鲫鱼品种以及具体所处地区有关。
鲫鱼在繁殖季节时,雌性鲫鱼会在水草繁茂处或者是石头较多处产卵,多将产于水草、石块、枯枝等附着物上。
产卵结束后,雄鱼会在上排出,二者结合形成受精卵,孵化出小鱼。
二、鲫鱼的发育过程
(1)卵期:鱼类在鱼卵膜内进行发育的时期。
(2)仔鱼:鱼苗脱膜孵化而出,口尚未开启,主要以卵黄为营养,属于内源性营养性质。
(3)仔鱼后期:鱼苗开始依靠外源性营养进行发育与生活,并且此时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4)稚鱼期:体型迅速趋近于成鱼,消化器官也开始往成鱼方向发育,结束的基本标志为鳞被发育完全及完全。
(5)幼鱼期:体形与成鱼相同,但是性尚未成熟的当年生幼鱼,并且斑纹和色泽也仍在发生变化。
(6)未成熟鱼期:形态和成鱼完全一样,但是性腺尚未成熟,一般是从当年生幼鱼向性成熟转变的时期。
(7)成鱼期:第二性征发达,已经具备能力,并且在每年的繁殖季节中进行繁殖。
(8)衰老期:机能开始衰退,生长速度缓慢。
三、鲫鱼的养殖方法
1、处理池塘 (1)要求水深超过1.5米,适宜水深为2-3米,池底的淤泥厚度为10-15厘米。
(2)放苗前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200-毫克/升)或漂(20毫克/升),消毒2-3天后注入新水。
(3)放苗前1-2天,全池泼洒2.5%粉剂。
2、投放鱼苗 (1)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放苗。
(2)若规格为40-60克/尾,放养密度为1500-2000尾/亩;若规格超过60克/尾,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亩。若是要培育鱼种,放养密度为0.8-1.2万尾/亩。
(3)训食成功后,每亩池塘放养150-200尾规格为20-60克的鲢鳙。
3、合理喂食 (1)喂食前敲击固定器皿,让鲫鱼记住声音,形成条件反射。成功训食后,根据水温决定当日的喂食量。
(2)若水温低于18℃,每天投喂2次,每天的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1-3%。若水温超过18℃,每天投喂3-5次,每天的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3-5%。每次喂食30-40分钟左右。
4、保持水质 (1)将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ph值保持在7.5-8.3。
(2)根据季节和水温的变化来调节水位,以及加注新水,正常情况下每隔半个月调节1次,高温季节每周调节1次,注水量为15-30厘米/次。
(3)每天中午将增氧机打开2小时,以便让池水的溶解氧含量超过3毫克/升。
(4)每隔20天左右泼洒1次生石灰溶液,每次的用量为60公斤/亩;每隔15天使用1次过磷酸钙,每次的用量为15-20公斤/亩。需注意,泼洒生石灰溶液3-5天后才能使用过磷酸钙,避免水体的碱性过高,导致磷肥的使用效果下降。
(5)根据池塘内的水质变化情况定时、定量补充有机生物肥料,必要时可以配合使用小球藻藻种。
(6)定期在下风口、食台上投放微生态制剂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