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褐斑病防治
防治方案症状:葡萄褐斑病仅为害叶片,症状有两种:其一为大褐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产生许多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小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常融成不规则形的大斑,直径可达2厘米以上。病斑中部呈黑褐色,边缘褐色,病、健部分分界明显。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病叶干枯破裂而早期脱落,影响树势和翌年的产量。其二为小褐斑病。病斑较小,直径2-3毫米,大小较一致,呈深褐色,中部颜色稍浅,后期病斑背面长出一层明显的褐色霉状物。
葡萄种植褐斑病 葡萄种植方法全过程
葡萄种植褐斑病 葡萄种植方法全过程
葡萄种植褐斑病 葡萄种植方法全过程
病原及发生规律:大褐斑病由半知菌亚门拟尾孢属真菌引起,小褐斑病由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年初夏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达叶面后由气孔侵入,引起初侵染。发病常由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菌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时期,可以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引起再侵染。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发病重,肥力不足、管理的果园发病也较重。褐斑病近年来在四川和重庆市葡萄园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
1.秋后结合清园清除果园落叶、残枝,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施肥料,合理灌水,葡萄黑斑病、褐斑病防治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4.当发现有褐斑病发生时,可喷布3000-4000倍烯唑醇、600倍多菌灵或1000倍甲基托布津等治疗剂进行及时治疗。
葡萄有黑班病怎样防治
2葡萄炭疽病(又叫晚腐病)。⑴清除枯枝落叶减少病源。
5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葡萄叶子)。⑵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
⑶喷防治。发病的地区结合其他病害防治,6月份可喷1次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7-9月间可喷500倍50%多菌灵,600-800倍百菌清或800-1000倍70%托布津交替使用、每10-15天喷1次。65%的锌在某些葡萄果实上有害,北方更明显,使用浓度应在1000-1200倍。
⑷合理施肥,科学整枝。增施多元素复合肥。增强树势,高抗病力科学留枝,及时摘心整枝,面通风透光。
葡萄褐斑病的病原是什么?
供参考(1)大褐斑病:病原为葡萄褐柱丝霉[Phaeoisariopsisvitis(Lev.)Sawada],属于无性孢子类真菌。病斑上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孢梗束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细长,常10~30根集结成束状,单个分生孢子梗大小为92~225微米1.8~4微米,有隔膜1~5个,暗褐色。分生孢子梗顶端有着生孢子的疤痕1~2个。分生孢子棍棒状,暗褐色,稍弯曲,基部稍膨大,上部渐狭小,有7~11个隔膜,大小为23~84微米1~10微米。
为了及时的防治葡萄褐斑病,园林人员应及时施用农进行防治。园林人员在发现葡萄病株后及时拔除,并将其带离种植区域内进行销毁,可以有效的防止葡萄褐斑病病害的扩散;园林人员及时清扫果园的落叶,进行集中销毁,为了消灭越冬的菌源。加强葡萄园林间的管理,注意园林间的排水,并适当增加施用肥料,促进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葡萄植株的抗病力。在葡萄褐斑病发病初期应及时选用剂开始喷洒奥力克-速净300倍液稀释喷施,每隔7天用1次,可以有效的防治葡萄褐斑病;在葡萄褐斑病轻微发病时,选用剂速净300倍液稀释喷施,每隔5-7天用1次;在葡萄褐斑病病害时,选用速净75ml+大蒜油15ml,兑水30斤进行喷雾,3天用1次,可以及时的控制葡萄褐斑病的发生。(2)小褐斑病:病原为葡萄座束梗尾孢菌[Cercosporaroesleri(Catt.)Sacc.],属于无性孢子类真菌。分生孢子梗较短,松散不集结成束,淡褐色,从子座中伸出,大小为158~221微米。分生孢子长柱形,直或稍弯曲,有3~5个分隔,棕褐色,大小为26~78微米1~9微米。
请问葡萄褐斑病怎样识别?
葡萄褐斑病在美洲种葡萄的叶片及时清除病枝、病果,并集中销毁,控施氮肥,能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化学防治,用石硫合剂重点喷洒结果母枝,以消灭越冬菌源。上,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红褐色,中部暗褐色,有时病斑外围呈黄绿色,病斑背面为淡褐色,后期产生灰色至褐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斑多时,易干枯破裂,引起早期落叶。
葡萄得了霜霉病、病、炭疽病、褐斑病怎么办?
在气温升高,环境干燥时,葡萄很容易遭受绿盲蝽的危害,不断侵蚀果肉,影响果实产量。处理用湿抹布擦拭果实,进行人工除虫。保证葡萄的空气流通,在叶片表面和空气中洒水,做好降温保湿,促进果实的恢复。雨季为霜霉病、病、炭疽病、褐斑病病害高发期,这个时期果实处于成长期,一旦发生病害,会造成品质下降,影响经济收入。那么在这个时期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常见病害呢?
葡萄病是南方地区常见的病害之一,特别对叶片和果粒的威胁较重。葡萄病为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敏感。
葡萄褐斑病在我国各葡萄产地多有发生,以多雨潮湿的沿海和江南各省发病较多,一般干旱地区或少雨年份发病较轻,管理不好的果园多雨年份后期可大量发病,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势造成减产
葡萄炭疽病是葡萄生长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四川省的葡萄产区发生普遍,危害较重。此病主要危害成熟的果实,致使果粒变软,腐烂脱落,影响葡萄品质和产量。
防治思路
疑难病害的防治仅靠见症治症,特别是仅靠杀菌是不可行的,往往已经造成的损失,只有复壮树(株)体,增强抗逆性,解决病菌侵染途径,在生理健壮的基础上辅之以杀菌,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常规生产规程中所采用的化学,大多具有抑制生长甚至伤害作物的特征,其作用机理只能通过杀菌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不具有营养复壮的作用。而中(草)制剂是食同源、肥双效,营养复壮,有利于展叶,叶绿体创造的叶绿素多,创造的有机质多,树(株)体必然健壮。
预防方案
1)萌芽前半个月:使用3葡萄白腐病(又叫腐烂病)。溃腐灵60-1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2)展叶开花期:靓果安300倍液+有机硅喷2次,其中有一次搭配沃丰素600倍液。(保花,此时灰霉病、黑痘病高发期)
3)次生理落果期:使用靓果安300-5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保果、此时灰霉病、黑痘病高发期)
5)秋季采果后:使用溃腐灵200-3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进行喷雾1次。
葡萄的种植需要预防哪些病害
中(草)制剂具有多种成份复方而成、调理生长、提高作物免疫力、杀菌广谱、持效期长、由内而外防病治病的优势,单一成份的常规用具有速效(抗性较大)的特性,中西结合、复配使用有利于优势互补,在重症治疗时保障效果。葡萄的11种常见病害:
1葡萄黑痘病(又叫疮痂病)。
4葡萄褐斑病(又叫斑点病)。
7蔓枯病(又叫蔓割病)。
8葡萄病。
9房枯病(又叫粒枯病)。
10葡萄水罐子病(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除高温干旱地区外,世界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该病流行时,叶片焦枯早落,枝梢扭曲畸形,果实瘦化酸涩,对树势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也称转色病)。
葡萄果实上长黑斑怎么治疗
葡萄果实上长黑斑,在进行治疗时,是褐斑病需要及时喷洒百菌清溶液。在遭受绿盲蝽侵害,进行人工除虫后,保证空气的流通。需要及时对葡萄进行修剪,减少多余养分的消耗,加强空气流通性。在给葡萄浇水时,浇水要浇透,避免出现积水。
葡萄果实在遭受了褐斑病,就会造成果1、病害防治实出现黑色斑点。不仅影响果实的美观,产量也会下降,需要及时预防。在葡萄受损的果实表面,每隔半个月喷洒百菌清溶液,连续喷洒2、3次,果实就会逐渐恢复。
24)果实生长期:使用靓果安300-5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进行喷雾2-4次,基本每次间隔10-15天。病害高发期或雨季来临前可配合喷施大蒜油1000-1500倍或当地化学。(雨季为霜霉病、病、炭疽病、褐斑病病害高发期)、虫害防治
3、及时修剪
充足的水分补充,可以促进果实的不断生长,果肉也会生长的更加饱满。在给葡萄浇水时,浇水要浇透,避免出现积水造成根部的腐烂,会导致果肉出现黑斑。保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等到土壤变干后再浇水。
花盆栽葡萄树叶边发黑发干什么原因
11葡萄灰霉病。6)落叶2/3后,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葡萄穗轴褐枯病困扰很多农户,葡萄穗轴褐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6黑腐病。的方法就是要喷洒一些农,因为农可以治疗方案:靓果安150-300倍+大蒜油1000倍+有机硅喷雾2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发病可适当复配当地化学。达到一个治病的效果,这样才能够让植物长得更好,如果没有进行一些农的喷洒,会容易导致出现疾病。
怎么治葡萄斑点?
葡萄褐斑3.发病初期,结合防治其他葡萄病害,喷洒200倍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60%代森锌500-600倍液,600倍科博、喷克等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由于褐斑病一般从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蔓延,因此、花盆栽葡萄树叶边发黑发干可能是葡萄褐斑病,又称斑点病、褐点病、叶斑病和角斑病等。褐斑病有大褐斑和小褐斑两种,主要为害中、下部叶片,病斑直径3-10毫米的为大褐斑病,其症状因种或品种不同而异。病斑小,直径2-3毫米的是小褐斑病,大小一致,叶片上现褐色小斑,中部颜色稍浅,潮湿时病斑背面生灰黑色霉层,时一张叶片上生有数十至上百个病斑致叶片枯黄早落。有时大、小褐斑病同时发生在一张叶片上,加速病叶枯黄脱落。二次喷要着重保护植株的下部叶片。病的防治主要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将病害的萌芽消灭在平时的管理当中。葡萄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清园,及时清理果园里的的病残体,特别是秋季葡萄落叶之后,减少第2年的病菌侵染源。
葡萄大褐斑病的发病规律
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叶或附着在植株枝蔓的表面选择抗病品种,做好清理。消灭越冬菌源,加强田间管理。可在葡萄开花前后喷洒百菌清,或锌粉剂越冬,为翌年的初侵4、浇水养护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的叶片上,在潮湿情况下孢子萌发,从伤口或叶背的气孔侵入。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地势低洼、植株生长势弱,通风透光的果园发病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