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成本如何计算
采购成本:(唯品会的营收成本cost of goods sold包括向商家的采购成本和库存减记,为方便分析库存减记在此暂不考虑)。唯品会的基本的商业模式为品牌商清理库存,做这个生意首先要找到供应商拿货——即采购,2009-2011年唯品会的采购成本分别为257.6万、2937.4万、1.838亿美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8%、90.2%、80.9%,为其开支。早期唯品会没有形成,用户不多,订单也少,据唯品会大多数情况是从品牌商那里拿货,无法直接和品牌商接触,这样就导致其采购会比较高,毛利率很低,2009和2010年毛利率分别为8.2%和9.8%。这种毛利率,想赚钱很难。当然,唯品会毛利率已经在逐渐改善,2011年已经达到了19.1%。
电商企业风险成本怎么计量 电商企业风险成本怎么计量的
电商企业风险成本怎么计量 电商企业风险成本怎么计量的
运营开支:唯品会的运营开支包括仓储物流、市场营销、技术和内容、行政管理四方面的开支,2009-2011年分别为160.9万、1157.4万、7633.1万美元,占比分别为57.4%、35.5%、33.6%。
1、仓储物流开支:货品采购回来以后需要仓库存放、需要按订单给用户送货,这就构成了电商的仓储物流成本。唯品会的仓储物流费用(Fulfillment expenses)包括三项:配送和分拣费用(shipping and handling expenses)、 包装费用(packaging expenses)、仓储租赁费用(logistics center rental expenses)以及该部门人员开支。2008-2011年唯品会的仓储物流费用分别为61万、580.9万、4547.8万美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21.8%、17.8%、20%。其中,配送和分拣费用分别为30万、430万、2940万美元,2011年以前该公司只在广东有仓储物流中心,2011年9月、11月、12月又分别在江苏、四川、建立仓储物流中心。仓储物流开支是唯品会运营开支的大头,而且随着营收规模扩大而增加,大概维持在20%左右。
成本分为:
广告成本,人工成本
大多都是时间的成本,其他的还真是很少了。因为其他的你都可以自己来的。没什么问题的。
这个太笼统了,懂这个的估计应该是专业人士,而专业人士可能不活跃在这里,建议咨询老师
电商注册时的成本核算方法怎么填
应该是按照实际成本核算填。(生产性工业企业有两种成本核算方法,一种是按照成本核算,一种是按照实际成本核算)
一.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
二.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三.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四.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大型电商活动为了控制成本,应当预估哪些数据?分别怎么预估?
大型电商活动为了控制成本,应当预估以下数据:
流量预估:预估网站的流量和访问量,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推算。可以使用网站统计工具和市场调研数据来进行预估。
销售额预估:预估活动期间的销售额和订单量,根据历史数据、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表现进行推算。可以使用销售数据、市场调研数据和竞争对手的数据来进行预估。
供应链预估:预估销售额和订单量对供应链的影响,根据历史数据、市场趋势和供应链的能力进行推算。可以使用供应链数据和市场调研数据来进行预估。
营销预算预估:预估营销活动所需的成本和预期回报,根据历史数据、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表现进行推算。可以使用营销数据、市场调研数据和竞争对手的数据来进行预估。
资源预估:预估资源对活动的需求,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推算。可以使用数据和市场调研数据来进行预估。
以上是大型电商活动需要预估的数据,预估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常用的预估方法包括趋势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此外,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来分析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预测未来的销售额、订单量和客流量等数据。
中小企业电商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成本是所有公司非常关心的因素,利润=收入-成本。当然,就算有利润也不一定能赚钱,因为还有各种各样的税。笔者发现,关于如何计算电商运营成本的知识,网络上基本找不到,而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的计算方法仍然很粗糙。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电商成本的构成,然后介绍控制营销方面的经验,并提出关于成本控制的两条建议供读者借鉴。 成本构成 电商成本主要分成以下四个方面:平台固定成本、运营成本、货品成本和人员成本。 平台固定成本指的是电商运营的基建成本,例如保证金、技术服务年费、实时划扣技术等。 运营成本是指属于电商运营的扩展建设成本,它分为硬运营成本和软运营成本。 所谓的硬运营成本指的是电商运营中所需要的一次性或稳定固定额度的硬件或后端软件的成本。如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系统等软件或打印机、扫码枪等硬件购置成本。 所谓的软运营成本指的是电商运营所需要做的推广投入。现今主流的推广模式有四种:CPC (按点击效果付费)、CPM(按展现付费)、CPT(单位时长付费)、CPS(按效果付费)。 货品成本属于电商运营的核心元素成本,主要包含货品净成本、库存积压成本、仓库管理成本、货品残损成本等。 人员成本属于电商运营的支撑元素成本,主要包含员工成本、场地成本、管理成本、办公设备成本等。 成本核算的意义不只是让企业知道自身要花多少钱,还能让企业知道怎么合理地增加投入而产生更好的运营效果。平台成本一般很难由商家控制,但货品成本、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可以按照相应公式推算出来。 营销成本控制及案例 电商企业成本控制中比较重要一块是如何控制营销推广费用。对于如何用较少的运营推广费用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笔者认为,要爱惜品牌,第二要接地气。 有多爱自己的品牌,电商企业的成本就能节省多少。一般大内部是跨部门合作的,电商渠道属于电商部、传统渠道属于督导部、广告属于策划部。大多数企业对于P4P(P2P技术的升级版)和CPM(每千人成本)广告需求很强烈,P4P与他们相关的必须摆在“前三位”,不管单次的CPC(每次点击付费广告)是多少;CPM广告要求每天必须要有,不管是首页焦点还是一屏通栏。 长此以往,企业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是硬亏损。每个月200万元左右的广告费甚至不能换来200万元的销售额。虽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是确实是很多大的问题:员工们其实没有很爱他们的品牌,只是为了完成自己部门的KPI(关键绩效指标)。 第二是要“接地气”。举个例子,很多小企业抱怨小品牌在天猫运营,运营成本、人工成本日趋上升,品牌商的毛利越来越低,赚不到钱。目前很多品牌所做的模式都不能顺应成本日趋提升的大环境,因此生存情况不如预期。
电商如何确认收入和成本
一般纳税人单位电商企业收入确认的账务处理是,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结转销售产品成本的时候账务处理是,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某某商品。
电商平台公司会计制度度及核算软件备案报告书中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怎么填?
1.财务、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准则
2.低值易耗贫摊销方法:一次摊销法
3.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
4.成本核算方法:实际成本核算
5.会计核算软件:有按软件名,没有填无
6.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流量表及各种附表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