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最有名的古诗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每句是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重阳节七言绝句大全 重阳节七言古诗大全
重阳节七言绝句大全 重阳节七言古诗大全
重阳节七言绝句大全 重阳节七言古诗大全
江枫渔火对愁眠。
1、《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安慰女朋友的话
2、《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随遇而安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清明》
唐·杜牧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9、《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4、《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5、《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家。
公元770年左右,诗圣杜甫因安史之乱流落到江南长沙一代,与同样流落此地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相逢。杜甫回忆起当年在岐王宅与崔九堂常年相见的繁华胜景,对比于当今的国破家亡的衰败之景,不禁感慨万千,而写就了《江南逢李龟年》这首千古绝唱,这也是杜甫生平一首七绝。
该诗全文如下: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初读此诗,也许并不会看到奇绝之处,然而当结合诗人作此诗的时代背景,则此诗的深度及广度骤然飞升。后辈许多文人对此诗赞誉有加,足见此诗的魅力非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的意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的意思如下:
1、诗意: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苗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2、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七言绝句6、《赠汪伦》。
该抒情小诗写法朴素,但对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的表达极具厚度和高度。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王维以重阳节为背景写下了思怀心青的七言绝句其中有两句写出了重阳节的习俗什么和什么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出了重阳节的习俗登高望远和插茱萸。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出了重阳节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
杜牧写重阳节的诗
唯见长江天际流。杜牧写重阳节的诗如下:
《重阳席上赋白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杜牧写本诗时正在池州作刺使,其好友张怙前往拜访,两人均是仕途失意人,相携登山,聊以互慰。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有登高的习俗。齐山在今安徽省贵池县,杜牧曾任池州刺史。翠微,指青山。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十几岁时就开始关心大事,写过许多策论文章,年纪轻轻即开始专注于治乱与军事。
但杜牧于842年被贬谪,其原因不详,有一种说法是身陷“牛李争”,成为牺牲品,若是如此,则与李商隐同病相怜了。杜牧以七言绝句见长,题材较多的是咏史感怀,诗风峻爽超拔,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首联诗人写江面宽阔,江水澄澈,水中映出蓝天,映出江畔青山,刚刚开始迁徙的大雁飞翔在天空中,也翱翔在江水里,似乎所有秋景都被江水所包含。
此句中“涵”字用得特别好,有浩大深远,包含万物的之感。孟浩然在《望洞庭赠张丞相》一诗中开篇即写“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也用一个“涵”字营造了阔大的境界。
关于人的七言绝句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早发白帝城(又名下江陵)
诗人:李白 朝代: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大林寺桃花
诗人:白居易 朝代:唐
人间四月芳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夜筝
诗人:白居易 朝代:唐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4.秋夕
诗人:杜牧 朝代: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5.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诗人:杜牧 朝代:唐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6.赠别二首(其一)
诗人:杜牧 朝代:唐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漫成一首
诗人:杜甫 朝代:唐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8.重赠郑鍊绝句
诗人:杜甫 朝代:唐
郑子将行罢使臣,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裘马谁为感激人。
9.别董大(二首其一)
诗人:高适 朝代: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0.已凉
诗人:韩偓 朝代:唐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隐娘说:这一天是重阳节,王维身在异乡,他想到此时兄弟们都插着茱萸,登高望远,却独独没有自己的身影,这怎能不叫人伤怀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隐娘说: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当孟浩然乘坐的船只慢慢远去,再也看不到时,李白还痴痴地望着船远去的地方。人的一生,总会经历这样一段离别吧
的七言绝句
7、《夜雨寄北》七言绝句大全
1、《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清明》
唐杜牧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本诗中诗人低头看到水中景,仰首看到天中雁,俯仰天地之间,触目皆是妙机。正逢佳节,又“有朋自远方来”,于是携了美酒共登青山。首联中相继出现了大江,秋景,征雁,翠微,不难看出,诗人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天地万物。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9、《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4、《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5、《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家。
16、《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9、《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碧海青天夜夜心。
1.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离思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悼亡绝句,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的思念。经历过波澜壮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观。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2.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春宵》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其中“春宵一刻值千金”更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春天的夜晚,即使一刻钟也价值千金。花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远处高楼上,官宦贵族们还在尽情地享受着歌舞管乐,架设著秋千的庭院正沉浸在幽寂茫茫的夜色中。
3.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是唐代诗人孟郊于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时所作的一首七绝。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4.题都城南庄
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作的七言绝句。此诗脍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二句流传甚广。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5.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此诗当作于公元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七言绝句就是江边离别时所写。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6.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于公元1084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7.江南逢李龟年
唐代: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抚今思昔,感慨万千,表达了时世凋零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之感。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歌唱。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8.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家。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家中。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七言绝句,因王维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1: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3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5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6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7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8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9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10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花。
1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2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3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14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15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
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
青山万里一孤舟。
17
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8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9
南园
唐·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20
柳枝词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拟人化的写西湖,将西湖之美比拟为西施,不管晴天雨天各有其美,有意思。这首诗都成为西湖的旅游名片了。
七言绝句杜甫登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七言绝句杜甫登高如下:
登高
杜甫 (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及注释: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释义:曾经在岐王宅之中经常看到你的身影,在崔九堂前也多次拜赏你的艺术。现在正是江南的风景,在落花时节我又与你相逢。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注释: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繁霜鬓:像浓霜一样的鬓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1.异乡:他乡,这是和故乡相对而言。
2.倍思亲:加倍思念亲人。倍,更加,加倍。
3.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味的用植物。古代风俗重阳节要佩插茱萸以避灾邪。
4.少一人:指缺少作者这个独在异乡的人。
欣赏:
诗题中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山东指的是华山之东。诗人的家乡蒲州在华山的东面。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当时他在都城长安求取功名。诗中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在重阳佳节,倍加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凝聚了诗人只身在外的伤感,一个“倍”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强烈思念。
古代在重阳节登高时,人们有插茱萸的习俗。诗的后两句不说自己到底怎样思念亲人,而用兄弟门插戴茱萸去登高,只缺少“我”一人来衬托。这两句写得形象具体,而且一笔两到,双情兼至,把诗人玉家乡兄弟相互思念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厚亲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拓展资料:
1、释义: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至少我一人。
2、赏析: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3、诗人介绍: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
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
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赏析
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zhū yú)少一人。[1]
适合重阳节朗诵的诗文
适合重阳节朗诵的诗文如下: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以节日思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深刻性。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的地方。
2、《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牧童遥指杏花村。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4、《定风波·重阳》宋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定风波·重阳》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通过对节令、景物、环境的描写,烘托出重阳节登高远眺盼望家人的典型环境。下片则通过自己形象的描绘,写出了自己因仕途失意而郁郁寡欢,而老之将至、不能有所作为的苦闷忧虑,表现了其内心的悲凉和迷惘情绪。
整首词先抑后扬,耐人寻味。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从自问自答的角度,明写景而暗抒情,描绘了客居异乡的游子们在重阳佳节登高远眺、思念亲人的情景,抒发了游子们对年华易逝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悲凉之情。
5、《九日登巴台》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裴回。
《九日登巴台》是白居易的一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情景。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