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为什么是60年一个轮回,而不是120年,请解释的详细些。
推算过程如下:
六十甲子轮回图表 六十甲子一轮回猜生肖
六十甲子轮回图表 六十甲子一轮回猜生肖
1、“十天干”天干有10字,10年一轮回。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十二地支”地支有12字,12年一轮回。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
3、10与12这两个数字,在数学里的小公倍数就是60,即60既是天干的轮回,又是地支的轮回。
4、天干中任一字可以与地支中任一字进行组合,共有10组,每组12个,按照数学上的排列组合,应该一共120个组合。
5、天干地支纪年法,必须天干放在前面,地支放在后面,排除了地支在前,天干在后这一组合,故而120个组合中只有一半是符合要求的,也就是60个。这也是为什么天干地支纪年法,以60年为一轮回的原因。
6、另外,古时候人寿命不长,大部分人的一生也就60年左右。所以60年作为纪年法的轮回数字很合适,对应人的寿命,所以人活到60岁也被称为花甲之年。而120年作为纪年循环单位,就显得太长了。
扩展资料:
六十甲子
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份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
“天干”是以“甲”字开始,“地支”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以下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
从甲子开始到癸亥为止,共合为六十数,之后再从甲子开始循环。所以这种计算年份的方法也被称为“六十甲子”。
参考资料:
干支(gānzhī)纪年法是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分析如下:
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天干和地支这样组合完,开始新的一轮时正好是六十年,所以是六十年一个轮回。
扩展资料
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有人认为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岁星纪年, 岁星是颗真实的天体所以用岁星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
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岁星约85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刘歆提出)。此时,干支纪年也有使用,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由此知,西汉时期的干支纪年存在与太岁纪年转换的一些混乱。到东汉时,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样。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未再混乱。
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日的表现方式起源于夏代,商周沿袭,在殷墟商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牛骨残片。
参考资料:
这其实就是数学上的排列组合题。
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天干中任一字可以与地支中任一字进行组合,共有10组,每组12个,共120个。
但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必须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排除了地支在前天干在后这一组合,故而120个组合中只有一半是符合要求的,也就是60个。这也是为什么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一轮回的原因。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
起先,我们祖先仅是用天干来记日,因为每月天数是以日进位的;用地支来记月,因为一年十位个月,正好用十位地支来相配.可是随之不久,人们感到单用天干记日,每个月里仍然会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日期,后来,干支记日的办法就被渐渐引进了记年,记月和记时了。
参考资料:
王莽发明的 干支纪年,,原因是 人的寿命是60岁,,天干地支 上古时候 用于记录时辰,和天数,上古时候 10天是一个轮回 一个星期。 周朝用岁星纪年 是天文历法 85年轮回一次,,,王莽是个改革家,发明了60年轮回一次的 正好符合人伦60岁寿命。。
200年以后,,,纪年会100年轮回一次,,,,500年以后,纪年会 120年轮回一次,,纪年轮回 完全由人的寿命决定。
王莽是一个脾气的人,不仅仅发明了60年轮回,还把高句丽 改成了 下句丽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年干支;19÷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转自吃掉小小酥
1.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
十天干从甲到癸,十二地支从子到亥,各自循环,生生不息。
在循环的过程中,天干与地支自然相遇形成干支组合,两两成双
3.
比如
第1年轮天干的甲 地支的子 叫甲子年
第2年轮天干的乙 地支的丑 叫乙丑年
以此类推
第60年的时候 轮到天干的癸 地支的亥 叫癸亥年
至此是一个轮回,因为第61年的时候,又轮到天干的甲 地支的子。
4.
因为它们的各自循环,所以就出现了天干和地支出现奇数配奇数,偶数配偶数的现象。
也就是所谓的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
10和12的小公倍数是60,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天干地支60年一轮回
5.
ps:一个公元后年份到干支年份的计算公式:年号-3后对(天干/地支的数量)取余
年干:年号除以10的余数在天干中的顺序,余数是0就是后一位。
年支:年号除以12的余数在地支中的顺序,余数是0就是后一位。
比如1894年甲午()
天干:(1894-3)% 10 = 1 所以天干就是甲
地支:(1894-3)% 12 = 7 所以地支就是午
故1894年在干支中是甲午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就是60年一个轮回,120年就是两个轮回。
因为天干和地支都分阴阳,阴只能和阴组合,阳只能和阳组合,比如只有甲子年,没有甲丑年的说法,甲子年的下一年就是乙丑年。所以是60年一个轮回
一甲子是多少岁?一甲子是几年
60年
人们习惯称六十岁为“花甲”,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为“花甲老人”、“花甲之年”。“花甲”是“花甲子”的简称,这一名称的来历和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密不可分。
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合时单数配单数,双数配双数,如甲子、乙丑,而不能是甲丑、乙子)组合为六十对不重复的计数单位,组合时,以十干为主,自“甲”开始,依次与十二地支相配合。到第十支时,十干已全部配完,那么再从干开始与第十一支相配,依次类推下去,共得六十组,称为“六十甲子”。六十年周而复始,所以六十岁是“花甲”之年。
60
60
六十甲子从公元前720年(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起轮回排序即可! 根据总天数/60------ 减6的余数查询:
因为
己巳日的排序为6所致:
1 甲子 金 鼠
2 乙丑 金 牛
3 丙寅 火 虎
4 丁卯 火 免
5 戊辰 木 龙
6 已巳 木 蛇
7 庚午 土 马
8 辛未 土 羊
9 壬申 金 猴
10 癸酉 金 鸡
11 甲戌 火 狗
12 乙亥 火 猪
13 丙子 水 鼠
14 丁丑 水 牛
15 戊寅 土 虎
16 已卯 土 免
17 庚辰 金 龙
18 辛巳 金 蛇
19 壬午 木 马
20 癸未 木 羊
21 甲申 水 猴
22 乙酉 水 鸡
23 丙戌 土 狗
24 丁亥 土 猪
25 戊子 火 鼠
26 己丑 火 牛
27 庚寅 木 虎
28 辛卯 木 免
29 壬辰 水 龙
30 癸巳 水 蛇
31 甲午 金 马
32 乙未 金 羊
33 丙申 火 猴
34 丁酉 火 鸡
35 戊戌 木 狗
36 已亥 木 猪
37 庚子 土 鼠
38 辛丑 土 牛
39 壬寅 金 虎
40 癸卯 金 免
41 甲辰 火 龙
42 乙巳 火 蛇
43 丙午 水 马
44 丁未 水 羊
45 戊申 土 猴
46 已酉 土 鸡
47 庚戌 金 狗
48 辛亥 金 猪
49 壬子 木 鼠
50 癸丑 木 牛
51 甲寅 水 虎
52 乙卯 水 免
53 丙辰 土 龙
54 丁巳 土 蛇
55 戊午 火 马
56 已未 火 羊
57 庚申 木 猴
58 辛酉 木 鸡
59 壬戍 水 狗
60 癸亥 水 猪
六十甲子蕴含了佛学中的三界六道轮回之理
古老的六十甲子纳音,蕴含了深刻的易理,可惜由于历史久远,传承遗失,后人已经很难搞懂六十甲子纳音的真实含义了。本人秉承盲师,加以多年学习研究和领悟,现将六十甲子中蕴含的三界、六道轮回之理阐述给广大易学兴趣爱好者。
传统的六十甲子纳音五行如下: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 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 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 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佛灯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 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拓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六十甲子纳音五行表 六十甲子纳音蕴含的佛学之中的三界六道轮回表 说明: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戊、午、申、酉、戌、亥。十天干、十二地支是天地之间22种基本能量元素。 六十甲子: 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而成,天地之间22种能量元素,他们的天地两两组合。六十甲子是天地之气所有的60种组合形态,而这60中组合形态中蕴含了阴阳、五行、三界、六道轮回之理。 六十甲子纳音,分五行:火土木金水。五行是世界万物所构成的五种要素,也是佛家所说的“五蕴之身”。如“甲戌乙亥山头火”、“庚午辛未路旁土”等。 六十甲子也分阴阳,阴阳从的角度来说,就是佛家所说的色与空的关系,色是物质,空是虚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能成空,空能成色,相互转换。阴阳、五行无处不在,是构成这个五蕴世界的基本元素,如:“甲戌山头火”,是阳,“乙亥山头火”是阴。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火、土、木、金、水这五个五行,每个五行都有阴阳,每个五行都有六种形态,这就是五行的六道轮回,也就是五蕴的六道轮回。如:火之六种形态、六道是山头火、山下火、天上火、佛灯火、炉中火、霹雳火。佛家所说的六道是生命的六个次第、层次,即:地狱、恶、畜生、修罗、人、天人。 从表中也可以看出,火、土、木、金、水这五个五行,也有初、中、高三个次第、层次。如“甲戌、乙亥山头火”,“甲辰、乙巳佛灯火”,他们是初,因为“甲、乙”天干统领也;“丙申、丁酉山下火”,“丙寅、丁卯炉中火”,他们是中,因为“丙、丁”天干统领也;“戊午、己未天上火,戊子、己丑霹雳火”,他们是上,因为是“戊、己”天干统领。天干从甲到癸,是事物的发展顺序。甲乙木到丙丁火,丙丁火到戊己土,戊己土到庚辛金,庚辛金到壬癸水,是五行的相生顺序,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代表的是事物的正确发展轨迹。 所以甲乙天干统领的火是初界,丙丁天干统领的火是中界,戊己天干统领的火是上界。(佛家所说的三界,是生命所处的三个大的空间,即:欲界、 、无 。) 其他的五行三界划分也是这个道理。例如,土的五行三界是:丙丁天干统领的是初界,戊己天干统领的是中界,庚辛天干统领是上界。 六十甲子纳音,神秘莫测,因为其纳音的准确含义已经失传,古人早的盲师断命,直接根据纳音即可断命,可惜已经失传。本人经过多年学习、研究与参悟,现已基本参透六十甲子纳音的大致含义,即,“甲戌、乙亥山头火”,“山头火”是什么形态的火,表示什么意思?甲戌是阳的山头火,是什么,乙亥是阴的山头火,又是什么?(火的六种真实形态见下图,甲戌就是寺院的灯火,代表的是佛法智慧;乙亥是阴的山头火,是火,亥,之地也。佛灯火,其实就是佛光,;山下火是人间的灯火;天上火是太阳【戊午天上火阳】和月亮【己未天上火阴】。)
佛学阐述的生命所在的三界、六道轮回示意图:
盲师象法断命,其中神莫测的就是纳音之象。
马云的八字之象
正印 正印 日主 正官
乾造:甲 甲 丁 壬 (辰巳空)
辰 戌 酉 寅
[佛灯火] [山头火] [山下火] [金箔金]
纳音象 :佛光照耀下,一座山头寺院的灯火辉煌,佛法在传播,惠及了山下的村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金银锡箔,供养寺院、供养佛法!这是一个善根福德深厚之象,三重福德【盲师说是三层功,八字里面三层功是的了】:佛灯火,山头火,山下火,铸就金箔金。年命纳音是人的外在体现,所以外在能体现出大的事业之象,因为火空则发,年份的更大!
“火空则发,水空则泛,金空则鸣,木空则朽,土空则陷”,甲辰佛灯火空亡,是佛光之象,火空则发。天干正印,正官,丁壬合正官,此人一身正气之人,佛心慈悲心,成就大事业,惠及与很多人,火命以金为财,是发财的命!
马云丁火日主,佛灯火年命。标准火命人。佛菩萨命,火空则发,见金施威! 时柱金箔金,坐下酉金,官星虚透主名声,壬水正官从年份水库、官库辰而来,名声非常大!财非常多!
易学是阴阳五行的学术,佛学是阴阳五行之外的学术,佛家说,“跳出阴阳外,不在五行中”,学易不知佛,如同在地球上看地球,在庐山中看庐山,永远看不懂。学佛后再研究易学,如同在庐山上看庐山,太空中看地球,会看到更加明白,更加全面!易学是佛学之冰山一角!愿所有易学爱好者都能去研读佛学,参悟佛学后,能跟好地参研易学!
农历年天干地支配60年一个轮回?都怎么排,有什么顺序?谁有排好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天干和一地支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一直循环就是了,共有60个,再继续循环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按顺序为:甲子,乙丑,丙寅,..........壬申,癸酉,
甲戍,乙亥,丙子,丁丑,.... 壬午,癸未,
甲申,......
.....
依此类推.
十天干:甲jia3 乙yi3 丙bing3 丁ding1 戊wu4 己ji3 庚geng1 辛xin1 壬ren2 癸kui2
十二地支:子zi3 丑chou3 寅yin2 卯mou3 辰chen2 巳si4 午wu3 未wei4 申shen1 酉you3 戌xu1 亥hai1
声调用1234来表示了
天干地支顺序排列.
天干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的10个与地支的12个相组膈,天干在前,地支在后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顺序: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依次循环,60年为一周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的10个与地支的12个相组膈,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一轮回
我国古代的纪年方式,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与地支结合纪年,如甲子、乙丑、丁寅,以此类推,天干数为十,地支数为十二,两者的小公倍数为60。所以,天干首“甲”与地支首“子”组成纪年元年,60年后他们(甲子)才再组合,成为一个“甲子”。后来人们就把年满60的人称为“甲子岁”,
天干地支怎么循环60年的,怎么配?
干有十干,支有十二,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余二支从甲弄好配起,将十干与十二支组合,求得小公倍数为60,故称为六十甲子,又叫六十花甲子,古代是干支来记年的所以有六十年一轮回之说,民间某老人说:我的年龄已经超过一甲子,意思就是超过六十岁了,而六十甲子用于记月则是五年一个轮回(一年十二个月);用于记日则两个月一轮回(一个月三十天);用于记时则为五天一个轮回(一天十二个时辰),见下表:
甲子
甲戍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乙丑
乙亥
乙酉
乙未
乙巳乙卯
丙寅
丙子
丙戍
丙申
丙午
丙辰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丁巳
戊辰
戊寅
戊子
戊戍
戊申
戊午
己巳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庚午
庚辰
庚寅
庚子
庚戍
庚申
辛未
辛巳
辛卯
辛丑
辛亥
辛酉
壬申
壬午
壬辰
壬寅
壬子
壬戍
六十甲子一回头,回头是什么?
六十甲子,是指六十年称为一个甲子,也就是说人活到六十岁了,就要活回头了,就会一岁一岁地往小里活了。
六十甲子,是指六十年称为一个甲子,之前60岁生日的时候,不就说执政一甲子嘛,也就是说人活到六十岁了,就要活回头了,就会一岁一岁地往小里活了。
返回去重新排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