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让淘宝销量增多,怎么做到精细化运营?
在获客越来越难,越来越贵的情况下,很多商家和运营都转向了精细化运营,通过精细化运营达到客户的留存和销量的增长。但很多企业都只在淘宝开通了店铺,并且也没有足够的人员将用户导入到企业微信进行运营,那么这部分人要怎么在淘宝上进行运营呢?
淘宝用户画像(淘宝用户画像案例)
淘宝用户画像(淘宝用户画像案例)
1.主动与用户沟通解答疑惑
虽然淘宝社群无法像微信社群那样能及时触达到客户,但也应该尝试主动跟客户进行交流跟沟通,特别针对那些已经沉默一段时间到用户。当一些没有购买或没有咨询过的用户,商家可通过聊天窗口与客户进行联系,了解情况或是问题。
在淘宝群里里面,运营可制造一些合适的话题,根据用户特征,适当的艾特用户,让用户找到存在感,并且让用户知道商家是时刻都关注着他,让他有一种归属感和亲切感,从而进行激活。
此外,商家/员一定要及时解答用户的疑惑问题。之前我也在一些淘宝社群待过,有部分是完全不理会用户的,即使用户在群里咨询问题,也没有对应的人员/员进行回复解答。这也容易导致用户对品牌失望,从而导致用户流失,下滑等问题。
2.在淘宝进行针对
虽然淘宝店铺无法像小程序/app那样根据的需求进行设置,但员可以根据用户购买情况,从而大概推断出用户画像。通过用户画像可进行对用户进行标签化管理,根据不同的标签制定不同营销内容和营销文案进行推送,终达到销售转化的销售。与此同时,也会让用户感受到熟悉感,消除与用户的距离。
3.活动后的反馈和调研
每次在店铺做完活动后,我们都是为了营销策划的活动,因此,员都应该在活动结束后主动找到客户咨询反馈和调研,为下次活动的转化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样的调研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客户与的咨询发送,也放在包裹卡和淘宝社群里面。
只有经过每次不断地调研,走到用户身边,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不断进行完善,才能让后续活动达到更好的销售转化的效果。
精细化运营不仅仅可以存在企业微信当中,它是每个员都需具备的一个技能。通过精细化运营更好地达到转化的效果。
用户画像-前篇(数据采集)
做产品的都知道,产品分为三要素:用户、场景、需求,一切的决策都离不开这三个要点。所以作为产品狗,了解自己的用户是首要条件,那么怎么去了解自己的用户呢?
调研?访谈?还是抽取用户反馈?NONONO,这些都是老套路啦!现在都会有专门的部门,专门的同学去了解用户,描绘用户的特征,输出的成果就是——用户画像(官话是根据用户人口统计学信息、社交关系、偏好习惯和消费行为等信息而抽象出来的标签化画像)。
上图就是一个简单的用户画像,根据不同业务需要,画像内的属性标签也不尽相同,主要包含:
人口属性:姓名、性别、年龄、生日、星座、等
设备属性:电话、机型、设备价格、作系统等
地域属性:常住地点、工作地点等
属性:好友、职业、收入、学历、婚姻状况等
消费属性:消费水平、消费周期等
产品属性:使用自身产品的行为
其他产品属性:使用其他产品的行为
所有的标签,都是通过采集用户各类属性数据,再根据相关的算法生成。如果底层的数据缺乏真实性,那么终得到的标签也是无法使用的。那么重点来了,这些数据都是如何采集过来的呢?
手动敲打小黑板,重点来了!下面主要以APP为例来介绍采集数据的方法。(其实这块东西处于灰色地带,所以世面上也很少有人拿出来讲,所以大家自己看看就好。。)
1、人口属性(姓名、性别、年龄、生日、星座、等)
1.1、在产品内用户填写相关信息或进行实名认证(内其实包含了性别、年龄、出生地、生日、星座)
1.2、通过第三方登录(openID)的形式,可以从第三方开放接口拿到部分信息,比如QQ(昵称、性别、年龄、生日、星座、地域)、微信(昵称、性别、地域)、微博(昵称、地域、近发的微博)
1.3、接入第三方数据服务(如贵士、极光等),但采样率和准确率有待商榷
2、设备属性(电话、机型、设备价格、作系统等)
2.1、安卓:一般系统有很多接口供客户端调取,机型、作系统可直接调取,电话一般能获取联通和电信的(采样率60%左右),移动由于不在sim卡内,貌似无法拿到,但是现在三大都提供号码验证的增值服务,可以通过这套服务来直接获取。设备价格的话可以通过机型,然后去爬淘宝数据来得到。
2.2、IOS:除了无法直接采集电话,其他和安卓基本一致。
2.3、接入第三方数据服务(如贵士、极光等),采样率和准确率还不错。
3、地域属性(常住地点、工作地点等)
3.1、目前来说系统已经提供接口给客户端直接采集地域数据了,开关就是你每次进入应用提示是否让该产品获取你的地域信息(但是部分安卓机就算拒绝也可以被获取到我就不说啥了),常住地和工作地可以通过使用时间变化来判断。
3.2、接入第三方数据服务(如贵士、极光等),采样率和准确率还不错。
4、属性(好友、职业、收入、学历、婚姻状况等)
4.1、这块数据除了好友(通过社交链或读取通讯录可以直采),其他基本无法获取,但貌似那边是能提供解决方案(你懂得)
4.2、通过机器学习来训练得到(这里不详述)
4.3、接入第三方数据服务(如贵士、极光等),但采样率和准确率有待商榷
5、消费属性(消费水平、消费周期等)
5.1、对接电商产品来获得(如果你自己就是电商产品那再好不过了)
5.2、通过机器学习来训练得到(这里不详述)
5.3、接入第三方数据服务(如贵士、极光等),但采样率和准确率有待商榷
6、产品属性(使用自身产品的行为)
6.1、开发埋点,统计上报
6.2、接入第三方数据服务(一般是SDK,例如友盟),由第三方统计上报
7、其他产品属性(使用其他产品的行为)
7.1、安卓可以直接采集(安装列表、前后台运行情况),IOS无法做到
7.2、对接第三方服务(例如贵士、极光),通过IMEI获得该数据(一般提供MD5加密后的IMEI),采样率和准确率还不错。IOS无法做到(不过近有些第三方服务正在研究这块,可以关注下)
题外话:PC上通过插件进程采集游览记录真的很普遍,大家注意呐。。
好啦,数据采集的方法就讲到这里,如果有更多的方案可以积极交流。。!
二哈,互联网产品狗,码字很慢,性格尚可,不喜可以喷,不定期更新中。。。
淘宝是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预测的
用户所有的淘宝使用记录,就是大数据,就是数字时代的资产,这些数据,通过筛选和运算,就能创建每一位用户的用户画像,分析出每个人的不同爱好与需求,从而做到精准推送,营销成本大大降低但却能获得更好的结果。淘宝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淘宝又改版?突破电商新格局!开始模仿起小红书,却好评不断
阿里电商近日可以说多发,又在电商圈小小的刮了一阵风,对于商家来说却是好事。
新猫网,专注于网店转让、商标、入驻等综合电商服务。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月活8亿的淘宝又悄悄改版了!这次淘系电商开始突破新的格局,模仿起小红书来,却是好评不断!
介绍也换成了——也太好逛了吧!切切实实的主打“逛逛”这个功能。
而逛逛成为一个单独的门类,更注重为消费者提供实用干货和生活灵感,成为平台内容营销的入口。
打开的瞬间,好像打开了小红书一般,逛逛简直就是小红书和的结合体,一屏手机4个画面,三个图文一个视频,视频点开后可以无限向下滑滚动播放,沉浸式内容体验。
而且好像越来越靠近社交电商了,这样的作,不管是对于用户还是商家来说,体验更好的同时用户使用率也会升高,淘宝也逐渐开始转型向社交电商走去。
目前淘宝逛逛积累了超过200万的普通用户创作者,引入超过30万的专业创作者,超过450万的种草商品数。
淘宝逛逛还在加大内容创作者的扶持力度,今年双11前孵化出100个年入100万的头部创作者,重点打造1000个新品种草孵化项目。
淘宝对于内容电商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发展逛逛是必然之举。
在《淘宝逛逛内容生态峰会》上,淘宝内容生态事业部提供了一组数据:
每月有超过一半的用户在淘宝看内容,在淘宝看内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超1/3的时长都在看内容,内容种草规模越来越大,有1/3的订单是通过内容产生的购买。
对于现在的电商行业来说,虽说淘宝是元老级别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电商行业开始分流,想要更好的获得更多的客户,做改变和服务才是途径。
1.奖励
自媒体的起初就是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敢于分享,学会分享,输出优质内容,让更多用户留在平台,增加活跃度。
而淘宝逛逛则是利用了分享的心里,利用的形式让更多人输出优质的内容,获得更多的奖励。
2.流量扶持
对于商家来说,积极发布逛逛,可以进一步为创造者做流量倾斜,商家也可以对店铺增加一定的曝光量,让创作者收获更多的曝光和粉丝。值得一提的是,逛逛给的流量可都是精准流量, 用户画像精准、特定类目下价值高的那部分流量。
淘宝重点扶持逛逛,很多品牌方也看到了这个获取流量和变现的好机会。
在逛逛上线后不久,包括欧莱雅、MAC、OPPO、小米等各大类目的头部品牌就完成了入驻,目前都已经有了千万的粉丝。
不管如何,平台的优化对于商家和消费者只有利而无一害。
新猫网络网店转让一直以来“帮助电商成长”,为市民提供企业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以第三方担保交易的模式为广大B2B商家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作为一个专业提供天猫网店转让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目前业务范围涉及到天猫网店转让、天猫入驻、商标注册、转让等服务,旨在更好的服务电商用户。
淘宝人生设计需求分析
淘宝人生是推出的一款3D装扮小游戏,玩家可以根据喜好塑造自己虚拟形象,用换装展示、好友互动等记录和体验游戏趣味,也可以用道具兑换或购买实物商品。
体验版本:iOS v 9.22.0
游戏平台:淘宝App
从部分任务页推测业务目标,游戏结合淘宝电商产品的核心功能与推广业务并转化为任务,当玩家完成指定的任务就会获得奖励和成就。
任务和成就系统都指定前往农场、金小镇等主题活动页,并将用户下单消费行为(购物、饿了么外卖、淘票电影等)转化为成就勋章,明确内容引流和鼓励用户活跃,大概率商品的促销购买 。
分析得出,通过以任务奖励的形式设计用户行为,在满足淘宝玩家获得更多道具的同时,也推动用户参与浏览和付费购买达到业务目标。
1、核心受众
360指示数据(2021年)初步分析淘宝受众人群集中19-24区间,女性居多,符合淘宝电商行业数据(2019年Q3)指出未来平台用户趋势集中24岁左右的年轻群体的结论,而这类年轻用户具备Z时代群体特征(2020Z时代洞察报告)。
分析得出,淘宝人生目标用户群年轻化,兴趣广泛,尤其在电商购物领域更注重潮流、乐趣与社交互动体验,愿意为悦己付费。
2 、用户画像
从社区游戏搜集玩家动态和反馈,多数活跃玩家会积极参与并探索游戏,少部分玩家以消遣碎片时间简单娱乐和纪念日常。结合KANO模型划分3中需求用户:基本型、期待型、兴奋型。
数据源截选:微博淘宝人生超话(1.7W用户,4.1W帖,1.4亿阅读量)
3 、细分用户
基于共同的用户体验目标,在游戏场景中细分不同用户的行为需求:
整理玩家反馈和存在问题,围绕【吸引用户】业务目标和用户体验目标,进行分析关键因素:
现有版本中已针对玩家体验问题做了部分设计优化,【首页】为例:
【创造动机】新潮设计风格和立体动态吸引用户,并且增设轮播印象和醒目赞量加深对玩家形象的认可。
【排除担忧】清晰标注游戏说明(免费、兑换实物)减少用户对游戏真实性的疑虑,使用大众熟悉的点击作容易上手。
【解决障碍】界面将主要功能规置一列并突出换装扮便于用户发现,添加人物对话功能既用户作,又作为消息提醒,降低用户对活动的错失率。
针对全局的关键因素,可以优化改进方案:
淘宝到底怎么知道你喜欢什么的?
数字生活让人疑神疑。
你刚在微信上和朋友说要去日本玩,就在朋友圈看到了机票广告,你老婆刚给你打电话让你买奶粉,你就在淘宝看到了奶粉。
这些广告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些 App 都知道你想买什么?
淘宝当然不会你的电话,是你的行为数据让淘宝意识到了你需要婴儿奶粉。
注册一个账号,你需要输入自己的名字、手机号,有时候还会补充性别、所在地。但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基础数据。
更重要的是你的消费记录、打车频率、关注的公众号、玩过的游戏、理财习惯、有没有车贷房贷、是否买过保险、发过的红包,这些行为后会变成几千个事实标签,成为你行为数据的一部分。
采集事实标签并不难,难的是建立模型,从杂乱的标签中找到你真正的兴趣,进而构建用户画像。
举个例子,你打开一篇内容标签为美女的文章,并不意味着你真的爱看美女,可能只是不小心点到。这时就需要通过你更多的行为来判断这篇文章对你的吸引力。
这是一个非常初级的内容标签权重算法:
兴趣标签(美女)权重 = 行为权重 x 访问时长 x 衰减因子
行为权重:什么都不干1分,评论+0.5,点赞+0.5,转发+2,收藏+1
时长权重:10S以内权重为0.5,10S-60S为1,60S以上为2
衰减因子:0-3天内权重为1,3-7天权重为0.85,7-15天权重为0.7,15-30天权重为0.5,30天以上权重为0.1
行为权重对应你是否有评论、点赞、转发、收藏等作,不同作有不同的数值,累加成行为权重。
停留时间越长,时间权重也越高。后,短期行为也无法代表长期兴趣,单次阅读行为的权重会随着时间流逝不断衰减。
于是,你每次打开美女类内容都会生成一个兴趣权重,把一段时间内你所有的美女类兴趣权重进行累加,再用 S 形函数标准化,就能得到一个 0 至 10 区间的兴趣标签值。
数值越高,你对美女就越感兴趣。
除了内容兴趣,这种算法思路可以在消费能力,消费兴趣,社交习惯等多个维度建立模型,计算你的偏好。
之后,这些偏好会被转换为特征向量。设你的美女兴趣标签值是8,消费能力是5,社交偏好是2,就可以用向量表示为 r (8,5,2)。
我们可以把特征向量理解成空间上的一个坐标,通过把每一个用户的向量坐标带入余弦公式或距离公式中,就能计算出和你相似的人,进而把用户分类。
但行为数据只能计算偏好,无法判断你的性别、学历等个人属性。
这就需要把已知性别和学历的用户作为样本,一部分用来训练模型,一部分测试准确度。今天各大平台对于用户性别的预测准确度已经可以达到90%以上。
后,微信淘宝们就能得到一个这样的用户画像:
广告主就可以根据这个找到他们想要的消费者了。
这是腾讯广告投放平台的后台。广告主可以自由组合包含消费水平、婚恋情况、内容兴趣,消费行为在内的上千个定向标签供,后选定广告位和投放时间,根据系统计算的 1.5 元每千次曝光的建议出价,就完成了一次精准投放。
之后,一个住在朝阳有过奶粉消费记录的已婚男青年,在即将刷到广告位的那一瞬间,广告平台会发起竞价请求,后价高的广告将出现在你的眼前。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在广告平台的开发者文档,进一步了解你的行为数据被处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比如筛选出“ 2017.7.1 至 2017.7.15 去过上海机场 3 次以上的人”。
另外,通过行为商品的效果往往不如通过同类商品。找到和你一样的人,把他们的的浏览和消费记录给你,往往比直接猜你喜欢什么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微信淘宝们采集的行为数据不仅只对应你的账号,更与你的手机识别码绑定在一起。
PS:Android手机上可以采集到的设备编码叫 IMEI,在 iPhone 上叫 IDFA。
这意味着,你就算不注册不登录,你的行为数据一样会被采集。
同时,广告平台也可以根据你的手机识别码在其他 App 上为你投放广告,这样你刷的时候也能看到淘宝的奶粉广告了。
别太紧张,根据《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商业广告平台的所有标签都应该避免定位到个人,以保护你的隐私安全 。
如果你是 iPhone 用户,还可以通过在设置中关闭 IDFA 码限制 App 对你的数据进行采集。
淘宝的移动社交平台营销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用户画像、内容策略、社交互动、数据分析、安全与隐私。
1、用户画像:了解目标用户群的基本信息、消费习惯、兴趣爱好、社交行为等,以便有效地制定营销策略和精准投放广告。
2、内容策略: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有吸引力的内容,如折扣促销信息、新品、用户评价等,同时要注意针对性、时效性、创意性和可分享性。
3、社交互动:积极与用户互动,回应用户的留言和评论,分享用户的购物心得或者成就感,增强用户黏性。
4、数据分析:持续跟踪和分析社交平台上的数据,包括活跃用户数、转化率、曝光次数、点击率等,以便对营销策略进行调整和优化。
5、安全与隐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同时加强平台管理,防范恶意行为和网络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