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摆地摊卖衣服赚钱吗?
是的。
关于打擦边球卖衣服赚钱吗女的信息
关于打擦边球卖衣服赚钱吗女的信息
擦边球行业的确是比较赚钱,同样的,也在法律的边缘来回徘徊。
因为这就属于是帮助企业逃税漏税,在法律上,这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出事,那就是大事情了。
地摊卖的东西一般利润都很高,我摆过地摊,卖的东西利润能达300%,摆地摊一个月能赚上万块钱,在现实中是存在的,我身边甚至有人靠摆地摊在深圳买了2套房。
我身边有人就靠摆地摊,一天日赚500元以上,这个摆地摊的人,他也没去其他地方,只是在农村的集市上卖。

分享一下自己摆地摊的经历:
前几年,我离开广东去格尔木,在格尔木呆了一个月不到,因为受不了当地的高原气候,就想着辞职,辞职之后做什么是个问题。
以前一直听网友说,摆摊很赚钱,也很适合没有工作的人去做,于是我就在网上找摆摊的相关信息。
这一找我才发现,原来有不少现在的商业成功人士,他们都摆过地摊的,比如:
陶华碧,老干创始人,最开始也是在地摊,卖她的豆豉麻辣酱
宗庆后早期也是走街串巷卖汽水、棒冰甚至那时还不是很出名的马云、雷军、海底捞的创始人他们也曾摆过地摊
这些名人也摆过地摊,对我的是非常大的,我也进了某网站的地摊群,看到群里有个公认的大佬,他一个月摆地摊收入不低于10万,现在开有两家公司。

这大佬在群里,是人人羡慕的对象,进群的人都想着自己,将来能像这大佬一样,通过摆地摊增加自己的收入。
当时我也是个刚进群的新人,一直默默地看着他们在聊天,自己在潜水偶尔说几句话,每天看着有数千条的消息,我发现进群的新人不少,聊的最多的有两点。
一点是卖什么东西,才能赚钱。
另一点,我一个人不好意思去摆地摊,有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先练练手?
那时群里天天都有人在喊着,有谁愿意和我一起练摊。一些同城的人,他们还真的如愿找到一起练手的搭档,回来后他们也在群里分享了次摆地摊的心得。
看了大概有1个星期吧,我也在群里和他们混熟了,也像他们一样,天天问别人,摆地摊卖什么东西好,问别人今天摆地摊收获如何。
后来我发现最早那些说要练手的,有好几个人不说话了,@他们也不回话,就在我以为他们已经失败,摆地摊其实不赚钱的时候,我就在群里发了个消息,讲到摆地摊赚不到钱,大家还是老实去找个地方上班吧。
我的观点,有不少人在附合,结果给我来了一句:摆地摊也有竞争,谁赚钱会告诉你呢,就是赚钱,他也会说自己没赚,有这时间在群里抱怨,不如自己去试试就知道了。

这句话,我是有同感的,确实摆地摊也是做生意,谁会告诉你,他是赚了呢,他要是说赚钱了,别人肯定会眼红,也会过来和你竞争。
于是我就决定,自己先拿些钱去试试,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反正本钱也不多,大不了回来继续打工。
然后我就在网上订了200多元的情侣钥匙扣,一对0.8钱,我决定卖5~10元一对,先去校园附近试试水。
就在我准备离开格尔木,到了火车站时,刚好有几个大嫂向我当地的昆仑玉,我想着既然要摆摊,不如弄些昆仑玉回去一起卖,这东西拿着挺漂亮的,说不定能赚更多的钱。
于是我就把火车票改签,去当地的玉石市场,购买了1000多块钱的昆仑玉(结果现在想想,我真想给自己一巴掌,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我带着昆仑玉和情侣钥匙扣,站摆摊的地点,选择我所熟悉的广东省。
之所以选广东,除了我对当地熟悉,另一个是广东外来人口多,摆地摊会更好做些。
在我坐火车去广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让我对自己摆地摊的决定,更坚定选择是对的。
当火车到了西安的时候,上来了一群四川人,他们同样也是要去广东,坐火车时间是很漫长的,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我们就聊了起来。
当他们得知,我去广东不是去打工,而是去摆摊卖东西,他们纷纷起哄到,把你要卖的东西,拿出来看看吧,说不定我们也想买。
于是,我就把身上的包打开,挑了几对情侣的钥匙扣,几条昆仑玉项链和几个手镯给他们看。其中有个女的看上了一条项链和一个手镯,问我啥卖?
项链我进货的时候是3元一条,手镯是10~15元一个,我就对她讲,项链15元一条,手镯是80元一个。
那女的说你这是真的玉吗,会不会是的?她的同伴也起哄到,肯定是的,这都是玻璃做的。
一听他们这么说,我有点生气,说道什么可能是的呢,我刚从格尔木回来,说着我就掏出自己的车票给他们看。
那女的看了我车票,也就不再说我卖货,她就问我能不能便宜些,她真的好想要,我想着自己的报价可能是真的有些高了,就对她项链12元一条,手镯最少50元,低了我就亏本了。
那女的可能是真的想买,她说道手镯太贵了她买不起,项链她真的想要,但最多给10元,多了她就不买了。
都还没到广东,就有人照顾我的生意,我就想卖她一条算了,反正我也赚大了,一条3元进货的,我卖到10元,利润已经达到300%了。
我就卖给她一条,没想到的是,在我卖完之后,我们车厢的一个女乘务员,她也想买一条,也是以10元的价格成交,原来我们这群人说话太大声了,又刚好是在尾座,乘务员都被我们声音吸引了过来。

还没到广东,我就卖了两条项链,心里对摆地摊的期待值也就更高了。
到了广东之后,我才发现我错了,我在县城几个学校附近摆摊卖钥匙扣,结果人家学生中午根本就不出来,有个大爷是看上我卖的手镯,一听我的报价,他就吓跑了,后来又来了个大妈,也看上我卖的手镯。
大妈没被我的报价吓跑,但大还价,让我有想跑的冲动,她看上的我手镯是我进货的15元,她只愿意给20元,多一毛都不想出。哪怕我拿出车票,告诉她这手镯是我从格尔木进货来的,我专门去那边进货,大妈还是坚持,我这个就是玻璃做的,车票也是的,她只想给20元。
15元进货卖20元,我图的是啥的呢,我自然也就肯松口,爱买不买,我也就没答应20元卖出去。
收摊后我把这件事情发到群里分享了,想着群里的同行,能给我些安慰,哪想到,他们纷纷说我,是不是傻,你去摆摊还卖玉,不管你卖的是不是真的,人家肯定认为你这是的。
因为地摊卖的东西在大多数人眼中就代表着,廉价和品质不可靠。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不服,想着自己在火车上都卖出两件了,总有识货的人,哪想到接下来的摆摊,除了卖掉几对钥匙扣,玉器一个也没卖掉,这时我才慌了起来,钥匙扣我进货才200多,但玉器我是进了1000多,如果玉器没有人要,我就铁定亏本了。
于是我就转移其他地方去摆摊,我不在县城摆摊,在网上查了下当地乡镇的赶集时间表,我去乡镇赶集摆摊。
这次去乡镇赶集摆摊,我才知道,摆摊是可以赚钱的,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1、赚不赚钱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你店的位置要好,衣服要最新款,价格要合理,你那个小店也不可能整些服装来卖吧,只能进行薄利多销的策略。 2、至于想挣多少钱,就要根据销量和价格来衡量了。首先还是要有个定位,由于店面不是很打,可以整个专门分众化服饰,比如专门卖小孩的或者专门女孩的等等。要周密,不然很容易垮掉的。 起步: 1、考察地段:你要根据你实际的卖场环境及周围的氛围来决定做什么,出去考察多个地方,要好的店铺,换句换说你的服装再好,没有好的地理位置一切等于零; 2、店面大小考虑:店面要三思;还有服装生意不可能马上开就生意很好的,一般都要三四个月才会好起来,这个我问过很多人了; 3、进货:无非是两种进货渠道,去当地批发市场或者直接在厂家拿货,但是建议别去批发市场拿,因为市场都是经过几手了没有利润,直接在厂家上货来卖,这样才有利润。
网红卖衣服究竟有多赚钱?
是的。
擦边球行业的确是比较赚钱,同样的,也在法律的边缘来回徘徊。
因为这就属于是帮助企业逃税漏税,在法律上,这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出事,那就是大事情了。
地摊卖的东西一般利润都很高,我摆过地摊,卖的东西利润能达300%,摆地摊一个月能赚上万块钱,在现实中是存在的,我身边甚至有人靠摆地摊在深圳买了2套房。
我身边有人就靠摆地摊,一天日赚500元以上,这个摆地摊的人,他也没去其他地方,只是在农村的集市上卖。

分享一下自己摆地摊的经历:
前几年,我离开广东去格尔木,在格尔木呆了一个月不到,因为受不了当地的高原气候,就想着辞职,辞职之后做什么是个问题。
以前一直听网友说,摆摊很赚钱,也很适合没有工作的人去做,于是我就在网上找摆摊的相关信息。
这一找我才发现,原来有不少现在的商业成功人士,他们都摆过地摊的,比如:
陶华碧,老干创始人,最开始也是在地摊,卖她的豆豉麻辣酱
宗庆后早期也是走街串巷卖汽水、棒冰甚至那时还不是很出名的马云、雷军、海底捞的创始人他们也曾摆过地摊
这些名人也摆过地摊,对我的是非常大的,我也进了某网站的地摊群,看到群里有个公认的大佬,他一个月摆地摊收入不低于10万,现在开有两家公司。

这大佬在群里,是人人羡慕的对象,进群的人都想着自己,将来能像这大佬一样,通过摆地摊增加自己的收入。
当时我也是个刚进群的新人,一直默默地看着他们在聊天,自己在潜水偶尔说几句话,每天看着有数千条的消息,我发现进群的新人不少,聊的最多的有两点。
一点是卖什么东西,才能赚钱。
另一点,我一个人不好意思去摆地摊,有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先练练手?
那时群里天天都有人在喊着,有谁愿意和我一起练摊。一些同城的人,他们还真的如愿找到一起练手的搭档,回来后他们也在群里分享了次摆地摊的心得。
看了大概有1个星期吧,我也在群里和他们混熟了,也像他们一样,天天问别人,摆地摊卖什么东西好,问别人今天摆地摊收获如何。
后来我发现最早那些说要练手的,有好几个人不说话了,@他们也不回话,就在我以为他们已经失败,摆地摊其实不赚钱的时候,我就在群里发了个消息,讲到摆地摊赚不到钱,大家还是老实去找个地方上班吧。
我的观点,有不少人在附合,结果给我来了一句:摆地摊也有竞争,谁赚钱会告诉你呢,就是赚钱,他也会说自己没赚,有这时间在群里抱怨,不如自己去试试就知道了。

这句话,我是有同感的,确实摆地摊也是做生意,谁会告诉你,他是赚了呢,他要是说赚钱了,别人肯定会眼红,也会过来和你竞争。
于是我就决定,自己先拿些钱去试试,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反正本钱也不多,大不了回来继续打工。
然后我就在网上订了200多元的情侣钥匙扣,一对0.8钱,我决定卖5~10元一对,先去校园附近试试水。
就在我准备离开格尔木,到了火车站时,刚好有几个大嫂向我当地的昆仑玉,我想着既然要摆摊,不如弄些昆仑玉回去一起卖,这东西拿着挺漂亮的,说不定能赚更多的钱。
于是我就把火车票改签,去当地的玉石市场,购买了1000多块钱的昆仑玉(结果现在想想,我真想给自己一巴掌,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我带着昆仑玉和情侣钥匙扣,站摆摊的地点,选择我所熟悉的广东省。
之所以选广东,除了我对当地熟悉,另一个是广东外来人口多,摆地摊会更好做些。
在我坐火车去广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让我对自己摆地摊的决定,更坚定选择是对的。
当火车到了西安的时候,上来了一群四川人,他们同样也是要去广东,坐火车时间是很漫长的,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我们就聊了起来。
当他们得知,我去广东不是去打工,而是去摆摊卖东西,他们纷纷起哄到,把你要卖的东西,拿出来看看吧,说不定我们也想买。
于是,我就把身上的包打开,挑了几对情侣的钥匙扣,几条昆仑玉项链和几个手镯给他们看。其中有个女的看上了一条项链和一个手镯,问我啥卖?
项链我进货的时候是3元一条,手镯是10~15元一个,我就对她讲,项链15元一条,手镯是80元一个。
那女的说你这是真的玉吗,会不会是的?她的同伴也起哄到,肯定是的,这都是玻璃做的。
一听他们这么说,我有点生气,说道什么可能是的呢,我刚从格尔木回来,说着我就掏出自己的车票给他们看。
那女的看了我车票,也就不再说我卖货,她就问我能不能便宜些,她真的好想要,我想着自己的报价可能是真的有些高了,就对她项链12元一条,手镯最少50元,低了我就亏本了。
那女的可能是真的想买,她说道手镯太贵了她买不起,项链她真的想要,但最多给10元,多了她就不买了。
都还没到广东,就有人照顾我的生意,我就想卖她一条算了,反正我也赚大了,一条3元进货的,我卖到10元,利润已经达到300%了。
我就卖给她一条,没想到的是,在我卖完之后,我们车厢的一个女乘务员,她也想买一条,也是以10元的价格成交,原来我们这群人说话太大声了,又刚好是在尾座,乘务员都被我们声音吸引了过来。

还没到广东,我就卖了两条项链,心里对摆地摊的期待值也就更高了。
到了广东之后,我才发现我错了,我在县城几个学校附近摆摊卖钥匙扣,结果人家学生中午根本就不出来,有个大爷是看上我卖的手镯,一听我的报价,他就吓跑了,后来又来了个大妈,也看上我卖的手镯。
大妈没被我的报价吓跑,但大还价,让我有想跑的冲动,她看上的我手镯是我进货的15元,她只愿意给20元,多一毛都不想出。哪怕我拿出车票,告诉她这手镯是我从格尔木进货来的,我专门去那边进货,大妈还是坚持,我这个就是玻璃做的,车票也是的,她只想给20元。
15元进货卖20元,我图的是啥的呢,我自然也就肯松口,爱买不买,我也就没答应20元卖出去。
收摊后我把这件事情发到群里分享了,想着群里的同行,能给我些安慰,哪想到,他们纷纷说我,是不是傻,你去摆摊还卖玉,不管你卖的是不是真的,人家肯定认为你这是的。
因为地摊卖的东西在大多数人眼中就代表着,廉价和品质不可靠。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不服,想着自己在火车上都卖出两件了,总有识货的人,哪想到接下来的摆摊,除了卖掉几对钥匙扣,玉器一个也没卖掉,这时我才慌了起来,钥匙扣我进货才200多,但玉器我是进了1000多,如果玉器没有人要,我就铁定亏本了。
于是我就转移其他地方去摆摊,我不在县城摆摊,在网上查了下当地乡镇的赶集时间表,我去乡镇赶集摆摊。
这次去乡镇赶集摆摊,我才知道,摆摊是可以赚钱的,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1、赚不赚钱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你店的位置要好,衣服要最新款,价格要合理,你那个小店也不可能整些服装来卖吧,只能进行薄利多销的策略。 2、至于想挣多少钱,就要根据销量和价格来衡量了。首先还是要有个定位,由于店面不是很打,可以整个专门分众化服饰,比如专门卖小孩的或者专门女孩的等等。要周密,不然很容易垮掉的。 起步: 1、考察地段:你要根据你实际的卖场环境及周围的氛围来决定做什么,出去考察多个地方,要好的店铺,换句换说你的服装再好,没有好的地理位置一切等于零; 2、店面大小考虑:店面要三思;还有服装生意不可能马上开就生意很好的,一般都要三四个月才会好起来,这个我问过很多人了; 3、进货:无非是两种进货渠道,去当地批发市场或者直接在厂家拿货,但是建议别去批发市场拿,因为市场都是经过几手了没有利润,直接在厂家上货来卖,这样才有利润。
因为他们想多卖货,用语言上吸引大家,但是搞不好会适得其反,所以卖货时要讲些有内容的,谨慎一些比较好。
过去一年最红的词语是什么,是“网红”,但是这也不是一个褒义词。说到“网红”反应就是整容,第二反应还是整容,第三反应也还是整容!!!
不过,现在的网红越来越多,有的卖衣服,有的卖护肤品,有的是段子手,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当然都是“赚钱”!!!
这个2015网红排行榜大家肯定都看过了,上面可能没有不认识的吧,国民老公、名模A、PAPI酱、奶茶妹妹、国民老公媳妇雪梨,还有去年超级火的“小芈月”刘楚恬!!!
网红和卖衣服,这个连体婴已经是老套路了。
别看套路老,从当年乃至现在,也是套的大家一愣一愣的:
小网红们月入三四万不成问题;
中等网红天王嫂们月入七万非常普遍;
大网红张大奕、雪梨们,努点力用点心带点脑,两小时到手两千万,年入三亿赛过范冰冰赶超卡戴珊也是上了的...
▼

如整容带来的快速美丽一样,
赚快钱也是她们的目的之一
▼
这些非常年轻、脸蛋很像、风格近似的女孩子们:
本身就靠着自身颜值、穿衣搭配、审美品味,在社交网站累积出了一批粉丝。
到达一定数量,便蠢蠢欲动将粉丝变现。
而卖衣服是绝佳选择,被粉丝看重的颜值、形象、品味最直接的输出就是自己店里的衣服,是自己魅力的延伸。
因为没人能保证她们能火几年,更何况互联网时代,淘汰速度更残酷。能捞一笔,是一笔。
她们店里的衣服:
通常保持自己的网红风格,自己上阵做模特;
场景选在X岛、X国街头、X甜品店、X咖啡屋;
或旅游或逛街或俏皮吃甜品或喝咖啡,总让人羡慕又嫉妒,打造出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
▼




因为她们的粉丝,大多涉世未深,很为这种生活方式买单。自己所关注的网红丰富的经历、光鲜亮丽的生活,却求而不得的情绪可以通过icon穿的同款所发泄。
以及,可以跟着自己关注的网红学穿搭、提高衣品。
以上,所以我国网红卖衣服,如火如荼,hin叫座啊!
这么叫座管用吗?当然管啊。
在国内服装市场被日韩快时尚大面积占领的今天,网红们卖衣服也是在坚守国内市场,与快时尚抗衡,也是为服装经济做出了贡献的,作用不可小觑。
但也只见叫座,不见叫好啊。
蛤?
怎么就不叫好了?
快来关注「装」,
看十三姨是怎么bibi这件事的。
[img]广州开擦边球店赚钱吗
是的。
擦边球行业的确是比较赚钱,同样的,也在法律的边缘来回徘徊。
因为这就属于是帮助企业逃税漏税,在法律上,这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出事,那就是大事情了。
李诞代言女性内衣“翻车”,为什么总会有直播卖货“擦边球”的出现?
是的。
擦边球行业的确是比较赚钱,同样的,也在法律的边缘来回徘徊。
因为这就属于是帮助企业逃税漏税,在法律上,这是不被允许的。一旦出事,那就是大事情了。
地摊卖的东西一般利润都很高,我摆过地摊,卖的东西利润能达300%,摆地摊一个月能赚上万块钱,在现实中是存在的,我身边甚至有人靠摆地摊在深圳买了2套房。
我身边有人就靠摆地摊,一天日赚500元以上,这个摆地摊的人,他也没去其他地方,只是在农村的集市上卖。

分享一下自己摆地摊的经历:
前几年,我离开广东去格尔木,在格尔木呆了一个月不到,因为受不了当地的高原气候,就想着辞职,辞职之后做什么是个问题。
以前一直听网友说,摆摊很赚钱,也很适合没有工作的人去做,于是我就在网上找摆摊的相关信息。
这一找我才发现,原来有不少现在的商业成功人士,他们都摆过地摊的,比如:
陶华碧,老干创始人,最开始也是在地摊,卖她的豆豉麻辣酱
宗庆后早期也是走街串巷卖汽水、棒冰甚至那时还不是很出名的马云、雷军、海底捞的创始人他们也曾摆过地摊
这些名人也摆过地摊,对我的是非常大的,我也进了某网站的地摊群,看到群里有个公认的大佬,他一个月摆地摊收入不低于10万,现在开有两家公司。

这大佬在群里,是人人羡慕的对象,进群的人都想着自己,将来能像这大佬一样,通过摆地摊增加自己的收入。
当时我也是个刚进群的新人,一直默默地看着他们在聊天,自己在潜水偶尔说几句话,每天看着有数千条的消息,我发现进群的新人不少,聊的最多的有两点。
一点是卖什么东西,才能赚钱。
另一点,我一个人不好意思去摆地摊,有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先练练手?
那时群里天天都有人在喊着,有谁愿意和我一起练摊。一些同城的人,他们还真的如愿找到一起练手的搭档,回来后他们也在群里分享了次摆地摊的心得。
看了大概有1个星期吧,我也在群里和他们混熟了,也像他们一样,天天问别人,摆地摊卖什么东西好,问别人今天摆地摊收获如何。
后来我发现最早那些说要练手的,有好几个人不说话了,@他们也不回话,就在我以为他们已经失败,摆地摊其实不赚钱的时候,我就在群里发了个消息,讲到摆地摊赚不到钱,大家还是老实去找个地方上班吧。
我的观点,有不少人在附合,结果给我来了一句:摆地摊也有竞争,谁赚钱会告诉你呢,就是赚钱,他也会说自己没赚,有这时间在群里抱怨,不如自己去试试就知道了。

这句话,我是有同感的,确实摆地摊也是做生意,谁会告诉你,他是赚了呢,他要是说赚钱了,别人肯定会眼红,也会过来和你竞争。
于是我就决定,自己先拿些钱去试试,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反正本钱也不多,大不了回来继续打工。
然后我就在网上订了200多元的情侣钥匙扣,一对0.8钱,我决定卖5~10元一对,先去校园附近试试水。
就在我准备离开格尔木,到了火车站时,刚好有几个大嫂向我当地的昆仑玉,我想着既然要摆摊,不如弄些昆仑玉回去一起卖,这东西拿着挺漂亮的,说不定能赚更多的钱。
于是我就把火车票改签,去当地的玉石市场,购买了1000多块钱的昆仑玉(结果现在想想,我真想给自己一巴掌,我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我带着昆仑玉和情侣钥匙扣,站摆摊的地点,选择我所熟悉的广东省。
之所以选广东,除了我对当地熟悉,另一个是广东外来人口多,摆地摊会更好做些。
在我坐火车去广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让我对自己摆地摊的决定,更坚定选择是对的。
当火车到了西安的时候,上来了一群四川人,他们同样也是要去广东,坐火车时间是很漫长的,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我们就聊了起来。
当他们得知,我去广东不是去打工,而是去摆摊卖东西,他们纷纷起哄到,把你要卖的东西,拿出来看看吧,说不定我们也想买。
于是,我就把身上的包打开,挑了几对情侣的钥匙扣,几条昆仑玉项链和几个手镯给他们看。其中有个女的看上了一条项链和一个手镯,问我啥卖?
项链我进货的时候是3元一条,手镯是10~15元一个,我就对她讲,项链15元一条,手镯是80元一个。
那女的说你这是真的玉吗,会不会是的?她的同伴也起哄到,肯定是的,这都是玻璃做的。
一听他们这么说,我有点生气,说道什么可能是的呢,我刚从格尔木回来,说着我就掏出自己的车票给他们看。
那女的看了我车票,也就不再说我卖货,她就问我能不能便宜些,她真的好想要,我想着自己的报价可能是真的有些高了,就对她项链12元一条,手镯最少50元,低了我就亏本了。
那女的可能是真的想买,她说道手镯太贵了她买不起,项链她真的想要,但最多给10元,多了她就不买了。
都还没到广东,就有人照顾我的生意,我就想卖她一条算了,反正我也赚大了,一条3元进货的,我卖到10元,利润已经达到300%了。
我就卖给她一条,没想到的是,在我卖完之后,我们车厢的一个女乘务员,她也想买一条,也是以10元的价格成交,原来我们这群人说话太大声了,又刚好是在尾座,乘务员都被我们声音吸引了过来。

还没到广东,我就卖了两条项链,心里对摆地摊的期待值也就更高了。
到了广东之后,我才发现我错了,我在县城几个学校附近摆摊卖钥匙扣,结果人家学生中午根本就不出来,有个大爷是看上我卖的手镯,一听我的报价,他就吓跑了,后来又来了个大妈,也看上我卖的手镯。
大妈没被我的报价吓跑,但大还价,让我有想跑的冲动,她看上的我手镯是我进货的15元,她只愿意给20元,多一毛都不想出。哪怕我拿出车票,告诉她这手镯是我从格尔木进货来的,我专门去那边进货,大妈还是坚持,我这个就是玻璃做的,车票也是的,她只想给20元。
15元进货卖20元,我图的是啥的呢,我自然也就肯松口,爱买不买,我也就没答应20元卖出去。
收摊后我把这件事情发到群里分享了,想着群里的同行,能给我些安慰,哪想到,他们纷纷说我,是不是傻,你去摆摊还卖玉,不管你卖的是不是真的,人家肯定认为你这是的。
因为地摊卖的东西在大多数人眼中就代表着,廉价和品质不可靠。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不服,想着自己在火车上都卖出两件了,总有识货的人,哪想到接下来的摆摊,除了卖掉几对钥匙扣,玉器一个也没卖掉,这时我才慌了起来,钥匙扣我进货才200多,但玉器我是进了1000多,如果玉器没有人要,我就铁定亏本了。
于是我就转移其他地方去摆摊,我不在县城摆摊,在网上查了下当地乡镇的赶集时间表,我去乡镇赶集摆摊。
这次去乡镇赶集摆摊,我才知道,摆摊是可以赚钱的,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1、赚不赚钱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你店的位置要好,衣服要最新款,价格要合理,你那个小店也不可能整些服装来卖吧,只能进行薄利多销的策略。 2、至于想挣多少钱,就要根据销量和价格来衡量了。首先还是要有个定位,由于店面不是很打,可以整个专门分众化服饰,比如专门卖小孩的或者专门女孩的等等。要周密,不然很容易垮掉的。 起步: 1、考察地段:你要根据你实际的卖场环境及周围的氛围来决定做什么,出去考察多个地方,要好的店铺,换句换说你的服装再好,没有好的地理位置一切等于零; 2、店面大小考虑:店面要三思;还有服装生意不可能马上开就生意很好的,一般都要三四个月才会好起来,这个我问过很多人了; 3、进货:无非是两种进货渠道,去当地批发市场或者直接在厂家拿货,但是建议别去批发市场拿,因为市场都是经过几手了没有利润,直接在厂家上货来卖,这样才有利润。
因为他们想多卖货,用语言上吸引大家,但是搞不好会适得其反,所以卖货时要讲些有内容的,谨慎一些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