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种植技术
羊肚菌的发展
羊肚菌人工栽培高产管理技术,掌握这几点,产量高、效益显著
羊肚菌人工栽培高产管理技术,掌握这几点,产量高、效益显著
羊肚菌人工栽培高产管理技术,掌握这几点,产量高、效益显著
羊肚菌是近几年才人工驯化种植的,现在的种植技术基本成熟,可以广泛推广种植。但是羊肚菌的制种比其它食用菌要求更严格些,技术含量高,这是影响推广和种植的瓶颈部位,是关键所在。
栽培方法
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土壤要求肥沃,透气性好,并且易于保湿。
步为避免羊肚菌受涝害而造成损失,要采用畦作的方式进行栽培。用松土机把耕地进行翻松之后,确定畦面宽度和畦沟宽度,然后把羊肚菌栽培在畦面上。
第二步就是往种植沟内铺培养料,培养料要求铺的均匀,铺好的培养料厚度为2—3厘米。培养料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氮元素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有助于羊肚菌菌丝、菌核以及子实体的生长。
这种栽培方法实施和管理起来比较方便,有利于水分、温度的管理,杂菌的控制,可以起到营养作用。
羊肚菌人工栽培高产管理技术,羊肚菌生长条件介绍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是一种价格昂贵、经济效益显著的高营养补品。由于野生羊肚菌产量小、稀有,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在可以人工栽培,下面介绍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
培养时间
羊肚菌夏、冬季在日光温室栽培。夏季栽培时间为2~3月,7~8月蘑菇开始生长。冬季栽培时间为9月至10月,次年2月至3月开始出菇。在冬天,羊肚菌生长正常,但在夏天,它生长的季节。羊肚菌冬季结实率显著高于夏季。
消毒发酵
播种前60天,将5%生石灰均匀地撒在地上旋耕,然后进行水淹和土壤消毒。另外,发酵后的羊粪和羊叶可以发酵,发酵后的羊粪发酵产物40%+羊叶发酵产物24%+菌渣30%+生石灰3%+磷酸二氢钾2%+白糖2%搅拌均匀。121高压灭菌后℃, 发酵后的羊粪发酵产物均匀旋耕入地,洒水。
温室建设
用白色塑料薄膜和90%遮阳网搭设,网下网上。同时,在棚膜的顶部和底部都留有一个1米高的通风口,可以随时保暖保湿透气。
播种和接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期后,选择菌核较强的菌株,在箱面上播种500瓶/亩(200斤);均匀覆盖2-3cm营养土(腐殖土夹泥炭土);喷涂后,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在10-20天内,将隔室上的白色菌丝均匀覆盖后,放入营养袋进行二次接种。
种植后管理
30天后,当菌丝体转化为分生孢子时,除去塑料膜,加入少量水;土壤温度是12℃~ 15℃, 湿度60%~70%,温度15℃℃~ 18℃ 在1的高度。M。2月份播种60-90天后,分生孢子消退,营养袋下出色菌核,气温逐渐升高,黑色塑料膜被揭去,大量加水一次;当空气温度上升到4℃, 地面应喷低氮高磷钾肥。
采摘与收获
羊肚菌子实体长5-7厘米时,采收、干燥、贮藏。
羊肚菌是一种稀有的用两用真菌。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这是一个很好的种植工程。目前,由于羊肚菌栽培技术复杂,开展该项目的人不多,前景十分看好。如果你有条件,可以试着种植。
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
羊肚菌种植栽培技术从种植方式、生长条件、栽培配方、耕地整地、播种方法等方面着手。
1、种植方式
羊肚菌运用为广泛的种植方法就是采用覆膜栽培技术,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防涝和保湿,雨水可以沿着地膜,流到沟中,即便是很长时间的降雨天气,也不会损害到畦面上的菌丝。另外可以避免强光影响,利于土壤保温,对于羊肚菌的生长十分有利。
2、生长条件
羊肚菌需要种植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土壤的ph值在6.5-7.5左右要求肥沃,透气性好,并且易于保湿。另外还要注意温湿度,羊肚菌适宜生长温度在20度,湿度在70%左右。羊肚菌发育是不需要有任何光线的,强光可能会影响到菌丝的正常生产,因此还需要为其提供弱光环境。
3、栽培配方
配方参考: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益富源种菌菇生态宝1%。调好配方之后,则需要按照1:1:3的比例兑水拌料,然后发酵20天兵用专用的塑料袋进行装料,每袋约500g左右。
装料完成后就是高温灭菌处理,然后在接种菌丝,一般采用两头接种法。随后放置在22-25度的培养室中培育一月,待菌丝长满袋后即可栽培。或者也可以直接购买菌种。
4、耕地整地
先用松土机把耕地进行翻松,翻松深度在20cm以上,然后作畦。一般畦面宽100cm,排水沟宽30cm。羊肚菌栽培在畦面上,畦面挖两道种植沟,种植沟之间的距离是50cm,沟深6-10cm,沟宽20cm左右。
5、播种方法
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至12月,把菌种撒在培养料上。撒播菌种之前把菌种放在盆里搅拌均匀,以便播撒菌种。菌种的播种量为每亩200千克,播种时要均匀准确地把菌种撒在培养料上。播完菌种后就可以覆土了,覆土厚度为3-5cm,覆土结束后即可浇水。
羊肚菌的种植技术
羊肚菌的种植技术是栽培基质、播种、日常管理。
1、栽培基质
选择半阴半阳的地方建立菇房,而且要保证菇房通风透气。在种植羊肚菌的过程中,要使用木屑、磷肥、石膏、腐殖质、面筋配制基质,并对其高温消毒处理,以免产生杂菌,对羊肚菌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然后将菌种混合在基土中,等待菌丝长满基质后播种。
2、播种
种植羊肚菌时,要向栽种场地喷洒消毒剂灭菌,然后铺上一层薄膜,并覆盖一层土壤,再将长有菌丝的基质依次排列在土壤上,喷洒一次水雾后覆土掩埋,等待一个月的时间,羊肚菌就会长出。
3、日常管理
养殖羊肚菌的过程中,要将环境温度保持在15-18度之间,湿度维持在70%左右,维持植株的生长,且子实体长出后,要为羊肚菌提供充足的散射光照,注意定期通风,避免环境过于闷热。
羊肚菌的生长时间:
羊肚菌一般在雨后萌发,通常在春季4-5月份成熟,并且秋季8-11月份也会萌发,羊肚菌的营养价值极高,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野生蘑菇,有着素中之荤的美称。
羊肚菌像一个缩小版的雨伞,菌盖上面有凹进去的坑,并且菌柄从头到尾都呈空心,另外羊肚菌的菌盖颜色为黑色,上面有不规则的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