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正式转型 商业、文旅、金融、电商成支柱产业
在一个月前完成主业商业地产登陆港交所、本周院线板块又将在内地A股IPO后,转型成为万达这家重资产、以房地产起家的企业无可回避的话题,而万达王健林在1月17日年会上发出了万达第四次转型的信号,商业、文旅、金融以及电商将成为万达新的四大支柱产业。而在转型的过程中,哪些板块会成为万达的重中之重?万达又将从中选择谁来做下一个资本平台?转型所带来的阵痛,又是否会迫使万达放缓业绩增速?
万达电商年收入多少亿美金 万达投资的电商平台
万达电商年收入多少亿美金 万达投资的电商平台
金融挑大头
转型,正在成为千亿级房企共同面临的选择,在先后实现主业万达商业地产以及万达影院两家公司的上市目标后,万达在上周末抛出了第四次转型的信号。
按照王健林的阐述,万达的转型从空间上看,是从企业转型为跨国企业;从业务上看,是从以房地产为主的企业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商业、文旅、金融、电商基本相当的四大模块,实现转型升级。
压缩房地产销售收入比例的同时向服务业伸手赚钱,在业内人士看来,万达的转型早已露出端倪:去年底战略控股第三方支付公司快钱;上周,引入四家投资机构,试水商业地产开发的轻资产项目。在分析人士看来,其手中掌握的四家上市公司为万达打通了融资渠道,而对于万达这艘大船而言,如何做好资源配置,更稳更远的航行成为新的挑战,这其中关键的是要找到下一个发动机的引擎。
“在万达宣布的未来四大板块中,金融或将成为重要的引擎。”一位了解万达的业内人士向商报我表示,目前万达的商业板块已拥有成熟的万达风格;文旅板块正处于起步阶段;电商已被多次提及且有了“腾百万”的合作,但尚未具雏形;金融板块原定于去年三季度成立金融,但延期至今还未实质推进,“在其四大板块中,前三者关联度不大,而只有金融可以做到将前三者贯通其中,可以从更高的层面整合万达的所有资产和资金,这无疑是万达这家轻重并举企业未来核心的内容所在”。
实际上,万达的金融野心暴露于去年挖脚原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兼投资银行部王贵亚。按照业内的猜测,在现任万达高级副总裁王贵亚领衔的金融板块将担任万达内部大财务官的角色,旗下的财务公司很有可能会统筹各子公司的流情况,一方面财务公司将有结余子公司的流调配至有需求的子公司,避免资金的浪费,同时节省整个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投资管理公司和资本管理中心更可能进行全球资本的运作。
谁是下一个资产平台
在扶持主业上市后,万达即将迎来旗下万达电影院线的A股发行,至此,万达在海内外布设了四个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而转型服务型公司之后,万达的资本运作将如何展开成为下一个焦点。
业内人士指出,万达商业地产上市之前的几个细节颇为值得关注:一为去年8月,万达将此前收购的壳公司名称由万达商业地产改为万达酒店发展有限公司;二为在万达商业地产后一版招股说明书中,万达将大连金石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及西双版纳旅游度区开发有限公司剥离出去;此外,招股说明书中提到,万达旗下重要的旅游地产项目——长白山旅游度项目也排除在了上市公司之外。
据此,克而瑞上海机构研究总监薛建雄判断,这一系列调整和布局也是为了后期将旅游项目以及酒店物业统一打包上市做准备,“将商业和旅游分开,各自实现上市或许也是万达的另一步棋子;此外,壳公司目前还未被注入资产,从其名称判断,酒店业务或许也将单独成为的资本平台”。
除此之外,也有业内人士判断,万达下一步的资本市场行为将围绕文化板块的资产注入开始。据悉,对于万达来说,即将敲钟的万达院线只是其在文化产业布局的一部分,而对于万达院线来说,其作为万达在文化板块的上市平台,旗下更多的文化类优质资产无疑将为万达院线的未来发展提供支撑,包括资产注入。例如,万达主导的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
实际上,除了影视产业以外,自汉秀启幕起,广义的文化旅游板块已被悄然定为下一个上市目标,王健林就曾透露:“未来万达将建造多座室内、室外的主题乐园,如电影科技乐园、室内滑雪馆、水上乐园、海洋馆、儿童乐园等多种形态,所以未来万达也会将文化旅游板块的业务打包上市。”
30%增速放缓能否承受
在分析人士看来,资产的进一步整合及打包上市将加快万达向服务型企业转型的步伐,在公布转型的同时,万达也透露了更为具体的数字目标。即2020年将实现资产1万亿元,收入6000亿元,净利润600亿元,成为世界跨国企业。更为具体的目标是,2020年万达的服务业收入、净利占比力争超过65%,房地产销售、净利占比低于35%;海外收入占比超过20%。
与此同时,万达还公布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企业资产达到5341亿元,同比增长34.5%;收入2424.8亿元,同比增长30%。对于该成绩王健林也曾提前透露:“万达已经连续九年实现了3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今年万达继续保持高速度增长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虽然王健林胸有成竹,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转型则意味着增速的折损,转型与高速增长往往不能同时兼顾。
“就以万达商业地产刚刚公布的轻资产来看,未来万达将与投资方共摊租金,这正是在其用部分收入换取战略转型的案例。”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分析称。
值得注意的是,万达公布的收入预期也在透露其放缓脚步的心态。从2014年的2424.8亿元到2020年的6000亿元,根据计算,在未来六年中,万达的营业收入要实现147.5%的增速,平均每年的增幅为24.5%,该数值已经少于过去九年30%的增速。
薛建雄也指出:“25%左右的收入增速已经属于行业高峰,例如,2014年万科的销售收入增速为25.9%,因此对于转型期的企业而言,保持25%的增速仍具备挑战,完成该目标,需要万达商业、文旅板块同时发力,而金融以及电商板块的加速成形和推进更为关键。”
商报我 齐琳 阿茹汗/文 张彬/制图
让王健林后悔投资太大的万达网科,错在了哪里?
众所周知,2017年的王健林和他的万达过得很不如意,“2017年对万达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一年,经历了风波,也承受了一些磨难。”
因为落很大,具体体现在两个减少和一个错误上。
两个减少:因为大量出售文旅和酒店资产,万达以成本计资产7000亿元,同比减少11.5%;2017年万达收入2273.7亿元,同比减少10.8%。
一个错误:“我曾经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给了曲德君太多的钱,我跟一些企业家讨论,他们说当初网科少给点钱,定个投资上限就好了。看来钱不能给得太多。”
而曲德君指的就是万达网络科技(简称“万达网科”)。
让王失望的万达网科
在王健林做的万达2017年工作总结中,虽然专门提到了科技创新,但功劳却没有算到万达网科身上。整个总结中,万达网科总计只出现了6次,说成绩的很少,反思的很多,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网络科技收入58.6亿元,完成年的90.1%。
网科暂不安排收入,上半年内因与网络巨头战略合作,待落地再安排。
要整合万达商管、网科和信息中心的研究业务,成立万达新消费研究院。
我曾经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给了曲德君太多的钱,我跟一些企业家讨论,他们说当初网科少给点钱,定个投资上限就好了。看来钱不能给得太多。不是说网科没有做出成绩,这一次跟别人合作谈判,使我和团队对网科有了全新认识,他们开发了一些有用的东西,只是这些东西有培育期,还不能马上被资本市场接受。原来方向也有偏,老想大规模来做,如果就为万达广场、旅游度区研发,可能早就整出名堂了。
网上传网科裁员6000人,网科总共就3000人,怎么可能裁掉6000人!曲德君你为什么也不出来辟辟谣?要强调自主研发。不论网科今年与谁合作,不管是以资本还是战略方式合作,我们自己应用软件的研发都不能停止。
成立新网科公司。战略合作者确定之后,再来确定业务目标。点这一句话,是说给网科同志们听的。
王健林自己也直言“特别遗憾的是,去年因为有两三个单位指标没完成,使万达没有实现满堂红。”。
那么,曾经让王健林寄予厚望,现在却让他特别遗憾的万达网科,究竟错在了哪呢?
万达网科的“错”
1、战略方向错了。用王健林的话说,就是方向有偏。具体来说就是万达网科的研发服务方向应该由内而外,先服务万达广场、旅游度区,培育好了再服务外部客户。
这个反思是对的,在万达网科成立的初衷就是“专注于做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新一代物联网模式”,而这一切的基础无疑就是万达广场自身庞大的物业资源和客户信息了,但根据王健林的说法,显然万达网科后来方向走歪了。
2、战术思路错位,系统虚胖。万达网科对于万达而言是个新业务条线,甚至是个业务大杂烩。万达网科在2016年10月成立的时候,旗下就有了不少现成的经营板块,包括了飞凡信息公司、快钱支付公司、征信公司、网络数据中心、海鼎公司、网络信贷公司等。万达网科从一开始的任务,就是在这些繁杂的业务中,摸索一条清晰的商业模式。
但王健林显然是低估了业务整合的难度,而是用做地产的思路做科技,以为只要给钱做大规模自然就成绩了,结果是花了一年时间,费了10亿元,养了一个6000人(王健林说说是3000人)的亏损板块。
3、没有打造出一个有支撑力的核心业务。在整个万达网科,重要的一个业务无疑就是飞凡网(之后的飞凡APP)了,这是当年万达电商的关键环节。从一开始高调的“腾百万”组合,到2017年10月新升级的两个飞凡APP,虽然中间也有很多市场推广措施,但飞凡的影响力始终起不来,可能去万达广场停车的车主还会用到,因为可以网上缴停车费,仅此而已。
4、缺乏核心技术支持。虽然王健林特意指出,2017年万达全球申报专利知识产权1278项,取得专利知识产权802件,全累计已获国内外专利知识产权5069件,并要成立万达研究院,但万达网科的核心技术支持还是要依靠外部合作者,从之前的IBM,到接下来可能的微软、谷歌之类巨头,万达网科如果不能快速发展出自家的核心技术,要做强做大发展还是很有难度的。
王健林终究还是一名生意人,生意场上无非就是买和卖,现在还没有领到2018年业务指标要求的万达网科,剩下的时间或许不多了。
国民公公王健林的“互联网+”图谋:要么倒下要么转型!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
这是一个的时代,
实体零售被淘宝了,
传统家电销售被京东了,
诺基亚被苹果了,
短信被腾讯微信了,
银行业务被互联网金融了,
仿佛一夜之间,
传统行业被互联网挨个单挑……
曾经那些不可一世的巨头们要么倒下、
要么转型,
这个世界不再有永恒的。
互联网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并淘汰着传统产业,一切都可能被重新改写并。像万达、恒大、苏宁、国美、格力、海尔这样的传统巨头,他们的互联网化发展路径怎样?这些“尾大不掉”的传统巨头能否成功转型并互联网?
成立时间:1988年
:王健林
发迹之初: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
万达商业(港股)、
万达院线(A股)、
AMC院线公司(美股)、
万达酒店发展(港股);
万达影业、
万达体育、
万达电商、
万达旅业、
万达金融。
地域性公司→全国性公司、
住宅地产→商业地产、
商业不动产→综合性企业、
重资产→轻资产(化)
从重资产到轻资产、
从电商到金融,从影视到体育,
从旅游到儿童娱乐
天生互联网基因:“国民老公”王思聪,投资、创业、网红,身上互联网化因子堪比整个万达
“国民老公”王思聪,
投资、创业、网红,
身上互联网化因子堪比整个万达
万达互联网+指数:
★★★★☆
作为这个老牌商业地产巨头,成立于1988年的万达,已屹立28年,如果按照人的一生来评定,那就是马上要步入而立之年。依靠地产起家的万达,资历和征程要比互联网巨头BAT老十年不止,但公司市值却相悬殊,为此万达的“核心智囊”王健林殚精竭虑、力图扭转乾坤。
从万达成长历程中的4次重大转型来看,王健林高屋建瓴,每一次转型都把握的无比精准。万达的新转型目标——“2211战略”。就是到2020年,做到企业资产2000亿美元、市值2000亿美元、收入1000亿美元、利润100亿美元。那么,这第四次的转型目标的实现,互联网+是绕不开并影响全局的关键,连王健林自己都说:“线上往线下走不容易,线下往线上走也不容易,但难的是线下……它是体力活……互联网一定要和实体结合,所谓互联网+。”
商业地产目前正处于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前有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市场分流,后有商业地产泡沫化、同质化、边缘化、去库存化,寻求互联网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商业地产龙头万达拥抱互联网的速度凶猛迅疾,体系下各条业务渠道都在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的结合。
2016年万达直接将商业地产的收入从1640亿降至1000亿,这场-640亿的革命,将引起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万达万达的历程”。
与购物中心做联合体,2015年全年万达广场到店访问人次近20亿,预计在2020年要做到超100亿人次;与苏宁云商做联合体,苏宁云店首批将进驻40多个万达广场,万达百货逐渐升级转型为O2O商业,开启线上线下商业全国大布局;与万科做联合体,未来“二万联手”主要会通过联合拿地、合作开发的形式进行,即由万科开发项目中住宅部分,万达开发项目中商业部分,以实现优势互补。
万达宣称,未来的商业运营是基于信息化的,拥有建设在大数据平台上的四大平台:会员管理平台、积分联盟、智能支付、营销运营平台。目前万达已进驻国内26个省、89个城市,5000个品牌在跟随万达,133座购物中心,2万个商铺,20亿的客流量,年销售1500亿元。2015年,万达在成都投资100亿元建成了一个云计算中心(主要为未来电商服务),目前已经开始计算分析133个万达广场的客流是怎么运营的。
王健林称,过去万达成功靠的是城市综合体,通过公寓、商铺等销售产生的流来持有万达广场,这是重资产模式。现在万达要转型轻资产,万达广场的设计、建造、招商、运营、慧云系统、电子商务都由万达自己做,使用万达品牌,但所有投资由别人出,资产归投资方。这种模式没有房地产销售,是准金融投资行为,万达与投资方从净租金收益中分成。一句话概括,这就是一个万达万达的过程。
互联网+商业:从万汇网到非凡网,估值30亿美元的万达电商并非一无是处啦
近几年,人力和租赁成本压力、电商冲击、新型商业、大品牌收缩战线等,都成为实体零售业生存难以为继的诱因。实体零售商的日子难过,靠实体零售商租金和客流卖房子的万达商业地产自然是唇亡齿寒;王健林早就意识到万达“以售养租”的传统商业地产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转型。
于是2012年初,万达高调宣布进军电商!
王健林曾表示,要用3年左右时间找到万达电商的盈利模式或者方向,还需要一个变数。于是变数来了,2014年8月29日,万达(70%股权)、腾讯(15%股权)、百度(15%股权)宣布在注册成立万达电商,注册资金50亿元,扬言5年投资200亿元,建全球O2O电商公司。至此,万达电商再一次“满血复活”,首富的霸气逆袭,再一次将凡夫俗子虐成渣渣。历时近7个月,万达电商平台“飞凡网”于2015年3月28日正式上线试运营。
在2015年底的一次媒体专访中,王健林这样总结万达电商:“打个80分吧,经过了左突右突,现在找到大家公认的解决方向。将来我们公司主要是卖钱,不是卖货,卖理财产品,和银行机构合作等。我们2016年3月底要完成技术研发,6月底完成商业模式试验。”
互联网+文化:影视、体育、旅游、儿童娱乐四大控股,一个庞大的全球性文娱帝国
万达文化包括影视、体育、旅游、儿童娱乐四大板块,在2015年总收入512.8亿,同比增长45.7%。万达在文化领域的布局,典型的特征就是全世界范围的买买买,通过一系列投资收购迅速打通全产业链,终建立一个全球性的文娱帝国。
有媒体人认为:“坐拥全国100多座万达广场,50多家五星级酒店、150多家五星级影院的万达,完全有资格坐等急着从线上走向线下的阿里、京东们的投怀送抱,只需对他们提出各种条件,然后等着股权或补贴。”南征北战多年并且已开启化征程,等不是首富王健林的风格!
万达的企业棋盘是这样的,在当下消费升级大背景下,体育、旅游、娱乐、商场消费、金融等,统统都是万达控制的有价值手段。王健林想在2018年完成万达现在进行的第四次转型,彼时万达旗下的影视、体育、金融等公司全部上市,万达三分之二的利润和收入将来源于服务业,资产价值和市场价值同在世界品牌之列。所以这个转型对万达来说是深刻也有挑战的一次,抛弃原来钱的模式,一个用万达干掉万达的壮举。
微信ID:weiso2o
厦门湖里万达2021年销售额
厦门湖里万达2021年销售额;
消费品零售
2021年,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2584.07亿元,比2012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9.4%。
批发零售业销售
2021年,全市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实现30613.99亿元,比2012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14.6%。其中批发业实现28705.78亿元,比2012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15.0%;零售业实现1908.22亿元,比2012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9.5%。
汽车及其他主要商品
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汽车消费实现零售额383.07亿元,比2012年增长1.2倍;新能源汽车实现零售额48.32亿元,比2019年增长2.1倍。
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衣着类实现零售额420.92亿元,比2012年增长8.9倍;限额以上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190.54亿元,比2012年增长1.9倍;限额以上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102.21亿元,比2012年增长4.1倍。
电商行业
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5.99亿元,比2014年增长9.9倍;亿元以上网络零售企业58家,比2014年增加52家。
住宿业
2021年,全市住宿业实现营业额65.18亿元,比2012年增长35.3%,年均增长1.5%。
餐饮业
2021年,全市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67.45亿元,比2012年增长1.7倍;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企业48家,比2012年增加35家。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周楚楚 翟晨晨)近日,厦门市发布了十年来我市商贸发展的数据分析——的以来,我市流通改革不断创新,民生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商贸领域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批发零售业销售额跃上3万亿元新台阶,达30613.99亿元,比2012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14.6%;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0亿元,增速全省领先。
为何万达旗下电商飞凡营业额目标下调九成?
10月26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王健林旗下万达网络科技的智慧生活板块,即飞凡APP的营业额目标已经从2017年年初定下的9亿元调整到1亿元,此外,王健林给飞凡2018年的任务目标是营业额达到30亿元。
除了调整营业额目标之外,飞凡也在进行内部的人员缩减。
2012年5月,万达电商开始组建,200万年薪电商CEO。同年12月,曾任Google总部电子商务技术部、阿里巴巴交易技术资深总监龚义涛确认出任万达电商。
一年后,2014年3月28日,龚义涛宣布离职万达创业。
2014年8月,万达宣布联合腾讯、百度共同搭建电商平台,总投资50亿元。在股权比例分配方面,万达持股70%,腾讯和百度分别持股15%。彼时,三方宣告,5年投资200亿元,打造全球O2O电商公司。这家被戏称为“腾百万”的电商公司在注册4个月后,估值翻了4倍,超过200亿元。
万达电商在成立两年的时间内,的项目就是“飞凡”。两年后,2016年7月,“腾百万”拆伙,百合和腾讯从飞凡网中退出,只剩万达自己继续做其电商平台。此后,万达自己重新注册了一家名为“新飞凡”的公司继续运营飞凡电商。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因为商业地产面临着电商和消费升级的双重冲击,自身必须实现智能化,在这个大环境下,飞凡才出现。所以初,万达电商是给万达广场做升级。”
另一知情人士对澎湃称,“目前飞凡上的商家都是依靠各种补贴拉过来的,依靠流量换广告,一直在烧钱。王健林深知飞凡在短时间内并不能靠自身盈利,于是出现了万达金融,终飞凡电商由初仅为万达广场做商业模式升级变成了融合金融的万达网络科技。”
目前,万达网络科技旗下主要有四大业务板块,包括数字商业、智慧生活、金融科技和公有云服务。澎湃了解到,在万达网络科技目前的四大板块中,只有金融科技是盈利的。据知情人士表示,网络科技在今年可以达到整体盈利的目标。
按照此前王健林对网络科技2017年的两个工作要求:融资100亿元和整体盈利。此外,在年初的万达年会上,王健林称,网络科技要在2017年收入达到65亿元。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万达网络科技已经推迟原定于2017年进行的15亿美元融资方案,时间推迟到至少2018年年初。
原因则是投行在对网科做完一轮尽调之后,并不是很满意。投行认为万达网络科技的业务梳理并不清楚。
在万达2016年的年会上,王健林在讲话中表示,批准了网络科技2017年至2019年的发展,同时批准了五年资金。按照这个,网络科技要力争2018年实现整体赢利,2020年利润过百亿,实现的整体上市。
资料显示,飞凡旨在对平台产品进行了智慧场景、飞凡通、金融服务三大方面规划,凭借“实体+互联网”的场景互动+快捷支付的创新营销方式,通过给购物中心搭建WiFi、Beacon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飞凡App 实现找车、找店、排队等功能,同时提供覆盖购物、会员、积分、大数据、促销优惠等服务。
万达电商危机重重,是否意味着万达会失去立足根基?
意味着万达会转型升级,从重资产转变为轻资产。看好万达,巨无霸。
细心的你会发现,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到四五线小县城,大街小巷,都是“大甩卖”,都是“旺铺转让”。很多门店是空的。商铺转让背后的经济状况堪忧。
什么时候都有空门店,不过没有2015年的多,而且是很多。有些区域甚至整条街都不行了,非常冷清。有些店,写的是出售,而不是出租,而且是老铺。为什么不带租出售?有些大型购物中心里不但门可罗雀,而且是好多铺是空的。
过去的20多年,拼命开发商业地产和加大商业地产的配比,造成现在大型购物中心里和临街的商铺大量过剩。商铺租金大约在2012年开始大幅上扬。大部分的存量地产,立项都在五年前,在那五年前的美好时光里,用全聪明的大脑画的是不包括电商的,在给商铺投资人描绘的都是一铺养三代的美丽传说。
商铺投资人砸锅卖铁的进场,造就了今天地产商和商铺投资者都陷入了群体迷失。推贵了商铺价格,推高了商铺租金,推多了大型购物中心,成就了万达神话,推多了社区商铺。再高大的人造神话,也有被揭穿的时候,再美的花朵,也有凋谢时分。
有人已经觉醒了。那些有预见的商铺投资人,已经开始在顶峰套现,出逃了。有智慧的房东,遇到一个好房客只要不空租哪怕房租低一点也行,大家共渡难关。那些有点闲钱不懂生意却想蠢蠢欲动的人,冷静下来了;那些陷进去的,开始到处学习取经,转型了。
总结:6月23日,万达王健林做客新华网思客讲堂,就提出了具体的转型目标——“2211战略”。就是到2020年,做到企业资产2000亿美元、市值2000亿美元、收入1000亿美元、利润100亿美元。王健林说:“这是我们追求的长期目标,来自房地产类的收入降到30%以内。”房地产类,已经被他和万达内部视为“重资产”。
我认为万达这次转型,风险比前面三次任何一次都大,这里面有危机也有生机,先说危机。
1 、以地产起家,却极力抹掉地产标签,去地产化,恐失去立足根基
尽管王健林一再强调“我希望三到五年之内把‘地产’去掉,变成商业发展公司或者商业服务公司”,他要在2020年把房地产收入降到50%以下,但商业地产仍然是这个高速运转帝国的根基。万达模式发展后期,仅仅靠物业销售的资金已经无法支撑商业项目的运营了,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万达不得不借助融资来平衡流,于是出现了“以融养租”的方式,有“被动转型”的嫌疑。
2 、船大不好调头,人事震荡,影响公司管理体系和文化氛围
人事人事,因人而事。日前,一份标记为“大万商[2015]22号文件”由万达内部流出。详细版的文件显示,本次万达人事“大”共任命人员72名,其中级别15人,免去人员53人。王健林曾表示:
“不要再对房地产行业抱有任何幻想,除了北上广深等局部地区,行业整体已经呈现过剩局面。”
原本被证明十分成功的万达模式正在慢慢走向尽头。溢价幅度减少、销售速度降低的时候,就需要转型。这样一个巨型公司转型过程中,人心惶惶总会有的,对工作的影响程度不好说。
3 、以资本并购来完成产业布局和扩张的模式,受到外界质疑
2015年上半年,万达已投入150多亿元用于并购和投资,先后并购瑞士盈方体育传媒、澳大利亚HOYTS院线等企业,投资入股马德里竞技足球俱乐部、同程旅游等企业。下半年将加大并购步伐,完成国外3家、国内3家大型企业并购,同时推进海外企业业务在落地,金融和互联网等领域将成为并购的重点。
万达收购的这些大企业,目前看来自身增长性有限,其长期以来形成的商业地产企业风格和管理模式也很难改变,想在电商和金融领域取得突破,挑战很大。
4 、万达转向金融投资,如何建立风险防火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尤其是在同一个内部的金融板块和项目融资之间建立合理的防火墙。
5 、万达电商不尽如人意
电商CEO董策近期的离职,就受到各方关注。三年时间内,在电商板块万达已经更换两任CEO和两任COO。有人认为代表了万达在电商领域遇到了难题,同时也对万达企业管理模式能否与互联网文化融合提出质疑。
6 、冷处理互联网+,强调打破互联网神话,与现有主流政策和舆论偏离
王健林和万达被视为不真正懂得互联网,一定程度流失了“拥趸”,万达品牌的用户基础减弱。
7 、万达百货、大歌星KTV等产业的剥离和大批关店,证明万达过去的几年里在自有商业上遭遇较大的失败
损害了一部分产业链中小合作者的利益,城市新区和中小城市的招商压力,使得万达不得不建立自有品牌主力店来为招商“撑场”,甚至“填场”。到后,这种“救场”的做法使得万达商业无论选址还是从运营方面,都无法像其他专心做购物中心的业态那样运作自如。这方面的失败,在万达接下来搞融资和众筹的时候,或多或少影响投资和参与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