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现在一定要垂直吗
不一定。
垂直电商为什么不成立 所谓垂直电商
垂直电商为什么不成立 所谓垂直电商
垂直电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垂直电商的同质化竞争太激烈,而且对于流量没有发挥程度的利用。长期垂直发展等于限制了产品发展的空间,能转换的利润会越来越少。
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分为垂直电商和综合电商,而现在大部分电商都选择了综合电商的模式,同质化竞争相对较少,同时对于流量可以起到更大程度的利用。
垂直电商和平台电商相比各自优缺点?
垂直电商是主营行业或者一个细分市场上面比较细化,平时是深度运营的这么一种商务模式。垂直电商上面的产品都是一个特定领域行业的产品,主要代表公司例如,我们女性常用的团购平台聚美优品,网酒网,一个专门进口红酒的网站。
平台电商,之所以用“平台”修饰,那是因为平台电商是为大家提供电商平台和营销,负责吸引消费者,而不直接销售产品,主要是招一些零售品牌进驻。就例如淘宝,就是一个大咖级别的平台电商。
垂直电商比平台电商更要细化一点,它涉及的行业主要是细化行业,例如之前说的聚美优品就是主营化妆品的,还有去哪儿网是有关票务方面的。针对同一类型的产品进行营销是垂直电商的特点。
相对而言,平台电商比垂直电商更加多样化,主要是因为平台电商是一个协调流动的场所,商家、企业众多,在成本较低的基础上,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它具有开放性以及全球性,贸易资源也就更多,有助于帮助中小企业进入全球市场,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
平台电商可贵的是,他跟我们的消费者之间存在互动,能够反馈自己对商品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利于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形成良性循环。
对电商系统平台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为什么不打造一个影视衍生品方面的垂直电商网站
个人原来想过这个,关于电影衍生品的设计与销售,但是是好几年前了,当时几乎没有线上平台。
国外电影产业成熟,一部电影的营收中,大部分,有的高达七八成都是靠电影衍生品达到的。
而这些衍生品中,有实物,有游戏,卡牌,玩具等等。
之所以国外衍生品行业发展的好,与其电影文化有关。
电影来自西方,普通观众看一部电影的期望与国人不同。
国内之所以衍生品这个行业起不来,个人觉得就是电影文化和国人对版权的认识问题。
国产神片《无极》上映前号称要夺下国内衍生品的首胜,但电影都成那样了,衍生品怎么做???
一部电影要产生衍生品(姑且以实物衍生品论),这电影是什么样的题材呢?英雄类,动作类,爱情类,探险类,科幻类……想想似乎都可以。
但需要明确一点,你的衍生品定位的消费群体和电影所定位的群体是否一致?孩子,情侣,年轻人,这些都会是衍生品的潜在消费者,只是需要有打动他们的电影和衍生品。
其次,国人对衍生品的概念认识的不到位。
《喜洋洋》动画片风靡一时,但所谓的喜羊羊书包,作业本算是其衍生品吗?客观上来说,算。
因为小孩子这个群体的是通过该动画片去购买相应的产品的。
但细究起来,国内的大部分喜羊羊类的产品,应该都没有和该动画片的制片者之间发生权利与义务关系吧。
作者:军叔
来源:知乎
为什么垂直化是未来电商发展趋势?
对于是否垂直化发展,还没有定论,随着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任何可能及变化的商业模式都有可能出现。比如5g的上线,还得分析下目前电商的形式。
目前,市场上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主要有综合型和垂直型。垂直类行业平台主要有两个特点:专:集中全部力量打造专业性信息平台,主要以行业为特色,对某一行业做全面的研究;深:此类平台具备独特的专业性质,在专业的同时深入研究某一行业的特点,深入探究某一行业的服务、盈利以及未来发展动向。垂直类B2B行业网站的出现使电子商务正在从“大而全”的模式转向专业细分的行业务模式。
随着B2B平台的不断成熟,企业越来越重视服务平台的实际效用。以往,企业大都会选择综合型B2B服务平台。那里聚集了众多的生产商和采购商。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缺少资金的支持,这一点决定了中小企业不能够花大量资金购买、购买广告位来推广自己的产品。这样在综合型平台也就少了很多展示、宣传、推广的机会,也就失去了竞争力。往往成为很多大型企业发展的垫脚石。
相比综合型,垂直类行业B2B更适合中小企业。一方面是因为它专注于某一行业,潜在客户集中,宣传花费小。另一方面某些特色服务也对中小企业发展十分有利。如仪器仪表商,采用综合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可能效果并不理想,垂直类网站,建站、优化、推广一站式服务,搜索引擎推广与行业网站推广相结合的模式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客户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行业网站等等多种渠道找到企业,洽谈业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机会更多。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的B2B市场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中小企业对B2B网站的应用还相对简单。市场决定服务方向,B2B行业网站在开发功能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需求,要做到既好用又实用。国内的各大电子商务网站也将要经历先水平后垂直的发展过程,今后B2B的推广还将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分析:垂直电商的困境到底在哪里?
但也有部分不敢苟同,诸如:垂直电商的困境,更多源于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垂直电商,通俗的解释是在某个细分品类或行业运营的电商模式。代表如早些年红火的红孩子、凡客,曾经热闹,现在平静的好乐买、乐淘,还有倒掉的维棉、酷运动。 品类太过标准。典型的是红孩子,SKU主要是奶粉。红孩子由于前期销量大,对奶粉品牌商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可以一次性多次批奶粉,放在自己的仓库。而从品类的角度来说,奶粉和图书、3C一样,都是非常标准化的产品。成本、进价、毛利,这些在业内是非常透明的。这就很容易让平台类电商涉足,例如京东、当当的母婴频道,刚上线的时候,这些平台的量没有红孩子大,议价也没用红孩子强。但没关系,对京东、当当这样的平台,可以烧钱补贴消费者。量大了以后,话语权自然就强了。而一旦平台类的话语权起来了,对红孩子来说是致命的伤害。因为你是垂直电商,奶粉这个品类就是你的命根。而奶粉的整个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京东、当当这样的平台销售额增长了,红孩子必然下滑。 从数据上,也说明了这个道理。红孩子从2011年鼎盛时的年销售20亿下滑到目前的10亿元,京东自2011年上线母婴频道后,去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除了奶粉,还包含尿不湿、奶瓶等)。你的品类太过标准的时候,即使当前和上游的议价能力强,一旦巨头涉足,很容易被别人摧毁。因为标准品,没有太多值得比拼的,价格、物流是重要的两点。和大型平台相比,垂直电商均没有任何优势。 流量。垂直电商的困境,除了品类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流量的问题。当然,我认为流量不是核心的问题。对于一家垂直B2C来说,不管是平台类的唯品会、聚美优品 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自有品牌的垂直电商开始和平台合作。例如优购、好乐买进驻天猫 ,通过天猫的来扩充自己的。虽然天猫也收取费用,但成本比站外要便宜。就连做平台的当当网 1、入驻各大平台是趋势。建站、买流量的成本高,进入平台就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活着的电商,除了唯品会、聚美优品、乐蜂等少数几个电商外,包括优购网、酒仙网等均入驻了天猫、京东等平台。因为对于垂直电商来说,平台的量大,付出的成本更经济。 2、做平台的垂直电商更加困难。代表如唯品会,算是一个平台。另一个代表是乐蜂网 ,除了卖其他品牌的化妆品,还有自有品牌。但乐蜂还是一个平台。对于平台来说,除了建站、流量贵,重要的是模式。你是否能通过这个模式,来形成聚合,从而达到一个高粘性和重复购买,光靠卖标准品,赚价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在标准品上再加一些想象空间,剩下的这三家都有自己的基因:唯品会是非标品+限时;聚美优品是标准品+抢购;乐蜂是:品牌+自由。仔细剖析这三家的模式,已经不单单是买货、卖货。而是在商业模式上重新设计,以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3、线下的渠道商将进一步往线上渗透。这个代表就是百丽 ,除了拥有多个自有女鞋品牌,百丽还是耐克和阿迪达斯在国内的商。对于线下的市场,百丽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渠道商。拥有强大的资金、货品等优势。在电子商务已经不可逆的时代,类似百丽这样的渠道商,必然会进一步向线上渗透。早些年的苏宁、国美,即是例子。 4、自有品牌的垂直电商将不断涌现。虽然流量越来越贵了,但和线下相比,互联网还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例如这几年涌现出来的淘品牌。几年之内,名声已经覆盖全国。虽然目前的淘品牌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不应该抛弃淘品牌的所有亮点。线下的传统品牌,今天能在天猫上一呼百应,一个月轻松卖了1000万、2000万,但不要忘了线下这些品牌的那些成本,这些年付出的广告费,恐怕只有号称晋江频道的5才知道。 互联网的优势是可以不受地域和货架的限制,超越地理的概念辐射人群。不仅大众的需求可以做大规模,例如三只松鼠。原本小众的风格,通过互联网也能聚合足够多的用户,例如自有品牌裂帛。另外,对于垂直电商来说,自有品牌也相当于一个垂直电商。例如三只松鼠和大朴网,两个都有自己的网站,但卖货是多个平台进行的。区别是,前一个人们往往成为淘品牌,但共同点都是互联网品牌。 之前倒掉的垂直电商,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是品类的问题,有的是团队,还有的是两种都占了。但不要把倒掉的公司归结为行业的问题。垂直电商,尤其是自有品牌的垂直电商,未来还会层出不穷。 平台类的电商,就是线上的商业地产。天猫就像一个线上的万达广场 ,垂直电商,就是那些特色的小店。既要有万达广场,也可以有特色的小店。 (来源:快鲤鱼作者:王海天)
传统电商、垂直电商之间的关系?
传统电商和垂直电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传统电商可以为垂直电商提供广泛的产品选择,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其上架产品的成本。其次,传统电商也能够为一些新兴的、尚未实现规模化运营的企业提供市场运作所需要的各项设施。此外,传统电商也能够通过合作来帮助一些新创立的、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或者跨界合作来实现快速扩张。
哪些行业适合做垂直电商?
对于垂直电商来说,看似所以行业都适合,但实际是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都不适合做垂直电商,原因如下:
1、增加物流成本,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大宗交易一次性物流费是合适的,节约成本;2、产品销量,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大宗交易可以节约销售渠道人力成本;
3、库存问题,库存是影响制造企业的核心问题之一,如果不能快速消化库存就意味着不能进行新产品的生产,影响收入及产品迭代;
4、资金回笼,制造企业重要的是资金回笼问题,如果不能快速资金回笼可能造成债务问题导致资金链断链;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垂直电商看似提高了单品利润,但实际会带来库存问题,资金链问题,对于制造起来来说零售的利润并不能抵消上述问题,所以对于企业来说的还是批量化的销售模式不仅可以转嫁风险更是产品更新迭代的基础。
一、垂直电商的来历
2010年,华平投资合伙人黄若预言:“过去十年电商主要是平台的成功,但未来十年属于细分市场”。
彼时,主打服饰的电商凡客在2011年估值30亿美元,并且为了继续做大规模而拒绝上市;3C电商京东、图书电商当当网、母婴电商红孩子并称垂直电商“三驾马车”,三者在各自领域迅速发展。
市场上各种垂直电商百花齐放:特卖垂直的唯品会、美妆垂直的聚美优品、鞋类垂直的乐淘、酒类垂直的酒仙网、网酒网、19,包袋垂直的麦包包…
十年过去了,垂直电商发展如何了呢,哪些行业的垂直电商失败了,哪些行业有成功的垂直电商玩家呢?
二、昙花一现的垂直电商的行业
品电商尚品网2019年7月30日暂停服务,美妆垂直电商乐蜂网9月18日停止运营,京东旗下的品电商Toplife在7月关闭并与全球品购物平台Farfetch合并;品电商寺库多元化转型困难重重、2019年Q1净利润同比下降39%,成本增速远超营收增速;
这几年看似发展不错的跨境电商考拉的前途也笼罩上一层阴影,先是谋求与亚马逊海淘业务合并,9月5日被阿里正式以20亿美元收购。
这些电商的故事尚未结束,更早之前的垂直电商已经看得到结局:美妆电商聚美优品市值暴跌9成,目前在四处碰运气,做起了共享充电宝和影视投资的生意;服装电商凡客不断收缩,如今已经远离消费者的视线;书籍电商当当退市后失败,夫妻创始人各走一方。其他中小垂直电商几乎都已销声匿迹;母婴电商“股”宝宝树股价暴跌,市值持续蒸发。
这意味着,垂直电商发展到后,好像逃不出衰落、“”的魔咒,活下来的也是“苟延残喘”。
三、哪些行业的垂直电商还有活的还不错的企业呢?
1、折扣零售:唯品会
折扣零售电商唯品会(,NYSE:VIPS)2019年第四季度净营收增至293亿(约合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4%,GMV突破476亿,同比增长14%,归属股东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11.4%,成功保持 29个季度连续盈利,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9%。
2019年,唯品会GMV达1482亿,相比于去年1310亿同比增长13%;总订单数为5.663亿,相比去年的4.374亿单增长29%;2019年活跃用户数增至6900万人,同比增长14%,唯品会首页疯抢、快抢频道通过好货和深度折扣持续贡献大量新客。
1)经营人群,不仅仅是经营品类
唯品会与其说是服装电商,不如说是折扣零售电商,服装行业固然是唯品会切入的主要垂直行业,却并非唯品会成功的主要原因。唯品会的优势就是它的运营模式。唯品会的运营模式其实就是周董的那句广告词,“都是傲娇的品牌,只卖呆萌的价格。”
看似普通的一句广告词,其实背后与很多的学问,对于品牌方来说,头疼的事情就是库存,尾货挤压导致的库存爆仓是品牌方的大难题,唯品会为品牌方们解决了这个难题,用特价的方式帮助品牌方清货,对于消费者来说,以呆萌的价格买来了品牌方不要的库存,而且都是傲娇的品牌,品牌、平台、消费者皆大欢喜。
2)经营人群,把握住核心用户价值
要说近热的话题是什么?肯定是乘风破浪的姐姐了,几十位姑奶奶们的兴风作浪,哦不对,乘风破浪的行为,是观众的热点。那么你近见过多的广告是什么,应该是唯品会吧,作为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的合作伙伴,粉红色的唯品会近的出镜率有点高。
“小宝的裙子,只要一百多!我和的太平鸟加起来只要三百多!”唯品会的广告越来越接地气。曾经的周杰伦和那句:“都是傲娇的品牌,只卖呆萌的价格。”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唯品会的广告力度真的很大,这几年,几乎所有的热播剧都有唯品会的身影,剧里的主角们身穿唯品会的衣服,为唯品会卖力的打折广告,甚至一些古装剧也不放过,当主角穿着现代的衣服的唯品会广告出现时,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出戏。
唯品会广告的改变,是因为她终于明白了她的用户的心里:精打细算。身为精打细算的主妇们,唯品会现在的广告词更具有吸引力,是对呆萌价格的更深层演绎。唯品会的主要用户是什么?是女性,唯品会曾经的女性用户高达百分之八十五,而即使现在,女性用户也占比百分之五十八。
2、酒类电商:酒仙网
2019年8月,酒仙网以品牌价值261.16亿元入选“第十一届‘华樽杯’酒类品牌价值200强”榜单,位列流通名,11月,酒仙网成为全球500强独角兽企业,是酒类上榜企业,引起业界广泛关注,酒仙网完成品牌价值再升级。
事实上,自2016年起,酒仙网连续四年位列酒类流通行业名,由2016年78.16亿元到 2017年121.96亿元,再由2018年196.59亿元飙升至261.16亿,充分说明行业对酒仙网价值的认可,也印证酒仙网的新零售战略在品牌价值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酒仙网新零售以互联网+零售店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将2000万精准用户融入线下各地新零售门店中,通过“线上下单 线下配送 线上引流 线验”模式助力门店运营,通过19分钟快送解决消费者购买酒水时的后一公里问题。
酒仙网的发展,有三大秘密: 品牌保真、持续推广、深度用户。
1)产品保真
酒仙网与全球500多家知名酒企合作达成战略合作,国内酒水均为厂家直供,国外酒水均为海外直采,以保证酒水来源可追溯,给酒友真酒的保障。
2)持续推广
酒仙网2009年成立至今,保障真品的同时重视推广,联合酒厂做花式营销及品牌活动。其中,第8届全球酒仙狂欢节启动会当天,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汾酒、澳洲天鹅庄等酒企知名酿酒师汇聚一堂,分享酿造酒背后的故事,通过酿酒师们和网红主播互动的方式,分享酒友关注的问题。
3)深度用户
目前酒仙网拥有超过2000万精准会员,且还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但这在垂直电商中不可谓规模大,聚焦年轻女性用户的蘑菇街有3000万用户,但依然难以实现盈利。
更值得一提的是酒仙网的用户深度,而为了进一步争取会员以及增加用户粘性,酒仙网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方法,在酒水销售上,从“618”到“双11”,从“炫酷品牌日”到“超级品牌盛典”,从“日常酒友互动”到“大客户品鉴”,酒仙网从多个维护实现了直接触达会员的有效交互。在线下活动方面,无论是“酒仙双十一好酒友”还是“香遇中秋 为爱酿酒”活动,都为酒仙网与酒友深度互动添上浓重一笔。
四、哪些行业适合做垂直电商?
没有适合的行业,只有不断去 探索 “怎么做”一个行业。
总结垂直电商的本质: 垂直电商有特定的品类,固定的消费人群,那么就能提供标准化、更深度的服务,要做到:
,在商品端拿到比绝大多数渠道更低价格,或个性化的商品,同时提高供应链端库存周转率;
第二,在用户端要有清晰用户画像,深度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相应商品、内容与服务;
第三,在系统端构成护城河在于系统的构建与精细化运营。
个人感觉,农产品里面有些门槛比较高的品类,可以垂直做,因为平台型都没有做好这个版块的生意!
创办互联网+灯具B2B垂直电商平台已经一年了,现在还没有起色,有必要坚持下去吗?
坚持不坚持在于投入产出比,说简单了谁都能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很简单,投入到少,产出的多!但这一样是受很多细节影响的!一年烧了400万,应该说你们囤货很多吧,然后产出太少了,要不就是推广各方面投入太大!
投入产出比也要看一个环境,例如京东他账面一直是处于亏损,他的自营就是他亏损的源头,但是京东或者说大强子是不缺钱的,因为上市了,股市才值钱!
而你的就偏向于实体业,只是多了一个网络销售,而对于你们的囤货,你一个渠道销售和十个渠道销售是无区别的!你现在坚持也好,不坚持也罢,但一点要做的就是多渠道销售,小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