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山莓的繁殖方法
- 2、树莓高产种植技术
- 3、农村满山遍野生长的树莓,人工如何种植呢?
- 4、树莓别称山莓、山抛子、牛奶泡、树莓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呢?
- 5、树莓的种植方法和销售
- 6、农村满山遍野生长的树莓,人工怎么种植呢?
山莓的繁殖方法
树莓别称山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覆盆子等,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木本植物,果实在作为水果,果实味道酸甜,在大量分布但少为人知,仅在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市场上比较少见,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山莓果种植技术(奇异莓种植技术及产量)
山莓果种植技术(奇异莓种植技术及产量)
山莓果种植技术(奇异莓种植技术及产量)
树莓的生长习性
1、环境:树莓通常生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及乱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烧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长茂盛,性喜温暖溼润,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2、结果:树莓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4~5月份,结果期为6~7月,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水分不足,则会影响期产量。
树莓的繁殖方法
1、根蘖:树莓母株应保持土壤溼润、疏松、营养充足,选留发育好的根蘖,保持间距10~15厘米,秋后挖起根蘖,挖时宜深,保留较多的侧枝,可随挖随栽,也可挖后先植,第二年开春建园。
2、扦插:树莓扦插时将粗度1厘米左右的侧生根挖出,选带芽的根,剪成10厘米左右的根条,于3月中旬进行扦插,开挖10厘米深的沟,将根斜插入畦床中,露出四分之一在土外,埋平即可。
3、移株: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从山上林地中挖取野生植株,剪去地上基生枝,保留20厘米长,注意不要损伤基部的休眠芽。随后移植于平整好的大田中,株距25厘米,每亩2700株。栽后覆土踏实,浇定根水,覆盖秸杆干草等。
树莓的栽培技术
1、建园:华东树莓可春栽也可秋栽,一般以11月中下旬或3月中下旬为宜,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溼润不宜积水的地块建园,建园前应深耕平整,施农家肥2000~4000千克/亩。栽植方式以带状法,行距2米,株距0.4~0.8米,植穴规格30×30×30厘米,栽苗时注意保护基生芽不受损伤。
2、肥水:移栽前施足基肥,施农家肥每株3~5千克。生长期间结合松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3次,氮肥为主,适量搭配磷钾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冬肥。每亩施人粪尿1500~2000千克。夏秋干旱时注意浇水
3、搭架:树莓枝条柔软,常易下垂到地面,或遇风易倒伏,影响产量和质量。4~5月新枝发生侧枝时,摘去顶芽促进侧枝生长,同时对侧枝摘心,促使其发生二次侧枝,枝多叶则茂,增加翌年结果母枝,增加产量。结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
4、修剪:春季应及时剪除二年枝顶端干枯部分,促使留下的枝条发出强壮的结果枝。疏去基部过密和有病虫病虫枝,每株留7~8个二年生枝,保留合理密度,利于通风透光,保证高产和稳产。在采果后剪除二年生枝,疏去枝蘖和过密的基生枝,以控制园内的总枝量。
5、采收:树莓的采收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此时果实已充分发育且呈现绿色,尚未转红成熟,采收分批进行,采下后,除去梗、叶、花托和其它杂质,然后倒入沸水烫2~3分钟再捞出,随后摊晒或烘干。成品以粒完整、坚实色黄绿、味酸、无梗叶屑者为佳。
树莓的病虫防治
1、茎腐病
【症状】茎腐病是危害树莓树基生枝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的似烫伤状的病斑,长约1.5~5.5厘米,宽0.6~1.2厘米。病斑向四周迅速扩充套件,病部渐变褐色,病斑表面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小黑点,木质部变褐坏,随病部扩充套件,叶片、叶柄变黄,枯萎,时整株枯。
【防治】秋季清扫园地,将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在5~8月份可喷防治。5月中旬、7月的发病初期分别在易发病的品种上喷布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乙磷铝500倍液或500倍液。
2、病
【症状】树莓的第二种病害叫病。树莓感病叶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从而引起叶片扭曲变形或变卷缩,有时叶片并不显现白色粉状物,而表现叶片有水浸状斑点。时新梢生长矮化,果实有时也受侵染。
【防治】入冬防寒前清扫园地,将病叶及病枝集中烧毁,消除病原。早春发芽前、开花后及幼果期,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溼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溼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
3、柳蝙蝠蛾
【症状】柳蝙蝠蛾是危害树莓的主要害虫,影响树莓第二年的产量,幼虫多为7月上旬开始蛀入新梢,一般蛀距地面40~60厘米,多向下蛀食,幼虫经常出来啃食蛀孔外边的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粪便用丝粘在一起,环枝缀连一圈,经久不落,易于发现与鉴别,被害枝极易折断而干枯亡。
【防治】在8月下旬成虫羽化前剪除被害枝梢。植株越冬埋土防寒的树莓园可减轻此虫的发生。发生的树莓园,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龄幼虫活动期,地面喷布2.5%2000~3000倍液。
4、穿孔蛾
【症状】穿孔蛾主要危害红树莓,秋季幼虫作小茧在基生枝基部皮下越冬。幼虫在展叶期爬上新梢,蛀入芽内,食尽芽的内部,而后又钻入树莓新梢内,新梢被害而很快亡。成虫于花期羽化,傍晚在花内产卵,幼虫最初食害浆果,但不久转移至植株基部越冬。
【防治】秋季清扫园地,将剪下的结果母枝集中烧掉。早春展叶期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3000倍液杀幼虫。
5、蛀甲虫
【症状】害虫的成虫通常在春季开始食害嫩叶,并咬入花蕾,取食雄蕊和蜜腺,被害花蕾脱落或者变为畸形果。成虫在花内产卵,经过8~10天孵化幼虫,随即钻入果内食害,被害浆果重量减轻,容易腐烂。
【防治】发生的树莓园,在4月下旬成虫出土期进行地面施,2.5%粉剂0.4千克加25千克细砂。发生较轻的树莓园可采用人工防治,在成虫开始危害花时,可振摇结果枝,使成虫落在适当容器内,集中销毁。及时收集被害果实,并把脱果幼虫收集后销毁。
看过的人还:
1生长环境。树莓通常生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及乱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烧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长茂盛,性喜温暖湿润,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2生长习性。树莓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4~5月份,结果期为6~7月,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水分不足,则会影响期产量。
树莓种植方法
一、基本介绍:
树莓原产美国,属浆果类果树,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树高1.5-2米,果实长于树上,果实椭圆形,成串成簇,晶莹乌亮,香甜多汁,口感清香爽口,非常好吃,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葡萄的6倍,特别是所含鞣化酸被美国科学家证实是预防癌症最有效的物质。由于营养成分和出汁率优于众多水果,被粮农组织列为"天然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前景极为广阔。
其优点是:易种易管,极少病虫害,栽培当年少量结果,3年旺果。南方4月前后开始开花,北方迟30-40天,成熟期6-7月份,一次定植,可连续挂果20-30年。黑树莓每667平方米(1亩)栽500-600株,当年种植当年挂果,第二年以后进入旺果期,目前市场价每公斤12-18元。树莓果实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效益倍增。果实原汁与水按1:12可对成果汁饮料;色、香、味俱佳,倍受消费者青睐。
发展树莓生产,除鲜果供应市场鲜销外,还应有加工企业作保证,才能保证经济效益。树莓果实虽然外面生有一层很薄的皮,比草莓耐贮存,但与葡萄相比不耐贮运,如无相应的加工企业,树莓不宜大面积开发。
1.国内刚刚起步,市场需求量大,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2.树莓耐旱耐瘠、抗旱性强,在平地、庭院、丘陵山地、荒坡荒沟均可种植;既可集约种植,又可在庭院种植或作植物绿篱;有的品种特别耐旱耐寒耐瘠,根蘖萌发特别发达,可与沙棘、枸杞并列为水土保持三大先锋灌木类树种;根据树莓栽培品种的不同,可在我国大多数省区引种栽培。如有的黑莓品种可耐-17℃左右低温并在PH值8.0的土壤中良好生长。
3.与葡萄相比,树莓栽培较为粗放,省工节水、抗病虫性强、生产管理成本低;
4.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栽培当年即挂果,3-4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20年左右。亩产可达800-1000公斤,以每公斤5元计,亩收入4000-5000元。
因此,树莓将成为我国新兴果业的先锋树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我国树莓生产和销售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协作体制还没有形成,市场定位还很高。
二、专家建议,树莓在各地区发展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树莓适宜种植的环境温度较广,年平均气温在案15-20℃都适宜种植。
2.光照:树莓属阳性作物,较喜欢光照。
3.水份:树莓对水份的要求不严格,但若在生产上要达到高产,还需对人工补水进行灌溉。
4.土壤:对土壤的要求PH5.0-7.0的酸碱度都适宜种植,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对果实高产量及口感要更好一些。
另外,注意品种的选择与搭配,以鲜食为主时,应选择果形大而端正,色泽鲜艳、香甜适口、品质优的品种。而用于加工时,应选择果皮较坚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加工中维生素损失少,色泽保持好的品种。规模化种植地应选择大中城市郊区,有包装和保鲜设施条件。
5、树莓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树莓栽植后第二年可具有一定的经济产量,3-4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15-25年,树莓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树莓果实的糖含量与苹果、梨、柑桔三大水果
相似,氨基酸含量高于苹果、葡萄,其抗衰老物质及抗癌物质鞣化酸含量高于现有任何栽培及野生水果,在、化妆、保健方面有着广泛用途。根茎叶也具用功效。
树莓既适合成片集约经营,也适合农家庭院和山边荒坡零散种植。适应性强,树莓枝叶浓密,花期果期较长,可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综合效益。
6、品种特性和适生范围
树莓品种多样,特性各异,有适合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品种,有适宜鲜食和加工的品种,目前用于生产上的主要有红莓系列和黑莓系列。
黑莓成熟时果实紫黑色,平均果重6.5-8.6g,品质优良,单株平均产量为7.45kg,3年生植株亩产量达1100kg ,抗病虫害能力强,耐旱,部分品种可耐-17℃左右低温。 红莓果实色泽多样,有红色、、黑色、紫色。红色果汁具有天然色素添色剂的特殊用途。平均果重5.5-6.7g,生长强壮,单株平均产量6.9kg,亩产量可达1000kg,抗寒性较强,有些品种可耐-30℃的低温。适合北方广大地区发展。
春秋种植
树莓种植可采用挖根繁殖的种植方式进行栽植,在秋天的时候,采取深挖的方式,将树莓的侧根挖出来,然后选择带有根芽的部分,剪成10厘米左右的根条,随挖随栽。一般来说,栽植的时候挖约10厘米深的沟,将带有根芽的树莓根条斜插在沟中,然后培土。然后浇定根水,在上面覆盖一些作物的秸秆,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山莓芽、茎、根都能繁育成苗,是一种繁殖方法较多、繁育途径也便于选择的果树树种。
树莓高产种植技术
树莓别称山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覆盆子等,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木本植物,果实在作为水果,果实味道酸甜,在大量分布但少为人知,仅在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市场上比较少见,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树莓的生长习性
1、环境:树莓通常生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及乱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烧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长茂盛,性喜温暖溼润,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2、结果:树莓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4~5月份,结果期为6~7月,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水分不足,则会影响期产量。
树莓的繁殖方法
1、根蘖:树莓母株应保持土壤溼润、疏松、营养充足,选留发育好的根蘖,保持间距10~15厘米,秋后挖起根蘖,挖时宜深,保留较多的侧枝,可随挖随栽,也可挖后先植,第二年开春建园。
2、扦插:树莓扦插时将粗度1厘米左右的侧生根挖出,选带芽的根,剪成10厘米左右的根条,于3月中旬进行扦插,开挖10厘米深的沟,将根斜插入畦床中,露出四分之一在土外,埋平即可。
3、移株: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从山上林地中挖取野生植株,剪去地上基生枝,保留20厘米长,注意不要损伤基部的休眠芽。随后移植于平整好的大田中,株距25厘米,每亩2700株。栽后覆土踏实,浇定根水,覆盖秸杆干草等。
树莓的栽培技术
1、建园:华东树莓可春栽也可秋栽,一般以11月中下旬或3月中下旬为宜,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溼润不宜积水的地块建园,建园前应深耕平整,施农家肥2000~4000千克/亩。栽植方式以带状法,行距2米,株距0.4~0.8米,植穴规格30×30×30厘米,栽苗时注意保护基生芽不受损伤。
2、肥水:移栽前施足基肥,施农家肥每株3~5千克。生长期间结合松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3次,氮肥为主,适量搭配磷钾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冬肥。每亩施人粪尿1500~2000千克。夏秋干旱时注意浇水
3、搭架:树莓枝条柔软,常易下垂到地面,或遇风易倒伏,影响产量和质量。4~5月新枝发生侧枝时,摘去顶芽促进侧枝生长,同时对侧枝摘心,促使其发生二次侧枝,枝多叶则茂,增加翌年结果母枝,增加产量。结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
4、修剪:春季应及时剪除二年枝顶端干枯部分,促使留下的枝条发出强壮的结果枝。疏去基部过密和有病虫病虫枝,每株留7~8个二年生枝,保留合理密度,利于通风透光,保证高产和稳产。在采果后剪除二年生枝,疏去枝蘖和过密的基生枝,以控制园内的总枝量。
5、采收:树莓的采收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此时果实已充分发育且呈现绿色,尚未转红成熟,采收分批进行,采下后,除去梗、叶、花托和其它杂质,然后倒入沸水烫2~3分钟再捞出,随后摊晒或烘干。成品以粒完整、坚实色黄绿、味酸、无梗叶屑者为佳。
树莓的病虫防治
1、茎腐病
【症状】茎腐病是危害树莓树基生枝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的似烫伤状的病斑,长约1.5~5.5厘米,宽0.6~1.2厘米。病斑向四周迅速扩充套件,病部渐变褐色,病斑表面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小黑点,木质部变褐坏,随病部扩充套件,叶片、叶柄变黄,枯萎,时整株枯。
【防治】秋季清扫园地,将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在5~8月份可喷防治。5月中旬、7月的发病初期分别在易发病的品种上喷布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乙磷铝500倍液或500倍液。
2、病
【症状】树莓的第二种病害叫病。树莓感病叶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从而引起叶片扭曲变形或变卷缩,有时叶片并不显现白色粉状物,而表现叶片有水浸状斑点。时新梢生长矮化,果实有时也受侵染。
【防治】入冬防寒前清扫园地,将病叶及病枝集中烧毁,消除病原。早春发芽前、开花后及幼果期,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溼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溼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
3、柳蝙蝠蛾
【症状】柳蝙蝠蛾是危害树莓的主要害虫,影响树莓第二年的产量,幼虫多为7月上旬开始蛀入新梢,一般蛀距地面40~60厘米,多向下蛀食,幼虫经常出来啃食蛀孔外边的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粪便用丝粘在一起,环枝缀连一圈,经久不落,易于发现与鉴别,被害枝极易折断而干枯亡。
【防治】在8月下旬成虫羽化前剪除被害枝梢。植株越冬埋土防寒的树莓园可减轻此虫的发生。发生的树莓园,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龄幼虫活动期,地面喷布2.5%2000~3000倍液。
4、穿孔蛾
【症状】穿孔蛾主要危害红树莓,秋季幼虫作小茧在基生枝基部皮下越冬。幼虫在展叶期爬上新梢,蛀入芽内,食尽芽的内部,而后又钻入树莓新梢内,新梢被害而很快亡。成虫于花期羽化,傍晚在花内产卵,幼虫最初食害浆果,但不久转移至植株基部越冬。
【防治】秋季清扫园地,将剪下的结果母枝集中烧掉。早春展叶期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3000倍液杀幼虫。
5、蛀甲虫
【症状】害虫的成虫通常在春季开始食害嫩叶,并咬入花蕾,取食雄蕊和蜜腺,被害花蕾脱落或者变为畸形果。成虫在花内产卵,经过8~10天孵化幼虫,随即钻入果内食害,被害浆果重量减轻,容易腐烂。
【防治】发生的树莓园,在4月下旬成虫出土期进行地面施,2.5%粉剂0.4千克加25千克细砂。发生较轻的树莓园可采用人工防治,在成虫开始危害花时,可振摇结果枝,使成虫落在适当容器内,集中销毁。及时收集被害果实,并把脱果幼虫收集后销毁。
看过的人还:
农村满山遍野生长的树莓,人工如何种植呢?
树莓别称山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覆盆子等,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木本植物,果实在作为水果,果实味道酸甜,在大量分布但少为人知,仅在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市场上比较少见,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树莓的生长习性
1、环境:树莓通常生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及乱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烧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长茂盛,性喜温暖溼润,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2、结果:树莓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4~5月份,结果期为6~7月,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水分不足,则会影响期产量。
树莓的繁殖方法
1、根蘖:树莓母株应保持土壤溼润、疏松、营养充足,选留发育好的根蘖,保持间距10~15厘米,秋后挖起根蘖,挖时宜深,保留较多的侧枝,可随挖随栽,也可挖后先植,第二年开春建园。
2、扦插:树莓扦插时将粗度1厘米左右的侧生根挖出,选带芽的根,剪成10厘米左右的根条,于3月中旬进行扦插,开挖10厘米深的沟,将根斜插入畦床中,露出四分之一在土外,埋平即可。
3、移株: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从山上林地中挖取野生植株,剪去地上基生枝,保留20厘米长,注意不要损伤基部的休眠芽。随后移植于平整好的大田中,株距25厘米,每亩2700株。栽后覆土踏实,浇定根水,覆盖秸杆干草等。
树莓的栽培技术
1、建园:华东树莓可春栽也可秋栽,一般以11月中下旬或3月中下旬为宜,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溼润不宜积水的地块建园,建园前应深耕平整,施农家肥2000~4000千克/亩。栽植方式以带状法,行距2米,株距0.4~0.8米,植穴规格30×30×30厘米,栽苗时注意保护基生芽不受损伤。
2、肥水:移栽前施足基肥,施农家肥每株3~5千克。生长期间结合松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3次,氮肥为主,适量搭配磷钾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冬肥。每亩施人粪尿1500~2000千克。夏秋干旱时注意浇水
3、搭架:树莓枝条柔软,常易下垂到地面,或遇风易倒伏,影响产量和质量。4~5月新枝发生侧枝时,摘去顶芽促进侧枝生长,同时对侧枝摘心,促使其发生二次侧枝,枝多叶则茂,增加翌年结果母枝,增加产量。结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
4、修剪:春季应及时剪除二年枝顶端干枯部分,促使留下的枝条发出强壮的结果枝。疏去基部过密和有病虫病虫枝,每株留7~8个二年生枝,保留合理密度,利于通风透光,保证高产和稳产。在采果后剪除二年生枝,疏去枝蘖和过密的基生枝,以控制园内的总枝量。
5、采收:树莓的采收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此时果实已充分发育且呈现绿色,尚未转红成熟,采收分批进行,采下后,除去梗、叶、花托和其它杂质,然后倒入沸水烫2~3分钟再捞出,随后摊晒或烘干。成品以粒完整、坚实色黄绿、味酸、无梗叶屑者为佳。
树莓的病虫防治
1、茎腐病
【症状】茎腐病是危害树莓树基生枝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的似烫伤状的病斑,长约1.5~5.5厘米,宽0.6~1.2厘米。病斑向四周迅速扩充套件,病部渐变褐色,病斑表面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小黑点,木质部变褐坏,随病部扩充套件,叶片、叶柄变黄,枯萎,时整株枯。
【防治】秋季清扫园地,将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在5~8月份可喷防治。5月中旬、7月的发病初期分别在易发病的品种上喷布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乙磷铝500倍液或500倍液。
2、病
【症状】树莓的第二种病害叫病。树莓感病叶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从而引起叶片扭曲变形或变卷缩,有时叶片并不显现白色粉状物,而表现叶片有水浸状斑点。时新梢生长矮化,果实有时也受侵染。
【防治】入冬防寒前清扫园地,将病叶及病枝集中烧毁,消除病原。早春发芽前、开花后及幼果期,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溼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溼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
3、柳蝙蝠蛾
【症状】柳蝙蝠蛾是危害树莓的主要害虫,影响树莓第二年的产量,幼虫多为7月上旬开始蛀入新梢,一般蛀距地面40~60厘米,多向下蛀食,幼虫经常出来啃食蛀孔外边的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粪便用丝粘在一起,环枝缀连一圈,经久不落,易于发现与鉴别,被害枝极易折断而干枯亡。
【防治】在8月下旬成虫羽化前剪除被害枝梢。植株越冬埋土防寒的树莓园可减轻此虫的发生。发生的树莓园,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龄幼虫活动期,地面喷布2.5%2000~3000倍液。
4、穿孔蛾
【症状】穿孔蛾主要危害红树莓,秋季幼虫作小茧在基生枝基部皮下越冬。幼虫在展叶期爬上新梢,蛀入芽内,食尽芽的内部,而后又钻入树莓新梢内,新梢被害而很快亡。成虫于花期羽化,傍晚在花内产卵,幼虫最初食害浆果,但不久转移至植株基部越冬。
【防治】秋季清扫园地,将剪下的结果母枝集中烧掉。早春展叶期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3000倍液杀幼虫。
5、蛀甲虫
【症状】害虫的成虫通常在春季开始食害嫩叶,并咬入花蕾,取食雄蕊和蜜腺,被害花蕾脱落或者变为畸形果。成虫在花内产卵,经过8~10天孵化幼虫,随即钻入果内食害,被害浆果重量减轻,容易腐烂。
【防治】发生的树莓园,在4月下旬成虫出土期进行地面施,2.5%粉剂0.4千克加25千克细砂。发生较轻的树莓园可采用人工防治,在成虫开始危害花时,可振摇结果枝,使成虫落在适当容器内,集中销毁。及时收集被害果实,并把脱果幼虫收集后销毁。
看过的人还:
1生长环境。树莓通常生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及乱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烧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长茂盛,性喜温暖湿润,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2生长习性。树莓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4~5月份,结果期为6~7月,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水分不足,则会影响期产量。
树莓种植方法
一、基本介绍:
树莓原产美国,属浆果类果树,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树高1.5-2米,果实长于树上,果实椭圆形,成串成簇,晶莹乌亮,香甜多汁,口感清香爽口,非常好吃,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葡萄的6倍,特别是所含鞣化酸被美国科学家证实是预防癌症最有效的物质。由于营养成分和出汁率优于众多水果,被粮农组织列为"天然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前景极为广阔。
其优点是:易种易管,极少病虫害,栽培当年少量结果,3年旺果。南方4月前后开始开花,北方迟30-40天,成熟期6-7月份,一次定植,可连续挂果20-30年。黑树莓每667平方米(1亩)栽500-600株,当年种植当年挂果,第二年以后进入旺果期,目前市场价每公斤12-18元。树莓果实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效益倍增。果实原汁与水按1:12可对成果汁饮料;色、香、味俱佳,倍受消费者青睐。
发展树莓生产,除鲜果供应市场鲜销外,还应有加工企业作保证,才能保证经济效益。树莓果实虽然外面生有一层很薄的皮,比草莓耐贮存,但与葡萄相比不耐贮运,如无相应的加工企业,树莓不宜大面积开发。
1.国内刚刚起步,市场需求量大,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2.树莓耐旱耐瘠、抗旱性强,在平地、庭院、丘陵山地、荒坡荒沟均可种植;既可集约种植,又可在庭院种植或作植物绿篱;有的品种特别耐旱耐寒耐瘠,根蘖萌发特别发达,可与沙棘、枸杞并列为水土保持三大先锋灌木类树种;根据树莓栽培品种的不同,可在我国大多数省区引种栽培。如有的黑莓品种可耐-17℃左右低温并在PH值8.0的土壤中良好生长。
3.与葡萄相比,树莓栽培较为粗放,省工节水、抗病虫性强、生产管理成本低;
4.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栽培当年即挂果,3-4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20年左右。亩产可达800-1000公斤,以每公斤5元计,亩收入4000-5000元。
因此,树莓将成为我国新兴果业的先锋树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我国树莓生产和销售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协作体制还没有形成,市场定位还很高。
二、专家建议,树莓在各地区发展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树莓适宜种植的环境温度较广,年平均气温在案15-20℃都适宜种植。
2.光照:树莓属阳性作物,较喜欢光照。
3.水份:树莓对水份的要求不严格,但若在生产上要达到高产,还需对人工补水进行灌溉。
4.土壤:对土壤的要求PH5.0-7.0的酸碱度都适宜种植,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对果实高产量及口感要更好一些。
另外,注意品种的选择与搭配,以鲜食为主时,应选择果形大而端正,色泽鲜艳、香甜适口、品质优的品种。而用于加工时,应选择果皮较坚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加工中维生素损失少,色泽保持好的品种。规模化种植地应选择大中城市郊区,有包装和保鲜设施条件。
5、树莓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树莓栽植后第二年可具有一定的经济产量,3-4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15-25年,树莓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树莓果实的糖含量与苹果、梨、柑桔三大水果
相似,氨基酸含量高于苹果、葡萄,其抗衰老物质及抗癌物质鞣化酸含量高于现有任何栽培及野生水果,在、化妆、保健方面有着广泛用途。根茎叶也具用功效。
树莓既适合成片集约经营,也适合农家庭院和山边荒坡零散种植。适应性强,树莓枝叶浓密,花期果期较长,可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综合效益。
6、品种特性和适生范围
树莓品种多样,特性各异,有适合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品种,有适宜鲜食和加工的品种,目前用于生产上的主要有红莓系列和黑莓系列。
黑莓成熟时果实紫黑色,平均果重6.5-8.6g,品质优良,单株平均产量为7.45kg,3年生植株亩产量达1100kg ,抗病虫害能力强,耐旱,部分品种可耐-17℃左右低温。 红莓果实色泽多样,有红色、、黑色、紫色。红色果汁具有天然色素添色剂的特殊用途。平均果重5.5-6.7g,生长强壮,单株平均产量6.9kg,亩产量可达1000kg,抗寒性较强,有些品种可耐-30℃的低温。适合北方广大地区发展。
春秋种植
树莓别称山莓、山抛子、牛奶泡、树莓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呢?
树莓别称山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覆盆子等,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木本植物,果实在作为水果,果实味道酸甜,在大量分布但少为人知,仅在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市场上比较少见,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树莓的生长习性
1、环境:树莓通常生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及乱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烧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长茂盛,性喜温暖溼润,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2、结果:树莓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4~5月份,结果期为6~7月,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水分不足,则会影响期产量。
树莓的繁殖方法
1、根蘖:树莓母株应保持土壤溼润、疏松、营养充足,选留发育好的根蘖,保持间距10~15厘米,秋后挖起根蘖,挖时宜深,保留较多的侧枝,可随挖随栽,也可挖后先植,第二年开春建园。
2、扦插:树莓扦插时将粗度1厘米左右的侧生根挖出,选带芽的根,剪成10厘米左右的根条,于3月中旬进行扦插,开挖10厘米深的沟,将根斜插入畦床中,露出四分之一在土外,埋平即可。
3、移株: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从山上林地中挖取野生植株,剪去地上基生枝,保留20厘米长,注意不要损伤基部的休眠芽。随后移植于平整好的大田中,株距25厘米,每亩2700株。栽后覆土踏实,浇定根水,覆盖秸杆干草等。
树莓的栽培技术
1、建园:华东树莓可春栽也可秋栽,一般以11月中下旬或3月中下旬为宜,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溼润不宜积水的地块建园,建园前应深耕平整,施农家肥2000~4000千克/亩。栽植方式以带状法,行距2米,株距0.4~0.8米,植穴规格30×30×30厘米,栽苗时注意保护基生芽不受损伤。
2、肥水:移栽前施足基肥,施农家肥每株3~5千克。生长期间结合松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3次,氮肥为主,适量搭配磷钾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冬肥。每亩施人粪尿1500~2000千克。夏秋干旱时注意浇水
3、搭架:树莓枝条柔软,常易下垂到地面,或遇风易倒伏,影响产量和质量。4~5月新枝发生侧枝时,摘去顶芽促进侧枝生长,同时对侧枝摘心,促使其发生二次侧枝,枝多叶则茂,增加翌年结果母枝,增加产量。结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
4、修剪:春季应及时剪除二年枝顶端干枯部分,促使留下的枝条发出强壮的结果枝。疏去基部过密和有病虫病虫枝,每株留7~8个二年生枝,保留合理密度,利于通风透光,保证高产和稳产。在采果后剪除二年生枝,疏去枝蘖和过密的基生枝,以控制园内的总枝量。
5、采收:树莓的采收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此时果实已充分发育且呈现绿色,尚未转红成熟,采收分批进行,采下后,除去梗、叶、花托和其它杂质,然后倒入沸水烫2~3分钟再捞出,随后摊晒或烘干。成品以粒完整、坚实色黄绿、味酸、无梗叶屑者为佳。
树莓的病虫防治
1、茎腐病
【症状】茎腐病是危害树莓树基生枝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的似烫伤状的病斑,长约1.5~5.5厘米,宽0.6~1.2厘米。病斑向四周迅速扩充套件,病部渐变褐色,病斑表面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小黑点,木质部变褐坏,随病部扩充套件,叶片、叶柄变黄,枯萎,时整株枯。
【防治】秋季清扫园地,将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在5~8月份可喷防治。5月中旬、7月的发病初期分别在易发病的品种上喷布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乙磷铝500倍液或500倍液。
2、病
【症状】树莓的第二种病害叫病。树莓感病叶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从而引起叶片扭曲变形或变卷缩,有时叶片并不显现白色粉状物,而表现叶片有水浸状斑点。时新梢生长矮化,果实有时也受侵染。
【防治】入冬防寒前清扫园地,将病叶及病枝集中烧毁,消除病原。早春发芽前、开花后及幼果期,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溼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溼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
3、柳蝙蝠蛾
【症状】柳蝙蝠蛾是危害树莓的主要害虫,影响树莓第二年的产量,幼虫多为7月上旬开始蛀入新梢,一般蛀距地面40~60厘米,多向下蛀食,幼虫经常出来啃食蛀孔外边的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粪便用丝粘在一起,环枝缀连一圈,经久不落,易于发现与鉴别,被害枝极易折断而干枯亡。
【防治】在8月下旬成虫羽化前剪除被害枝梢。植株越冬埋土防寒的树莓园可减轻此虫的发生。发生的树莓园,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龄幼虫活动期,地面喷布2.5%2000~3000倍液。
4、穿孔蛾
【症状】穿孔蛾主要危害红树莓,秋季幼虫作小茧在基生枝基部皮下越冬。幼虫在展叶期爬上新梢,蛀入芽内,食尽芽的内部,而后又钻入树莓新梢内,新梢被害而很快亡。成虫于花期羽化,傍晚在花内产卵,幼虫最初食害浆果,但不久转移至植株基部越冬。
【防治】秋季清扫园地,将剪下的结果母枝集中烧掉。早春展叶期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3000倍液杀幼虫。
5、蛀甲虫
【症状】害虫的成虫通常在春季开始食害嫩叶,并咬入花蕾,取食雄蕊和蜜腺,被害花蕾脱落或者变为畸形果。成虫在花内产卵,经过8~10天孵化幼虫,随即钻入果内食害,被害浆果重量减轻,容易腐烂。
【防治】发生的树莓园,在4月下旬成虫出土期进行地面施,2.5%粉剂0.4千克加25千克细砂。发生较轻的树莓园可采用人工防治,在成虫开始危害花时,可振摇结果枝,使成虫落在适当容器内,集中销毁。及时收集被害果实,并把脱果幼虫收集后销毁。
看过的人还:
1生长环境。树莓通常生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及乱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烧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长茂盛,性喜温暖湿润,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2生长习性。树莓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4~5月份,结果期为6~7月,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水分不足,则会影响期产量。
树莓的种植方法和销售
树莓别称山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覆盆子等,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木本植物,果实在作为水果,果实味道酸甜,在大量分布但少为人知,仅在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市场上比较少见,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树莓的生长习性
1、环境:树莓通常生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及乱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烧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长茂盛,性喜温暖溼润,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2、结果:树莓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4~5月份,结果期为6~7月,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水分不足,则会影响期产量。
树莓的繁殖方法
1、根蘖:树莓母株应保持土壤溼润、疏松、营养充足,选留发育好的根蘖,保持间距10~15厘米,秋后挖起根蘖,挖时宜深,保留较多的侧枝,可随挖随栽,也可挖后先植,第二年开春建园。
2、扦插:树莓扦插时将粗度1厘米左右的侧生根挖出,选带芽的根,剪成10厘米左右的根条,于3月中旬进行扦插,开挖10厘米深的沟,将根斜插入畦床中,露出四分之一在土外,埋平即可。
3、移株: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从山上林地中挖取野生植株,剪去地上基生枝,保留20厘米长,注意不要损伤基部的休眠芽。随后移植于平整好的大田中,株距25厘米,每亩2700株。栽后覆土踏实,浇定根水,覆盖秸杆干草等。
树莓的栽培技术
1、建园:华东树莓可春栽也可秋栽,一般以11月中下旬或3月中下旬为宜,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溼润不宜积水的地块建园,建园前应深耕平整,施农家肥2000~4000千克/亩。栽植方式以带状法,行距2米,株距0.4~0.8米,植穴规格30×30×30厘米,栽苗时注意保护基生芽不受损伤。
2、肥水:移栽前施足基肥,施农家肥每株3~5千克。生长期间结合松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3次,氮肥为主,适量搭配磷钾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冬肥。每亩施人粪尿1500~2000千克。夏秋干旱时注意浇水
3、搭架:树莓枝条柔软,常易下垂到地面,或遇风易倒伏,影响产量和质量。4~5月新枝发生侧枝时,摘去顶芽促进侧枝生长,同时对侧枝摘心,促使其发生二次侧枝,枝多叶则茂,增加翌年结果母枝,增加产量。结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
4、修剪:春季应及时剪除二年枝顶端干枯部分,促使留下的枝条发出强壮的结果枝。疏去基部过密和有病虫病虫枝,每株留7~8个二年生枝,保留合理密度,利于通风透光,保证高产和稳产。在采果后剪除二年生枝,疏去枝蘖和过密的基生枝,以控制园内的总枝量。
5、采收:树莓的采收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此时果实已充分发育且呈现绿色,尚未转红成熟,采收分批进行,采下后,除去梗、叶、花托和其它杂质,然后倒入沸水烫2~3分钟再捞出,随后摊晒或烘干。成品以粒完整、坚实色黄绿、味酸、无梗叶屑者为佳。
树莓的病虫防治
1、茎腐病
【症状】茎腐病是危害树莓树基生枝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的似烫伤状的病斑,长约1.5~5.5厘米,宽0.6~1.2厘米。病斑向四周迅速扩充套件,病部渐变褐色,病斑表面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小黑点,木质部变褐坏,随病部扩充套件,叶片、叶柄变黄,枯萎,时整株枯。
【防治】秋季清扫园地,将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在5~8月份可喷防治。5月中旬、7月的发病初期分别在易发病的品种上喷布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乙磷铝500倍液或500倍液。
2、病
【症状】树莓的第二种病害叫病。树莓感病叶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从而引起叶片扭曲变形或变卷缩,有时叶片并不显现白色粉状物,而表现叶片有水浸状斑点。时新梢生长矮化,果实有时也受侵染。
【防治】入冬防寒前清扫园地,将病叶及病枝集中烧毁,消除病原。早春发芽前、开花后及幼果期,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溼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溼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
3、柳蝙蝠蛾
【症状】柳蝙蝠蛾是危害树莓的主要害虫,影响树莓第二年的产量,幼虫多为7月上旬开始蛀入新梢,一般蛀距地面40~60厘米,多向下蛀食,幼虫经常出来啃食蛀孔外边的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粪便用丝粘在一起,环枝缀连一圈,经久不落,易于发现与鉴别,被害枝极易折断而干枯亡。
【防治】在8月下旬成虫羽化前剪除被害枝梢。植株越冬埋土防寒的树莓园可减轻此虫的发生。发生的树莓园,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龄幼虫活动期,地面喷布2.5%2000~3000倍液。
4、穿孔蛾
【症状】穿孔蛾主要危害红树莓,秋季幼虫作小茧在基生枝基部皮下越冬。幼虫在展叶期爬上新梢,蛀入芽内,食尽芽的内部,而后又钻入树莓新梢内,新梢被害而很快亡。成虫于花期羽化,傍晚在花内产卵,幼虫最初食害浆果,但不久转移至植株基部越冬。
【防治】秋季清扫园地,将剪下的结果母枝集中烧掉。早春展叶期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3000倍液杀幼虫。
5、蛀甲虫
【症状】害虫的成虫通常在春季开始食害嫩叶,并咬入花蕾,取食雄蕊和蜜腺,被害花蕾脱落或者变为畸形果。成虫在花内产卵,经过8~10天孵化幼虫,随即钻入果内食害,被害浆果重量减轻,容易腐烂。
【防治】发生的树莓园,在4月下旬成虫出土期进行地面施,2.5%粉剂0.4千克加25千克细砂。发生较轻的树莓园可采用人工防治,在成虫开始危害花时,可振摇结果枝,使成虫落在适当容器内,集中销毁。及时收集被害果实,并把脱果幼虫收集后销毁。
看过的人还:
1生长环境。树莓通常生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及乱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烧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长茂盛,性喜温暖湿润,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2生长习性。树莓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4~5月份,结果期为6~7月,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水分不足,则会影响期产量。
树莓种植方法
一、基本介绍:
树莓原产美国,属浆果类果树,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树高1.5-2米,果实长于树上,果实椭圆形,成串成簇,晶莹乌亮,香甜多汁,口感清香爽口,非常好吃,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葡萄的6倍,特别是所含鞣化酸被美国科学家证实是预防癌症最有效的物质。由于营养成分和出汁率优于众多水果,被粮农组织列为"天然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前景极为广阔。
其优点是:易种易管,极少病虫害,栽培当年少量结果,3年旺果。南方4月前后开始开花,北方迟30-40天,成熟期6-7月份,一次定植,可连续挂果20-30年。黑树莓每667平方米(1亩)栽500-600株,当年种植当年挂果,第二年以后进入旺果期,目前市场价每公斤12-18元。树莓果实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效益倍增。果实原汁与水按1:12可对成果汁饮料;色、香、味俱佳,倍受消费者青睐。
发展树莓生产,除鲜果供应市场鲜销外,还应有加工企业作保证,才能保证经济效益。树莓果实虽然外面生有一层很薄的皮,比草莓耐贮存,但与葡萄相比不耐贮运,如无相应的加工企业,树莓不宜大面积开发。
1.国内刚刚起步,市场需求量大,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2.树莓耐旱耐瘠、抗旱性强,在平地、庭院、丘陵山地、荒坡荒沟均可种植;既可集约种植,又可在庭院种植或作植物绿篱;有的品种特别耐旱耐寒耐瘠,根蘖萌发特别发达,可与沙棘、枸杞并列为水土保持三大先锋灌木类树种;根据树莓栽培品种的不同,可在我国大多数省区引种栽培。如有的黑莓品种可耐-17℃左右低温并在PH值8.0的土壤中良好生长。
3.与葡萄相比,树莓栽培较为粗放,省工节水、抗病虫性强、生产管理成本低;
4.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栽培当年即挂果,3-4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20年左右。亩产可达800-1000公斤,以每公斤5元计,亩收入4000-5000元。
因此,树莓将成为我国新兴果业的先锋树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我国树莓生产和销售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协作体制还没有形成,市场定位还很高。
二、专家建议,树莓在各地区发展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树莓适宜种植的环境温度较广,年平均气温在案15-20℃都适宜种植。
2.光照:树莓属阳性作物,较喜欢光照。
3.水份:树莓对水份的要求不严格,但若在生产上要达到高产,还需对人工补水进行灌溉。
4.土壤:对土壤的要求PH5.0-7.0的酸碱度都适宜种植,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对果实高产量及口感要更好一些。
另外,注意品种的选择与搭配,以鲜食为主时,应选择果形大而端正,色泽鲜艳、香甜适口、品质优的品种。而用于加工时,应选择果皮较坚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加工中维生素损失少,色泽保持好的品种。规模化种植地应选择大中城市郊区,有包装和保鲜设施条件。
5、树莓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树莓栽植后第二年可具有一定的经济产量,3-4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15-25年,树莓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树莓果实的糖含量与苹果、梨、柑桔三大水果
相似,氨基酸含量高于苹果、葡萄,其抗衰老物质及抗癌物质鞣化酸含量高于现有任何栽培及野生水果,在、化妆、保健方面有着广泛用途。根茎叶也具用功效。
树莓既适合成片集约经营,也适合农家庭院和山边荒坡零散种植。适应性强,树莓枝叶浓密,花期果期较长,可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综合效益。
6、品种特性和适生范围
树莓品种多样,特性各异,有适合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品种,有适宜鲜食和加工的品种,目前用于生产上的主要有红莓系列和黑莓系列。
黑莓成熟时果实紫黑色,平均果重6.5-8.6g,品质优良,单株平均产量为7.45kg,3年生植株亩产量达1100kg ,抗病虫害能力强,耐旱,部分品种可耐-17℃左右低温。 红莓果实色泽多样,有红色、、黑色、紫色。红色果汁具有天然色素添色剂的特殊用途。平均果重5.5-6.7g,生长强壮,单株平均产量6.9kg,亩产量可达1000kg,抗寒性较强,有些品种可耐-30℃的低温。适合北方广大地区发展。
农村满山遍野生长的树莓,人工怎么种植呢?
树莓别称山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覆盆子等,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木本植物,果实在作为水果,果实味道酸甜,在大量分布但少为人知,仅在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市场上比较少见,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树莓的生长习性
1、环境:树莓通常生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及乱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烧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长茂盛,性喜温暖溼润,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2、结果:树莓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4~5月份,结果期为6~7月,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水分不足,则会影响期产量。
树莓的繁殖方法
1、根蘖:树莓母株应保持土壤溼润、疏松、营养充足,选留发育好的根蘖,保持间距10~15厘米,秋后挖起根蘖,挖时宜深,保留较多的侧枝,可随挖随栽,也可挖后先植,第二年开春建园。
2、扦插:树莓扦插时将粗度1厘米左右的侧生根挖出,选带芽的根,剪成10厘米左右的根条,于3月中旬进行扦插,开挖10厘米深的沟,将根斜插入畦床中,露出四分之一在土外,埋平即可。
3、移株: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从山上林地中挖取野生植株,剪去地上基生枝,保留20厘米长,注意不要损伤基部的休眠芽。随后移植于平整好的大田中,株距25厘米,每亩2700株。栽后覆土踏实,浇定根水,覆盖秸杆干草等。
树莓的栽培技术
1、建园:华东树莓可春栽也可秋栽,一般以11月中下旬或3月中下旬为宜,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溼润不宜积水的地块建园,建园前应深耕平整,施农家肥2000~4000千克/亩。栽植方式以带状法,行距2米,株距0.4~0.8米,植穴规格30×30×30厘米,栽苗时注意保护基生芽不受损伤。
2、肥水:移栽前施足基肥,施农家肥每株3~5千克。生长期间结合松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3次,氮肥为主,适量搭配磷钾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冬肥。每亩施人粪尿1500~2000千克。夏秋干旱时注意浇水
3、搭架:树莓枝条柔软,常易下垂到地面,或遇风易倒伏,影响产量和质量。4~5月新枝发生侧枝时,摘去顶芽促进侧枝生长,同时对侧枝摘心,促使其发生二次侧枝,枝多叶则茂,增加翌年结果母枝,增加产量。结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
4、修剪:春季应及时剪除二年枝顶端干枯部分,促使留下的枝条发出强壮的结果枝。疏去基部过密和有病虫病虫枝,每株留7~8个二年生枝,保留合理密度,利于通风透光,保证高产和稳产。在采果后剪除二年生枝,疏去枝蘖和过密的基生枝,以控制园内的总枝量。
5、采收:树莓的采收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此时果实已充分发育且呈现绿色,尚未转红成熟,采收分批进行,采下后,除去梗、叶、花托和其它杂质,然后倒入沸水烫2~3分钟再捞出,随后摊晒或烘干。成品以粒完整、坚实色黄绿、味酸、无梗叶屑者为佳。
树莓的病虫防治
1、茎腐病
【症状】茎腐病是危害树莓树基生枝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的似烫伤状的病斑,长约1.5~5.5厘米,宽0.6~1.2厘米。病斑向四周迅速扩充套件,病部渐变褐色,病斑表面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小黑点,木质部变褐坏,随病部扩充套件,叶片、叶柄变黄,枯萎,时整株枯。
【防治】秋季清扫园地,将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在5~8月份可喷防治。5月中旬、7月的发病初期分别在易发病的品种上喷布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乙磷铝500倍液或500倍液。
2、病
【症状】树莓的第二种病害叫病。树莓感病叶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从而引起叶片扭曲变形或变卷缩,有时叶片并不显现白色粉状物,而表现叶片有水浸状斑点。时新梢生长矮化,果实有时也受侵染。
【防治】入冬防寒前清扫园地,将病叶及病枝集中烧毁,消除病原。早春发芽前、开花后及幼果期,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溼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溼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硫悬浮剂200~300倍液。
3、柳蝙蝠蛾
【症状】柳蝙蝠蛾是危害树莓的主要害虫,影响树莓第二年的产量,幼虫多为7月上旬开始蛀入新梢,一般蛀距地面40~60厘米,多向下蛀食,幼虫经常出来啃食蛀孔外边的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粪便用丝粘在一起,环枝缀连一圈,经久不落,易于发现与鉴别,被害枝极易折断而干枯亡。
【防治】在8月下旬成虫羽化前剪除被害枝梢。植株越冬埋土防寒的树莓园可减轻此虫的发生。发生的树莓园,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龄幼虫活动期,地面喷布2.5%2000~3000倍液。
4、穿孔蛾
【症状】穿孔蛾主要危害红树莓,秋季幼虫作小茧在基生枝基部皮下越冬。幼虫在展叶期爬上新梢,蛀入芽内,食尽芽的内部,而后又钻入树莓新梢内,新梢被害而很快亡。成虫于花期羽化,傍晚在花内产卵,幼虫最初食害浆果,但不久转移至植株基部越冬。
【防治】秋季清扫园地,将剪下的结果母枝集中烧掉。早春展叶期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3000倍液杀幼虫。
5、蛀甲虫
【症状】害虫的成虫通常在春季开始食害嫩叶,并咬入花蕾,取食雄蕊和蜜腺,被害花蕾脱落或者变为畸形果。成虫在花内产卵,经过8~10天孵化幼虫,随即钻入果内食害,被害浆果重量减轻,容易腐烂。
【防治】发生的树莓园,在4月下旬成虫出土期进行地面施,2.5%粉剂0.4千克加25千克细砂。发生较轻的树莓园可采用人工防治,在成虫开始危害花时,可振摇结果枝,使成虫落在适当容器内,集中销毁。及时收集被害果实,并把脱果幼虫收集后销毁。
看过的人还:
1生长环境。树莓通常生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及乱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烧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长茂盛,性喜温暖湿润,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2生长习性。树莓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4~5月份,结果期为6~7月,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水分不足,则会影响期产量。
树莓种植方法
一、基本介绍:
树莓原产美国,属浆果类果树,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树高1.5-2米,果实长于树上,果实椭圆形,成串成簇,晶莹乌亮,香甜多汁,口感清香爽口,非常好吃,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葡萄的6倍,特别是所含鞣化酸被美国科学家证实是预防癌症最有效的物质。由于营养成分和出汁率优于众多水果,被粮农组织列为"天然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前景极为广阔。
其优点是:易种易管,极少病虫害,栽培当年少量结果,3年旺果。南方4月前后开始开花,北方迟30-40天,成熟期6-7月份,一次定植,可连续挂果20-30年。黑树莓每667平方米(1亩)栽500-600株,当年种植当年挂果,第二年以后进入旺果期,目前市场价每公斤12-18元。树莓果实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效益倍增。果实原汁与水按1:12可对成果汁饮料;色、香、味俱佳,倍受消费者青睐。
发展树莓生产,除鲜果供应市场鲜销外,还应有加工企业作保证,才能保证经济效益。树莓果实虽然外面生有一层很薄的皮,比草莓耐贮存,但与葡萄相比不耐贮运,如无相应的加工企业,树莓不宜大面积开发。
1.国内刚刚起步,市场需求量大,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2.树莓耐旱耐瘠、抗旱性强,在平地、庭院、丘陵山地、荒坡荒沟均可种植;既可集约种植,又可在庭院种植或作植物绿篱;有的品种特别耐旱耐寒耐瘠,根蘖萌发特别发达,可与沙棘、枸杞并列为水土保持三大先锋灌木类树种;根据树莓栽培品种的不同,可在我国大多数省区引种栽培。如有的黑莓品种可耐-17℃左右低温并在PH值8.0的土壤中良好生长。
3.与葡萄相比,树莓栽培较为粗放,省工节水、抗病虫性强、生产管理成本低;
4.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栽培当年即挂果,3-4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20年左右。亩产可达800-1000公斤,以每公斤5元计,亩收入4000-5000元。
因此,树莓将成为我国新兴果业的先锋树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我国树莓生产和销售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化协作体制还没有形成,市场定位还很高。
二、专家建议,树莓在各地区发展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树莓适宜种植的环境温度较广,年平均气温在案15-20℃都适宜种植。
2.光照:树莓属阳性作物,较喜欢光照。
3.水份:树莓对水份的要求不严格,但若在生产上要达到高产,还需对人工补水进行灌溉。
4.土壤:对土壤的要求PH5.0-7.0的酸碱度都适宜种植,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的,对果实高产量及口感要更好一些。
另外,注意品种的选择与搭配,以鲜食为主时,应选择果形大而端正,色泽鲜艳、香甜适口、品质优的品种。而用于加工时,应选择果皮较坚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加工中维生素损失少,色泽保持好的品种。规模化种植地应选择大中城市郊区,有包装和保鲜设施条件。
5、树莓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树莓栽植后第二年可具有一定的经济产量,3-4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15-25年,树莓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树莓果实的糖含量与苹果、梨、柑桔三大水果
相似,氨基酸含量高于苹果、葡萄,其抗衰老物质及抗癌物质鞣化酸含量高于现有任何栽培及野生水果,在、化妆、保健方面有着广泛用途。根茎叶也具用功效。
树莓既适合成片集约经营,也适合农家庭院和山边荒坡零散种植。适应性强,树莓枝叶浓密,花期果期较长,可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综合效益。
6、品种特性和适生范围
树莓品种多样,特性各异,有适合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品种,有适宜鲜食和加工的品种,目前用于生产上的主要有红莓系列和黑莓系列。
黑莓成熟时果实紫黑色,平均果重6.5-8.6g,品质优良,单株平均产量为7.45kg,3年生植株亩产量达1100kg ,抗病虫害能力强,耐旱,部分品种可耐-17℃左右低温。 红莓果实色泽多样,有红色、、黑色、紫色。红色果汁具有天然色素添色剂的特殊用途。平均果重5.5-6.7g,生长强壮,单株平均产量6.9kg,亩产量可达1000kg,抗寒性较强,有些品种可耐-30℃的低温。适合北方广大地区发展。
春秋种植
树莓种植可采用挖根繁殖的种植方式进行栽植,在秋天的时候,采取深挖的方式,将树莓的侧根挖出来,然后选择带有根芽的部分,剪成10厘米左右的根条,随挖随栽。一般来说,栽植的时候挖约10厘米深的沟,将带有根芽的树莓根条斜插在沟中,然后培土。然后浇定根水,在上面覆盖一些作物的秸秆,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