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全网坐拥4000万粉丝的头部网红猫七七直播间涉嫌虚宣传?
近日,带货派观察发现,全网坐拥4000万+粉丝的头部网红猫七七直播间利用容貌焦虑诱导消费,并且在产品宣传上涉嫌虚宣传。
如何逼疯电商主播_电商主播的销售套路
如何逼疯电商主播_电商主播的销售套路
如何逼疯电商主播_电商主播的销售套路
如何逼疯电商主播_电商主播的销售套路
猫七七的快手账号是由猫七七的母亲孙书梅和女儿猫七七一同运营,粉丝们会亲切地称猫七七为七七,称猫七七的母亲为猫七七阿姨。
去年10月,猫七七阿姨和比自己小16岁的男友结婚,成为舆论热点。猫七七阿姨离异带三娃,不仅从不幸的家庭中闯了出来,还与小16岁的男友相爱,步入婚姻殿堂,煞羡旁人。
与此同时,猫七七阿姨还开启了事业,创立自己的品牌黛莱皙,并顺势将自己打造成为农村女性逆袭的典型。
在年轻貌美女性云集的一众电商主播中,55岁猫七七阿姨利用“大龄主播”“老公比自己小16岁”“农村女性逆袭”的特质吸引了众多中年粉丝。而其创办于2019年的黛莱皙品牌,目标群体正是瞄准35岁以上的中年妇女。
公开资料显示,从默默无闻到成为全网拥有4000多万粉丝的头部电商主播,猫七七阿姨只用了不到三年。公开数据显示,猫七七直播间2021年GMV突破10亿元,单日销售额破2.2亿元。
据悉,猫七七阿姨的老公“大叔”(原名尹海波)正是直播间背后的盘手。2022年,黛莱皙的目标GMV是20亿元,并完成全网1亿粉丝布局。
这样的自信来自于哪?为了寻找,带货派走进了猫七七的直播间。而猫七七阿姨在直播间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因为没有我们,你们这辈子都用不到”“不要再用普通的产品,你说20岁用啥都行,像我这边都是年龄大的,用普通产品根本没有用,你就要去用它。”“我这么去讲吧,明星或网红300块钱都舍得花,你一天两块钱都不舍得,你觉得你凭什么要没有皱纹。”
直播时,猫七七不断利用大龄女性容貌焦虑来唤起消费者冲动消费心理,或者使用一些略带强硬的话术,以诱导、其购买黛莱皙产品。
针对35岁以上年龄段普遍存在的美白、祛斑、去皱、抗衰等痛点,猫七七直播间则毫不避讳地对产品功效进行夸大宣传,“我们这很多姐姐八岁开始长斑,现在都60多岁,现在都没有斑了”。
须知我国按照风险程度对化妆品实行分类管理,分为特殊化妆品和非特殊化妆品。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只有特殊用途化妆品才可宣传祛斑美白等功效,普通化妆品不得宣称特殊化妆品相关功效。
根据快手平台今年2月发布的规则,也提到了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不得宣称特殊用途化妆品功效。
带货派观察到,猫七七在直播间为黛莱皙御用金花黑金乳液带货时,多次明示或暗示这款产品可以除皱提亮。
“今天所有有皱纹的、肤色暗的、愿意买高端的给我打个1,让你们感受一下什么叫高端、什么叫紧致、什么叫饱满”,在带货这款产品前,猫七七如是说到。
然而商品详情页面显示,黛莱皙御用金花黑金乳液的备案号为沪G妆网备字2021518145,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带货派查询了监局网站,亦查询到该产品是普通化妆品。
根据快手电商规则,若商家在直播过程中,对售卖的非特殊化妆品宣传其具有特殊化妆品功效之一的,将被认定为虚宣传。平台将会下架相关商品,并根据违规程度对小黄车进行管控。
直播电商行业倡导公平、合规的竞争,在直播间利用容貌焦虑、涉嫌虚夸大的宣传话术等对用户加以诱导,达到消费的目的显然并非大众所期待的。
尤其是像猫七七这样千万粉丝级别的头部主播,更应该带头遵守法律规定、平台规则,而非因一己私利而扰乱市场公平,给平台秩序带来困扰。
电商主播转为正式工种了,如何提高主播素质?
想要提高主播的素质,还要出台一些政策,靠法律来更加的规范主播的行为。比如,直播间不许抽烟,直播间不许爆粗口,爆话。或者直播间不许出现一些违法的事情,这样的规范就会提高主播的素质。
主播素质的提高要有专业部门来规范,同时对主播素质低下的行为进行处罚,惩罚力度加大,严格要求主播内容和行为,禁止低俗行为和语言
今年火热的两种职业,一是摆摊,而是电商主播。好的主播一夜之间带货千万,的主播浪费资源。主播已经逐渐形成为一种职业,每一位从事的人通过考核后可以上班,并且不断地进行效绩考核,不符合要求的命令整改。长期这样坚持,主播的素质会越来越高,有利于这一行业良性发展。
加强主播的文化道德教育,对于素质低下的主播,应给予封号的处罚的原则。
蒙牛主播在直播时言语不当引热议,如何规范直播行业乱像?
我觉得应该对直播制定一些相关的规定,而且根据这些规定去约束主播,这样就能够规范直播行业。
应该加强对直播人的管理,提高主播素质直播时主播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很多人。
应该进行培训。网络电商是如今卖货潮流,蒙牛直播卖货也是在顺应潮流,主播的言行举止应当受到规范。
的方法就是给直播行业专门制定一些法律法规,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规范他们的行为了。
花了几万,回本几百,商家们是如何被直播电商割韭菜的?
商家们看中了直播电商的人气和流量,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些都可以造。
商家们都是直接向电商平台投诉吐糟,说他们索要的直播出场费太高,根本就是会赔钱,而不是赚钱。
我之前看过一篇商家请明星直播的文章,投入和产出极不成正比,说服商家引流,后订单少,退单多,赚的没有直播费用多。直播电商赚的是商家而不是顾客的钱。
网络直播乱象,各路妖魔怪主播,何时能规范网络直播行业?
我觉得在近几年就能规范了,因为我国很注重这一方面的发展,现在网络治安越来越安全了,有些网红在直播的时候不敢说的太直白了,因为他们害怕封号。
必须得设置一个专门规范网络直播行业的部门,而且快手和等短视频平台也要积极审核,防止乱象产生。
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法律制度正在进一步的健全当中,一年之后,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规范,这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