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棚种植技术视频大全 种菌子大棚设施


大棚平菇种植技术,关键是什么呢?

二、浸种先用1%的按0.3%的比例浸泡20分钟消毒,捞出后冲洗干净再用40℃的温水浸泡1-2小时。

关键是场地的选择、原料的选择以及日常的管理工作。

菌棚种植技术视频大全 种菌子大棚设施菌棚种植技术视频大全 种菌子大棚设施


菌棚种植技术视频大全 种菌子大棚设施


菌棚种植技术视频大全 种菌子大棚设施


步:聘请技术员,设计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案。

场地一定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明天要选择玉米秸、稻草等。

平菇一年四季都能栽培,低温型品种的温度要控制在13到17度之间,中温型品种的温度控制在20到24度时间。发菌期特别要注意温度的调节,超过30℃,立即通风降温散热。

平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在进行大棚种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定期通风,这样才能增强光合作用。

香菇的种植方法

香菇种植技术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多年一直二、栽培方式、工艺和品种类型出口,我国香菇产量1999年已达100多万吨,居世界。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说明:属资金雄厚的或者投资的项目,可以不分季节实现全年种植。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品质。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选用含有油脂性的木材,比如松树、柏树等,然后用木屑机将木材粉碎成直径在1.5厘米左右的木屑,然后将准备好的木屑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石膏、麸皮、白糖等并搅拌均匀,然后将木屑装袋,用封口机将袋口封牢。然后将菌袋放在密封的大锅内,加热升温到100度,并要保温24小时以上来进行的消毒灭菌处理。

将灭完菌的菌袋放在消完毒的大棚中,等到冷却后进行点种,然后菌丝就会开始生长,在后续过程中定期给菌袋扎口,然后放在大棚中度夏,大约等到10月份,香菇就会开始生长,等到生长成熟后定期采摘就可以了。

大棚木耳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棚木耳仅仅适合在春季进行栽培。种植的时候先将棚架建好,立体挂袋前,先用10%浓度的火碱上清液,把大棚内部地面、四周及棚上的塑料布均匀喷雾消毒1次。菌袋开始进棚,使运输时袋料受伤的菌丝体重新愈合复壮,菌丝长满袋后,增加光照3~5d,以诱导木耳子实体形成。

木耳菜又叫做落葵、豆腐菜。在很多地方都有种植,但是北方由于冬季寒冷,所以木耳菜多是一年生作物,用于大棚栽种。而在南方冬季温度也很高,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种植的。

木耳仅仅适合在春季进行栽培,因此,菌袋的接种期一般在1到2月,或者是前一年的12月,培养期限也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成熟期在15到25天。

三月中旬扣棚提升温度,五月开始就能够对进行采收,基本上到七月份左右采摘就结束了。

大棚木耳种植技术种植的关键就是要掌握良好的技术,需要调整好温度,温度应该把控在23℃左右,及时的浇水施肥,加强水肥的管理,保证光照的充足,做好排水和通风的工作,要预防病害,及时的喷洒一些农,一定要对症下。

1、大棚搭建与大棚平菇一年种几茬,可以种4茬/根据人工环境来调控消毒

先将棚架建好,然后在棚内地面铺1层新砖,砖约6cm厚。立体挂袋前,先用10%浓度的火碱上清液,把大棚内部地面、四周及棚上的塑料布均匀喷雾消毒1次。

2、挂袋

菌袋开始进棚,使运输时袋料受伤的菌丝体重新愈合复壮,菌丝长满袋后,增加光照3~5d,以诱导木耳子实体形成。当料袋上出现棕色米粒状耳基时,手提料袋放入0.2%的多菌灵或0.1%的溶液中,旋转几次进行表面消毒。

当大棚温度达到15℃时,菌袋表面菌丝全部变白后,即可将菌袋开口育耳。选小孔打眼出耳技术,购买小孔打眼机时要重视割口刀头质量,其优与劣直接影响出耳的快慢、杂菌率及品质。

开孔后料袋悬挂于耳架上,袋与袋间距10~15cm,要随割口,随挂袋。

大棚木耳管理方法

1、中后期管理

中后管理期间应形成一个干、湿交替式环境。原基形成到耳芽长出袋外需7天左右,干旱季节,菌袋上层部位,靠近棚四周外的菌袋内耳芽会干卷,这些部位要多喷水、勤喷水。

低温时,挂袋下层、中间部位,积水会发生烂耳和杂菌污染等,应少喷水或不喷水。当白天温度达到25℃时,大棚四周和棚顶的塑料膜、遮阳网全部打开并加长夜间喷水时间。

温度达到27℃时,必须加大棚内通风,增加足够的直射光照,白天停止浇水,下半夜自然温度,如连续浇凉水,菌袋内高湿低温,孢子不易弹射,耳片会加黑、加厚。

2、病害防治

耳芽长至1.5cm时,每隔4d用0.3%浓度的食盐溶液或结合浇水使用漂溶液(比例应按照我国饮用水标准进行)均匀喷雾子实体1遍,延缓木耳孢射,防止流耳烂耳、线虫发生、霉菌感染,增加木耳厚度及亮感度。

大棚香菇种植技术,大棚里面一般安装什么灯

1、菌袋制作:按配方准备好原材料,注意木屑使用陈木屑。2、灭菌:用铁锅建造土蒸锅进行灭菌。3、接种:保证室内不漏气后,分工进行接种工作。4、发菌培养:控制好室内的光线和温度后,适时用牙签在接种穴上扎孔。5、转色管理:控制好室温和通风,脱袋拿出菌筒。6、出菇期管理:控制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配置足够的浸水池。7、采收:把控好种植密度,适量除去长势较密的菇。

一、大棚香菇种植技术

1、菌袋制作

(1)准备杨木屑79%、麦麸20%、石膏1%、多菌灵0.1%。

(2)准备蚕豆粒大小的玉米芯45%、杨木锯沫40%、玉米面13%、石膏1%、石灰粉1%、多菌灵0.1%。

(3)木屑尽量使用半年以上的陈木屑,麦麸要没有霉变和虫蛀的新鲜麦麸。把木屑、麦麸、石膏搅拌均匀并翻动4-5次,在水中加入多菌灵和石灰搅拌,把湿料用喷壶喷入干料中拌匀,使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左右。

(4)装袋前要把塑料袋封好,不能漏气。装袋可以用低压聚乙烯膜的材料,其中大袋子的一般是25cm×55cm的规格,能装2kg的干料,小袋子一般是17cm-20cm×55cm的规格,能装1.5kg左右的干料。

(1)用直径1.5米的铁锅,建土蒸锅。锅的内外壁要用水泥涂抹,将直径1.7米的帘子放到锅面上,并铺上麻袋,用镀锌板制作直径2.1米的锅盖。

(2)在锅中加水,水面和帘子之间有20cm左右的距离,将料袋对其分批放在蒸锅的帘子上,起火加热灭菌,尽量在前4-6的小时使国内每年10月间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深翻改土。每亩施腐熟有机肥0公斤,在树体两旁条沟施或撒施,同时进行全园深翻或逐年深翻,深度一般为30厘米左右,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新根生长,增强树势。促成栽培期间进行地膜覆盖,以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灰霉病的发生;避雨栽培期间实行生草制,露地栽培期间可间作豆科作物或蔬菜,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温度达到100℃,并保持10个小时,闷锅1晚后在料温到70℃时出锅,等到料带的温度下降后,就可以进行接种。

3、接种

4、发菌培养

发菌室内的光线要暗,室温要保持在25℃左右。在接种的16-20天时,在接种穴上用牙签扎10-20个孔,孔深在0.5cm-1cm左右。

5、转色管理

转色时的室温要控制在20℃-30℃,脱袋时要用石灰水浸泡枸杞子葡萄枸杞子含天然多糖、B族维生素,葡萄含维生素C与铁质,两者搭配食用是补血良品。才能拿出菌筒,要注意室内的通风。

6、出菇期管理

(1)菇棚要选在向阳背风、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比如庭院内、房屋前后和树林中的空地,大棚上要覆盖遮阳物。

(2)菌袋要横排在床架上,每袋之间有4cm左右的距离,每层放42-44个大菌袋,每个小棚附近配备1个浸水池。大棚内的昼夜温要保持在10℃以上,湿度要保持在85%。

7、采收

保持合适的种植密度,发现生长较密的要适当摘除,早春和晚秋的时候可以用炉火加温的方式提前或者延后出菇。

二、大棚里面一般安装什么灯

大棚里面一般安装节能灯、LED灯或者白炽灯。照明可以用节能灯或LED灯,它们的耗电少亮度高。促进光合作用可以用白炽灯,虽然耗电大,但促进光合作用效果比较好。

大棚种植平菇技术

果穗整形包括去副穗、掐穗尖、顺穗、抖穗等工作。为使果穗外形美观,果粒整齐,成熟一致,对座果率高的品种,要在花前掐去副穗(去副穗)和花序前端1/4~1/5的穗尖(掐穗尖)。顺穗是指在座果前后结合绑蔓把搁置在铁丝上或枝蔓上的果穗逐一顺理到棚面下来。在顺理的同时将果穗轻轻振抖几下,抖落干瘪和受精不良的小粒(抖穗)。顺穗和摇穗以下午进行为好,此时穗梗柔软,不易折断。

要想大棚中平菇的收获更好,就要掌握大棚中的种植技术包括为菇房的建造,消毒处理,培养料的配制,然后再进行播种,菌丝发育期间和出菇的管理,采收等6个要点,这样就可以让平菇的效益更好。

牛粪晒干后,用 编织 袋包装储存备用,有条件的可以室内储存,防止霉变。

一、大棚平菇一年可以种4茬

要想知道大棚平菇一年种几茬,其实是可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栽种的,只要合理的技术,大棚设施齐全,技术管理过硬,就可以一年栽培4茬,而且在高温季节的平菇收益会更好,这些也是可以根据人工条件下调理的,在大棚中可以根据四季可以改变大棚的环境,所以一年四季是可以种4茬的。

二、大棚中平菇的种植技术

1、菇房建造

要想很好的栽培平菇,就要想到菇房的设施,可以选用地下室或者空房等,保持在20平米左右,而且保证良好的保湿,通风,和透光的环境,以及地势高,靠近水源,以更好的排水。也可以用床板空架起来,保持每天都有阳光照射进来即可。

2、消毒处理

在栽培平菇之前,一定确保菇房的环境适宜,进行消毒处理,而且还要进行两次,以减少病菌污染和病虫害危害,一般选用溶液进行消毒,再选用适量的木炭放入菇房中进行封闭24小时,以吸附空气中的有毒物质。

3、培养料的配制

平菇在生长期间需要的营养很多,一般木质类的植物残体和纤维基质的残体都可以利用,一般选用废棉,棉籽壳,稻草,玉米芯,花生壳,大豆,棉秆等任其选一种都可以栽培平菇,适量添加米糠,石膏等辅料即可。

4、播种

然后在播种前,先将种子放进干净的盆内,然后掰成红枣形状大小的菌块,再插入料内,然后在上面铺盖一层塑料薄膜,这样会更有利于保湿,还可以防止污染,一般春季播种要早,秋天播种要晚,保持气温在15℃的环境,加强通风透气即可。

5、管理

菌丝在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重要的是温度,湿度和无污染环境。也可以在播种后10天,进行调温处理,保持在15℃以下,这样可以抑制病菌的产生。而且每天观

种植蘑菇菇方法

1、选地搭棚,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

2、培养料的发酵,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养料】双孢菇是一种粪草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时,在作物秸秆(麦秸草、稻草)中加入适量的农家粪(如牛、羊、马、猪、鸡和人粪尿等),还须加入适量的氮、磷、钾、钙、硫等无机养分。合理的配方是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基本条件。酵。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字棚。

3、铺料与播种,在料进棚前两天,用0.5%的敌敌畏对栽培床进行全部喷雾杀虫,作好培养料进棚的准备。培养料进棚铺在床面时,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为宜,料pH值7~7.5,无氨味。铺料厚度在13~17厘米,边铺边拌,力度均匀。料铺好后,应用温度计测定料温,若料温在28℃以下是老谋深算可以播种(2)为了确保鸡枞菌可以正常的生长发育,一般需要把空气湿度保持在90%,把温度保持在25-30℃,而且还要将昼夜温、地温分别控制在10℃左右以及25-27℃。。

鸡枞菌种植栽培技术,鸡枞菌是怎么形成的

2、灭菌

1、建造菌棚:首先在周围有水源和肥沃土壤的地方建造菌棚。2、培养菌丝及定植:先准备好培养基,随后往聚丙烯袋中装料并做好消毒接种的工作,灭菌后放入鸡枞菌母种切块以此来培养菌丝,待菌丝长出后再定植。3、后续管理:定植后浇水,而且要注意遮光,当空气湿度为90%,温度为25-30℃时利于鸡枞菌的生长发育。

大棚豆角种植视频

一、鸡枞菌种植栽培技术

1、建造菌棚

(1)首先在距离水源比较近、周围交通方便、环境干净、有肥沃土壤的地方搭建菌棚。

(2)菌棚的面积需要结合当地的情况合理的决定,一般可以搭建长100m、宽8m、墙高3m且呈东西走向的菌棚。

(1)首先准备培养基,一般可以将木屑75%、石膏1.5%、麦麸20%、水140%以及白蚁筑巢土3%混合均匀之后作为培养基使用。

(2)随后准备大小为17×45cm的聚丙烯袋,接着往里面装料并进行消毒接种,灭菌后再放入鸡枞菌母种切块培养菌丝。

3、后续管理

(1)定植之后需要浇入适量的水,同时要做好遮光的工作。

(3)因为白蚁是一种与白蚁共生的菌类,因此也需要确保白蚁生长状况良好,一般可以用带有甜味的果皮喂白蚁,促使鸡枞菌可以更好的生长发育。

(4)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可以将排气扇打开,以此来降低温度,而在温度比较低时候,可以适当提高温度,确保有一个可以让鸡枞菌正常生长发育的温度。

二、鸡枞菌是怎么形成的

1、在自然界里,鸡枞菌与白蚁属于共生的关系,当白蚁在筑造蚁巢的时候,也顺带培养了鸡枞菌的菌丝体,鸡枞菌的营养来自于白蚁巢菌圃以及周围环境,当白蚁穴中的繁殖蚁逐渐出去之后,蚁巢中的白蚁数量、食物消耗量也会随之跟着减少,此时,鸡枞菌的菌丝体就会趁此机会大量累积生物量。

2、待雨季来临之后,蚁穴中的环境便就更利于鸡枞菌生长了,随后已经积累了丰富生物量的鸡枞菌丝体便会形成蘑菇原基,待原基长大后,就会突破土层,破土而出,然后就形成了鸡枞菌。

北风菌的种植方法

大棚木耳种植时间

1、大棚建造:北风菌栽培大棚东西方向,背风向阳,棚宽5米、长30米、深0.5米(距地面),四周用砖垒或用土堆成南低北高的墙,南墙高1米,北墙高1.5米(离地面)。每3米留一个40×40厘米的通气孔(南北/墙对应各留一个),棚顶用竹竿架牢,覆盖塑料薄膜,顶部加草帘。投料前3~5天,棚内灌足水,待水渗后撒一层石灰,用量为1千克/平方米。

2、培养菌丝及定植

2、选择良种:北风菌一年四季均能栽培,低温型品种适宜温度在13~17℃之间,如冻菌、P2~2等,中温型品种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0~24℃,如凤尾菇、紫孢北风菌等。

3、栽培料配置:当年的新棉籽皮拌料后闷堆24小时,第2天即可装袋,隔年的陈棉籽皮拌料后发酵4~6天,以消除滋生的杂菌。堆放发酵时,料堆上要扎眼透气,期间至少翻堆2次,发酵时间长不能超过1周。拌料中要严格掌握料水比,拌料过湿既不利于发酵,也不利于发菌生长,要按比例加入氮素和营养素,并加入菌灭菌防虫。装袋时菌种用量不少于20%,以保证发菌迅速,菌袋不被杂菌污染。

4、发菌管理:栽培料装袋后入棚发菌,秋栽时将菌袋全部放在地面上,只码放1层,春栽时可将菌袋交叉码放2层或井字形码放2~3层,冬栽的菌袋每4层码放成一垛,并将两垛并在一起,促进菌袋两头的菌丝生长。秋栽时将棚膜卷起,大棚用草帘覆盖,避免大棚由于闷棚而升温。冬栽时放下棚膜保温,并在白天拉开几处草帘让棚温提高。春栽时可将棚膜前面卷起,以通风降温。发菌期特别要注意袋内温度,若超过30℃,立即通风降温或倒垛散热。一旦出现高温烧菌,可将菌袋中长出绿霉的地方挖去,用草木灰调成糊状填充,若绿霉已形成孢子,可用20%的石灰水调制草木灰填充在污染部位。

5、出菇管理:北风菌菌丝长满袋后即可在棚内的垄上码垛出菇,秋栽时码垛高度2~4层,每层之间要放上2~3根高粱秆或木棍,打开后墙上的通风孔,早晚拉起草帘通风,中午喷水降温。冬栽时菌垛可码放成8层,中午天热时喷水,并将前面的棚膜卷起1~1.5米进行通风,一般通风时间在10~20分钟之间,通风后及时放下棚膜和草帘,上午可拉起部分草帘升温。春栽时菌垛码放4~8层,将前面棚膜卷起1米高,草帘视气温高低盖至地面或与棚膜齐高。每天喷水1~2次,将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也可在垄沟中浇水,保持菌垛周围潮湿。春栽和秋栽时要卷起棚膜,放下草帘避免闷棚,注意菌棒温度。一潮菇采完后要停水3天,待形成原基后再喷水出菇。一般前2潮菇即可形成70~80%的产量,为了衔接茬口,提高效率,大棚中栽培北风菌以出2~3潮菇为宜。

大棚种植羊肚菌 大棚栽培羊肚菌技术

(1)播种床的制作及营养土的配制

1、环境要求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其生长期较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以菌丝体分化。菌丝生长温度为18~22℃;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4.4~16℃,空气相对湿度为75%~90%。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忌强烈的直射光。因此,大棚栽培地点选择的意杨树林中。栽培时2、栽培料配方(可任选一种)

(1)粉碎的玉米芯42%、纯木屑20%、豆壳13%、麸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

(2)细木屑75%、麸皮20(1)在接种前4天将要使用的工具放入接种室,使室内密封不漏气,将每个房间都要点燃熏蒸。%、磷肥1%、石膏1%、熟腐土3%。

(3)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熟腐土3%。

(4)农作物秸秆粉75%、麸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1%、熟腐土2%。培养料的料水比为1∶1.4,含水量宜为60%~70%。

3、制袋接种按料水比1∶1.4将配方料拌好后堆积发酵20天,采用18cm×33cm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装料500~600g,在100℃条件下灭菌8h,即可接入菌种。采用两头接种法,封好袋口,置于22~25℃温度下培养30天,菌丝可长满袋。菌丝满袋后5~6天,即可栽培。

4、培育子实体大棚经过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塑料薄膜,其上覆盖3cm厚的熟腐土,均匀压平,然后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菇床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18cm×33cm的塑料菌袋40个。摆好菌棒后用喷壶均匀喷水1次,然后覆盖细土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阔树叶,保持土壤湿润,待1个月后可长出子实体。一般10~12月栽培,次年3月初至4月初即可出菇(每666.7m2可产羊肚菌50~75kg)。

盆景盆适合种植什么花卉 盆景种什么花好
上一篇
空闲时间贩卖点什么能赚钱 空闲时间贩卖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