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为啥现在很少有人做豆腐了?想做豆腐生意现实吗?
其次,现在我们这里的农村人有体能的家庭劳动力只种植水稻,对于大豆、玉米等旱谷作物,因为平时家中无人、或因这些作物种植效益低,且平时还要雍根松土、人工除草等,已很少有人种,再说,不少在外打工的农村人在春节前几天才回家,家中没有大豆,也无必要麻烦到市场上购买大豆再去加工豆腐。时至今日,在不少农村的地区在春节临近时还流传有“二十五、磨豆腐”的习惯,也是为了在春节时能吃上自己加工的豆腐、干子、百叶等豆制品,毕竟自己加工的豆腐不像市场上销售的豆腐被挑去富营养的豆腐皮而原汁原味,并且农户豆腐自己也可以深加工为油炸豆腐果、豆腐圆等,配以其它蔬菜烹饪后,美味可口。
在农村磨豆腐销售点赚钱吗_磨豆腐利润怎么样
在农村磨豆腐销售点赚钱吗_磨豆腐利润怎么样
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做豆腐。家在农村,身边少不了做豆腐的,尤其是冬天,每天中午必须有的菜就是豆腐。而家里这边的豆腐也比较讲究,都是用酸浆水点成,不是现代工艺中的石灰。尤其是刚做出来没下水的豆腐,鲜甜软糯,入口即化,还带着一股豆腐本身的豆香味,给个生蚝都不换。
那现在农村为什么很少人去加工豆腐等制品?这主要是随着农村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的豆制品已不像过去那样是主要的菜肴,现在的市场荤腥、蔬菜副食品供自己挑选,自己加工豆制品量多短时间内也吃不完,春节过后没几天,大部分家庭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春节期间想吃少量的豆腐制品,市场上完全可以随时都能买得到,已没必要去加工豆腐。
是不是光听这堆工序就已经觉得晕头转向了?农村里一般的农妇想做豆腐需要一个好身体。一般都是两口子做,在我家这边一般一天保底4锅,卖得好的都是6.7锅豆腐一天。这个是相当费人的,曾经有做豆腐的婶婶跟我妈抱怨说这辈子的愿望就是过年能睡个好觉,只有过年这几天豆腐坊不用开门。那么为何做豆腐的人变少了呢?做豆腐本身位列三大苦之巅,绝非浪得虚名。每年过年,农村家里都会自己做豆腐,让我得以了解到做豆腐的过程。首先就是拉豆子,这个现在都是机器了,加水加豆子进机器里面打成两半就行,这个叫拉豆黄。接下来熬豆黄,将浆倒入锅中开始熬,满满一大锅的水都要烧开。然后就是滤豆渣,将豆浆中的豆渣过滤出去,豆渣是一种喂猪的好饲料。才是最重要的一步点豆腐,这个需要控制火候,酸浆的量,以及温度。点好以后的豆腐是豆花,盛放在专门的模具之中滤去水分,就是我们所说的豆腐块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科技的进步。现在的蒸汽点豆腐,都是机器做,然而做出来的豆腐并不好吃,都是卖给大型超市,让城里人买走了,传统豆腐没有这么大的出货量。
就是年轻一代都不想吃这个苦了,我没见过一家做豆腐的让自己孩子干这个的。也许传统豆腐这个行业会像很多古法一样,慢慢的凋零,甚至退出的舞台。几十年以后,恐怕很难再吃到一口热乎乎的甜豆腐了。
麻子磨豆腐用卤水点可以吗?
越来越少人不做豆腐的原因就是累。我家邻居做了一辈子豆腐,现在老了一天只卤水点豆腐的原理是因为,豆腐的原料黄豆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含量36%~40%,经水浸、磨浆、除渣、加热,得到的蛋白质的胶体一种介于溶液和悬浊液、乳浊液之间。点豆腐就是设法使蛋白质发生凝聚而与水分离。盐卤是结晶氯化镁的水溶液,属电解质溶液,可以中和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离子的电荷,使蛋白质分子凝聚起来得到豆腐。既然点豆腐是让蛋白质发生凝聚,所采用的凝胶剂就不一定是非盐卤不可,其他如石膏、酯酸、柠檬酸等都有相同的作用,都可用来点豆腐。这里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市场上销售一种盒装豆腐,它洁白细腻,质量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制做的豆腐,原来,它的凝固剂采用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葡萄糖酸内酯,这也是新科技用于食品加工的一个例子。简单点说,卤水豆腐就是用盐卤点制的豆腐,石膏豆腐就是用硫酸钙点制的豆腐。卤水豆腐口感绵韧,比较硬。做一锅传统豆腐都是街坊邻居吃了。通过做豆腐挣下了百万家产,盖起了小洋楼。另一个我知道的做豆腐的更是从山上搬下来的,辛苦做豆腐,十几年光景,买了房子买了车。但是这个苦你的能吃得下去卤水过量确实有可能使豆腐中含有毒素,但是加多了卤水的豆腐就成黑的了,傻子也不会吃的,你看到的白的豆腐肯定是卤水完全反应掉了的。因此,只要是正常做出来的豆腐。不管是卤水点的还麻子磨豆腐可以用卤水点的。是石膏点的对人体都是无害的。