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是什么日子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
今年上巳节是哪一天 上巳什么节日
今年上巳节是哪一天 上巳什么节日
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古人会在这一天聚集到溪水边,把倒满酒的杯子放在水面。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是为“曲水流觞”。
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又称女儿节。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历史上的文人雅集—兰亭雅集,就发生在永和九年的上巳节这天。
有了书圣的风雅前例,三月三这个官民游乐的好日子,更成了文人墨客赋诗的好时机。那一天,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酒之觞放于溪流,觞浮水中,途经九弯十八折,徐徐而下。按照约定,无论其于何人面前打转或停留,该人须得即兴赋诗并饮酒。
上巳节有哪些习俗呢?
1、祓禊
所谓“禊”,即“洁”,“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素的仪式。三月到了,天气回暖,人们结伴到河边沐浴,用兰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点头身。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免疫,吉祥如意。
2、郊外游春
上巳不仅是祛邪求吉的节日,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泼水相戏,自由择偶。是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并以芍定情。
3、佩戴荠菜花
在这一天,古人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此外,人们还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
上巳节是什么时候?
农历三月三日,是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日三日。
民间传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王母娘娘要在瑶池举行盛大的蟠桃会,宴请诸路神仙,因此农历三月初三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日。所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举行盛大的祈福法事。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个巳日,谓之“上巳”。
魏晋以后,该节日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传统的上巳节,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称女儿节。宋朝以后,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上巳节的时间
上巳节是农历三月初三,也就是3月的第三个日子,通常是在阳历的4月或5月份。
详细介绍
1、节日历史和由来
上巳节初是在汉代崇尚祖先和重视中医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之后在唐宋时期逐渐形成定制,流传到现在。据说这一天祭祖祷神、去除厄难和疾病的效果很强,成为文化的重要节日之一。
2、节日庆祝活动
上巳节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庆祝活动,其中包括扫墓、赛龙舟、祭祖、喝雄黄酒、吃五色饼等。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众人欢聚、场面盛大的社火表演和祈福仪式,人们在烟火、舞龙、锣鼓声中尽情欢呼、祈愿,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民俗气息。
3、节日文化价值
作为文化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上巳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人们向先祖献上祭品的重要机会,更是中医和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
同时,上巳节也呈现出多元化、地域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各地的庆祝方式和习俗不尽相同,为文化的繁荣和多彩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上巳节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之一,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代表着人们对先祖的敬仰和对健康长寿的祈盼,拥有着鲜明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上巳节是哪天
上巳节在每年的三月初三,有“祓除畔浴”等活动,出处是在汉朝的文献中,起源于兰汤辟邪之说。
上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办很多的活动,场面很热闹。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上巳节是哪天吧。
详细内容 01
农历三月三
上巳节也称为“三月三”,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02
祓除畔浴
“祓除畔浴”是上巳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每年的上巳节,人们会结伴到河边沐浴。
03
出处
上巳节的出处是在汉朝的文献中,《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04
魏晋
魏晋以后,上巳节这一天统一规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因此,上巳节又称为是“重三”。
05
起源
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之说,在古时候人们认为用兰汤来沐浴,能够起到驱邪的作用,而且兰草有股清香,沐浴之后也会使人神清气爽。
上巳节是什么节日(上巳节是什么节日四大节有哪些)
相比于常见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上巳节,上巳节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下面就来一起来看上巳节是什么节日?
上巳节是什么节日
是一个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上巳节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上巳节是古人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的重要节日,每到这天,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魏晋以后,该节日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上巳节又叫什么节
重三、三月三、情人节、女儿节
1、重三、三月三
上巳节在农历三月三,所以称为重三、三月三。
2、情人节
上巳节有一项传统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是传统的情人节。
3、女儿节
上巳节时桃花都开了,象征少女的活泼,人们会在上巳节这天为女儿举行礼,所以,又称为女儿节。
上巳节是什么意思
祓除畔浴、文化传承。
上巳节早是有祓禊的含义在里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上巳节逐渐成为了一个郊外春游、踏春的日子了,而且,现代人过上巳节还有文化传承的含义在里面,表现了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上巳节是农历哪一天
农历三月三。
上巳节在农历的三月三日到来,因此,又称为三月三,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个巳日,谓之“上巳”,这也是上巳节名称的由来,现在还有不少民族依旧过着上巳节,弘扬上巳节的传统。
上巳节是几月几日
不同的年份日期不一样,以2019年为例,2019年农历的三月三日是农历的4月7日。
上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日期的推算是按照传统农历进行计算的,要知道上巳节是几月几日就要根据当年农历三月三日的公历日期进行推演。
2021上巳节是哪一天星期几 2021上巳节是几月几日
2021上巳节是哪一天星期几 2021上巳节是几月几日
2021上巳节是4月14日,星期三。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民间的传统节日。
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种节”、“讨葱节”、“花炮节”。
瑶族的三月三为纪念民族英雄,人们把这天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
农历三月三是黎族追念祖先、喜庆新生、赞美生活、追求爱情的传统吉祥节日。
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
土家族的三月三是其“情人节”,也叫“女儿节”。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是土族传统节日鸡蛋会。
“三月三”苗族情歌节,是当地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
上巳节是传统节日吗:是的
农历三月上旬的上巳日,是我国古代民间传统的上巳节。它是我国古代为流行的节日之一,在南北朝以前尤其流行。上巳节是上古时的名称,魏晋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
上古时为什么要将三月上巳日定为一个节日,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据巳字之意,为阳气盛极,即将回复,大概是取借阳气正盛,到水边洗除旧污的意思。
上巳节的特点是离不开水。据史书中的记载,大约在周朝,三月上巳日时就曾有一种宗教活动—祓禊。所谓祓,是指祓除病气,使之清洁;楔是指清洁身体。祓禊就是通过洗灌身体,达到除去灾祸、祈求致福的一种祭祀活动。周朝有专职女巫掌管此事。
春秋时期,已有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在水边举行招魂祛灾的信仰民俗。到了汉朝,三月上巳已确定为节。每到这一天,官民都要去水边洗澡,连帝王后妃也去临水除垢,拔除不祥。由于三月上巳日每年并不固定,为了方便记忆和统一进行活动,所以魏晋时就规定农历三月初三为上巳节。所以上巳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上巳节诗词
1、《三月三日》
唐代:白居易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2、《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宋代: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3、《采桑子》
宋代: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