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
新能源汽车赛道兴起以来,不少人看中了其中的巨大利益,想要乘此机会分一杯羹。根据企查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高达46.29万家。
纯电动为什么不赚钱(纯电动跑网约车赚钱吗)
纯电动为什么不赚钱(纯电动跑网约车赚钱吗)
但与行业高景气度相悖的却是,即使是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蔚小理”至今仍处于亏损当中。日前,小鹏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净亏损27亿元,同比扩大126.1%。不久前,理想汽车也公布了新的数据,净亏损2.355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72.2%。
路透社近日,在市场一向高歌猛进的大众 汽车 的纯电动ID系列在的销量并不如意,南北大众两款姊妹车型的月销量加起来才1000多,这似乎与大众在斥巨资建立MEB工厂的初衷以及外界对ID.4系列的期待不太相符。
事实上,这不是大众 汽车 这一家传统 汽车 巨头在面临的棘手局面,包括通用、宝马、丰田等传统 汽车 巨头,都轰轰烈烈的宣布过在市场的电动化路线和产品,但几乎无一例外,这些巨头们的纯电动 汽车 产品的销量比起特斯拉以及造车新势力还有不小的距,至少在纯电动 汽车 领域,他们的表现远不如在传统燃油车市场表现的那么好。
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传统 汽车 巨头中,大众 汽车 在纯电动 汽车 领域的布局是反应快也是积极的。去年,作为ID.系列在的开山之作,ID.4正式在投产,生产的工厂分别是上汽大众投资170亿元新建的安亭工厂和投资额更大的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两家工厂的纯电动 汽车 初期年产能都达到了30万辆。
真金白银砸进去让外界看到了大众 汽车 在纯电动 汽车 领域的信心和决心,更让人期待的是ID.4姊妹车型终的上市价格,以不到25万元就能拥有一辆大众品牌的纯电SUV产品,且产品力不俗,这让不少媒体惊呼:特斯拉的对手来了。除了在产品层面,大众 汽车 还变革了销售模式,试图像新势力品牌学习。
似乎在大众品牌强大品牌力、ID.4的产品力以及诚意满满的售价的加持下,大众应该可以坐等销量收割,但事情并没有按照人们期待的那样发展。
路透社,上汽大众ID.4 X和一汽-大众ID.4 CROZZ在今年五月的合计销量1213辆,比4月份的数据还低了200辆。从2月开始计算,两款ID.4的累计销量不足5000辆。作为对比,大众ID.4和ID.3长期霸占欧洲纯电动 汽车 销量的冠亚军位置。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难道在纯电动 汽车 领域,消费者的口味变了?要知道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消费者显然更喜欢源自欧洲的车型多一些,而现在,源自美国的特斯拉却在卖的更好。南北大众对ID.4的销售都采用了全新的制模式,难道是销售模式出了问题?
事实上,这种困惑不是大众 汽车 的。宝马是全球早量产上市纯电动 汽车 的豪华品牌,旗下BMW i3早在2013年就登陆市场。去年,作为国产纯电动 汽车 ,BMW iX3正式上市,两款车型的售价分别为46.99万元和50.99万元,2个月后,宝马宣布,两款配置车型的价格下调7万元。
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BMW iX3的销量为1.3万余辆,月均2000多辆,数据比大众ID.4系列好看点,但比起燃油版BMW X3月均1万多的销量和特斯拉Model Y月均5000的销量的有点多。至少,BMW iX3的表现没有像其他燃油版BMW车型表现的一样好。
在华销量一路高歌猛进的沃尔沃也没能避免纯电动 汽车 的“尴尬”。今年3月,沃尔沃宣布将XC40纯电版车型的售价由35.7万元调整为29.9万元起。今年上半年,沃尔沃在大陆的销量猛增了44.9%,可惜的是,XC40纯电版的销量表现与沃尔沃整体表现相去甚远。
给后来者的警示
过去,我们经常指责传统 汽车 巨头在纯电动 汽车 领域的动作迟缓或用“油改电”车型应付市场与政策。然而,大众 汽车 的大手笔投入和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策略依然没有走出“魔咒”,这也给正在大举进入纯电动 汽车 领域或还在犹豫的后来者发出了警示。
丰田、本田和通用等都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发布了相对激进的纯电动路线。跟大众 汽车 一样,丰田也推出了纯电动专属系列bZ,bZ源于词组“beyond ZERO”,意为“超越零排放”,与斯巴鲁联合开发的车型bZ 4X将在明年登陆市场,丰田在2025年之前将bZ系列的产品扩充到7款。去年,丰田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在市场推出了三款纯电动 汽车 ,覆盖了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雷克萨斯三个渠道,但三款小型纯电动 汽车 为“油改电”车型,并没有在纯电动 汽车 市场上引起一丝波澜。
同属日系的本田情况类似,他们在上海车展期间发布了一款SUV e:prototype纯电概念车,将于明年量产上市。
上汽通用的纯电动化路线发展的更早,但伴随着传统燃油车销量的萎缩,纯电动 汽车 的销量也是平平。上海车展前夕,上汽通用宣布将引入纯电专属平台Ultium、全新VIP智能电子架构等一系列技术,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等领域全面发力。
从产品层面,我们无需怀疑上述巨头们即将推出的纯电动 汽车 ,但在市场表现上,他们会不会继续步大众ID.4系列的后尘?不得而知。
俗话说好饭不怕晚,巨头们的重磅级纯电动 汽车 虽然来得晚了点,但好处是有了大众这个先行者的案例可以作为参考。大众已经在方方面面做出了努力,但市场的表现说明,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至于是哪个环节,需要后来者们好好研究一下。
擎动点评:
传统 汽车 企业中并不是全都卖不好纯电动 汽车 ,也有特例。比如上汽通用五菱就把五菱宏光MINIEV又打造成了一款“神车”,不过这款专注于短续航、低价格的电并不具代表性;吉利的几何 汽车 在推出几年后表现平平,直到他们推出了极氪,车型ZEEKR 001上市2个月就填满了2021年全年可交付订单。
成功的案例少得可怜,传统 汽车 巨头们正在面临困难的抉择,一方面是传统燃油车赚的盆满钵满,另一面是可能必须要加大投入的纯电动 汽车 ——要花很多钱,但却不一定有一个美丽的结果。
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正在不断上升。截至2018年底,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为211万辆,是世界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多的,但与2.4亿辆汽车总数相比,实在不值一提。虽然电动汽车每年都以50%以上的增幅在增长,但那是因为基数太小的结果。电动汽车发展速度应该更快才对,到底是什么在阻碍电动汽车蓬勃发展?1.阻碍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是续驶里程不稳定。当前,我国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和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发展:2018年底,续驶里程在300公里以上的电动汽车已占80%以上,主流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已达400公里;2019年,随着唐EV、秦pro超能版和吉利几何A等电动汽车的上市,我国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已步入500公里时代,可与燃油车相媲美。续驶里程增加,但电池在低温条件下活性下降的特性没有改变。有分析数据称,普通的锂电池在零摄氏度时,其容量会减少20%;当温度下降到约零下6摄氏度时,电动汽车的平均行驶里程减少了41%;当达到零下10摄氏度时,容量可能只有一半左右。另外,车速对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较大的情况,也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在驾驶电动汽车时,续驶里程不稳定现象依然存在,而这影响消费者使用电动汽车的便利性和使用感受。2.阻碍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是充电速度不够快。直流快充给电动汽车带来了充电革命,电动汽车充电时间从三四小时缩短到了1个小时左右。使用直流快充给动力电池充电,快能在30分钟内充进40多度电。但与燃油车加油只需5分钟左右相比,这样的充电速度显然无法满足已适应快节奏生活的消费者需求。3.阻碍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是充电设施不完善。截至2019年4月,我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39.1万台,车桩比为8.4:1,离“一车一桩”目标相去甚远,“一桩难求”现象依然存在。这些已建成的公共充电桩基本上分布在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与江浙鲁等沿海省份的城市,乡村与国省道难觅充电桩踪迹。充电设施数量过少与过于集中,直接限制了电动汽车的用车场景,电动汽车长途旅行时,还是容易产生“里程焦虑”。另外,不是十分友好的网络环境,不很亲民的终端售价以及对电池安全的疑虑,也是阻碍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原因。尤其是网络舆论环境,经常对电动汽车与政策进行过度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误导消费者的作用。 现在虽然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很迅速,尤其是在的支持下,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大有起色。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从纯电动汽车进入市场已经接近十多年了,直到今天才算是赢得了主流市场的认可,到底是哪些原因阻碍了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原因还是比较多的,有技术上的,配套设施上的,也有消费者认知度上面的。今天就聊聊纯电动汽车那么好,为什么发展起来似乎并不顺利?简单来说可以细分三点:点实际上是由于一开始层面对于纯电动汽车领域的扶持并没有现在那么大,而且当时的纯电动汽车品牌并没有现在这么多,主要还是以传统燃油车为主。而纯电动汽车那时候还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的产业,而且地方上对于电动汽车能否发展起来也抱有顾虑,所以地方的支持力度也非常的微弱,单纯依靠车企自己的力量很难把这样的新型产品做成新兴产业,更不用说形成市场了。其次就是消费者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很多人都担心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问题和电池的安全性。而且从一开始国内对于电动汽车充电配套设施的建设并不完善,所以从基本的配套上就让人们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没有信心,更别说去尝试体验了。当然,即便是如今,还是有很多人对于纯电动汽车保持怀疑的态度,毕竟纯电动汽车目前很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的。虽然说续航日益延长,但是充电时间等问题还是影响着消费者。就是一开始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技术并不成熟,很多的新型科技和材料也是近几年才应用到产品之上。很多当时的、好的设计和规划只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并没有去实现量产的技术和实力,尤其是很多老牌车企并没有尝试纯电动汽车,单靠一些所谓的新势力造车,很多东西只能是理论上的,即便是应用到现实车辆上,也很难量产。讲真,如果不是传统车企开始造纯电动汽车,单凭新势力造车,能否量产都是问题。现在随着资本市场的支持和各大车企对于技术的不断突破,所以造成了很多技术难题都被攻克,纯电领域才迎来了更好的未来和发展。 纯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已成为当前交通出行和消费者买车的一个大趋势。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纯电动汽车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不外乎是消费者自身因素、外界舆论因素和汽车质量因素。1.消费者自身因素。有好多身处京沪穗等一线城市的消费者,是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的。他们清楚地知道购买纯电动汽车能给自己出行带来不限行等便利,也清楚地了解纯电动汽车在购车、养车和用车等方面的优势,更明白驾驶纯电动汽车在节能环保方面所带来的优势,但苦于没有固定停车位无法安装充电桩,而且周边充电桩分布不多,即便找到一个充电桩,也会被燃油车给占据停车位,无奈之下,只得放弃选购燃油车。此外,因为目前纯电动汽车由于不是很普及,造成车价普遍较高,消费者的经济能力也决定了他是否会选择纯电动汽车。2.外界舆论因素。说实在的,当前网络上一些自媒体对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态度非常不友好,经常发布一些诸如“电动汽车电池寿命只有两三年,坏了后修不起”之类的谣言。人在做决定前,总喜欢听听旁人的意见,不明觉厉的消费者看了这些谣言后,往往就会打消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念头。其实,寿命只有两三年的,都是铅酸电池,电动汽车电池8年质保呢!3.汽车质量因素。有些电动汽车车企,为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能及早占据一席之地,过早推出未经市场验证的技术落后的产品,消费者买回使用一段时间后,问题百出,甚至影响了其他纯电动汽车在人们心中的形象。4.汽车技术因素。尽管现在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已经有了较大发展,普遍已达300公里以上,有些电动汽车甚至已达到400公里以上,但高纬度地区冬天续驶里程缩水的问题依然存在;尽管有些电动汽车利用直流快充可实现30分钟充满80%的电量,但还是无法满足的心理需求。5.配套设施因素。比如公共充电桩布局不够完善、合理,有些充电桩疏于管理,与日益增长的纯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不协调。6.其他因素。比如电动汽车更新换代频繁,车辆贬值较快,容易让消费者处于观望状态。而电动汽车换购政策没有推出,易造成消费者经济损失。 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原因还是比较多的,有技术上的,配套设施上的,也有消费者认知度上面的。技术上存在的不足,造成了电动汽车在竞争力方面并不占优势。配套设施的不完善,造成电动汽车在使用方面受到限制。认知度不足造成愿意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不多。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个具体的分析。:汽车技术,目前阶段阻碍发展速度的主要技术问题就是动力电池问题。目前动力电池的性能不足(主要是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方面),成本昂贵,产能不足,寿命短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已经跟不上新能源车型的发展速度了。换动力电池的成本达到了车价的50%甚至以上,并且寿命只有8到10年,这就意味着电池寿命就相当于汽车寿命了(换电池不如买新车划算)。第二:配套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方面就是:充电站(桩)覆盖范围太少,除了城市和高速公路,其它地区基本是空白。后期维修相对困难,一般只有4S店和少数一些修理厂有能力和设备全面维修新能源车型。大多数的修理厂和修理店都不具备修理技术和条件。第三:电型发展的时间较短,很多人对于电动汽车的了解不足,在选择的时候,还是以优先考虑比较熟悉的燃油车为主。在认知度方面还比燃油车型很远。以上原因就是我认为电动汽车目前应该要急需解决的事情,只要解决了这几点,电动汽车的发展就要快速很多了。 个,现在的新能源发展主要依赖于的政策,把这个政策拿掉以后,新能源汽车是否还能良好的发展,现在的新能源企业,还有多少能存活下来,依赖于政策补贴,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第二个,新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有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虽然新能源汽车在排放上相比传统燃油车已经非常环保了,但是目前我国还是以火电为主,新能源汽车充电对电能消耗,也是污染的来源,另外电池的回收,也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第三个,现有的电力系统,能否保证电的使用。目前城市内的电力系统压力应该不大,但是如果涉及到长途,沿途的山区,或者其他的偏远地区,是否能保证电力的供应,另外就是随着电的增加,对变压器也是一个压力。第四个,是电的安全问题,比如下雨天的时候,充电桩的使用,或者出现电压不稳定等问题,在2016年,电发生起火29次,安全问题是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点。第五个,面对市场的压力,我们知道,韩国的电池研发技术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虽然现在依靠政策的保护,现在承受的压力还不是太大,但是贸易是开放的,如果我们没有承受住压力,放松了发展,那必然面临着被别人占据市场,而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里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政策一直都在扶持这电,但是它却一直不能蓬勃发展,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到两个点上:钱和人。钱除了指纯电动汽车价格偏高,和后期更换维护也高之外。还有着赚钱的问题,电池和汽车生产厂家可以通过政策补贴和车辆销售赚取利润。但是建立充电站充电桩的人却很难赚得到钱,电费的利润没有汽油的高,充电桩的租赁使用也容易出现损坏,路上的纯电动汽车也不见多,建一个充电站就要亏不少钱,建越多,可能亏越多,这样一来赚不到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果路上的充电站的分布数量像汽车加油站一样多,相信消费者一定会更乐意接受纯电动汽车这个产物。人的问题除了是对电池研发投入的人才不足以外。还有人的意识接受度的问题,但其实这个接受度不足的问题,很多是因为部分汽车厂商作出来的。续航虚标,车辆未经严苛检测就投放市场,动不动就自燃,碰撞自燃,随时会有财产损失,谁会愿意接受呢,虽然良可以驱逐劣,但是,劣太多,良也会被驱逐了。纯电的发展没那么容易一步到位,市场需要更好的监管,蓬勃发展才会有希望。--------------------------------------------------关注「车域无疆」,回复「粉丝群」就可以加入万人真实车主群。老司机们,等你来开车哦。 这几年,虽然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非常惊人,但主要是因为基数太低,还远远达不到蓬勃发展的水平,那究竟什么原因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呢?充电时间长和续航里程短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是还有其他原因也在阻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时间长是电动汽车与生俱来的缺点,但是在后天的充电桩建设上,也远远达说不上便利,一方面,充电桩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均匀,在一线城市比价密集,但是在其他城市,可能几百公里都没有充电桩,给电动汽车的推广造成了很大的难题。另一方面,充电桩没有定位,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哪里才有充电桩,也加剧了充电难的问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也是让消费者焦虑的问题,前段时间有两款电动汽车在碰撞测试中不及格,已经足以让消费者忧心忡忡,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在遭遇后着火爆燃的情况也让消费者感到难以接受。 @2019
为什么传统汽车巨头都卖不好纯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赛道兴起以来,不少人看中了其中的巨大利益,想要乘此机会分一杯羹。根据企查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高达46.29万家。
但与行业高景气度相悖的却是,即使是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蔚小理”至今仍处于亏损当中。日前,小鹏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净亏损27亿元,同比扩大126.1%。不久前,理想汽车也公布了新的数据,净亏损2.355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72.2%。
路透社近日,在市场一向高歌猛进的大众 汽车 的纯电动ID系列在的销量并不如意,南北大众两款姊妹车型的月销量加起来才1000多,这似乎与大众在斥巨资建立MEB工厂的初衷以及外界对ID.4系列的期待不太相符。
事实上,这不是大众 汽车 这一家传统 汽车 巨头在面临的棘手局面,包括通用、宝马、丰田等传统 汽车 巨头,都轰轰烈烈的宣布过在市场的电动化路线和产品,但几乎无一例外,这些巨头们的纯电动 汽车 产品的销量比起特斯拉以及造车新势力还有不小的距,至少在纯电动 汽车 领域,他们的表现远不如在传统燃油车市场表现的那么好。
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传统 汽车 巨头中,大众 汽车 在纯电动 汽车 领域的布局是反应快也是积极的。去年,作为ID.系列在的开山之作,ID.4正式在投产,生产的工厂分别是上汽大众投资170亿元新建的安亭工厂和投资额更大的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两家工厂的纯电动 汽车 初期年产能都达到了30万辆。
真金白银砸进去让外界看到了大众 汽车 在纯电动 汽车 领域的信心和决心,更让人期待的是ID.4姊妹车型终的上市价格,以不到25万元就能拥有一辆大众品牌的纯电SUV产品,且产品力不俗,这让不少媒体惊呼:特斯拉的对手来了。除了在产品层面,大众 汽车 还变革了销售模式,试图像新势力品牌学习。
似乎在大众品牌强大品牌力、ID.4的产品力以及诚意满满的售价的加持下,大众应该可以坐等销量收割,但事情并没有按照人们期待的那样发展。
路透社,上汽大众ID.4 X和一汽-大众ID.4 CROZZ在今年五月的合计销量1213辆,比4月份的数据还低了200辆。从2月开始计算,两款ID.4的累计销量不足5000辆。作为对比,大众ID.4和ID.3长期霸占欧洲纯电动 汽车 销量的冠亚军位置。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难道在纯电动 汽车 领域,消费者的口味变了?要知道在传统燃油车市场,消费者显然更喜欢源自欧洲的车型多一些,而现在,源自美国的特斯拉却在卖的更好。南北大众对ID.4的销售都采用了全新的制模式,难道是销售模式出了问题?
事实上,这种困惑不是大众 汽车 的。宝马是全球早量产上市纯电动 汽车 的豪华品牌,旗下BMW i3早在2013年就登陆市场。去年,作为国产纯电动 汽车 ,BMW iX3正式上市,两款车型的售价分别为46.99万元和50.99万元,2个月后,宝马宣布,两款配置车型的价格下调7万元。
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BMW iX3的销量为1.3万余辆,月均2000多辆,数据比大众ID.4系列好看点,但比起燃油版BMW X3月均1万多的销量和特斯拉Model Y月均5000的销量的有点多。至少,BMW iX3的表现没有像其他燃油版BMW车型表现的一样好。
在华销量一路高歌猛进的沃尔沃也没能避免纯电动 汽车 的“尴尬”。今年3月,沃尔沃宣布将XC40纯电版车型的售价由35.7万元调整为29.9万元起。今年上半年,沃尔沃在大陆的销量猛增了44.9%,可惜的是,XC40纯电版的销量表现与沃尔沃整体表现相去甚远。
给后来者的警示
过去,我们经常指责传统 汽车 巨头在纯电动 汽车 领域的动作迟缓或用“油改电”车型应付市场与政策。然而,大众 汽车 的大手笔投入和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策略依然没有走出“魔咒”,这也给正在大举进入纯电动 汽车 领域或还在犹豫的后来者发出了警示。
丰田、本田和通用等都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发布了相对激进的纯电动路线。跟大众 汽车 一样,丰田也推出了纯电动专属系列bZ,bZ源于词组“beyond ZERO”,意为“超越零排放”,与斯巴鲁联合开发的车型bZ 4X将在明年登陆市场,丰田在2025年之前将bZ系列的产品扩充到7款。去年,丰田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在市场推出了三款纯电动 汽车 ,覆盖了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雷克萨斯三个渠道,但三款小型纯电动 汽车 为“油改电”车型,并没有在纯电动 汽车 市场上引起一丝波澜。
同属日系的本田情况类似,他们在上海车展期间发布了一款SUV e:prototype纯电概念车,将于明年量产上市。
上汽通用的纯电动化路线发展的更早,但伴随着传统燃油车销量的萎缩,纯电动 汽车 的销量也是平平。上海车展前夕,上汽通用宣布将引入纯电专属平台Ultium、全新VIP智能电子架构等一系列技术,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等领域全面发力。
从产品层面,我们无需怀疑上述巨头们即将推出的纯电动 汽车 ,但在市场表现上,他们会不会继续步大众ID.4系列的后尘?不得而知。
俗话说好饭不怕晚,巨头们的重磅级纯电动 汽车 虽然来得晚了点,但好处是有了大众这个先行者的案例可以作为参考。大众已经在方方面面做出了努力,但市场的表现说明,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至于是哪个环节,需要后来者们好好研究一下。
擎动点评:
传统 汽车 企业中并不是全都卖不好纯电动 汽车 ,也有特例。比如上汽通用五菱就把五菱宏光MINIEV又打造成了一款“神车”,不过这款专注于短续航、低价格的电并不具代表性;吉利的几何 汽车 在推出几年后表现平平,直到他们推出了极氪,车型ZEEKR 001上市2个月就填满了2021年全年可交付订单。
成功的案例少得可怜,传统 汽车 巨头们正在面临困难的抉择,一方面是传统燃油车赚的盆满钵满,另一面是可能必须要加大投入的纯电动 汽车 ——要花很多钱,但却不一定有一个美丽的结果。
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亏损
新能源汽车赛道兴起以来,不少人看中了其中的巨大利益,想要乘此机会分一杯羹。根据企查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存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高达46.29万家。
但与行业高景气度相悖的却是,即使是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蔚小理”至今仍处于亏损当中。日前,小鹏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净亏损27亿元,同比扩大126.1%。不久前,理想汽车也公布了新的数据,净亏损2.355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