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怎么种植施肥高产(种植小麦怎样合理施肥)


本文目录一览: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种植高产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小麦怎么种植施肥高产(种植小麦怎样合理施肥)小麦怎么种植施肥高产(种植小麦怎样合理施肥)


小麦怎么种植施肥高产(种植小麦怎样合理施肥)


小麦怎么种植施肥高产(种植小麦怎样合理施肥)


小麦怎么种植施肥高产(种植小麦怎样合理施肥)


选择适宜的品种: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小麦品种,例如抗病性强、适应性好、耐旱、耐寒、高产等特性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肥:小麦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钾等。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满足小麦的养分需要,提高产量。在施肥时应注意量化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营养浪费或者污染环境。

善于管理土壤: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润、加强耕作等,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精细化管理:合理安排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并在生长期间对小麦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管理,可以保证小麦生长良好、不受病虫害的影响,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种植方式: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如密植、轮作等,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小麦产量。

应用现代技术:如遗传改良、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可以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的小麦品种。

总之,小麦种植高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精细化管理、种植方式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高、中产麦田。

高产麦田地力水平高,生产条件好,连年氮肥投入量过大,但钾肥投入相对不足。在施肥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按照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原则。高产麦田(500千克/亩以上)亩施有机肥4米3、纯氮(N)14~17千克、磷(P2O5)8~10千克、钾(K2O)8~10千克。施肥方式,磷肥一次底施,氮肥30%底施、60%拔节期追施,10%于小麦孕穗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中产麦田亩施有机肥3.5米3、纯氮(N)12~15千克、磷(P2O5)7~8千克、钾(K2O)5~8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底施,60%拔节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磷肥一次底施。微肥施用,可选用硫酸锌或硫酸锰拌种,每千克种子用肥2~4克。小麦生长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增加小麦千粒重。

(2)晚播麦田。

晚播麦田因腾茬晚,播种后延,冬前积温不足,要重肥促苗,以达到冬前苗壮,春季转化快的目的。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纯氮(N)14~15千克、钾(K2O)6~7千克、磷(P2O5)8~9千克;中产田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纯氮(N)12~14千克、磷(P2O5)6~7千克、钾(K2O)5~6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50%底施,50%~6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一次底施为宜。中后期针对性叶面喷施多元微肥。另外,麦棉套作区由于钾消耗量较大,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施用基肥是小麦高产的基础,对促进麦苗早发,培育壮苗,增加分蘖成穗率,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春小麦,苗期短,分蘖少,更应重视基肥的施用。一般春小麦基肥比重大于冬小麦,基肥用量占总施用量的60%~80%。基肥应以粗为主,粗细结合,如与氮、磷、钾结合,增产效果就更显著了。强调指出的是:基肥虽能满足小麦部分养分要求,但要获得高产、还必须合理追肥,尤其是追加氮肥的施用。实践已经证明,小麦生育的各个关键时期所进行的追施,均对增产增收有决定性意义。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食,也是滋养身体的重要食物。那么小麦的超高产 种植 方法 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麦超高产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麦超高产种植方法

1.播前准备

1.1地块选择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灌排方便的地块。土层深度80厘米以上,活土层25厘米以上,总孔隙度50~55%,耕层容重1.4g/厘米3以下,有机质含量1.6%以上,全氮0.1%以上,水解氮80mg/公斤以上,速效磷35mg/公斤以上,速效钾100mg/公斤以上,PH值6.5~7.5。

1.2秸秆还田前茬玉米收获时实行秸秆还田。

1.3测土配方施肥小麦播种前,进行取土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制定施肥方案。增加有机肥投入,亩施有机肥3000-5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公斤以上。合理施用化肥,每亩施用纯氮9公斤、磷(P2O5)10公斤、钾(K2O)12公斤,硼、锌肥各2公斤,以上肥料全部于耕地前底施。

1.4精细整地实行机耕,深耕细耙,耕深20厘米以上,做到耕透耙细,达到地表平整、土壤上松下实的要求。

2.种子处理

2.1品种选择选用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穗大粒多、千粒重高、高抗倒伏等特点的优良品种,如济麦22号、良星99、郯麦98、临麦4号等。

2.2种子处理搞好种子精选和发芽试验,并用种衣剂进行包衣,有效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确保苗全、苗匀、苗壮。

3.提高播种质量

3.1适期播种10月10日前后播种。

3.2适量播种播量6-8公斤/亩,平均行距为20厘米,基本苗为12-15万。实行精播机播种,保证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齐。

3.3足墒播种要求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80%左右,墒情不足时,应造墒播种。

4.田间管理

4.1冬前管理

4.1.1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苗,对缺苗断垄10厘米以上的地段及时进行补种,杜绝缺苗断垄现象。

4.1.2中耕松土:冬前搞好划锄,以利于保墒、除草、破板结,促进小麦根系和幼苗生长。

4.1.3浇越冬水:于12月上旬浇越冬水,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4.1.4化学除草:于11月中旬进行化学除草。对麦田阔叶杂草,可每亩用20%使它隆60毫升或30%麦老3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防除;对禾本科杂草,可每亩用3%世玛乳油25~30毫升,对水30公斤,茎叶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上述剂混合使用。

4.2春季管理

4.2.1返青期返青期实行控肥、控水,进行划锄,利于增温、提墒、促根、壮苗的作用。同时,叶面喷施“天达-2116“壮苗灵1次,促进麦苗的健壮生长。

4.2.2起身期小麦起身期喷施矮壮丰,每亩用矮壮丰50g对水40公斤喷雾,以控旺防倒。

4.2.3拔节期实施氮肥后移,小麦拔节中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同时,进行叶面喷施“天达-2116”壮苗灵1次。既可控制春季分蘖的滋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又可防止“倒春寒”和后期早衰及干热风的危害。

4.2.4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防治红蜘蛛和纹枯病,用5%纹枯净水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粉剂进行混喷防治。

4.3后期管理

小麦生育后期重点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我市主要有小麦病、锈病、叶枯病、蚜虫等病虫害,小麦抽穗后病虫发生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粉剂、98%磷酸二氢钾和“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定剂(粮食专用)溶液等进行叶面喷施,既可控制病虫危害,又可防止早衰和干热风危害,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做到“一喷三防”。

小麦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1)根据本地生态条件和生产 经验 选择大穗型品种或多穗型品种。

(2)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于4叶期补苗,疏密补细补后踏实浇水。

(3)返青期不追肥不浇水,及早进行精细划锄,以通气如墒情较好保墒,提高地温,促根系发育,促麦苗稳健生长。

种植小麦宜选用高产品种,在整地施肥后适时播种,生长期间做好化学防控以及浇足越冬水、春季追肥等工作。

一、夯实播种基础

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早中茬地块应选用增产潜力大、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如“众麦1号”、“ 周麦22”、“矮抗58”、“周麦16”;搭配种植“泛麦8号”、“周麦27”、 “豫教5号”等晚茬地块宜选用稳产性能好、晚播早熟的弱春性品种,如“周麦23”、“众麦2号”、等。

2.科学施肥,培肥地力。一般亩施农家肥3-5方、尿素25-30公斤、过磷酸钙60-75公斤、5-10公斤、硫酸锌1公斤,或者施用含量45%以上的复合肥40-50公斤。也可以把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还田后要深翻,并增施速效氮肥。

3.精细整地,打好畦田。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要求,提倡大型机械深耕,耕深25厘米以上,耕后机耙两遍,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旋耕机作业的地块要旋耕两遍,旋耕深度15厘米左右,并要耙实。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一次,以打破犁底层。根据播种机播幅做好畦埂,平整畦面,以便灌溉。

4.适期足墒匀播,确保一播全苗。半冬性品种(早中茬)应在10月8-15日播种为佳;弱春性品种(晚茬)应在10月20-30日播种。凡墒情充足,又能做到精耕细作的高水肥地块,一般半冬性品种亩播量8-10公斤,基本苗控制在16 -20万;弱春性品种亩播量10-13公斤,晚播一天,亩增加播量0.5公斤,播量不超过15公斤。播种深度3-5厘米,深浅一致,达到种均苗匀。

5.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主治全蚀病、纹枯病、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土壤处理可选用50%辛硫磷(或55%)200毫升拌细干土(或麦麸)10-15公斤,耕地前撒施。种子处理选用2%力克秀(或3%苯醚甲环唑20毫升)10克加40%10毫升或55%乳油20毫升,兑水0.5-0.75公斤,拌麦种10公斤,堆闷3小时,晾干播种。

二、冬前麦田管理措施

1.促弱控旺。小麦出苗后叶色发黄,生长慢,根少而变褐,田间成片状或带状发生,系上茬除草剂残留害所致,应及时亩喷洒0.01%芸苔素内酯30克加氨基酸叶面肥75毫升,兑水40-50 公斤,全田喷雾;对晚播弱苗麦田,以促为主,采取增施有机肥和浅中耕等措施提高地温,实现促弱转壮;对群体偏大,有拔节趋势以及植株偏高的旺长麦田,应于冬前(12月上中旬)亩用15%多效唑30-40克兑水30公斤,叶面喷雾进行化控。

2.除草防病。11月中旬-12月中旬,气温8度以上,杂草2-3叶时,防除猪殃殃、播娘蒿等阔叶杂草,每亩用10%苯磺隆15克加20%氯氟吡氧乙酸30毫升;防除野燕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每亩用6.9%骠马浓乳剂50-60毫升。先把除草剂配成母液,再加水30公斤,田间均匀喷雾。亩用12.5%烯唑醇40克,加水40公斤,小麦茎基部喷雾,预防纹枯病。

3.浇好越冬水。小麦越冬前,在日平均气温降到3度左右时,及时浇好越冬水,并及时中耕松土,保墒防旱,弥实土缝,预防冻害。

种植小麦想要高产,在施肥时都有哪些科学技巧

小麦种植高产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适宜的品种: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小麦品种,例如抗病性强、适应性好、耐旱、耐寒、高产等特性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肥:小麦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钾等。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满足小麦的养分需要,提高产量。在施肥时应注意量化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营养浪费或者污染环境。

善于管理土壤: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润、加强耕作等,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精细化管理:合理安排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并在生长期间对小麦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管理,可以保证小麦生长良好、不受病虫害的影响,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种植方式: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如密植、轮作等,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小麦产量。

应用现代技术:如遗传改良、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可以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的小麦品种。

总之,小麦种植高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精细化管理、种植方式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高、中产麦田。

高产麦田地力水平高,生产条件好,连年氮肥投入量过大,但钾肥投入相对不足。在施肥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按照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原则。高产麦田(500千克/亩以上)亩施有机肥4米3、纯氮(N)14~17千克、磷(P2O5)8~10千克、钾(K2O)8~10千克。施肥方式,磷肥一次底施,氮肥30%底施、60%拔节期追施,10%于小麦孕穗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中产麦田亩施有机肥3.5米3、纯氮(N)12~15千克、磷(P2O5)7~8千克、钾(K2O)5~8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底施,60%拔节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磷肥一次底施。微肥施用,可选用硫酸锌或硫酸锰拌种,每千克种子用肥2~4克。小麦生长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增加小麦千粒重。

(2)晚播麦田。

晚播麦田因腾茬晚,播种后延,冬前积温不足,要重肥促苗,以达到冬前苗壮,春季转化快的目的。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纯氮(N)14~15千克、钾(K2O)6~7千克、磷(P2O5)8~9千克;中产田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纯氮(N)12~14千克、磷(P2O5)6~7千克、钾(K2O)5~6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50%底施,50%~6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一次底施为宜。中后期针对性叶面喷施多元微肥。另外,麦棉套作区由于钾消耗量较大,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施用基肥是小麦高产的基础,对促进麦苗早发,培育壮苗,增加分蘖成穗率,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春小麦,苗期短,分蘖少,更应重视基肥的施用。一般春小麦基肥比重大于冬小麦,基肥用量占总施用量的60%~80%。基肥应以粗为主,粗细结合,如与氮、磷、钾结合,增产效果就更显著了。强调指出的是:基肥虽能满足小麦部分养分要求,但要获得高产、还必须合理追肥,尤其是追加氮肥的施用。实践已经证明,小麦生育的各个关键时期所进行的追施,均对增产增收有决定性意义。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食,也是滋养身体的重要食物。那么小麦的超高产 种植 方法 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麦超高产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麦超高产种植方法

1.播前准备

1.1地块选择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灌排方便的地块。土层深度80厘米以上,活土层25厘米以上,总孔隙度50~55%,耕层容重1.4g/厘米3以下,有机质含量1.6%以上,全氮0.1%以上,水解氮80mg/公斤以上,速效磷35mg/公斤以上,速效钾100mg/公斤以上,PH值6.5~7.5。

1.2秸秆还田前茬玉米收获时实行秸秆还田。

1.3测土配方施肥小麦播种前,进行取土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制定施肥方案。增加有机肥投入,亩施有机肥3000-5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公斤以上。合理施用化肥,每亩施用纯氮9公斤、磷(P2O5)10公斤、钾(K2O)12公斤,硼、锌肥各2公斤,以上肥料全部于耕地前底施。

1.4精细整地实行机耕,深耕细耙,耕深20厘米以上,做到耕透耙细,达到地表平整、土壤上松下实的要求。

2.种子处理

2.1品种选择选用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穗大粒多、千粒重高、高抗倒伏等特点的优良品种,如济麦22号、良星99、郯麦98、临麦4号等。

2.2种子处理搞好种子精选和发芽试验,并用种衣剂进行包衣,有效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确保苗全、苗匀、苗壮。

3.提高播种质量

3.1适期播种10月10日前后播种。

3.2适量播种播量6-8公斤/亩,平均行距为20厘米,基本苗为12-15万。实行精播机播种,保证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齐。

3.3足墒播种要求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80%左右,墒情不足时,应造墒播种。

4.田间管理

4.1冬前管理

4.1.1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苗,对缺苗断垄10厘米以上的地段及时进行补种,杜绝缺苗断垄现象。

4.1.2中耕松土:冬前搞好划锄,以利于保墒、除草、破板结,促进小麦根系和幼苗生长。

4.1.3浇越冬水:于12月上旬浇越冬水,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4.1.4化学除草:于11月中旬进行化学除草。对麦田阔叶杂草,可每亩用20%使它隆60毫升或30%麦老3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防除;对禾本科杂草,可每亩用3%世玛乳油25~30毫升,对水30公斤,茎叶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上述剂混合使用。

4.2春季管理

4.2.1返青期返青期实行控肥、控水,进行划锄,利于增温、提墒、促根、壮苗的作用。同时,叶面喷施“天达-2116“壮苗灵1次,促进麦苗的健壮生长。

4.2.2起身期小麦起身期喷施矮壮丰,每亩用矮壮丰50g对水40公斤喷雾,以控旺防倒。

4.2.3拔节期实施氮肥后移,小麦拔节中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同时,进行叶面喷施“天达-2116”壮苗灵1次。既可控制春季分蘖的滋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又可防止“倒春寒”和后期早衰及干热风的危害。

4.2.4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防治红蜘蛛和纹枯病,用5%纹枯净水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粉剂进行混喷防治。

4.3后期管理

小麦生育后期重点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我市主要有小麦病、锈病、叶枯病、蚜虫等病虫害,小麦抽穗后病虫发生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粉剂、98%磷酸二氢钾和“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定剂(粮食专用)溶液等进行叶面喷施,既可控制病虫危害,又可防止早衰和干热风危害,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做到“一喷三防”。

小麦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1)根据本地生态条件和生产 经验 选择大穗型品种或多穗型品种。

(2)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于4叶期补苗,疏密补细补后踏实浇水。

(3)返青期不追肥不浇水,及早进行精细划锄,以通气如墒情较好保墒,提高地温,促根系发育,促麦苗稳健生长。

种植小麦宜选用高产品种,在整地施肥后适时播种,生长期间做好化学防控以及浇足越冬水、春季追肥等工作。

一、夯实播种基础

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早中茬地块应选用增产潜力大、抗寒性好的半冬性品种,如“众麦1号”、“ 周麦22”、“矮抗58”、“周麦16”;搭配种植“泛麦8号”、“周麦27”、 “豫教5号”等晚茬地块宜选用稳产性能好、晚播早熟的弱春性品种,如“周麦23”、“众麦2号”、等。

2.科学施肥,培肥地力。一般亩施农家肥3-5方、尿素25-30公斤、过磷酸钙60-75公斤、5-10公斤、硫酸锌1公斤,或者施用含量45%以上的复合肥40-50公斤。也可以把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还田后要深翻,并增施速效氮肥。

3.精细整地,打好畦田。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必须耙实”的要求,提倡大型机械深耕,耕深25厘米以上,耕后机耙两遍,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旋耕机作业的地块要旋耕两遍,旋耕深度15厘米左右,并要耙实。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一次,以打破犁底层。根据播种机播幅做好畦埂,平整畦面,以便灌溉。

4.适期足墒匀播,确保一播全苗。半冬性品种(早中茬)应在10月8-15日播种为佳;弱春性品种(晚茬)应在10月20-30日播种。凡墒情充足,又能做到精耕细作的高水肥地块,一般半冬性品种亩播量8-10公斤,基本苗控制在16 -20万;弱春性品种亩播量10-13公斤,晚播一天,亩增加播量0.5公斤,播量不超过15公斤。播种深度3-5厘米,深浅一致,达到种均苗匀。

5.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主治全蚀病、纹枯病、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土壤处理可选用50%辛硫磷(或55%)200毫升拌细干土(或麦麸)10-15公斤,耕地前撒施。种子处理选用2%力克秀(或3%苯醚甲环唑20毫升)10克加40%10毫升或55%乳油20毫升,兑水0.5-0.75公斤,拌麦种10公斤,堆闷3小时,晾干播种。

二、冬前麦田管理措施

1.促弱控旺。小麦出苗后叶色发黄,生长慢,根少而变褐,田间成片状或带状发生,系上茬除草剂残留害所致,应及时亩喷洒0.01%芸苔素内酯30克加氨基酸叶面肥75毫升,兑水40-50 公斤,全田喷雾;对晚播弱苗麦田,以促为主,采取增施有机肥和浅中耕等措施提高地温,实现促弱转壮;对群体偏大,有拔节趋势以及植株偏高的旺长麦田,应于冬前(12月上中旬)亩用15%多效唑30-40克兑水30公斤,叶面喷雾进行化控。

2.除草防病。11月中旬-12月中旬,气温8度以上,杂草2-3叶时,防除猪殃殃、播娘蒿等阔叶杂草,每亩用10%苯磺隆15克加20%氯氟吡氧乙酸30毫升;防除野燕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每亩用6.9%骠马浓乳剂50-60毫升。先把除草剂配成母液,再加水30公斤,田间均匀喷雾。亩用12.5%烯唑醇40克,加水40公斤,小麦茎基部喷雾,预防纹枯病。

3.浇好越冬水。小麦越冬前,在日平均气温降到3度左右时,及时浇好越冬水,并及时中耕松土,保墒防旱,弥实土缝,预防冻害。

星碳菌肥适用于玉米水稻大豆、瓜果蔬菜 材等,具有改良土壤、保水保肥、缓解病虫害,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加粮食产量有效果。每晌地减底肥80-100斤加星碳二袋!玉米每亩可增产100斤左右,减肥增效。

小麦种植高产的方法

小麦种植高产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适宜的品种: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小麦品种,例如抗病性强、适应性好、耐旱、耐寒、高产等特性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肥:小麦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钾等。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满足小麦的养分需要,提高产量。在施肥时应注意量化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营养浪费或者污染环境。

善于管理土壤: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润、加强耕作等,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精细化管理:合理安排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并在生长期间对小麦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管理,可以保证小麦生长良好、不受病虫害的影响,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种植方式: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如密植、轮作等,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小麦产量。

应用现代技术:如遗传改良、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可以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的小麦品种。

总之,小麦种植高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精细化管理、种植方式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怎么施肥才能高产?

小麦种植高产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适宜的品种: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小麦品种,例如抗病性强、适应性好、耐旱、耐寒、高产等特性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肥:小麦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钾等。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满足小麦的养分需要,提高产量。在施肥时应注意量化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营养浪费或者污染环境。

善于管理土壤: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润、加强耕作等,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精细化管理:合理安排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并在生长期间对小麦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管理,可以保证小麦生长良好、不受病虫害的影响,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种植方式: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如密植、轮作等,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小麦产量。

应用现代技术:如遗传改良、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可以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的小麦品种。

总之,小麦种植高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精细化管理、种植方式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高、中产麦田。

高产麦田地力水平高,生产条件好,连年氮肥投入量过大,但钾肥投入相对不足。在施肥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按照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原则。高产麦田(500千克/亩以上)亩施有机肥4米3、纯氮(N)14~17千克、磷(P2O5)8~10千克、钾(K2O)8~10千克。施肥方式,磷肥一次底施,氮肥30%底施、60%拔节期追施,10%于小麦孕穗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中产麦田亩施有机肥3.5米3、纯氮(N)12~15千克、磷(P2O5)7~8千克、钾(K2O)5~8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底施,60%拔节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磷肥一次底施。微肥施用,可选用硫酸锌或硫酸锰拌种,每千克种子用肥2~4克。小麦生长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增加小麦千粒重。

(2)晚播麦田。

晚播麦田因腾茬晚,播种后延,冬前积温不足,要重肥促苗,以达到冬前苗壮,春季转化快的目的。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纯氮(N)14~15千克、钾(K2O)6~7千克、磷(P2O5)8~9千克;中产田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纯氮(N)12~14千克、磷(P2O5)6~7千克、钾(K2O)5~6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50%底施,50%~6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一次底施为宜。中后期针对性叶面喷施多元微肥。另外,麦棉套作区由于钾消耗量较大,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小麦超高产种植方法

小麦种植高产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适宜的品种: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小麦品种,例如抗病性强、适应性好、耐旱、耐寒、高产等特性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肥:小麦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钾等。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满足小麦的养分需要,提高产量。在施肥时应注意量化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营养浪费或者污染环境。

善于管理土壤: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润、加强耕作等,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精细化管理:合理安排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并在生长期间对小麦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管理,可以保证小麦生长良好、不受病虫害的影响,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种植方式: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如密植、轮作等,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小麦产量。

应用现代技术:如遗传改良、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可以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的小麦品种。

总之,小麦种植高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精细化管理、种植方式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高、中产麦田。

高产麦田地力水平高,生产条件好,连年氮肥投入量过大,但钾肥投入相对不足。在施肥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按照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原则。高产麦田(500千克/亩以上)亩施有机肥4米3、纯氮(N)14~17千克、磷(P2O5)8~10千克、钾(K2O)8~10千克。施肥方式,磷肥一次底施,氮肥30%底施、60%拔节期追施,10%于小麦孕穗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中产麦田亩施有机肥3.5米3、纯氮(N)12~15千克、磷(P2O5)7~8千克、钾(K2O)5~8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底施,60%拔节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磷肥一次底施。微肥施用,可选用硫酸锌或硫酸锰拌种,每千克种子用肥2~4克。小麦生长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增加小麦千粒重。

(2)晚播麦田。

晚播麦田因腾茬晚,播种后延,冬前积温不足,要重肥促苗,以达到冬前苗壮,春季转化快的目的。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纯氮(N)14~15千克、钾(K2O)6~7千克、磷(P2O5)8~9千克;中产田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纯氮(N)12~14千克、磷(P2O5)6~7千克、钾(K2O)5~6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50%底施,50%~6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一次底施为宜。中后期针对性叶面喷施多元微肥。另外,麦棉套作区由于钾消耗量较大,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施用基肥是小麦高产的基础,对促进麦苗早发,培育壮苗,增加分蘖成穗率,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春小麦,苗期短,分蘖少,更应重视基肥的施用。一般春小麦基肥比重大于冬小麦,基肥用量占总施用量的60%~80%。基肥应以粗为主,粗细结合,如与氮、磷、钾结合,增产效果就更显著了。强调指出的是:基肥虽能满足小麦部分养分要求,但要获得高产、还必须合理追肥,尤其是追加氮肥的施用。实践已经证明,小麦生育的各个关键时期所进行的追施,均对增产增收有决定性意义。

小麦是我国北方的主食,也是滋养身体的重要食物。那么小麦的超高产 种植 方法 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麦超高产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麦超高产种植方法

1.播前准备

1.1地块选择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灌排方便的地块。土层深度80厘米以上,活土层25厘米以上,总孔隙度50~55%,耕层容重1.4g/厘米3以下,有机质含量1.6%以上,全氮0.1%以上,水解氮80mg/公斤以上,速效磷35mg/公斤以上,速效钾100mg/公斤以上,PH值6.5~7.5。

1.2秸秆还田前茬玉米收获时实行秸秆还田。

1.3测土配方施肥小麦播种前,进行取土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制定施肥方案。增加有机肥投入,亩施有机肥3000-5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公斤以上。合理施用化肥,每亩施用纯氮9公斤、磷(P2O5)10公斤、钾(K2O)12公斤,硼、锌肥各2公斤,以上肥料全部于耕地前底施。

1.4精细整地实行机耕,深耕细耙,耕深20厘米以上,做到耕透耙细,达到地表平整、土壤上松下实的要求。

2.种子处理

2.1品种选择选用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穗大粒多、千粒重高、高抗倒伏等特点的优良品种,如济麦22号、良星99、郯麦98、临麦4号等。

2.2种子处理搞好种子精选和发芽试验,并用种衣剂进行包衣,有效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确保苗全、苗匀、苗壮。

3.提高播种质量

3.1适期播种10月10日前后播种。

3.2适量播种播量6-8公斤/亩,平均行距为20厘米,基本苗为12-15万。实行精播机播种,保证播种质量,确保苗全苗齐。

3.3足墒播种要求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80%左右,墒情不足时,应造墒播种。

4.田间管理

4.1冬前管理

4.1.1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苗,对缺苗断垄10厘米以上的地段及时进行补种,杜绝缺苗断垄现象。

4.1.2中耕松土:冬前搞好划锄,以利于保墒、除草、破板结,促进小麦根系和幼苗生长。

4.1.3浇越冬水:于12月上旬浇越冬水,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4.1.4化学除草:于11月中旬进行化学除草。对麦田阔叶杂草,可每亩用20%使它隆60毫升或30%麦老3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防除;对禾本科杂草,可每亩用3%世玛乳油25~30毫升,对水30公斤,茎叶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上述剂混合使用。

4.2春季管理

4.2.1返青期返青期实行控肥、控水,进行划锄,利于增温、提墒、促根、壮苗的作用。同时,叶面喷施“天达-2116“壮苗灵1次,促进麦苗的健壮生长。

4.2.2起身期小麦起身期喷施矮壮丰,每亩用矮壮丰50g对水40公斤喷雾,以控旺防倒。

4.2.3拔节期实施氮肥后移,小麦拔节中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同时,进行叶面喷施“天达-2116”壮苗灵1次。既可控制春季分蘖的滋生,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又可防止“倒春寒”和后期早衰及干热风的危害。

4.2.4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防治红蜘蛛和纹枯病,用5%纹枯净水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粉剂进行混喷防治。

4.3后期管理

小麦生育后期重点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我市主要有小麦病、锈病、叶枯病、蚜虫等病虫害,小麦抽穗后病虫发生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粉剂、98%磷酸二氢钾和“天达-2116”植物细胞膜稳定剂(粮食专用)溶液等进行叶面喷施,既可控制病虫危害,又可防止早衰和干热风危害,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粒重,做到“一喷三防”。

小麦超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1)根据本地生态条件和生产 经验 选择大穗型品种或多穗型品种。

(2)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于4叶期补苗,疏密补细补后踏实浇水。

(3)返青期不追肥不浇水,及早进行精细划锄,以通气如墒情较好保墒,提高地温,促根系发育,促麦苗稳健生长。

种植小麦想要高产丰收,使用水肥都有哪些技巧?

小麦种植高产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适宜的品种: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小麦品种,例如抗病性强、适应性好、耐旱、耐寒、高产等特性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合理施肥:小麦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钾等。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满足小麦的养分需要,提高产量。在施肥时应注意量化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营养浪费或者污染环境。

善于管理土壤: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润、加强耕作等,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精细化管理:合理安排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并在生长期间对小麦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管理,可以保证小麦生长良好、不受病虫害的影响,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种植方式: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如密植、轮作等,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小麦产量。

应用现代技术:如遗传改良、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可以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的小麦品种。

总之,小麦种植高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精细化管理、种植方式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高、中产麦田。

高产麦田地力水平高,生产条件好,连年氮肥投入量过大,但钾肥投入相对不足。在施肥上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按照控氮稳磷增钾补微的原则。高产麦田(500千克/亩以上)亩施有机肥4米3、纯氮(N)14~17千克、磷(P2O5)8~10千克、钾(K2O)8~10千克。施肥方式,磷肥一次底施,氮肥30%底施、60%拔节期追施,10%于小麦孕穗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中产麦田亩施有机肥3.5米3、纯氮(N)12~15千克、磷(P2O5)7~8千克、钾(K2O)5~8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底施,60%拔节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磷肥一次底施。微肥施用,可选用硫酸锌或硫酸锰拌种,每千克种子用肥2~4克。小麦生长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增加小麦千粒重。

(2)晚播麦田。

晚播麦田因腾茬晚,播种后延,冬前积温不足,要重肥促苗,以达到冬前苗壮,春季转化快的目的。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纯氮(N)14~15千克、钾(K2O)6~7千克、磷(P2O5)8~9千克;中产田亩施有机肥3米3以上,纯氮(N)12~14千克、磷(P2O5)6~7千克、钾(K2O)5~6千克。施肥方式,氮肥40%~50%底施,50%~6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一次底施为宜。中后期针对性叶面喷施多元微肥。另外,麦棉套作区由于钾消耗量较大,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施用基肥是小麦高产的基础,对促进麦苗早发,培育壮苗,增加分蘖成穗率,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春小麦,苗期短,分蘖少,更应重视基肥的施用。一般春小麦基肥比重大于冬小麦,基肥用量占总施用量的60%~80%。基肥应以粗为主,粗细结合,如与氮、磷、钾结合,增产效果就更显著了。强调指出的是:基肥虽能满足小麦部分养分要求,但要获得高产、还必须合理追肥,尤其是追加氮肥的施用。实践已经证明,小麦生育的各个关键时期所进行的追施,均对增产增收有决定性意义。

英语教师怎么赚钱_英语教师怎么考
上一篇
贤合庄火锅加盟费多少钱_蜜雪加盟一般多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36084111@qq.com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