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有猪场赚钱么 猪场赚钱吗


1.4亿头猪!十大猪企出栏暴涨,明年猪价大势已定!

新周期·新特性在“高粮价、低猪价”的影响下,养猪业已经明显由“产能竞争”转向“成本竞争”。

“猪到卖时方恨少,粮价涨时悲叹高!”2022年度迎来尾声,这一年生猪产业犹如过山车般起起伏伏,不近30元/公斤的生猪价格,也有断崖下跌带来的重大损失!在新型“猪周期”下,规模化发展提速、母猪较往年锐减500万头、养猪成本降低400元/头......明年猪价大势已定!

2021有猪场赚钱么 猪场赚钱吗2021有猪场赚钱么 猪场赚钱吗


2021有猪场赚钱么 猪场赚钱吗


2021有猪场赚钱么 猪场赚钱吗


能繁母猪锐减!能繁母猪是生猪产能供应的“总开关”,也是市场行情变化的根本因素之一。

2022年以来,能繁母猪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2022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77—4379万头,全年呈现“先跌后涨”的趋势变化,能繁母猪月份为4月的4177万头,后续则开始逐月攀升。

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2022年能繁母猪存栏相较2021年已大幅锐减:

2022年为4177万-4379万之间,波动值202万头;

2021年为4207万-4564万之间,波动值357万头。

今年能繁母猪整体上较去年少约一百万头,能繁母猪存栏对应着10个月后的生猪出栏量,因此这预兆着明年猪价整体水平或高于今年,但要注意猪价不会长期涨出25元/公斤以上的高点,毕竟能繁母猪存栏一直处于相对合理区间,“缺猪”的历史已成为过去式。

值得重视的是,今年能繁母猪波动值为202万头,较去年357万的波动水平明显变缓!这意味着明年猪价波动将趋于平缓。

此外,回顾往年能繁母猪数量,基本徘徊在4500-5000万头左右,远高于现在水平,直到2014年后开始迅速下滑,并于2019年因非瘟爆发跌至1900万头,严格意义上来讲,从2019年—2021年都属于非瘟行情,2022年开始受非瘟的影响明显弱化。

但问题是,为何现在全国所需母猪较之前锐减高达500万头左右?

民间认为,过去受到统计条件的局限,最终统计出来的数据并不准确,这也是为什么至今有很多人仍旧对母猪数据存疑。

数据统计可能是一大原因,此外近年来的“消费转型”也是重要原因:一方面随着养殖业发展,老餐桌上的肉蛋奶选择丰富了许多;另一方面近年来猪价大起大落的厉害,非瘟后市场上甚至出现过40元/斤以上的猪肉,这也逐步影响了民众原本的猪肉消费习惯。

总的来看,养猪业的2022年将是承前启后的一年,能繁母猪在这一年呈现稳定化,尽管受到11月以来猪价下跌的影响,母猪总量从年末又转为降低的可能性极大,但变化幅度相当有限!明年的猪价行情变化不会再像今年这般剧烈,且整体上高于今年!

,养殖户朋友一定要转变观念,那就是相信公布数据的变化!我们可以对数据总量存疑,但其产能变化的趋势正确,这会给猪价变化提供最客观的参考!

生猪产业结构剧变近20年来,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加速,并且每一次产业大动荡都会推动规模化提速。

从2006年至今,我国经历了4轮猪周期,生猪行业产业集中度也逐步提升。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首次达到60%,并且在2025年达到65%以上。

根据目前的规模化速度来看,65%规模化的目标会提前达成,2022年仅头部十大猪企便能出栏生猪1.4亿头,约占全国生猪出栏总量的25%,高达1/4!

猪好多网统计的数据显示:

国内头部十大猪企2021年出栏生猪约1.1亿头,2022年预测可出栏1.4亿头(其中正邦、中粮家佳康、傲农生物数据为测算,双胞胎、正大数据为推测)。

尽管一部分数据为测算,但均为保守估计,最终产能大概率会稍高于1.4亿头。

总的来看,生猪产业规模化进一步提高,头部猪企除正邦外均已从“猪周期”中走出,开启了新一轮的正向发展,多家猪企均表示负债率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2022年楼房猪场和智能化养殖更迅速发展起来,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地,一定程度上对产能与猪价稳定利好。

但随着规模化的加速,行业养殖人员也逐步锐减,散养户生存更为艰难。

在越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增效降本”成为大小猪场追求的目标,但2022年的饲料原料价格却大幅上涨,最终的养殖成本变化更令人吃惊。

成本逆向下跌!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显示,2022年与2021年生猪养殖成本变化如下:

猪好多网测算得出,2022年散养生猪成本约为20元/头、规模养殖生猪成本约为2013元/头,2021年散养生猪成本约为2457元/头、规模养殖生猪成本约为2499元/头。

显而易见,2022年养殖成本相较去年降低了约370-490元/头,规模养殖的成本缩减力度尤其显著!

但令人惊叹的是,2022年的饲料原料价格远高于2021年!

猪好多网统计的数据显示:

2022年豆粕价格为3550—5561元/吨

2022年玉米价格为2870—3070元/吨

2021年玉米价格为2670—3010元/吨

很显然,2022年豆粕价格高出去年—1500元/吨,2022玉米价格高出去年60—200元/吨。

但生猪产业在原料价格的压力之下,竟然逆向降低了约400元/头的造肉成本!可见“增效降本”并非空谈,而是在实实在在的执行。

结合来看,规模场在原料暴涨的情况下降本显著,使得成本优势反超散养户,可见其受到原料的影响更低!这其中不乏大猪企布局粮食、饲料板块的重要因素。

成本转变惊人的背后,也正体现出“周期特性”的变化。

过去养猪业基本是养得多就赚得多,但随着养殖成本压力的升高,行业已明显转变为“成本低才能养得多、赚得多”,如果成本不具备优势那只能“养得多亏得狠”。

以成本为导向的竞争模式,也推动了全新的猪周期特性——微利时代。

养猪成本虽然不能直接决定猪价,但会直接影响养殖场的扩张或淘汰,在猪价的起伏中成本太高的猪场终被淘汰,成本优异的猪场会不断扩产。

因此整个市场的养殖成本不断优化,最终导致全国猪价趋于降低,头均利润也将变得更低。

此外,新周期中的一大特性是进口猪肉明显减少:

2022年1-10月累计进口猪肉137.66(万吨),同比减少58.8%;

2021年1-12月累计进口猪肉371.06(万吨),同比减少15.5%。

这一方面是受到“双”影响,我们对“洋猪肉”更为;另一方面也是有意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以大量国外“低价肉”来冲击国内市场。

也许未来随着我们成为“养猪强国”,也会迎来猪肉大量出口的一天。

,从今年的猪价变化来看,新周期之下的养殖风险不断升高。

2022年猪价变化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1月—4月初,猪价16—12元/公斤,以下跌为主,养殖户亏损剧烈;

4月—7月初,猪价12—18元/公斤,以上涨为主,养殖户亏损降低;

7月—10月中,猪价18—28元/公斤,猛然上涨,养殖户利润抬升;

10月下旬至今,猪价28—16元/公斤,断崖下跌,养殖户逐步亏损。

显而易见,一年当中养殖户竟然只有4个多月是盈利的!其余8个月要么是勉强保本,要么是剧烈亏损!

新周期的一大特性,就是养殖整体利润空间降低!如果某一个月猪价很高,那就会透支后市行情,导致后市猪价“异常下跌”。

所以养殖户一定要认识到,靠猪价赚钱的时代已经远去,猪周期不再是过去的“亏得久、赚得久”,而是转变为“低价久、高价短”!

这背后也有两大因素:

一是我国生猪产能越发稳定,正如上文所说,规模化之下能繁母猪数量稳定、波动降低,很难再和之前一样“大幅去产能”!

二是消费转型剧烈,猪肉虽然仍旧是消费量的肉类,但替代品更加丰富,老选择其它肉蛋奶的机会更多,这一趋势未来还会加强!

因此,在新周期之下最危险的作就是“压栏行情”!尤其当猪价较好之时,千万不能想着后续猪价会更好,并以此来进行“扩栏、压栏、二次育肥”等作。

例如2021年年初,很多人购买昂贵仔猪后市行情,结果亏损惨烈;还有2022年10月二次育肥,大家都相信年末行情可观,却遭到消费市场无情抛弃!

总体来看,生猪产业的变化越发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我们不能仅把目光放在产在这种情况下,年出栏300头肥猪的小型养殖户年利润大概在3-5万左右,不得不说这个利润不如打工挣得多。业内,以过往的经验来判断当今新周期;“产业规模化、产能稳定化、利润低微化”成为三大主导方向,养猪业变成“长期主义”的战场。

“猪到卖时方恨少,粮价涨时悲叹高!”希望大家2023年都不会再遇到。

产能过剩,散户大量退市规模猪场却逆势扩张!未来小户要消失?

今年,对于养猪业来说是难熬的一年!

一季度由于生猪价格的大幅下跌,整个养猪业都深陷亏损囹圄,近期出炉的一季报也显示,在所有的上市猪企中,几乎是清一色的亏损。

其中牧原一季度亏损了51.8亿,要知道其2021年全年的盈利也才不过69亿。

其他几大巨头中,温氏股份一季度亏了35.98亿、新希望亏了26.22亿、正邦科技亏了23.14亿、天邦股份亏6.65亿

在低迷的行情压力下,无论是规模猪场还是小散养殖户都“举债经营”。

但是市场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是亏损,小散养猪户多数被迫清退产能,退出养猪市场,而大型规模猪企不但没有清退产能,反而在不断的逆势扩张!

看到这里,很多小散养殖户又要开始炮轰猪企了:小养殖户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都是被规模猪场逼的;是规模猪企抢占了小散户的市场

那么未来10年,规模猪场和小散养殖户到底谁更有生命力?谁可以活得更滋润?小散户真的会消失吗?我们抽丝剥茧地来看下!(注意:这里说的小户是不包括家庭农场的,家庭农场的养殖规模一般在60-80头母猪,年出栏肥猪1000-2我们知道,由于前两年市场高价的原因,很多规模猪场在2020年和2021年的时候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建场和扩张,本来想着今年投产,但是等到今年准备进猪和投产的时候,猪价处于低谷了,所以规模猪场建好的猪场只能空着,其空栏率也达到了历史。000头之间)。

在深入分析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未来养猪将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为什么这么说,有两组数据支撑这个观点!

规模场地空栏率达历史新高养猪将进入微利时代

关于这一点,猪好多网也做过相关数据的统计:

1、牧原已建成生猪养殖产能超7000万头,而2022年其出栏目标为5000万头,空栏率约为28%

2、新希望已建成的母猪产能有166万头,但是其2021年底存栏的能繁母猪只有100万头,母猪空栏率30%。

3、金新农建成生猪产能约万头,2021年出栏106.89万头,肥猪空栏率超50%。

4、温氏股份竣工产能4600万头,2022年目标出栏1800-2000万头。

真实产能只有产能的40%左右

养猪人都知道,空栏是对资源的浪费,也是拉高平均养殖成本的重要原因。

所以规模猪场不会任由其已建好的猪场就这么一直空着,只是在观望,等一个更好的机会!

而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3月份牧原的能繁母猪存栏为283万头,后备母猪100万头。

温氏股份的能繁母猪母猪存栏100-110万头,新希望、天邦股份的能繁母猪存栏各100万头各大猪企的产能储备相当充足!

此外,且根据的数据显示,当下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已经达到了60%,即全国60%的生猪出栏量是掌握在规模猪场手里的。

也就是说当下规模猪场手里不但有母猪、还有随时可以投产的空余场地,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只要生猪价格反弹至一定盈利水平,大量的规模猪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扩产上量,这样一来,生猪供应就不会再次出现“供不应求”的时候,那么,猪价自然就不具备大涨的基础,养猪也不会再出现之前的“高利”状态,也就说养猪业即将迎来微利时代!

为什么养猪进入微利时代,小户的生存就会更小?

所谓的微利时代,不多一头猪可以赚100-200元。

所以在“微利”背景下,养猪要想赚钱,就得靠规模!

要想靠养猪生活就要朝着家庭农场的规模发展,而家庭农场的养殖规模一般在60-80头母猪,年出栏肥猪1000-2000头之间。

我们按照一个家庭农场1500头的年出栏量和150元的利润来算,一年可以实现盈利22.5万,这个收入水平不多比一对夫妻外出打工要好些,可以保证一个家庭的开支!

所以说在微利时代的背景下,小散养殖户的空间越来越小,现在的小户也只有两个出路:1、退出。

2、扩大规模(把养猪当副业,补充家庭收入的不在这个讨论范围内)。

除了规模上的劣势越来越明显,还有一点,规模猪企也正在碾压小散养殖户!

近几年来,大多数规模猪场都在布局全产业链发展,牧原是产业链做得最长的猪企,其他猪企也几乎全部布局了屠宰赛道,屠宰再往下延伸就是食品。

而布局了屠宰和食品领域的猪企,就相当于有了仓储能力。

当猪价低迷的时候猪企可以把自家的猪自己屠宰加工成食品,食品的保质期更长、利润更高,这样一来猪企就可以减少生猪养殖带来的亏损!

说得再直白一些,有了屠宰和食品加工能力的猪企就相当于有了“淡储旺销”的逆周期调节能力,猪价低谷不低谷,对于猪企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小。

对于他们来说,“猪周期”在未2021年豆粕价格为3299—4054元/吨来的打法,会是期货、现货、冻品、鲜品、食品相叠加的打法,而经过全产业链布局的猪企不再只收藏养殖环节的利润,而更在乎全产业链的盈利情况。

这一点是小散养殖户可望不可即的。

所以综合来说,未来微利时代养猪,小散户的生存空间将会更狭窄,其能抓得住的就是“控制成本”!与其说是规模猪场逼退了小散养殖户,不如说是每一个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的自然规律!

谁说过房地产不赚钱的话 谁说过房地产不赚钱的话呢
上一篇
服装直播真的赚钱吗 服装直播卖货的技巧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