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甲鱼养殖方法与技术要点
1、养殖环境。甲鱼喜温暖的环境,养殖的过程中,要将水温保持在20-32度之间,让甲鱼可以正常进食,而且养殖池向阳的一侧要建造成斜坡,便于甲鱼在晴朗的天气晒背,消灭背壳上的寄生虫。
包含虎纹甲鱼养殖方法和技术的词条
包含虎纹甲鱼养殖方法和技术的词条
2、饲料投喂。甲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养殖的过程中,可以每天为其提供三次饲料,主要以软颗粒饲料为主,减少饲料的浪费,而且甲鱼夜间的活动量较大,因此夜间喂食量要高于日间喂食量,有助于甲鱼生长。
3、水质调控。甲鱼喜欢生长在干净的水质中,养殖的过程中,要每隔一周更换一次水分,换水量为全池水量的四分之一,避免甲鱼无法适应环境,而且要定期向池塘中泼洒生石灰,将pH值保持7.5-8之间。
4、注意事项。养殖甲鱼要选择裙边厚实、体型健壮、背甲有光泽、反应灵敏的品种,而且投放前要用消毒剂对池塘消毒,避免存在有害物质,并且甲鱼怕阳光暴晒,夏季要加深水位,并搭建遮阳棚,让甲鱼顺利度夏。
1、品种选择:选择板平而体大肥厚,背部呈褐色或暗绿色,腹部为乳白色或浅红色的养殖。2、养殖池:根据养殖池的大小来控制养殖密度。3、水温:温度一般控制在20-30℃是较为合适的。4、水质:水质透明度应控制在30厘米左右。5、水深:宜保持水深0.3-0.4米,的水位也不宜超过1米。6、喂食:甲鱼喜欢吃动物性饲料,投料量以1时内吃完为好。7、病害防治:甲鱼在入池前以及养殖池都需要定期消毒。
一、甲鱼养殖方法
1、品种选择
选择甲鱼苗,可以选择板平而体大肥厚的,背部呈现褐色或暗绿色,腹部为乳白色或浅红色,这样的甲鱼繁殖能力强,比较好饲养。无论哪种鳖苗进池时一定要分级暂养15天左右,待适应环境后再投入养殖池。
2、养殖池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养殖池来大量养殖甲鱼,具体要根据养殖池的大小来控制甲鱼的密度,不要过于密集。如果是自繁、自育、自养的养鳖场就要考虑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3龄鳖池、成鳖池5种鳖池的配套建设。
3、水温
甲鱼对水温比较敏感,若水温过低,将极大的影响甲鱼的食欲,其活性也会降低。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20-30℃是较为合适的。在甲鱼冬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调控温度,不可太低。
4、水质
甲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它们喜欢干净,水质透明度应控制在30厘米左右。换水是直接改善水质的主要方式,因此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换水。同时注意检查防护设施,防止甲鱼逃跑,也防止一些天敌的入侵。
5、水深
甲鱼幼期宜保持水深0.3-0.4米,如果嫌少的话,可以适当的加一些,的水位也不宜超过1米。
6、喂食
适合甲鱼的投喂方式一般是水下投喂,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投料量以1时内吃完为好,不要喂太多,不然会给甲鱼的消化系统造成比较大的负担。甲鱼属杂食性动物,喜欢吃动物性的饲料,也可以吃一些蔬菜水果等植物性的饲料。喂养时要注意荤素的搭配,合理的搭配可以增加甲鱼的生长速度。
7、病害防治
甲鱼在入池前,需要经过一定的消毒处理,譬如用食盐水进行浸泡等。在养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治疾病,比较常见的病害有霉菌病、白点病等。同时,养殖池也需要定期的消毒。
二、甲鱼养殖技术要点
1、调节养殖水体
养殖甲鱼水体的各项指标为:溶解氧保持在5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每升3.0-3.2毫克,氨氮含量低于0.02毫克/升,亚盐浓度低于0.1毫克/升,池水透明度在20-30厘米之间。
2、及时排污、科学排水
根据水色定期排出底层有机物。坚持每天排污2-3次,为节省养殖池温水每次以排完残饵和粪便,即无黑色污水流出时为限度。
3、合理分池、及时清池
在养殖甲鱼时,同池投放的甲鱼苗应尽量做到规格一致,这样可避免大小撕咬,生长异悬殊。做到合理分池,大小甲鱼分级饲养,不利于管理,也便于掌握投喂方案的实施情况以及后续的跟进。此外,及时清池也必不可少。
洗池时将甲鱼转入备用池,对原池用冷水充分冲洗沙层污物,以沙层基本无黑色污水流出、沙层颜色黑色转为微为宜。
4、建立生产档案
在养殖时,对投饵情况、疾病发生情况、甲鱼的规格和数量等记录建档,便于技术人员参考,从而作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生产方案以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的依据。
5、控制好饲料品质
选择的甲鱼饲料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并要注意妥善保存。饲料要现配现用,每次投喂前要检查饲料是否有霉变、变质的现象。除了坚持“四定(定时、定量、定点、定质)”的原则外,投喂量还需要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
甲鱼怎么养
1、养殖环境。甲鱼喜温暖的环境,养殖的过程中,要将水温保持在20-32度之间,让甲鱼可以正常进食,而且养殖池向阳的一侧要建造成斜坡,便于甲鱼在晴朗的天气晒背,消灭背壳上的寄生虫。
2、饲料投喂。甲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养殖的过程中,可以每天为其提供三次饲料,主要以软颗粒饲料为主,减少饲料的浪费,而且甲鱼夜间的活动量较大,因此夜间喂食量要高于日间喂食量,有助于甲鱼生长。
3、水质调控。甲鱼喜欢生长在干净的水质中,养殖的过程中,要每隔一周更换一次水分,换水量为全池水量的四分之一,避免甲鱼无法适应环境,而且要定期向池塘中泼洒生石灰,将pH值保持7.5-8之间。
4、注意事项。养殖甲鱼要选择裙边厚实、体型健壮、背甲有光泽、反应灵敏的品种,而且投放前要用消毒剂对池塘消毒,避免存在有害物质,并且甲鱼怕阳光暴晒,夏季要加深水位,并搭建遮阳棚,让甲鱼顺利度夏。
1、品种选择:选择板平而体大肥厚,背部呈褐色或暗绿色,腹部为乳白色或浅红色的养殖。2、养殖池:根据养殖池的大小来控制养殖密度。3、水温:温度一般控制在20-30℃是较为合适的。4、水质:水质透明度应控制在30厘米左右。5、水深:宜保持水深0.3-0.4米,的水位也不宜超过1米。6、喂食:甲鱼喜欢吃动物性饲料,投料量以1时内吃完为好。7、病害防治:甲鱼在入池前以及养殖池都需要定期消毒。
一、甲鱼养殖方法
1、品种选择
选择甲鱼苗,可以选择板平而体大肥厚的,背部呈现褐色或暗绿色,腹部为乳白色或浅红色,这样的甲鱼繁殖能力强,比较好饲养。无论哪种鳖苗进池时一定要分级暂养15天左右,待适应环境后再投入养殖池。
2、养殖池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养殖池来大量养殖甲鱼,具体要根据养殖池的大小来控制甲鱼的密度,不要过于密集。如果是自繁、自育、自养的养鳖场就要考虑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3龄鳖池、成鳖池5种鳖池的配套建设。
3、水温
甲鱼对水温比较敏感,若水温过低,将极大的影响甲鱼的食欲,其活性也会降低。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20-30℃是较为合适的。在甲鱼冬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调控温度,不可太低。
4、水质
甲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它们喜欢干净,水质透明度应控制在30厘米左右。换水是直接改善水质的主要方式,因此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换水。同时注意检查防护设施,防止甲鱼逃跑,也防止一些天敌的入侵。
5、水深
甲鱼幼期宜保持水深0.3-0.4米,如果嫌少的话,可以适当的加一些,的水位也不宜超过1米。
6、喂食
适合甲鱼的投喂方式一般是水下投喂,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投料量以1时内吃完为好,不要喂太多,不然会给甲鱼的消化系统造成比较大的负担。甲鱼属杂食性动物,喜欢吃动物性的饲料,也可以吃一些蔬菜水果等植物性的饲料。喂养时要注意荤素的搭配,合理的搭配可以增加甲鱼的生长速度。
7、病害防治
甲鱼在入池前,需要经过一定的消毒处理,譬如用食盐水进行浸泡等。在养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治疾病,比较常见的病害有霉菌病、白点病等。同时,养殖池也需要定期的消毒。
二、甲鱼养殖技术要点
1、调节养殖水体
养殖甲鱼水体的各项指标为:溶解氧保持在5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每升3.0-3.2毫克,氨氮含量低于0.02毫克/升,亚盐浓度低于0.1毫克/升,池水透明度在20-30厘米之间。
2、及时排污、科学排水
根据水色定期排出底层有机物。坚持每天排污2-3次,为节省养殖池温水每次以排完残饵和粪便,即无黑色污水流出时为限度。
3、合理分池、及时清池
在养殖甲鱼时,同池投放的甲鱼苗应尽量做到规格一致,这样可避免大小撕咬,生长异悬殊。做到合理分池,大小甲鱼分级饲养,不利于管理,也便于掌握投喂方案的实施情况以及后续的跟进。此外,及时清池也必不可少。
洗池时将甲鱼转入备用池,对原池用冷水充分冲洗沙层污物,以沙层基本无黑色污水流出、沙层颜色黑色转为微为宜。
4、建立生产档案
在养殖时,对投饵情况、疾病发生情况、甲鱼的规格和数量等记录建档,便于技术人员参考,从而作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生产方案以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的依据。
5、控制好饲料品质
选择的甲鱼饲料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并要注意妥善保存。饲料要现配现用,每次投喂前要检查饲料是否有霉变、变质的现象。除了坚持“四定(定时、定量、定点、定质)”的原则外,投喂量还需要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
甲鱼的饲养方法是:选择养殖环境、水质管理、饲喂食料。
1、选择养殖环境
在家饲养甲鱼时,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可以用深而大的收纳盒或者鱼缸作为养殖容器,并在底部铺垫一层细沙,栽种水深植物,为甲鱼提供藏匿的地区,注意容器和细沙要消毒之后再使用。
2、水质管理
甲鱼对水质的要求高,因此每次喂食之后,要讲吃不完的食物捞出,以免食物残渣污染水质,而且换水的频率不能过勤,否则会破坏甲鱼制造出来的氛围,一般每周换一次水即可,且每次更换二分之一的水。
3、饲喂食料
甲鱼属于杂食动物,主要以动物性食料为主,搭配少量水草或蔬果等植物性食料,每天清晨和晚上分别喂食,饲喂时的鲜料量最多不超过40%,主要采用投喂的方式,饵料放在距水面3厘米的位置即可。
养甲鱼的注意事项
甲鱼在使用鲜料喂食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食物变质,而且要定期检查甲鱼的生长、摄食情况,一旦发现甲鱼出现问题,要在喂食后半个内进行处理。
甲鱼喜光,在养殖过程中提供充足的阳光,能够杀体表的细菌,还能促进甲鱼体温升高,有利于消化,每天要保证甲鱼6小时的光照时间,夏季温度高的时候,则要降低光照时间。
在养甲鱼的时候,水中难免会有细菌以及,因此换水的时候要添加一些消毒剂杀细菌,或者在饲料中添加防病害的物,甲鱼性格胆小,养殖环境要保持安静,受惊会影响生长和繁殖。
甲鱼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甲鱼如何养殖
1、养殖环境。甲鱼喜温暖的环境,养殖的过程中,要将水温保持在20-32度之间,让甲鱼可以正常进食,而且养殖池向阳的一侧要建造成斜坡,便于甲鱼在晴朗的天气晒背,消灭背壳上的寄生虫。
2、饲料投喂。甲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养殖的过程中,可以每天为其提供三次饲料,主要以软颗粒饲料为主,减少饲料的浪费,而且甲鱼夜间的活动量较大,因此夜间喂食量要高于日间喂食量,有助于甲鱼生长。
3、水质调控。甲鱼喜欢生长在干净的水质中,养殖的过程中,要每隔一周更换一次水分,换水量为全池水量的四分之一,避免甲鱼无法适应环境,而且要定期向池塘中泼洒生石灰,将pH值保持7.5-8之间。
4、注意事项。养殖甲鱼要选择裙边厚实、体型健壮、背甲有光泽、反应灵敏的品种,而且投放前要用消毒剂对池塘消毒,避免存在有害物质,并且甲鱼怕阳光暴晒,夏季要加深水位,并搭建遮阳棚,让甲鱼顺利度夏。
甲鱼养殖技巧和技术要点有哪些?
1、养殖环境。甲鱼喜温暖的环境,养殖的过程中,要将水温保持在20-32度之间,让甲鱼可以正常进食,而且养殖池向阳的一侧要建造成斜坡,便于甲鱼在晴朗的天气晒背,消灭背壳上的寄生虫。
2、饲料投喂。甲鱼属于杂食性鱼类,养殖的过程中,可以每天为其提供三次饲料,主要以软颗粒饲料为主,减少饲料的浪费,而且甲鱼夜间的活动量较大,因此夜间喂食量要高于日间喂食量,有助于甲鱼生长。
3、水质调控。甲鱼喜欢生长在干净的水质中,养殖的过程中,要每隔一周更换一次水分,换水量为全池水量的四分之一,避免甲鱼无法适应环境,而且要定期向池塘中泼洒生石灰,将pH值保持7.5-8之间。
4、注意事项。养殖甲鱼要选择裙边厚实、体型健壮、背甲有光泽、反应灵敏的品种,而且投放前要用消毒剂对池塘消毒,避免存在有害物质,并且甲鱼怕阳光暴晒,夏季要加深水位,并搭建遮阳棚,让甲鱼顺利度夏。
1、品种选择:选择板平而体大肥厚,背部呈褐色或暗绿色,腹部为乳白色或浅红色的养殖。2、养殖池:根据养殖池的大小来控制养殖密度。3、水温:温度一般控制在20-30℃是较为合适的。4、水质:水质透明度应控制在30厘米左右。5、水深:宜保持水深0.3-0.4米,的水位也不宜超过1米。6、喂食:甲鱼喜欢吃动物性饲料,投料量以1时内吃完为好。7、病害防治:甲鱼在入池前以及养殖池都需要定期消毒。
一、甲鱼养殖方法
1、品种选择
选择甲鱼苗,可以选择板平而体大肥厚的,背部呈现褐色或暗绿色,腹部为乳白色或浅红色,这样的甲鱼繁殖能力强,比较好饲养。无论哪种鳖苗进池时一定要分级暂养15天左右,待适应环境后再投入养殖池。
2、养殖池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养殖池来大量养殖甲鱼,具体要根据养殖池的大小来控制甲鱼的密度,不要过于密集。如果是自繁、自育、自养的养鳖场就要考虑新鳖池、稚鳖池、幼鳖池、3龄鳖池、成鳖池5种鳖池的配套建设。
3、水温
甲鱼对水温比较敏感,若水温过低,将极大的影响甲鱼的食欲,其活性也会降低。一般来说,温度控制在20-30℃是较为合适的。在甲鱼冬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调控温度,不可太低。
4、水质
甲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它们喜欢干净,水质透明度应控制在30厘米左右。换水是直接改善水质的主要方式,因此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换水。同时注意检查防护设施,防止甲鱼逃跑,也防止一些天敌的入侵。
5、水深
甲鱼幼期宜保持水深0.3-0.4米,如果嫌少的话,可以适当的加一些,的水位也不宜超过1米。
6、喂食
适合甲鱼的投喂方式一般是水下投喂,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投料量以1时内吃完为好,不要喂太多,不然会给甲鱼的消化系统造成比较大的负担。甲鱼属杂食性动物,喜欢吃动物性的饲料,也可以吃一些蔬菜水果等植物性的饲料。喂养时要注意荤素的搭配,合理的搭配可以增加甲鱼的生长速度。
7、病害防治
甲鱼在入池前,需要经过一定的消毒处理,譬如用食盐水进行浸泡等。在养殖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治疾病,比较常见的病害有霉菌病、白点病等。同时,养殖池也需要定期的消毒。
二、甲鱼养殖技术要点
1、调节养殖水体
养殖甲鱼水体的各项指标为:溶解氧保持在5以上,pH值稳定在7.5-8之间,碱度、硬度稳定在每升3.0-3.2毫克,氨氮含量低于0.02毫克/升,亚盐浓度低于0.1毫克/升,池水透明度在20-30厘米之间。
2、及时排污、科学排水
根据水色定期排出底层有机物。坚持每天排污2-3次,为节省养殖池温水每次以排完残饵和粪便,即无黑色污水流出时为限度。
3、合理分池、及时清池
在养殖甲鱼时,同池投放的甲鱼苗应尽量做到规格一致,这样可避免大小撕咬,生长异悬殊。做到合理分池,大小甲鱼分级饲养,不利于管理,也便于掌握投喂方案的实施情况以及后续的跟进。此外,及时清池也必不可少。
洗池时将甲鱼转入备用池,对原池用冷水充分冲洗沙层污物,以沙层基本无黑色污水流出、沙层颜色黑色转为微为宜。
4、建立生产档案
在养殖时,对投饵情况、疾病发生情况、甲鱼的规格和数量等记录建档,便于技术人员参考,从而作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生产方案以及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的依据。
5、控制好饲料品质
选择的甲鱼饲料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并要注意妥善保存。饲料要现配现用,每次投喂前要检查饲料是否有霉变、变质的现象。除了坚持“四定(定时、定量、定点、定质)”的原则外,投喂量还需要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
甲鱼的饲养方法是:选择养殖环境、水质管理、饲喂食料。
1、选择养殖环境
在家饲养甲鱼时,需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可以用深而大的收纳盒或者鱼缸作为养殖容器,并在底部铺垫一层细沙,栽种水深植物,为甲鱼提供藏匿的地区,注意容器和细沙要消毒之后再使用。
2、水质管理
甲鱼对水质的要求高,因此每次喂食之后,要讲吃不完的食物捞出,以免食物残渣污染水质,而且换水的频率不能过勤,否则会破坏甲鱼制造出来的氛围,一般每周换一次水即可,且每次更换二分之一的水。
3、饲喂食料
甲鱼属于杂食动物,主要以动物性食料为主,搭配少量水草或蔬果等植物性食料,每天清晨和晚上分别喂食,饲喂时的鲜料量最多不超过40%,主要采用投喂的方式,饵料放在距水面3厘米的位置即可。
养甲鱼的注意事项
甲鱼在使用鲜料喂食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食物变质,而且要定期检查甲鱼的生长、摄食情况,一旦发现甲鱼出现问题,要在喂食后半个内进行处理。
甲鱼喜光,在养殖过程中提供充足的阳光,能够杀体表的细菌,还能促进甲鱼体温升高,有利于消化,每天要保证甲鱼6小时的光照时间,夏季温度高的时候,则要降低光照时间。
在养甲鱼的时候,水中难免会有细菌以及,因此换水的时候要添加一些消毒剂杀细菌,或者在饲料中添加防病害的物,甲鱼性格胆小,养殖环境要保持安静,受惊会影响生长和繁殖。
甲鱼是一种的水产,现在市场上的价格卖得也比较贵,有着很不错的养殖前景,所以吸引了许多农民朋友们前来养殖,不过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的提高甲鱼产量,接下来一起了解下甲鱼养殖技术吧!甲鱼是一种的水产,现在市场上的价格卖得也比较贵,有着很不错的养殖前景,所以吸引了许多农民朋友们前来养殖,不过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的提高甲鱼产量,接下来一起了解下甲鱼养殖技术吧!
1、甲鱼池建造
池塘要选择环境安静、无风向阳、排灌便捷的池塘进行养殖,如果是自繁自养的话,甲鱼池还要进行分批设置,这样对于不同年龄的甲鱼生长更加有利。
2、甲鱼苗的选择
甲鱼苗的选择应该要根据大小一致、来源正规的、品质上乘的商家那里选购,这样不仅能够保障甲鱼苗能够快速生长,能够快速提高其产量。
3、放养
甲鱼苗在放养前,都需要进行分级暂养15天左右,待适应环境后,就可以放入养殖池进行饲养了。
4、饲料的选择投喂
甲鱼的饲料可以选择田螺、小鱼、小虾、蚯蚓、昆虫、泥鳅或是做菜剩余的边角料进行投喂,平常投喂的饲料中还可以加入玉米粉、豆渣、瓜果类以及麸皮,提高甲鱼的营养供给,让甲鱼肉质更鲜美。
饲料的投喂要根据甲鱼食量来决定。
5、水质管理
每隔8-10天就要进行换水一次,如果水质没有问题,只需要部分换水,而且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水浮莲、水葫芦等绿色植物,增加水中含氧量。
6、养殖管理
每天要定时检查甲鱼生长情况,发现甲鱼生长发育不良的情况,要及时做出应对措施,避免造成甲鱼亡,出现病害的甲鱼,一定要使用性小的消毒液对甲鱼进行消毒,并清洗,减少病源传播。
以上就是关于甲鱼养殖技巧的全部介绍,如果农民朋友们想要养殖出高产的甲鱼,一定要掌握好科学的管理方法,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