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拼多多崛起“猫狗拼”三国鼎立时代来临?
你砍一刀,我砍一刀。谁能料想,曾经深陷“货门”的拼多多竟被“砍”出了国内第二大电商平台,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也被“砍”成了国内第三大富豪。
黑马电商市值多少亿(黑马电商项目)
黑马电商市值多少亿(黑马电商项目)
截至美股收盘,拼多多市值为793.67亿美元,直逼京东的826.98亿美元。京东和拼多多一直在争夺老二位置,二者你追我赶,势均力敌。这意味着,以“猫狗战”的电商时代已翻篇,“猫狗拼“三大巨头正在拉开新一轮市场竞争。
纵观电商领域,无数后来者削减脑袋往里挤欲争夺流量红利,然而终以失败出局。那么,拼多多为何能在惨烈的厮杀中突出重围?未来电商三巨头将如何“平分天下”。
电商界的一匹“黑马”
近期,阿里、京东、拼多多相继公布了一季度财报,根据一季报显示,京东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462亿元,同比增长20.7%;阿里2020年第四财季实现营收1143.1亿元,同比增长22%;拼多多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5.41亿元,同比增长44%。
从营收表现来看,三者营收都超市场预期,虽然拼多多的营收与阿里、京东距悬殊,但不得不说,拼多多在营收增速上更胜一筹。据财报显示,在过去的12个月,拼多多GMV达11572亿元,同比增长108%。一季报发布后,市场反应也是截然不同。当日,拼多多市值暴涨,以800亿美元的市值领先京东,阿里市值则蒸发超2200亿,堪比一个小米。
超出市场预期的财务数据使拼多多市值曾一度成为电商界仅次于阿里的老二,与京东一较高下。同时,拼多多呈几何数增长的用户量也让阿里、京东不敢小觑。
拼多多在市场的一片红海中崛起,犹如一匹黑马,打破了国内电商领域阿里、京东的双寡头垄断局面,形成“猫狗拼”三足鼎立格局。
拼多多崛起的秘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涌来,无数“前后浪”前赴后继,欲争夺流量时代的红利。然而,纵观当当主、聚美优品衰落……可见并非每个入局者都能分到一杯羹。
那么,拼多多为何能在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夹缝中异军突起?分析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 拼多多贯彻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当阿里、京东盯准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市场时,拼多多则“慧眼识珠”发现了以前电商巨头地盘上的空白,剑走偏锋,挖掘下沉市场,从三四线以下城市发力,使用低价策略。
从这个角度看,黄铮的拼多多模式就是:团结多数的贫下中农(社交),打土豪(杀价),分田地(让利),农村包围城市(市场)。当然,我们也不要忽略了,拼多多也正是借助资本市场,其市值才能与京东相媲美,让黄铮则成为了这个星球上富有的80后之一。
其次,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巨大的流量入口。 在三四线城市和广袤的乡镇,这些市场的大部分群体未必习惯使用淘宝和京东,但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基本都使用了微信。拼多多就是借助微信小程序这个社交传播契机,在“敌人势力”相对薄弱的地带,以迎合受众的超高性价比,攻城略地,一夜之间崛起为电商第三极。
第三,收集需求调整战略提高复购率。 拼多多平台的调性是不断收集需求,用户可能喜欢的商品。传统成熟电商平台的GMV规律是少数头部优质用户贡献多数GMV,虽然拼多多的调性与品类决定了客单价追不上阿里京东,但复购率可能超过二者。
在下沉市场占据优势后,为了摘掉“山寨”的帽子,提升品牌形象及商品的丰富度,拼多多除了联姻国美、拓展拼小圈和多多直播等新,也让更多品牌入驻,为其“打”背书。
此外,拼多多还通过”百亿补贴“”拼农货“吸引流量。这一系列动作为拼多多带来了大量高线用户,增加了复购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活跃用户数上,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分别为7.28亿、3.87亿和6.28亿,很显然,拼多多活跃用户数已经把京东甩出好几条街,直逼阿里。
拼多多能否行业格局?
无论是营收增速还是活跃用户量的增速,拼多多都力压阿里和京东,那么,拼多多是否能继续一路开挂,碾压阿里和京东,行业格局呢?
京东和天猫的B2C、B2B2C模式我们已经非常熟悉,这里不赘述。
至于拼多多的C2B,通俗一点,就是团购+智能化。即利用大数据和AI把需求端精准聚合,然后直接向厂商输出数据和反向定制。在大数据的精准指引下,实现定制生产,动态调整产能,去渠道化、零库存化、大幅提高供货效率,为双方创造价值。
实际上,拼多多就是当年“千团大战”之后卷土重来的收割者。其火爆也引发了第二轮千团大战,去年“双十一”,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先后掀起拼团热潮。
那么,C2B模式是否靠谱呢?笔者认为,组织效率肯定会提升,电商、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技术手段本身都是去中间环节,这个互联网红利阿里系的淘宝天猫和京东已经吃了很久,也为消费者创造了极大的价值。拼多多的这些愿景,淘宝、京东都能做到,甚至阿里的大数据和流量分发更有优势,只不过商业模式不同,各自提升效率的路径不一样。
因此,对于拼多多能否行业格局,笔者认为很难。一方面,其模式的根本其实就是通过连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需求端的确定性,然而,人的需求不是一组数据,它是人性,是动态的,本质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拼多多用户增速远超阿里和京东,除了有用户基数的原因,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也是其用户迅速增长的原因之一,用户黏度还有待时间检验,同时后“补贴”时代,拼多多用户还能否持续高增长也是未知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拼多多不是一家的公司。实际上拼多多模式是有价值的,其模式对商家来说,的价值就是走量。低价走量去库存,加速周转,回笼资金。拼多多就像线下的折扣店、五元店,这些业态的存在自有其价值。商业的生态是多元的,一方的崛起并不意味着能取代另一方。
— The End —
向“晓说通信”投稿,请致信:,
稿件一经刊发,将根据文章质量,
提供千字200元-500元的稿酬。
其他合作、建议、线索,
欢迎于微信公众号后系我们。
不良信息电话:05-83365173。
今日,武汉重启
| 传电信欲组事业群进军卫健信息化市场
黑 科技 上阵,社区智慧防疫变身“神队友”
京东市值突破1万亿港元,在同类平台中市值排名怎么样?
京东在同类平台市值中的排名至少在前三位,而且京东在港股市场上的预期是非常好的,很多人都会看好这家公司。
在同类平台中,市值仅次于阿里巴巴,排名第二。其身后的拼多多市值近8000亿港,与京东的距缩小。
在同类平台中市值排名是高的,因为东京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大公司,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市值排名非常靠前,京东确实值得这么高,服务好不说东西质量也好。
零售黑马永辉超市终于跌落神坛!超级物种衰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到来,电商平台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在网上购物,而穿透到零售模式遭到了打击,许多零售业巨头纷纷转战线上平台的新零售模式,阿里巴巴的 盒马 鲜生,苏宁易购的苏宁小店。
而作为零售行业的巨头之一的永辉超市也提出了自己的新零售模式。在2017年的时候永辉超市的创始人之一的张轩松提出了超级物种的理念,在京东和腾讯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成为了新零售行业的代表之一。
在2019年的4月底的时候,永辉超市公布了起在2018年的年报,永辉超市的营业收入突破700亿元,营收相比2017年上涨了20%左右。但是永辉超市在2018年的净利润再次下降,只有15亿元。这次自永辉超市自上市以来,第二次出现利润的下滑的情况。而造成这种情况做主要的原因是,公司的销售成本和人员成本的上涨,近几年来,永辉超市的新开店面的数量一直处于增加的状态。
永辉超市在2018年销售费用高达115.6亿元,相比较于2017年上涨了36.78%,而销售费用的上涨主要是新开门店费用。而在2015年,永辉超市新开62家门店,与京东到家合作,拓展生鲜O2O市场。
在2017年代时候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耗费42亿元的巨资入股永辉超市,在得到这笔资金后,永辉超市开始加速扩张门店,在2018年的时候,永辉超市新开门店的数量达到了160家,而其中多的就是超级物种门店,如今永辉超市旗下的超级物种门店已有70余家。
但新零售战场竞争激烈,永辉云创2016年、2017年分别亏损1.16亿元和2.67亿元,三年亏损13个亿。永辉云创的超级物种曾被业界寄予厚望,普遍认为它将会成为阿里的 盒马 鲜生强有力的对手。永辉超市也在试着剥离永辉云创业务,暂时性放弃永辉云创业务。
互联网思维整合仍然是零售业不变的趋势。无论是永辉生活还是超级物种依然是线下店,在线上线下融合的运营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零售业所面临的成本压力以及较薄的利润都对其提出了挑战。
拼多多市值超过百度高达400亿之多,拼多多下一个超越对象可能是谁?
拼多多收于33.61美元,创出历史新高,总市值达390.67亿美元。 390.67亿美元,也让拼多多的市值首次超越百度,成为中概股里市值第三大企业,
下一个超越对象还不知道啊,这个要看他们各自的发展能力了,说不定到时候又杀出一匹黑马。
我感觉拼多多目前来看应该比京东更有前途,说不定拼多多下一次就超越了京东。
这个主要看经济排行榜了,万一杀出个黑马傻分的呢,简直就是不可定数呦!
下一个应该就是京东了,京东主要是卖电子产品的,人们买电子产品大多数会选择京东,但电子产品一般比较贵,所以很有可能被拼多多超过。
有可能是支付宝,因为拼多多和淘宝的战役一直都未停下,拼多多大面积的打广告也是为了和淘宝抗衡!
在电商方面拼多多很有可能会超过京东,因为他和京东的经营理念完全不同。
淘宝家三金冠店主年入7亿,做微商竟然上市了,还是马云徒弟,你咋看?
我认为既然是马云的徒弟,既然有信心并且坚持了许多年,所以得到这样的成就还是应得的。
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强将手下无弱兵,跟着什么样的师傅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徒弟,所以马云的徒弟一定会特别的。
名师出高徒,果然聪明人的朋友也都是聪明人,很,跟聪明的人相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亦师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