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养殖渔船技术要求视频 深海养殖渔船技术要求视频讲解


海参主要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有哪些?

(1)虾池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①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石头、瓦片、旧轮胎等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深海养殖渔船技术要求视频 深海养殖渔船技术要求视频讲解深海养殖渔船技术要求视频 深海养殖渔船技术要求视频讲解


深海养殖渔船技术要求视频 深海养殖渔船技术要求视频讲解


深海养殖渔船技术要求视频 深海养殖渔船技术要求视频讲解


深海养殖渔船技术要求视频 深海养殖渔船技术要求视频讲解


②投放的幼参体长5厘米左右(体重50克/头),密度为3000~5000头/亩。

④虾池的深度应保持1.5~2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⑤严禁向虾池中施用化学消毒物质、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外注意池水的温度、盐度,纳水时密切注意虾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10%~15%/天的交换量。

(2)海上筏式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海区潮流通畅,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①利用工厂化养鲍车间已有的设施混养海参。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②养殖时一般采用扇贝笼、鲍鱼笼,且大都与鲍鱼混养。吊挂水层5~8米,笼间距3~4米。放养参苗体长为5厘米左右,密度为200~300头/米2。

③投喂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海参专业配合饵料,随着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养殖设施。

④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下沉,以免造成损失。⑤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3)海底沉笼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石块(3~5千克/个)。

③投喂饵料为海参专业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5天投喂1次。

①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利用钢筋、石块、水泥筑坝,坝内垒石养参。

②坝高应依历年潮位确定,坝底留有进、排水孔,可自然纳水、排水。

③放养体长1~2厘米参苗,密度为20000头/亩;5厘米左右参苗,放养8000头/亩。

④饵料可以为海参专业配合饵料,也可为海带、底栖硅藻、鼠尾藻等。⑤多雨季节淡水注入时,应提前纳高水位。⑥定期清除海星等敌害生物。⑦严禁化学物质、油污的染污,以防参体自溶。

(5)室内工厂化鲍参混养方式与养殖技术

②放养规格4厘米的鲍鱼,密度为100头/米2;同时混养体长3~4厘米的海参,密度为6~8头/米2。

③养殖期间,夏季利用深海水井降温,冬季可利用升温水,海参无夏眠现象,缩短了生长周期。④鲍鱼混养海参,可提高鲍鱼的成活率,减少饵料的损1、福建省海洋渔业职业技术学校:该学校是一所以渔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渔业实训设备和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失,降低生产费用。

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农业发展报告》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未来好就业吗

(4)潮间带垒石养参方式与养殖技术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如下: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放养鱼种前,根据池塘水体情况,一次性施足基肥,全池均匀泼洒,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具体用量可根据鱼塘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一般可按每亩150-200kg用量施用发酵腐熟过的有机粪肥。在海洋渔业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远洋渔业开发、教学、渔政管理等方面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一、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以生物学、环境学、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平台,以研究海洋生物(特别是增养殖对象生物)与各种渔业设施和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为核心内容,以研究海洋生物的增殖、养殖、农牧化平台的构建技术为特色。通过四年的学习和相关专业技能的训练,使毕业生能胜任水产增养殖、海洋牧场建设等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海洋和水产系统的产业管理部门的管理与技术工作,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环境学、渔具渔法学、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船舶驾驶技术、网具装配技术、捕捞技术、渔场调查、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的调查和研究、渔具渔法设计和渔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四、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霞浦县收海带的渔船要在哪里学开渔船在哪里学

坚④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散。持日夜巡塘,细心观察鱼群摄食、活动及生长情况,一旦发现隐患,应及时排除。尽量减少行人、兽类等进入养殖区惊扰鱼群,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

霞浦县收海带的渔船要在福建省海洋渔业职业技术学校和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学。

渔船一般几年报废呀

2、严格清塘

第五条 渔业船舶达到以下船龄的,应当报废。

(一)海洋钢质捕捞渔船

1.船长小于24米的②放养体长3~5厘米的海参苗种,密度为200~300头/米2。,报废船龄为16年;

2.船长大于等于24米小于45米的,报废船龄为20年;

3.船长大于等于45米小于60米的,报废船龄为26年;

4.船长大于等于60米的,报废船龄为30年。

(二)海洋木质捕捞渔船

1.船长小于12米的,报废船龄为13年;

2.船长大于等于12米小于24米的,报废船龄为18年;

3.船长大于等于24来的,报废船龄为20年;

(三)海洋玻璃钢捕捞渔船的报废船龄为30年。

(四)海洋钢丝网水泥捕捞渔船的报废船龄为20年。

(五)除捕捞船以外,其他海洋渔业船舶的报废船龄如下:

海洋渔业养殖船的报废船龄为15年;

海洋渔业油船的报废船龄为26年;

海洋渔业冷藏运输、工程和拖驳船的报废船龄为29年;

海洋渔业科研、教学和执法船的报废船龄为30年。

(六)内陆水域渔业船舶的报废船龄在上述同材质海洋渔业船舶报废船龄的基础上延长5年。

(七)其他材质和类型渔业船舶的报废标准,由各省(区、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参考以上标准制定。

第六条 达到强制报废船龄,但安全技术状况良好的渔业船舶,渔业船舶所有人可以申请延期报废,但延长期限最多不得超过5年。

第七条 虽未达到报废船龄,但安全技术状况较,经维修改造仍达不到安全标准的,经渔业船舶检验机构根据有关规定检验认定应予提前报废的渔业船舶,应强制提前报废。

第八条 未达到报废船龄,但船舶所有人自愿提前报废的,准予提前报废。

“闽投1号”下水!为福建省深海养殖首台套装备 预计鱼类年产量可达600吨

“闽投1号”为可移动半潜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采用海工平台半潜式结构设计,四角锚泊定位,具有良好的抗风浪能力。其中,养殖平台长92米、宽36米、高27米,设计使用寿命20年。平台宽阔的甲板空间和稳定的主体结构,可搭载海景客房、宴会厅、厨房、卫生间、办公室、会议室以及智慧渔业中心等旅游功能舱室,可开展海洋科普、潜水、冲浪、海上休闲、垂钓、餐饮、观测通信以及海水养殖等生产生活活动,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9月7日下午,由马尾造船建造的福建省深海养殖首台套装备“闽投1号”顺利下水。据介绍,该装备建成后拟投放于 福州市 连江县筱埕镇东南侧、苔屿南侧海域开展渔业养殖和休闲渔业活动。

1、鱼苗要求

相比于传统的养殖平台,“闽投1号”优势十足,其养殖水体达6.2万立方米,可模拟福建深海海域环境并进行仿野生大黄鱼养殖,预计鱼类年产量600吨,经济价值近亿元。另外,“闽投1号”实现智能养殖,配置、水质监测、海流气象监测、5G通信基站等传输设施,可自动调节温度、水质,并投放饵料。

据福建船政研发设计院设计一部副吴恭鼎介绍,“闽投1号”平台的波浪能发电系统安装工作是建造的难点。“这一系统由鹰式吸波浮体、液压能量转换系统和储能系统组成,其中鹰式吸波浮体上安装的左右铰链间距达12米,但同心度要求不超过1毫米,且要求与船体转轴连接间隙不大于1毫米,其难度可想而知。”

福建船政研发设计院大胆创新,与现场施工人员密切配合,有序推进鹰头端和船体端底座定位安装、拉线对中和转轴镗孔加工等工作,在纵向呈51°角的斜面基座上,将庞大的吸波浮体如穿针引线般顺利安装到位,同心度、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该系统可将波浪能顺利转化为电能,对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起到良好作用。”吴恭鼎说。

可移动深海养殖笼 阅读文章

三、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要求 该专业对生物、化学科目要求较高。该专业适合热爱水产学,对海洋渔业生产、教育、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1、指的是 水下发动机

2、渔场养鱼,多为近海,养殖密度过大市场上黄颡鱼品种较多,无论选择什么品种,都要选自正规黄颡鱼良种繁殖场的鱼种,尽量选择人工繁育的优良鱼种,这样不仅能保证品种的纯度和生长速度,还能提高成活率。一般要求个体规格在10-15cm,体重15-35g为宜,鱼种规格大,体质相对较好,生长相对较快。,易造成富养生物的大量繁殖等等环境问题

3、A、利用更加宽大的海洋空间,成本更低

B、更好的躲避风暴灾害

4、资源的来源更加广泛了。人们可以用更加清洁的方式获取,那么那些高污染、高消耗的资源获取方式,也就用得拉

乌骨鸡养殖技术 乌骨鸡养殖技术视频

4、饲养密度、合理光照。密度过大,雏乌骨鸡采食饮水不均匀,发育不整齐。1-14日龄为每平方米50只,15-20日龄每平方米30只,21-24日龄为每平方米20只左右。随时观察雏鸡饮水、采食,及时调整密度和饮水器、料盘的大小。7日龄内光照以每天20-24小时为宜,7日龄后每周减少光照2小时,直至光照时间为13小时。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4瓦,15日龄后改为每平方米1-2瓦。

乌鸡又称武山鸡、乌骨鸡,是一种杂食家养鸟。它源自于的江西省的泰和县武山。在那儿,它已被饲养超过2,000年的历史。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也都是乌黑的。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吃起来的口感也非常细嫩。至于用和食疗作用,更是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作名贵食疗珍禽。

C、使用GPS,能更好的管理

一、鸡舍选择与消毒

鸡舍建造。鸡舍应建在放养地中心地带向阳平地上,建材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木材、毛竹、塑料、油毛毡、帆布、草帘等皆可。搭建-座北朝南的简易鸡舍,以金字塔或大棚形为好,南边敞门,鸡舍边缘高1.5-2米,舍顶高2-2.5米,地面平整、压实、铺垫料。鸡舍要求保温、挡风、不漏雨、不积水。鸡舍内每平方米可容纳约8-10只鸡。同时在鸡舍外设置运动场,面积为鸡舍的2倍以上。要求栽种树木,搭休息棚,防晒、防雨。安装料槽和饮水器。

鸡舍消毒。清除鸡舍内所有异物,包括鸡粪、垫料、水槽、饲槽、育雏网等,清扫地面和墙壁,更换垫土,然后关闭门窗,进行熏蒸消毒,按每平方米用30m1、15克的比例混合使用,密封24小时后再打开通风。

二、饲养方式的选择

乌骨鸡养殖技术

全进全出饲养法。平面散养,中间更换垫料1次。根据房舍面积确定饲养量,全进全出(或短时售完),销售以批发为主。售完后消毒空栏1周再进行下一批饲养。

分隔分段饲养。使用2间或多间相对的房舍,1间作为育雏舍,1间作为生长舍。转群后消毒空栏1周左右,再进雏育雏。第1批育成,全进全出(或短时售完),销售以批发为主。售完后消毒空栏1周左右再进行下一批饲养。

以零售为主的分隔分段饲养。使用3间或多间相对的房间,分为育雏舍、前期生长舍及后期生长舍,面积比为1:2:4。育雏25-30天转群至前期生长舍,转群后消毒空栏1周以上,再进雏育雏;前期饲养30天转群至后期生长舍,转群后消毒空栏1周左右,循环饲养;后期饲养20天左右开始上巿销售,以零售为主,售出鸡体重应达到1千克每羽以上,10天左右售完,20天后达不到销售体重的整鸡废弃,空栏消毒,为转群作准备。如此循环饲养,批次饲养量为日均销售量的20倍。

三、育雏饲养技术

育雏期(0-8周龄)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关键阶段。雏鸡成活率的高低,生长发育的快慢,体质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1、鸡苗的选择。目前在我国南方庭院养殖中应用的品种有雪峰乌骨鸡、江山白羽乌骨鸡、四川山地乌鸡、泰和乌骨鸡和金阳丝毛鸡等。可以根据当地消费习惯选择适宜的品种。健康的雏乌骨鸡大小均匀,绒毛富有光泽,眼大有神,蛋黄吸收好,脐环平整,没有血迹,活泼好动,叫声响亮,握在手中有弹性,挣扎有力,干净,无粪便粘附。

2、育雏温度、湿度。乌骨鸡体型小,对温度要求比较高,1-4日龄应在36-37℃,5-8日龄34-35℃,以后每周降2℃,5周龄后保持在23-25℃。在保持室温的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呼吸道病的发生。育雏室内相对湿度为第1周65%左右,以后55%左右,以人感到湿热合适、不干燥为宜。如果湿度低,应用喷雾器喷水。湿度高时应加强通风和升温。

3、及时饮水、开料。雏鸡进舍后休息1-2小时及时饮温开水,温度20℃左右为宜,1升水中加葡萄糖50克,补液盐1克,然后再饮用0.01%的水1次。饮足水后即可开食喂料,6-7次每天。开食先用半熟碎米再用小鸡料。喂食量以2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2-4周龄后改为饲槽喂料,喂料采取少喂勤添,喂八成饱为原则,第1周每天喂6-7次,1周后5-6次,随光照时间缩短,逐渐减少喂料次数。可自已配雏鸡饲料,配方是:玉米55%、高粱5%、麦麸4%、大麦5%、鱼粉9%、豆粕16%、槐叶粉3%、骨粉2.5%、食盐0.37%、多种维生素0.05%、蛋氨酸0.08%。

5、及时断喙为防止啄癖和减少饲料浪费。在7-10日龄用断喙器切掉由喙尖至鼻孔长度的一半,下喙剪掉三分之一。也可在20日龄对断喙不的再进行断喙。同时饮水中加入vk3、电解减少出血和应激。

6、定期消毒。每3天进行1次带鸡消毒,用百毒杀1:2000倍稀释液喷雾,采用2种不成分的消毒剂交替使用,效果会更好。

乌骨鸡养殖技术

四、中鸡养殖技术

乌骨鸡的中鸡分种用中鸡和肉用中鸡。其中种用中鸡是指脱温饲养至开产前这一生长阶段的育成鸡,即9-25周龄阶段。肉用中鸡是指脱温饲养到上巿阶段鸡,一般要求60-150日龄,体重0.8-1.2千克,即可供制厂和外贸出售。要求供应全价日粮增加采食量,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肉用鸡一般采用平养。凡不留作种用的均可转入商品鸡群。饲喂较高能量和较高粗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自由采食,使之能在100-150日龄上巿时,肌肉丰满而且体内贮备一定脂肪。蛋用中鸡主要采用栅栏饲养或放牧饲养。

1、分群。育雏结束后,乌骨鸡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饲养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强弱、大小、公母分群。分群在夜间或早晨进行,并在饮水中加入素以防产生应激。这时的密度控制在8-10只/平方米。留着产蛋或种用的到120日龄时,转入产蛋鸡舍。若到开产时才转群,易产生,影响产蛋率。转群应在傍晚进行,尽量保持安静。

2、饲料供应。雏鸡进入育成期,日粮将由原来的雏鸡料换喂中鸡料和大鸡料。为减小由于饲料更换带来的应激,必须注意饲料的过渡,不能突然改变。过渡期一般为3-5天,具体方法是:第1天日粮由过渡前料和过渡后料组成。第2天由过渡前料和过渡后料组成。第3天由过渡前料和过渡后料组成。第4天完全改为过渡后料。出栏前20天喂大鸡料,停止用,杜绝残。种鸡供给全价日粮,可喂粉料也可喂粒料。在喂料时,放料量限制在饲槽容量的2/3左右,以免鸡扒出,造成浪费,每天喂3-4餐为宜,冬天夜间可加喂1餐。适度光照,每天光照14-16小时,光照强度为15平方米40瓦,早晨5时开灯,日出后熄灯。傍晚开灯至10时熄灯。舍温应保持13-25℃,保持舍内安静,运动场内设砂盆或砂池,让鸡自由采食砂粒和砂浴,既可防皮肤病又可增强消化机能。捡蛋,中鸡转入产蛋鸡舍前,应先把产蛋箱放在种鸡舍内,乌骨鸡胆小,不宜用集体产蛋箱,应采用小间隔的产蛋箱,产蛋箱要均匀放置在光线较暗、通风良好和安静的地方。

池塘黄颡鱼养殖技术

2、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该局下属的福建省渔业技术推广站、福建省海洋渔业信息中心等机构,提供相关渔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也可能提供渔船驾驶培训。

1、池水要求:池塘水体必须达到2m以上,保证水质达标、水源充足、池底平坦、能排能灌、底质良好,鱼种放养前要对池塘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并注入新水、施足基肥。2、鱼苗投放:选择正规黄颡鱼良种繁殖场的鱼种,要求规格相对较大,当水温稳定在10℃左右放养。3、饲料投喂:养殖黄颡鱼可选择纯动物性饲料,保证饲料有一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并适当添加其他配合饲料。4、饲养管理:做好水质、增氧、病害防治等工作。

一、池水要求

1、池塘要求

池塘养殖黄颡鱼,水体要有一定深度,必须达到2m以上,并保证水质达标、水源充足、池底平坦、能排能灌、底质良好。一般情况下,黄颡鱼喜欢清澈洁净水质,池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5cm以上,水体常年有活水流动。池塘面积要适宜,并配备增氧机、抽水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机械设备。

无论是否为全新的池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清塘消毒。老池塘清除过多淤泥,保留底泥10cm左右,新池塘要求池底平坦、底泥平整。可利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每亩使用生石灰150kg,充分混合池底泥土与生石灰,将池塘内存在的病原体、野杂鱼等杂质清除。

3、适时注水

清塘消毒7-10天后,池塘经过充分的暴晒,可注入优质养殖用水,并在进水口处设置对应密度的过滤网,防止野杂鱼、敌害生物及虫卵进入池内。除此注水80cm左右,放入小鱼虾试水,确保安全后,可将池水加至2米以上,准备放养黄颡鱼种。

4、施足基肥

二、鱼苗投放

2、放养时间

黄颡鱼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但各地气温不同,具体以各地实际情况为准。只有气温条件允许,水温稳定在10℃左右,才可放养,以人为延长生长时间。

4、放养密度

黄颡鱼的放养密度,需要根据养殖条件、养殖方式、饵料供应、鱼种规格和管理水平等情况灵活掌握,若主养黄颡鱼,一般每亩可放养每尾15-35g的鱼种0-5000尾,规格较大时可适当稀放,同时可搭配鲢、鳙鱼种200尾左右;若采用混养模式,可将黄颡鱼套养在其它养殖池内,每亩套养100-150尾30g以上的鱼种。

4、注意事项

放鱼苗前③饵料以投放的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主,同时可投喂鼠尾藻、海带、裙带等藻类,也可投喂海参专业配合饵料。一定要放鱼种试水12小时以上,没问题后才能放种,以免出现意外情况。鱼种入池前,需要使用5%食盐水溶液浸体消毒10-15分钟,避免将病原体等有害生物带入池塘。

三、饲料投喂

1、饵料要求

养殖黄颡鱼可选择纯动物性饲料,包括小虾、小杂鱼、蚯蚓等常见饲料,保证饲料具有一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可适当添加其他配合饲料。在进行日投饵料时,可根据鱼体重量、投放原材料种类等进行合理配比。在进行人工饲料配合时,可适当添加鱼粉、菜饼、豆饼、次粉、米皮糠、诱食促长添加剂等。

2、合理投喂

投饵量要根据鱼的数量、摄食、水质、水温、天气等情况而定,黄颡鱼因个体小、摄食慢,投喂时应注意“尽早开食、少喂多餐”。4月前后,日投喂2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3%;5-9月,日投喂3-4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5%;10月后,随着天气转凉、鱼体增重,可日投喂2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2%。

3、驯食方法

天然野生黄颡鱼喜昼伏夜出摄食,因此必须经过驯食训练,使其适应白天摄食,一般需要驯食1周左右。驯化时,可在池边沿边洒放鱼糜,连续2天左右待鱼种陆续游来摄食,再在鱼糜中逐步添加工饵料并定点投放,随后转为全人工饲料定点、定时、定量喂养。

四、饲养管理

1、水质调节

黄颡鱼喜欢清新的水体环境,应随时观察水质情况,保持水质清新,因此必须定期换水。5-6月一般每月可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30cm左右;7-9月一般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15cm左右,全年保持水深在2m左右。

2、适时增氧

池塘要根据天气、水质情况科学开机增氧,晴天坚持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阴雨、闷热天气要提前增氧,增加开机次数和时间,使水体溶氧浓度保持在3mg/L以上。

3、病害防治

黄颡鱼抗病力较强,若能按要求控制水质,做好常规消毒和预防工作,一般很少发生病害,因此在病害防治中要贯彻“以防为主”方针,每半月可用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还可使用氯制剂进行水体消毒。一旦发生疾病,则要及时诊治,尽快对症用。

4、强化管理

有机种植上能用波尔多液嘛 有机种植可以用波尔多液吗
上一篇
北方榴莲种植大棚_榴莲在北方大棚种植吗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