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什么意思,复合种植模式的优势
(1)选用良种。优良的品种是增产的内因。玉米选用掖单2号、中单2号等紧凑型杂交玉米品种;大豆选用适应立体多熟种植、抗病高产的中品661。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的玉米间混大豆、玉米间套甘薯的基础上,采用宽窄行布置方式并利用边行优势,实现玉米与大豆带状间作套种,年际间玉米带与大豆带交替轮作,达到适应机械化作业、玉米大豆一季双收种植模式。2、玉米选用株型紧凑、适宜密植的品种,套作大豆选用耐阴、耐密的品种,间作大豆选用耐阴、抗倒伏的早中熟品种。
大豆玉米种植机_玉米大豆间作种植
大豆玉米种植机_玉米大豆间作种植
大豆玉米种植机_玉米大豆间作种植
一、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什么意思
2、玉米选用株型紧凑、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割的高产品种;套作大豆选用耐阴、耐密、抗倒的中迟熟夏大豆品种;间作大豆选用耐密、耐阴、抗倒伏的早中熟大豆品种。
3、该模式集成了品种搭配、营养调控、减量施肥、扩行缩株、绿色防控、封闭除草、机播机收等关键技术,集高效轮作、绿色增收、提质增效三位一体,实现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机具)和推广的有机结合,为扩大大豆种植、提高大豆产能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二、复合种植模式的优势
1、创新带状复合种植新理论3、采用单独动力或与农户普遍使用的中小型农用拖拉机配套使用,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规模化作业。新技术
依托及省部级55个项目,创建带状复合种植光肥资源高效利用与株型调控理论,研发核心与配套技术实现了“作物协同高产、机具通过、分带轮作”三融合。
2、研制与带状复合种植配套的新机具
3、集成适用于不同区域的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
(1)选用紧凑型玉米和耐阴型大豆,利用2行密植玉米带与2-6行大豆带复合种植,将玉米行距增加到120-140厘米、株距减少到8-14厘米、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扩大到60-70厘米,确保带状玉米密度与净作相当、每亩增种大豆8000-12000株,这样可提高光照和肥料的利用率,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一亩的成本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一亩的成本600元。根据相关资料查询得知大豆选用耐荫抗倒、株型收敛、宜机收的早中熟高产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抗倒抗病、中矮秆、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根据全国、全省品种,建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齐黄34、荷豆33、潍豆9、中黄13、圣豆5等大豆品种,登海605、郑单958、立原296、鑫瑞25等玉米品种,种子质量要符合精播要玉米播种机调节株1、普及良种,适期播种。直立生长,抗倒伏耐荫蔽、耐瘠性、耐肥水性均好的贡选一号;其次选择半匍匐型的威远小冬豆。春玉米间作冬大豆于4月20日左右播种。距的一般有6个档位。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核心是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可选用4~6行大豆间作2~4行玉米等多种模式。为达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大豆”目标,需做到每亩玉米株数与清种相当、大豆株数达清种的70%以上。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现有农机条件,科学选择适宜种植模式。
农哈哈玉米播种机化肥怎么定量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业机械销售量每年至少以25%的速度递增,这也为项目产品的市场销售提供了机遇。农哈哈玉米播种机化肥定量方法:在玉米播种机的肥料箱里面一般存在2个调整手柄,调整手柄上依次刻有10、20、30、40、50等数字,如果把手柄调整在“10”的刻度上,则说明玉米播种机的每亩播肥量为20斤,以此类推若将其调整到“50”,则每亩的播肥量为100斤。
玉米播种机是指以作物玉米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同时兼顾大豆等作物),通常对播种机的称呼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的玉米间混大豆和玉米间套甘薯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采用宽窄行田间布置方式,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实现2行玉米与2行大豆带状间作套种,年际间玉米带与大豆带交替轮作,达到适应机械化作业、玉米大豆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玉米播种机、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
大蒜播种机有哪些特点,大蒜播种机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种植越来越朝着机械化种植的方向发展,其中,大蒜播种机的发明和使用,为广大菜农带去方便和,使大蒜种植越来越便利,那么,大蒜播种机如何使用?大蒜播种机有哪些特点呢?一起来看看吧!
大蒜播种机工作原理大蒜播种机是一种带小型带覆土器和平土器的农机设备,包括料斗,料斗下安装有排种轴及排种器,排种器下设有多个漏斗,机架下方安装有可拆卸的开沟器,开沟器前面设有平土器,开沟器后设有覆土器,机架一端安装有地轮,地轮通过传动结构与排种轴连接,机架尾端设有可拆卸的座椅,机架前端设有牵引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小型大蒜播种机,通过采用地轮传动及支重,可以有效控制播种玉米播种机具有播种均匀、深浅一致、行距稳定、覆土良好、节省种子、工作效率高等特点。正确使用播种机应注意掌握以下10要点:深度,后设可拆卸的座椅可坐在上面作或步行作,增架了机器的使用灵活性,前端平土器可将牵引机的轮沟整平后播种,后覆土器可将播下的种籽很好的覆盖,可播种大蒜、小麦、大豆、玉米等多种植物,是一种理想的播种器具。
大蒜播种机可广泛应用于中、东、西部平原和丘陵地区的大蒜规模化、机械化播种,可以单独动力使用,也可以与农户普遍使用的中小型农用拖拉机配套使用。
通过对大蒜的成功掉头,实现一次性宽范围的连续点种,可以实现大蒜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
大蒜播种机的特点1、快速调整大蒜蒜头朝上的播种方向,使大蒜根部朝下,头部朝上。
2、点种、作业,可以提高播种效率,实现大蒜播种的机械化。
大蒜播种机经济意义我国大蒜种植还是以手工栽种为主,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每个成年劳动力每天仅能播种133.3m2,每播种1亩的大蒜需要付费150元,成本很高,而且在农忙季节经常出现无雇工可用的现象。
近年来,大蒜价格持续走高,激发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大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完全的手工劳动显然无法满足规模化的种植需求,同时也提高了种植成本,也3、博远4YZ-5F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将进一步导致大蒜价格继续上扬。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2、合理密植,增施磷肥。打春三熟“玉、苕、豆”类型,单株玉米隔2窝间作1窝冬大豆,双株玉米隔1窝间作1窝冬大豆,每窝播种2—3粒,使之每亩间作冬大豆1100窝左右,基本苗达到3000株左右。种植方式为冬大豆种在玉米退窝间稍靠窄行内侧为好,亩用磷肥15公斤拌和草木灰,并用腐熟肥盖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以上内容参考核心是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目标是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
1、模式配置
以“2+4”模式为主,即2行玉米与4行大豆复合种植,幅宽为270厘米左右。玉米窄行40厘米,玉米大豆间距70厘米,大豆窄行30-40厘米,确保玉米边行优势,大豆后期光照有效辐射。
2、优选良种
3、种子处理
播前精选种子并晒种。根据大豆、玉米的土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剂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玉米选用包衣种子。大豆包衣可以选择氯虫胺、或溴酰、噻虫嗪,或精甲、咯菌腈等剂。
4、适期播种
夏播适宜时间为6月15-25日,但易遇梅雨,适墒抢播是关键。收干籽品种不迟于7月15日,收青粒品种不迟于8月5日。
5、精量机播
免耕机播。前茬作物秸杆留茬10厘米以下。玉米播种深度3~5厘米,大豆2~3厘米。玉米株距11-14厘米,粒用玉米有效株数4000株/亩以上,鲜食玉米3000株以上。大豆株距8-12厘米,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夏播粒用有效株7000-10000株/亩、鲜食7000株/亩左右。
山东省济宁市玉米和大豆怎么问作种植?
2、选肥:该机械应选用颗粒肥(尿素、硫酸铵、复合肥等)粉状化肥易结块、流动性、会影响施肥效果。播种前对颗粒肥需进行检查,结块要去除,以免堵塞排肥管影响施肥量,施肥量每亩5-10kg为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方法:
根据土壤肥力适当缩小玉米、大豆株距,达到净作的种植密度,用施肥播种机实施播种施肥,确保苗齐苗匀,播前严格按照株行距调试播种档位与施肥量进行,确保株距和行距达到技术要求。(一)选择适合模式。各地应结合生产实际,科学选择适宜种植模式。
4比3模式。实行4行大豆带与3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带宽350厘米,其中,大豆行距40厘米、株距10厘米,亩播种7600粒以上;玉米行距50厘米、边行株距12厘米、中间行株距15厘米,亩播种4400粒以上。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5厘米。
6比3模式。实行6行大豆带与3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带宽455厘米,其中,大豆行距45厘米、株距10厘米,亩播种8800粒以上;玉米行距50厘米、边行株距12厘米、中间行株距15厘米,亩播种3400粒以上。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5厘米。
(二)选配适宜品种。大豆应选用齐黄34、菏豆33号等耐阴抗倒、中早熟、宜机收的高产品种。玉米应选用登海605、天泰366等株型紧凑、抗倒抗病、中矮秆、耐密植、宜机收的高产品种。
(三)种子精选处理。精选粒大饱满、整齐均匀、无破损、色泽好的种子。播种前大豆、玉米都要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大豆可选用含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等成分的复配剂,玉米可选用含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噻虫嗪等成分的复配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
(四)适墒规范播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适宜播期为6月10~25日。小麦收获后若墒情适宜,应立即抢墒播种;若墒情不足,要先造墒后播种。机械播种时要严格按规程作业,先灭茬再播种。采取单粒精播,播深3~5厘米,确保播深和株行距一致。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大豆、玉米播种后进行滴灌、喷灌,促早出苗、出全苗、成壮苗。
(五)种肥同播。播种时应选用适宜机械进行种肥同播。大豆一般亩施专用肥(N∶P∶K=12∶18∶15)10~20公斤。玉米一般亩施用氮磷钾控释肥(N∶P∶K=28∶8∶8,控N≥8%)40~50公斤。肥料应侧深施于种子下方8~10厘米。可根据土壤肥力,适当调整施肥量。
四垄勃农轻型免耕播种机重量是多少
参为确保带状复合种植下的小株距密植播种施肥、窄幅收获及分带定向喷雾作业,研制种管收专用机具,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考资料:600公斤。四垄勃农轻型免耕播种机重量是600公斤,免耕播种机就是种使用机械代替原来的人工播种,施肥,耕地等步骤,一步完成,具体应用于玉米,大豆,土豆,大蒜等适合大范围种植的经济农作。
春玉米间作冬大豆,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2)玉米受光空间由净作的平面受光变成了立体多面受光,行行具有边行优势,大豆受光量显著增加,边际劣势显著下降,实现玉米不减产、大豆增产100-150公斤/亩,1亩地产出的粮食实际达到1.5亩的产量,光能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处于领先位置。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冬大豆一般种植在低台位旱地和槽坝地为以免野兔危害。
(4)加强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是确保高产的重要措施。工作重点是中耕除草、施肥、灌水,防治病、虫、鼠害。冬玉米中耕除草在9~10叶期,冬大豆中耕除草在5~6叶期,开花期灌水是冬玉米间种大豆实现高产的关键措施。就德宏州而言,3月中、下旬降雨量偏少,通过灌水保证冬玉米、冬大豆开花期的需水量,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冬玉米间种大豆种植模式,使高秆须根系的玉米与矮秆直根系的大豆合理组配,扩大了根系的吸收范围,增加了绿色层,充分利用了光、温、时、空,提高了土地、光能利用率。由于两种作物吸收养分种类有异,具有营养异效应,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两种作物的高矮合理搭配,具有边行优势补偿效应,能体现复合群休的互补关系,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4、加强田管,确保苗壮。
应该及时的浇水施肥,而且也应该补充营养液,并且也应该选择磷肥和氮肥,并且也需要做好松土的工作,而且也应该注意土壤的肥沃以及光照的充足,并且也应该喷洒农。
2、合理密植,增施磷肥。打春三熟玉、苕、豆类型,单株玉米隔2窝间作1窝冬大豆,双株玉米隔1窝间作1窝冬大豆,每窝播种2-3粒,使之每亩间作冬大豆1100窝左右,基本苗达到3000株左右。种植方式为冬大豆种在玉米退窝间稍靠窄行内侧为好,亩用磷肥15公斤拌和草木灰,并用腐熟肥盖种。
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冬大豆一般种植在低台位旱地和槽坝地为以免野兔危害。
4、加强田管,确保苗壮。
(1)冬大豆1-2片真叶展开时。及时查苗补种确保全苗;
(2)在5-8复叶期采用多效唑、缩节安控制冬大豆徒长;
(3)开花至结荚期,蚜虫、豆杆蝇、豆荚螟危害较重,可用有机磷类杀虫剂防治
玉米和大豆怎么种 种大豆的技术措施
4、拨禾链条式喂入方式,工作可靠,输送能力强,可实现不对行收获。1、冬玉米间种大豆的环境因子要求
冬春季光、热、水资源充足,温度和日照能满足玉米、大豆生长发育需求,具备良好灌溉条件,土壤肥沃,质地轻,适宜发展冬季作物的地区。
2、冬玉米间种大豆的结构模式
(1)复合播幅180cm。冬玉米小行距30cm,株距15cm,大行距150cm,每667平方米株数4940株;在大行间内间种两行大豆,行距30cm,米间留苗15株(株距6~7cm),玉米与大豆行间距60cm,每667平方米株数1.1万株。
(3)复合播幅240cm。冬玉米小行距30cm,株距15cm,大行距210cm,每667平方米株数3700株;在大选择适宜区域为江苏淮南地区的品种。大豆品种宜选用耐荫、耐密、抗倒、早熟、抗病和宜机收的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熟期适中、抗病性强、适宜密植和宜机收的高产多抗品种。今年按照省技术意见和面对淮南夏播玉米品种缺乏的现实,建议夏播粒用大豆选用通豆13、徐豆18、苏豆13等,鲜食大豆苏豆18、通豆6号、淮鲜豆6号等。行间内间种4行大豆,行距30cm,米间留苗15株,每667平方米株数2.2万株。根据德宏州农科所对冬玉米间种大豆以上三种结构模式比较分析,每667平方米产量以复合播幅180cm较高,每667平方米玉米产420.8kg,大豆68.7kg,复合产量489.5kg;产值以复合播幅210cm较高,每667平方米复合产值800.5元,净产值627.5元;投入产出比以复合播幅240cm较高,净产值626.3元,物化投入161元,投入产出比13.84。应根据作物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及市场需求确定种植结构模式。
3、冬玉米间种大豆的技术措施
(2)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播种早晚与产量密切相关。根据冬玉米、冬大豆的生育情况,在确保开花不受低温冷害影响确定播种时期。在德宏州坝区冬玉米、冬大豆适宜的开花期是3月下旬,相应的播种期为11月25日至12月20日,播种过早,开花期易受低温冷害影响;播种过晚,收获期间雨量多,难于收获,且影响后作水稻栽插。播种前精选种子,并把好播种质量关,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3)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基肥是保障玉米、大豆苗期及开花前对营养的需求,能早出苗,长壮苗。基肥的种类应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合理配施,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1000kg,玉米施三元复合肥25~30kg,大豆施三元复合肥10~15kg;追肥,玉米4~5叶期(定苗后)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kg,9~10叶期施尿素15~20kg,大豆初花期施尿素3~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